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茂名市电白县望夫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 立锥之地 莫名其妙 肆无忌惮 寄人篱下
B: 造谣生事 豪不犹豫 文质彬彬 理所当然
C: 触目伤怀 情郁于中 转瞬即是 安分守己
D: 俯拾皆是 唾手可得 心肝惧烈 忸怩不安
2、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是日(gèng)定矣,余(ná)一小舟,拥(cuì)衣炉火
B: 雾(sōng)沆砀(kàng dàng)
C: 惟长(tī)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jiè)
D: 有两人铺(zhān)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fèi)
3、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星宿(xiù) 立(chù) 慰(jí) 退避三(shè)
B: 晓(fú) 收(liǎn) 自(yǔ) 期期艾(ài)
C: 油(kāi) 益(bì) 明(móu) 鞭入里(pì)
D: 然(mù) 旗(jīng) 美(bì) 面面相(xù)
4、

下列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 本诗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
B: 三,四句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
C: 七,八两句运用典故,诗人暗示古人能有此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反映出诗人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D: “多歧路,今安在?”表现诗人已从迷惘中清醒过来,以古人的崇高志向自勉。
5、

为下面这段文字提炼主要观点,最正确的一项是( )
寂寞不是病态心理,而是人心路历程的标志。我国有许多有名的诗篇,都得力于作者当时心境的淡泊寂寞,如众人熟知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一言以蔽之,当心灵发生寂寞感的时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如果能正确认识寂寞,那么你的天赋才华会因寂寞的冶炼而升华一个境界。

A: 作家只有在寂寞时才能写出优美的诗歌。
B: 要表现你的天赋必须能够忍受寂寞。
C: 寂寞的坏处大于好处。
D: 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寂寞,那么它就不是坏事。
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记载了周亚夫为河内守时驻守细柳营的一段事迹。
B: 本文重在刻画周亚夫,故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周亚夫。
C: 文帝对治军有方、忠于职守的周亚夫赞赏有加,对霸上及棘门的将军提出了批评。
D: 本文人物刻画鲜明生动,主要是因为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肤浅 缥缈 千挑万选 暴风骤雨 分漰离析
B: 布署 歧途 携手并进 含苞欲放 行将就木
C: 湛蓝 奠定 朝气蓬勃 担惊受怕 无所畏惧
D: 锻炼 绚丽 针锋相对 相辅相成 残败凋零
8、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海迪士尼上演“夜光幻影秀”,绚丽的灯光与烟花将迪士尼城堡点缀得格外美丽,让观众叹为观止
B: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首当其冲的。
C: 现在,诈骗的手段是层出不穷,而且诈骗手法别具匠心 , 令人防不胜防。
D: 杨幂在电视剧《谈判官》里的表演真是栩栩如生
9、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树木失去了根就会 ,江河失去了源头就会 ,灵魂失去了家园就会 。世界无限广阔,我们渴望到广阔的天地去闯荡,但请记住,一定不要迷失了回家的路。拥有精神家园,才能获得心灵的宁静。

A: 枯萎 干涸 堕落
B: 枯黄 干涸 堕落
C: 枯萎 干旱 陨落
D: 枯黄 干旱 陨落
10、下列文学常识及传统文化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金色花》一文借助奇妙的想象,文中的“我”变成一朵金色花,和母亲玩起了捉迷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孩子,一个慈祥、疼爱孩子的母亲,展现了泰戈尔作品“爱、欢乐、光明”这个永恒的主题。
B: 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记录,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比如:“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等;像我们这样十三四岁的少男少女,都可以叫“豆蔻年华”。
C: 古人在称谓上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所谓尊称即指对他人敬重的称呼,如:“尊君”指对方父亲,“令媛”指对方女儿;谦称即指对自己以及与自己有关的人与事的谦虚的称呼,如:“犬子”指自己的儿子。
D: 用典是古诗中常见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手法,唐代诗人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就曾化用陶渊明闷坐菊花丛中,痛饮刺史王弘送来之酒,至醉而归的典故,以此来表达自己心中的那份惆怅与凄凉。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韦庄的《台城》,完成下列小题。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 1 )第二句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二词,表达出诗人面对历史遗址的________的心情。
( 2 )诗的第三、四句最为读者称道,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文后问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1 )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知不如徐公美 诚:确实,的确
B: 宫妇左右莫不王 私:偏爱,偏私
C: 徐公来,视之 孰:同“熟”,仔细地
D: 群臣吏民能面寡人之过者 刺:讽刺,挖苦。
( 2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 明日 , 徐公来,孰视之。
C: 忌不自信
D: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 3 )与“吾妻之我者,私我也”一句中划线词词类活用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 服衣冠,窥镜
B: 父其然也
C: 寡人之耳者
D: 能刺寡人之过者
( 4 )下列划线的字与“皆以美于徐公”一句中“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此听谓战胜朝廷
B: 吾不能将十万之众受制
C: 青出于蓝而胜
D: 臣之客欲有求
( 5 )下列各句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

A: 吾孰与徐公美——我同徐公比,谁漂亮
B: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
C: 忌不自信——邹忌自己还不十分相信妻子的话
D: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就战胜了别国
( 6 )这篇课文记述了一个什么家庭小事?要说明什么道理?是用什么方法说理的?

( 7 )邹忌为什么会劝谏成功?他的劝说有什么特点?

( 8 )简要说说本文比喻说理有什么好处。

( 9 )对《邹忌讽齐王纳谏》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篇课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家庭、客人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
B: 文章对邹忌的赞赏流于笔端,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忧国忧民又善于进谏的人物形象。
C: 文中邹忌妻子对其提问的回答,表现了她对邹忌由衷的喜爱,而其妾则因地位低下,与主人间无多少真情可言,回答得谨慎而勉强。
D: 全文的结尾用“虽欲言,无可进者”一句,说明齐威王已完全纠正了受蒙蔽的错误,使齐国政治清明,无蔽可言。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家中常有八珍尝,哪及山间野笋香。

春野的馈赠

洪烛

①中国人食笋的历史久远。“其蔌维何,维笋及蒲。”早在《诗经》时代,竹笋就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食品。晋朝戴凯所著的《竹谱》一书中,曾介绍过70多个竹子品种及不同竹笋的风味。宋代德清僧人赞宁在所著的《笋谱》中,也记有80多个竹笋品种。

②有人说,竹笋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雅食,很符合文人雅士的心情与口味。松、竹、梅被称作岁寒三友,竹子自然成为高雅的象征。

③历来文人墨客多有歌咏。苏东坡有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 。”诗圣杜甫曾写过“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江鱼入馔来”的诗句,道出他对竹笋风味的喜爱。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在江西品尝过“猫头笋”,念念不忘珍品美味,写下了“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狸”的有名诗句。清代画家郑板桥对家乡的竹笋也是念念不忘:“江南竹笋赶鲋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④有经验的厨师,连煲笋之汤都舍不得倒掉,每做别的菜,就要兑一点进去,相当于味精了:“食者但知他物之鲜,而不知有所以鲜之者在也。”笋之调味,快达到魔法的境地了。连残汤剩汁都能画龙点睛,把一道新菜全“盘活”了。至于这种奇妙的笋汤(又叫笋油)的提炼办法,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详细记载:“笋十斤,蒸一日一夜,穿通其节,铺板上,如做豆腐法,上加一枚压而榨之,使汁水流出,加炒盐一两,便是笋油。其笋晒干,仍可作脯。”

⑤林洪的《山家清供》,给鲜笋起了个外号,叫“傍林鲜”:“夏初竹笋盛时,扫叶就竹边煨熟,其味甚鲜,名傍林鲜。”根据他的讲授,鲜笋最好现摘现吃,一分钟都别耽误,就在竹林边,用芳香的竹叶为燃料,当场煨烤,可见环境或氛围也能激活新笋那天然的鲜美。这绝对是最正宗的“绿色食品”了,不仅就餐环境是一片绿林,烹饪方法也是返璞归真的。不知竹林七贤之类古老的隐士,是否就地取材,使用过这种“叫化鸡”式的吃法?想来只有超凡脱俗的人,譬如隐于山林者,才能体会到竹笋至真的味道。而所谓的“真味”,就是于平淡中见神奇,有一颗淡泊的心,才能遭遇这种潜伏的神奇。

⑥春天的雨一下,就是春笋旺盛的生长期了。“好竹连山觉笋香”,春笋尝鲜的好时节就在眼前了。

( 1 )作为一种美食,你认为竹笋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请用一个字高度概括。
( 2 )为什么说竹笋又是一种雅食?
( 3 )请根据诗词对偶和押韵的特点,在第③自然段的方框内填充一个恰当的字。
( 4 )所谓的“真味”,就是于平淡中见神奇。正如隐者食笋一样,淡泊者都能在平素的衣食住行中,遭遇这种潜伏的神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再举一例这样的生活现象。
( 5 )积累链接:请默写出苏轼承天寺夜游时,于庭下所见美景。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小时候猜一道智力题,问:从地球上的什么地方出发,无论往哪里走,都是朝向南? 答案是:北极。现在无论同谁聊天,无论从哪说起,都会很快谈到钱。钱成了当今社会的极点。
②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虽是无钱之人,却凭医疗常识,想像钱的功能是有限的,理由从人的生理结构而来。钱能买来山珍海味,可再大的富豪也只有一个胃,一个胃的容积就那么大,至多装上两三斤的食物,外加一罐扎啤,也就物满为患了。你要是愣往里揣,轻则是慢性胃炎,重了就是急性胃扩张,后者有生命危险呢。更不用说,长期的膏粱厚味,引起高胆固醇糖尿病等等。钱能买来绫罗绸缎,可再娇美的妇人也只有一副身段,一次只能向世人展现套在身体最外层的那套衣服。
③人和动物在结构上实在是大同小异,从翩飞的蝴蝶到一只最小的蚂蚁,都有腹腔和眼睛。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想,而恰恰在这一面钢铁盾牌面前,金钱折断了蜡做的枪头。比如理想,比如亲情,比如自由……都是金钱的盲点。它们可以因了金钱而卖出,却不会因了金钱而被买进。金钱只是单向的低矮的闸门,永远无法积聚起情感的洪峰。
④造物给予人的躯体是有限的,作为补偿,造物给人以无限的精神。人的躯体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是很容易满足的。造物以此来制约人对物质的欲望,鼓励思想的飞翔。于是人类在有了果腹的兽肉和蔽体的树叶之后,就开始创造语言、绘画和音乐……积蓄了一代又一代的精华,于是我们有了文学,有了艺术,有了哲学的探讨和对宇宙的访问……那都是永无穷尽的奥妙啊,只要人类存在一天,就会上天入地呕心沥血地寻找与提炼。
⑤我们现在是站在钱的极点上,但人们在新的一轮物质需要满足之后,回过头来仍然要皈依精神。精神才是人类最大的财富。

( 1 )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地概括作者的观点。

( 2 )本文第③自然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中国的节日丰富多彩,有许多习俗值得回忆,请选择一种节日习俗,以李娟《放烟花》为范文,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套写、抄袭。

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写作助手:

①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具体仿写点。

②在仿照的基础上,根据内容与表达的需要,做一些变通与创新。

③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花开雨下回忆痛”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