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字形与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异(zhà) 罚(chénɡ) 步(duó) 浩浩荡荡
B: 迫(qiǎnɡ) 住(ɡěn) 痛(zhì) 家偷户晓
C: 红(zhānɡ) 白(huà) 鸣(háo) 色彩班斓
D: 古(ɡèn) 默(qì) 头(ɡǎo) 力挽狂澜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 夏天的西湖,是人们避暑纳凉、读书学习的好季节。(“季节”应改为“地方”)
B: 一个人民教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删掉“党的教育事业”)
C: 互联网作为人们获取信息、互动交流的新兴媒体,它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把“水平”改为“需求”)
D: 毛泽东同志“高峡出平湖”的伟大预言终于达到了。(“达到”应改为“实现”)
3、

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中种种苦涩, ,历程中多少挫折, ,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____________,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本身获得智慧。

A: 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B: 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使人失望流泪
C: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催人衰老憔悴
D: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4、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是谁的名句( )
A: 王唯
B: 韩愈
C: 李白
D: 李贺
5、下面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决不能袖手旁观
B: 同学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享受着天伦之乐
C: 这家酒店服务周到,让人有宾至如归之感。
D: 他蒙住眼睛,也能画出这么美丽的山水画,真是不可思议
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真是汗牛充栋
B: 这次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学校很多同学和老师都认真聆听了我的发言。
C: 领导们应该未雨绸缪 , 正确防范问题的出现,而不是出现问题以后亡羊补牢。
D: 交通网络飞速发展,铁路桥梁鳞次栉比 , 人们出行方便快捷。
7、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近年来,我校多次邀请法官、律师、公安干警和法律工作者来校举办法律知识讲座,采用以案说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B: 中国皮影戏曾经征服了无数热爱它的人,使它的传播对中国近代电影艺术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C: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D: 大学毕业后去农村应聘村官的人当中,多数人希望能在建设新农村这一大环境中施展才华、创立事业、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
8、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B: 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 , 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C: 要在学术上推波助澜 , 并不是抛弃国学,国学的精粹不但不能丢,有些还应深入研究。
D: 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长江流域地杰人灵,陶冶历代思想精英,涌现无数风流人物
9、横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A: 张老师去年光荣退休了,许多学生来看她,大家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B: 吴京最近主演的这部电影,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 吸引了大批观众走进影院观看。
C: 在联合国维和史上,中国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D: 今年9月以来,贵州省多部门雷厉风行 , 启动了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成效显著。
10、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考前夕,老师念念有词地嘱咐我们一定要沉着冷静。
B: 台湾电信诈骗团伙作案手段花样百出,令人叹为观止
C: 黄石,半城山色半城湖,“三山”与“两湖”相得益彰
D: 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中国政府也要将逍遥海外的巨贪绳之以法。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释】①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 1 )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 2 )三,四两句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以下文言文,回答1-3题

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遂与大夫十日/陈太丘与友
B: 原三日即矣/令初 , 群臣进谏
C: 夫原之食竭力矣/一食或粟一石
D: 可无乎/男有分,女有
(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 3 )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起做“读书种子”

①读书种子一词的发明权,当属宋代的黄庭坚。他在《山谷别集》中说:四民皆当世业,士大夫家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名世矣。

②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可以说正是读书人的自我期许。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渊明,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再到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的杨万里,无不是读书种子的精彩写照。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所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重视学习、重视诗书,千百年来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

③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彭德怀带兵打仗横刀立马,平时非常注重抓学习,而且还经常督促身边工作人员养成读书习惯。他常用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故事激励大家,乐于把自己收藏的书拿出来共享。为了检查大家是否认真读过了,他用饭粒把书中的页码粘起来,如果发现有人读书做样子,没有把粘饭粒的书页打开,他就会提出严厉的批评。在彭德怀关心督促下,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都养成了读书习惯,以至终身受益

④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馀把笔痕。植物种子是有形的,延续繁衍,生生不息;读书种子则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增长才干,承接弘扬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正因为这样,文明薪火不断发扬光大。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推文治、下重文教,造就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于是就有了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说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做一粒读书种子,静下心来读一点书、做一点学问,因为其中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对时代潮流的引领。

⑤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研究植物种子的钟扬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在科学上敢于奇思妙想,在被认为无法种植红树林的上海滩涂中栽种成功。钟扬的故事向我们所展示的,不只是知识的力量,更有实践的力量、创新的力量,赋予读书种子以新内涵。世人常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必须与实践结合,使之变成能力或本领之后,才能产生力量。读书种子与实践沃土的紧密结合,必能孕育壮苗、结出硕果。

⑥阅读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力量。今天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并不是为了满足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功利心,缓解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紧张感。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少一点对物欲的追求,多一点对知识的渴求;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多挤一点时间读书;少一点人云亦云的跟风,多一点独立思考的精神,人生境界就能达到崭新高度,活出不一样的精彩自我。

( 1 )全文的论点是什么?
( 2 )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结合自己读书的事例,谈谈你的体会。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多说一两句话

麦父

从医学院一毕业,他就进了父亲的诊所,成了和父亲一样的乡村医生。从他进诊所的第一天开始,父亲就谆谆告诫他,诊所是为乡邻们开的,不以盈利为目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开大处方。他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上。

他进诊所,是被看做来接父亲的班的。父亲年龄渐大,一天看几十个病号,已经吃不消了。他们的诊所,只看一些普通的病症,诸如感冒、腹泻、炎症之类。如果病情复杂,他们会立即建议病人去大医院诊治,以免延误。对他来说,这可谓是小菜一碟。因为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可以说,他的医术已经一点也不比父亲差了。然而,奇怪的是,来看病的人,大多仍然会选择让父亲看。这让他涌起了一股莫名的失落感。

父亲似乎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他查看了儿子的门诊记录,没开过大处方,药方也都是正确的;儿子看病时的态度,问诊周到,热情友善,也没毛病啊。不过,在连续留意了几天后,老父亲还是发现了问题

这天,他坐在父亲身边,观摩父亲诊治。对待每一个病人,父亲都详细问诊、把脉、察看舌苔、摸腹,然后,给病人开处方。他特别留意了父亲所用的药,与他的判断几乎一致。一切似乎都与自己的诊治没有什么差别啊。

父亲也不着急,只顾自己和平时一样,一个接一个看病。一个姑娘,陪着一位老人来看病,肠胃不舒服。老父亲仔细问诊检查后,开好药,对老人说,老哥,我刚刚检查了你的咽喉,你还有慢性咽炎哪。老人连连点头,是啊是啊,你也给开点药吧。老父亲摇摇头,慢性咽炎重在保养,你一定抽烟吧?听我一句话,把烟戒了。烟不戒,吃什么药,你的咽炎也好不了。默默站在一边的姑娘忽然激动地插嘴说,爷爷,你听见了吧,医生都让你戒烟,你就是不信。老人看看姑娘,又看看医生,憨憨地说,是得戒了。姑娘搀扶着老人站起来,笑着对老父亲说,医生,谢谢你,你的话他听。

看着这一幕,他猛地一震。自己每次看病,都是开完了处方,就急着看下一个病人,根本没时间再和病人交流,而老父亲似乎总会比自己多说那么一两句话。这一发现让他惊喜不已。

下一个病人牙痛,老父亲检查后,确定是牙周炎。老父亲开好药,问病人,是不是喜欢吃成货?病人直点头,最喜欢吃腊肉和成菜了。每年冬天,家里都会腌很多成货,一直要吃到夏天呢。语气里透着满足和自豪。老父亲摇着头说,成货开胃,但吃多了,有害健康,还是少吃点吧。病人捂着腮帮子,点点头,听你的。

几天的陪诊结束了,儿子回到了自己的诊室。一位年轻妈妈领着孩子走了进来,孩子肚子疼。化验单显示,孩子肚子内有蛔虫。他很快就开好了药方,递给孩子妈妈。然后,他拉过小孩的手,看了看他的指甲,笑着对小孩说,你看看,你的小手指甲太长了,里面藏着好多小虫呢,小虫一不留神就跑进了你的肚子里。记得要多洗手,常让妈妈剪指甲哦。男孩腼腆地低下了头 ,妈妈弯腰对孩子说。听到了吧,医生叔叔的话,是不是跟妈妈讲的一样?男孩看看他,又看看妈妈,点了点头。

他微笑地目送年轻妈妈拉着孩子的手离开,心里暖暖的,终于明白,多说这一两句话,带给病人的,不仅仅是温暖的关心,更为这寒冷的冬季,带来了一抹动人心弦的温情与爱。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2年第9期)

( 1 )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①从他进诊所的第一天开始,父亲就谆谆告诫他,诊所是为乡邻们开的。

②对他来说,这可谓是小菜一碟

( 2 )文章第三段说“老父亲还是发现了问题”,试理解这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 3 )文中的父亲和儿子,你更欣赏谁?请选定一个,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 4 )联系实际,谈谈文章结尾一段给你的启示。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材料,按材料写作。

人生长途漫漫,我们不可能每一步都走得那么完美,摔上几跤,走几段弯路,这并非坏事,至少让我们品尝了挫败,增添的阅历,让我们的人生多姿多彩。或许走过终点时我们才明白,一路平坦却少了风景,没有转折也多了平淡。只要经历了,尝试了,走过了,我们赢得的,就是一个全新的自己。

请以“尝试”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可能透露考生信息的地名、校(班级)名、人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腐败着莪德高调.”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