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得当的一项是( ) A: 一个喜欢写作的人应该多留意生活。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颦一笑,都应该作为观察思考的对象。同时,还应多愁善感 , 做一个感情丰富的人。B: 小林正在网吧专心致志地打网络游戏,爸爸突如其来,吓得他连忙跑了出去。 C: 我们的体育老师身材高大,简直是个庞然大物。 D: 歌咏比赛时,李强一系列滑稽的表演让评委们忍俊不禁。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吗?"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鲁迅《孔乙己》) B: 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味同嚼蜡 , 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马南邨《不求甚解》) C: 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都来找她妙手回春。(刘绍棠,《蒲柳人家》) D: 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 , 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 |
3、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植物不仅可以预报天气,而且也可以供给人们氧气和果实。B: 我们平时写作文感到思路不顺畅,一个主要的问题是把所有的事物孤立起来,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才出现这样的情况。 C: 针对环境污染进一步严重的现状,李东生提出了建立环保及污染治理的公众信息机制,降低我国环境污染。 D: 文言文学习“功夫在课内”,复习备考要重视课本,绝不能本末倒置,重资料复习而轻课本学习。 |
4、 | 下列各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感受到人生使命是那样庄重而迫切。 B: 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就是说,伐木要择时,不能滥砍滥伐。 C: 家园——这个包含深情的温暖词汇,其基础全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 D: 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内心的永恒。 |
5、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簇拥 擅长 桥敦 重峦叠障 B: 帷幕 险峻 蟠龙 长途拔涉 C: 鉴赏 依傍 斟酌 别具匠心 D: 遒劲 矗立 车澈 迥然不同 |
6、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枢(shū)纽粗犷(kuǎng)茅塞(sè)顿开 B: 管辖(xiá)惘(wǎng)然泰然处(chǔ)之 C: 温(wèn)色冰窖(jiào)停滞(zhì)不前 D: 附和(hè)造诣(yì)华陀再见(jiàn) |
7、 | 对下面句子中的词语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 是夜间,各种色相都 了,一切色彩斑斓的词汇也就失去了 ;又在下雨,空间十分 ,任何壮举豪情都铺展不开,诗句就不能不走向朴实,走向自身,走向情感,李商隐著名的《夜雨寄北》堪称其中典范。 A: 既然 隐退 功能 逼仄B: 虽然 隐退 效能 逼仄 C: 既然 隐退 效能 逼仄 D: 既然 隐退 功能 狭窄 |
8、 |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腐蚀:腐烂) B: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自失:指听得出神而忘了自己) C: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次第:依次) D: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 , 容不得闭塞。(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
9、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瘦削(xuē) 敬仰(yǎng) 蹑手蹑脚(niē) B: 收揽(lǎn) 打镲(chǎ) 喃喃自语(nán) C: 睥睨(ní) 囫囵(lún) 骂骂咧咧(liē) D: 拾掇(duo) 踌躇(chú) 赫赫扬扬(hè) |
10、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B: 硬朗 / 令郎 落难 / 大难临头 拈轻怕重 / 重峦叠嶂 C: 缥缈 / 漂泊 庇护 / 鳞次栉比 刨根问底 / 抱头鼠窜 D: 殉职 / 绚烂 嫌恶 / 恶贯满盈 惊慌失措 / 惜墨如金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虞美人 梳楼 [宋]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注释】①溟濛(míng méng):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②忒(tuī):太。 |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诸葛亮传(节选) 陈寿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⑤;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⑥,物理其本⑦,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⑧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⑨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选自《三国志》) 【注释】①仪轨:礼仪法度。②约:省减。③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戮:这里指“处罚”.⑥庶事精练:精通各类政事。⑦物理其本:治理百姓从根本上入手。⑧峻:严厉。⑨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 ( 1 )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2处)咸 畏 而 爱 之 刑 政 虽 峻 而 无 怨 者 以 其 用 心 平 而 劝 戒 明 也。 ( 2 )文中“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悉无纤而不贬”这些句子的内容如果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可概括为:________( 3 )结合文意,用你的语言写出陈寿是怎样评价诸葛亮的。 |
琴声中的玫瑰
①钢琴是乐器中的贵族,弹钢琴的人也应该是高贵而优雅的。邻家女孩小雪的母亲始终这样认为。
②小雪一派淑女状:白裙款款,玉指修长,平静淡雅的微笑,仿佛生活在清澄的和弦与悠扬的旋律之中,远离滚滚红尘的纷扰喧嚣。
③音乐不在谱子里,它在人心里。看到小雪,你就会对这句话深信不疑。月光如水的晚上,我常能听到如水的琴声清脆如珠落玉盘,时而低回如呢喃细语。这是一种洁净的琴声,载着人的心灵驶回音乐深处,寻找精神的玫瑰。
④小雪学琴的费用很贵,一小时 30元。一个月下来,要花去母亲月收入的三分之一。小雪是个很懂事的女孩,总是用悦耳的琴声催开母亲的笑靥。她最渴望的,是尽快拿到钢琴等级证书。然而在我陪小雪去填报考试定级表时,一位已被内定为评委的老师叫住了她,善意地让她把指导教师的名字换成自己的。"这可是关系到你能否过级的大事。"那位评委语重心长地说。
⑤小雪的脸刷地红了,咬着嘴唇低下了头,细声细语地说我回家和妈妈商量一下。"你妈妈会明白的。"那位评委暖昧地笑了笑。
⑥那一晚,小雪弹的尽是些单调枯燥的练习曲,喑哑嘈杂,令在另一间房内的我也莫名地烦躁。
⑦小雪还是没有把指导老师的名字改过来。考试那天,那位评委一脸掩不住的惋惜:"她是很有希望过级的……"小雪的母亲没说什么,只是轻轻拂去小雪长裙上的一片落叶,告诉女儿,上台演奏的时候要沉着、冷静。
⑧小雪上台的时候,评委席上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她显得很平静,亮丽的琴声徐徐响起,渐渐如潮水般四溢开去,充盈着考场内的每一处空间。琴声中仿佛有一个白色的精灵在随风而舞,舞姿优雅高贵;又好像有一朵朵耀目的玫瑰次第开放,飘逸出音乐的芳香。评委席上又一次掠过一阵小小的骚动。那位评委悄悄走到小雪的母亲身边,小声地说,现在改变指导老师的名字还来得及。小雪的母亲再三感谢她,但还是婉言谢绝了。那位评委叹了口气,遗憾地摇了摇头。
⑨小雪后来告诉我,当她妈妈听到要改指导教师姓名的事后,只是淡淡说了句:女儿,你要活在你洁净不染尘埃的琴声中,懂吗?
⑩小雪终于没有通过考试。在月光如水的晚上,依然有琴声悠然而起,也依然是那般的清纯、洁净。她虽然没有拿到钢琴等级证书,却拥有了精神的玫瑰。她又想起了那句话:音乐不在谱子里,它在人心里。
( 1 )请在横线上把本文的情节补充完整。报名考试→________→________→考试失败
( 2 )请简要分析⑦段中“小雪的母亲没说什么,只是轻轻拂去小雪长裙上的一片落叶”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工蜂是老了!然而,母蜂是蜂巢中最迟生出来的,它们既年轻,又强壮。所以,当严冬降临,威胁到它们时,它们还仍有能力来抵挡一阵。至于那些末日已经临近的,很容易地就能从它们的外表的病态上分辨出来。在它们的背上,是有尘土沾附着的。在它们尚健壮,还年青的时候,它们一旦发现有尘土附着在身上,就会不停地拂拭,把它们黑色、黄色的外衣清洁得十分光亮。然而,当它们有病时,也就无心注意卫生清洁了。因为已经无暇顾及了。它们或是停留在阳光底下,一动也不动,或者很迟缓地踱来踱去。它们已经不再拂拭它们的衣裳了,因为这已不再重要了,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这种对装束的不在意,就是一种不祥的征兆。过了两三天以后,这个身上带有尘土的动物,便最后一次离开它自己的巢穴。它跑出来,主要是打算再最后享受一点日光的温暖。忽然,它跌倒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再也不能够重新爬起来了。它尽量避免自己死在它所热爱和生存的巢里。这是因为,在黄蜂中,有一种不成文的“法律”规定,那就是巢里是要绝对保持干净整洁的。这个生命即将结束的黄蜂,要自行解决它自己的葬礼。它把自己跌落在土穴下面的坑里。由于要保持清洁卫生,这些苦行主义者,不愿意自己死在蜂房里。至于那些剩余下来的,还没有死去的黄蜂,它们仍然要保留这种习惯,直到它们最终的结局为止。
( 1 )此语段选自法国昆虫学家________(人名)写的《昆虫记》。《昆虫记》写作技巧高超,常常以________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请以“超越自己”为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