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 B: 傍晚 短笛 赶趟 C: 郎润 筋骨 润湿 D: 抚摸 烘托 静默 |
2、 | 下面语段横线处所填写的语句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精炼、优雅、丰盈。____________________谁又能说这些纸上伤感或愉悦的行旅,不是真实人生的延续和扩展呢? ①的确,在汉语的世界里,我们总能寻找到情感的栖息地:一处山水,一段笛声……便能牵动无尽的感叹;一朵飞花,一片雨丝……就会勾起无穷的思绪。 ②那么,本已远去的那些伤感岁月,本已消逝的那些明媚春景,就可能随时复活,随时在语言里和你重逢。 ③因为有这样一笔绚丽的遗产,我们的人生就不会显得贫乏,每一种心情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归宿。 ④如果你的记忆里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A: ①③②④B: ①④②③ C: ③①④② D: ③④②① |
3、 | 下面加下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香港暴乱分子的恶劣行径,必将受到法律严惩的。 B: 这个古朴的村庄仍然安静祥和,文化气息浓郁,古朴而大方。 C: 香港出现暴乱,香港居民平静的生活首当其冲。 D: 面对同学们优秀表现,班主任居然无动于衷 , 只是微笑的点了点头。 |
4、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附合 诓骗 镂空 不屑置辨B: 擅自 带契 阔淖 忐忑不安 C: 琐屑 瑟索 萌发 别具匠心 D: 晨羲 瞥见 箱箧 眼花瞭乱 |
5、 | 下面关于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人,代表作品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B: 《木兰诗》写于西汉时期,是一首叙事性的乐府民歌,其风格刚健质朴,塑造了富有传奇色彩的女英雄木兰的形象。 C: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D: 纪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其所著《阅微草堂笔记》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逸事,不少篇章包含着他的寄托和感慨。 |
6、 | 下列作家全是“唐宋八大家”的一项是( ) A: 杜甫 王安石 杨万里 B: 韩愈 柳宗元 苏轼 C: 韩愈 孟浩然 李清照 D: 白居易 辛弃疾 苏轼 |
7、 |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校体操认的队员们刻苦训练,积极备战,大力发扬了不怕吃苦、顽强坚韧,终于夺得了冠军。 B: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C: 能否搞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D: 长沙地铁5号线计划2020年6月30日试运营,一期工程线路全长 22.5千米,共设置车站18个,列车釆用6节编组B型列车。 |
8、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上下五千年,知名的书法家很多,但谁也不能否认,王羲之不是继往开来的宗师。 B: 琴棋书画,博大精深,玄妙无穷。它在纵横线条中凝聚哲思,于黑白方圆中演绎热情。 C: 虽然好天气让百姓的菜篮子轻松了,却让不少蔬菜批发商、商户和菜农发了愁。 D: 《儒林外史》是一幅活生生的社会面貌图,主要描写了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
9、 | 下列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一项是( ) A: 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 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C: 写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 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
10、 |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超市开业第一天,闻讯而至的人们聚集在门口,摩肩接踵 , 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B: 书法比赛的赛场,选手们自信满满,妙手偶得 , 令观众由衷赞叹。 C: 你会发现,每个兵马俑的表情都惟妙惟肖 , 古代工匠人们的工艺实在令人震撼。 D: 警方以摧枯拉朽之势,在全市发动大规模的“扫黑除恶”专项行动。 |
下列诗句节选自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请结合具体诗句简析诗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呈给你吻过我的唇, 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 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 呈给大地上一切的, 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大堰河, 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 你的儿子, 我敬你 爱你! |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①与友期行________ ②尊君在不 ________ ③元方人门不顾 ________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元方人门不顾。 ( 3 )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陈太丘是从“无信”“无礼”这两方面反驳父亲的朋友的。 B: 选文主要是批评那些不守信用、没有礼貌的人。 C: 面对客人的责骂,文中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地方的不卑不亢,有礼有节。 D: “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
儿童文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儿童生命的本然状态
陈思和
①儿童文学必须突出儿童性,但是儿童与儿童文学的写作是分离的。不像青春文学,作者多半是在读的中学生和大学生,或者是青年作家。儿童文学是由成年人来写的,年龄上隔了一代,甚至隔了两代。年龄跨界的人来表达儿童生命的感受,难度就比较大。所以,恰当的创作原则是:儿童文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儿童生命的本然状态。
②儿童阶段的生命特征是儿童文学的母题所在。在外力帮助下逐渐走向独立是儿童阶段的重要特征,这就构成儿童文学的一大母题--爱和互相帮助。还有两个主题与此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是善恶,一个是分享。
③儿童阶段的另一个生命特征是环境视域的逐步扩大,这也是儿童文学的重要母题。儿童文学最初关注的意象是床和房子,拓展开去,于是就出现了离家外出旅行的主题,或者身体突然掉进另外一个空间,由此开始了历险记。西方儿童文学名著《小红帽》《木偶奇遇记》都是这个主题延伸出来的。
④从生命原始状态到开始接受文明规范的教育是儿童生命的又一重要特征。孩子的生命是赤裸裸诞生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的原始形态,也可以说这是一种野蛮形态。这个特征既强调了教育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人自身从“小野蛮”逐渐向着“小文明”的形态发展,同时,也肯定了儿童生命的某种野蛮特点。
⑤这里说的“野蛮”是不带有贬义的,它揭示出生命形态中有很多非文明规范的因素,它是自然产生的,是孩子生命形态的本然。电影《地雷战》有一个细节,鬼子工兵挖地雷的时候,挖到了一个假地雷,里面放的竟然是大便,日本工兵气得嗷嗷直叫。电影镜头马上切换到两个孩子在哈哈大笑,一个悄悄告诉另一个:是臭粑粑!如果镜头里表现的是成年人这么做,就会让人感到恶心,然而孩子的恶作剧却让人解颐一笑。为什么?因为在这个细节里突然爆发了一种儿童生命的蛮性特征,用在战争环境下特别恰当。
⑥创作儿童文学,尽可能地接近儿童生命的本然状态,途径还有很多,比如“模仿”和“接近”,但是这属于外部行为。创作其实是一种内心行为,作者需要从自身的生命感受出发,通过童年记忆来挖掘和激发自身具有的儿童生命因素,也许这种因素早已被成年人的种种生命征象所遮蔽,但是仍然具有活力。通过记忆把自身生命的童年因素激发出来并且复活,通过创作活动把它转化为文学形象,那是儿童文学中最上乘的意象。
⑦儿童文学不可避免地含有非儿童性的部分。如果说,儿童性的部分更多地是从文学审美的功能上来呈现儿童文学,那么,非儿童性的部分,则要从知识传播、成长教育等功能上来发挥儿童文学的特点。儿童性与非儿童性的完美结合,才是优秀的儿童文学的最高境界。
⑧但要注意,教育的内容可能不是儿童自己需要,而是长辈觉得应该让儿童知道的。我们讲“瓢虫是害虫”“蜜蜂是益虫”,其实这些都是成年人的标准。哪个孩子不小心被蜜蜂刺了一下,他可能就会认为蜜蜂才是害虫。这提示我们要有这个自觉,对于儿童文学中含有的非儿童功能,要有一个“度”,太多就超过了儿童承受的能力,会使儿童文学发生异化;但完全没有非儿童功能也做不到,那是乌托邦。这是儿童文学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摘自2019年9月23日《文汇•读书周报》,有删改)
( 1 )下列选项中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深受中国儿童的喜爱。孙悟空的神通广大,降妖灭魔,西天取经之路的奇幻历险经历,唐僧师徒四人一路互相扶持、互相帮助的感人故事,都深深地吸引着小读者们的心灵。
( 3 )请分析文章第③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奋斗的另一面
佚 名
最后一课,社会心理学教授在讲台上告诉他的学生们:“奋斗通常是指一种强硬的人生态度,主张不屈不挠的,勇往直前。但事实上,人面对社会乃至整个自然界,是极其渺小的,因此,不要因为年轻的激情而被‘奋斗’这个词误导。”
学生们很惊奇,这样的话竟然由敬爱的导师讲出来,活像某个小品中的场景。教授显然看懂了台下的情绪,笑呵呵地说:“在我看来,奋斗包含两个层面——积极斗争和消极适应。请大家随我走一趟。”
数十号人来到教授家门前的草坪上,教授指着一棵老槐树说:“这里有一窝蚂蚁,与我相伴多年。”学生们凑上前观看:树缝里有小洞,小蚂蚁们东奔西跑,进进出出,很热闹。教授说:“近些日子,我常常想办法堵截它们,但未能取胜。”学生们发现,树周围的缝、小洞大多被泥巴、木楔给封住了。“可它们总是能从别处找到出路。”教授说,“我甚至动用樟脑丸、胶水,但是,它们都成功地躲过了劫难。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它们唯一的进出口在树顶,这是很不方便的;而一周后,我发现它们重新在树腰的空虚处开辟了一个新洞口。”学生们表示钦佩。
教授说:“蚂蚁们的生存环境不比你们广阔,它们的备斗舞台实在很狭窄,更重要的是,它们深深理解自己的力量。因此,它们没有与我这个‘命运之神’对抗,而是忍让与适应。当它们知道自己无法改变洞口被堵死这一事实时,它们就很快地适应了。而自然界中那些善于拼搏、厮杀的猛兽,如狮子、老虎、熊,目前的生存境况大多岌岌可危,因为它们与蚂蚁相比,似乎不太懂得奋斗的另一层力量——适应。”
教授说:“适应环境本身就是奋斗的组成部分,只有在此基础上开辟战场去对抗,生活才有胜算的光明。好了,祝你们奋斗成功。” (选自《百度文库》)
生命如花,离不开雨露的滋润。无论是美丽的自然风光,经典的艺术形象,神秘的科学世界;还是刻骨铭心的故事,激动人心的场面,砰然心动的瞬间;甚或是生活中一次倾心的交谈,一句深情的叮嘱,一个鼓励的眼神……点点滴滴,都如同清纯的甘露滋润心田。
什么是滋养你心灵的甘露呢?
请以“我心灵的甘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实情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字数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