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鹤山市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那些成了惊弓之鸟的部员们也算诚惶诚恐地先后把那段危险的地面通过了。
B: 同学们一个个正襟危坐 , 谈笑风生,教室里充满着欢快的气氛。
C: 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疾
D: 丽云阿姨急忙走上前,和颜悦色地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
2、对四大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悟空最具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西游记》)
B: “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刘备关羽张飞。(《三国演义》)
C: 写出林冲性格由忍辱含垢、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转变成奋起抵抗、杀人报仇、投奔梁山的情节是“林教头 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D: 《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探春远嫁。(《红楼梦》)
3、下列划线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祲降于天
B: 遇其叱咄
C: 余幼时即
D: 非独贤者有心也
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符合)。
B: 这幅图画简单得很,景物只选四样,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传出北方旷远(久远)荒凉的印象。
C: 回头来看看海鸥、潜水鸟、企鹅那些东西,它们苟安(只顾眼前,暂且偷安),怕事,只想躲避暴风雨,无异于不愿看见格外清明的天地。
D: 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拘泥(固执,不知变通)于文字。
5、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作品305篇,包括赋、比、兴三部分。
B: 鲁迅作品的主题有的轻松,如《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叙写的是童趣,有的沉重,如《呐喊》中的《故乡》《孔乙己》反映的则是社会的病态。
C: 古代兄弟之间依照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孔子字仲尼,由“仲”字可知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
D: 京剧脸谱中,红脸代表忠勇,黑脸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代表神妖。
6、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为了迅速提高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决定_________精通业务、有决策能力的退休科教人员。
②这家商场的购物环境不错,广告宣传也做了不少,但营业额一直很低。_______商场得做做市场调查,找找原因。
③这里出产的绿茶久负盛名,要仔细_________才能领略到它的妙处。

A: 起用 看来 品尝
B: 启用 看来 品评
C: 起用 可见 品尝
D: 启用 可见 品评
7、将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序,正确的顺序是( )

①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

②一个拥有高眼界的读书人,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的藩篱。

③眼界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

④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⑤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有价值的书籍。

A: ①③②④⑤
B: ⑤④①③②
C: ③⑤④①②
D: ③①⑤②④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典咏流传”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B: 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C: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D: 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9、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经历过____________之后,你也许会伤痕累累,但是当雨后的第一缕阳光____________到你那苍白憔悴的脸庞时,你应该欣喜若狂。____________因为阳光的温暖,还因为在苦了心志,劳了筋骨,饿了体肤之后,你依然站立在前进的路上,依然是____________上进的自己。


A: 和风细雨 辐射 不是 固执
B: 风吹雨打 投射 不仅 坚韧
C: 和风细雨 投射 不是 坚韧
D: 风吹雨打 辐射 不仅 固执
10、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既然大自然赐予我们无比高贵的大脑,为何不带着希望,登上峰顶,去迎接朝阳呢?
B: 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建筑的美感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
C: 市政府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二期工程设计方案提出了:“生态化、差异化、功能化”的要求。
D: 文学作品,不论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各有各的逻辑结构,都有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下列小题。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1 )这首词的上阙是什么表达方式?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 2 )赏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 表达上的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木 兰 歌

【唐】韦元甫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起颜。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帼理丝黄。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 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欲闻所戚戚 戚戚:________

②有子复尚少 少:________

风裂人肤 朔:________

却纨绮裳 易: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

②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

( 3 )诗中画线句已演变成我们现在常用的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与《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内容相对应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说说你对“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中“喜”“悲”的理解。

( 5 )同为表达对木兰的赞美,与《木兰诗》相比,本诗的结尾方式有何不同?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左拉

①请允许我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讲话,作为战友、兄长、朋友,而不是作为同行向吉·德·莫泊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②我是在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家中认识莫泊桑的,他那时已在18岁到20岁之间,此刻他又重现在我的眼前,血气方刚,眼睛明亮而含笑,沉默不语,在老师面前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谦恭。他往往一个下午洗耳恭听我们的谈话,老半天才斗胆插上片言只语;但这个表情开朗、坦率的棒小伙子焕发出欢快的朝气,我们大家都喜欢他,因为他给我们带来健康的气息。他喜欢剧烈运动,那时流传着关于他如何强悍的种种佳话。我们却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会有才气。

③《羊脂球》这杰作,这满含柔情、讥嘲和勇气的完美无缺的作品,爆响了。他下车伊始就拿出一部具有决定意义的作品,使自己跻身于大师的行列。我们为此感到莫大的愉快;因为他成了我们所有看着他长大而未料想到他的天才的人的兄弟。而从这一天起,他就不断地有作品问世,他高产,稳产,显示出炉火纯青的功力,令我惊叹。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源源而出,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是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④莫泊桑在15年中发表了将近20卷作品,如果他活着,毫无疑问,他还可以将这个数字扩大3倍,他一个人的作品就可以摆满一个书架。可是让我说什么呢?面对我们时代卷帙(zhì)浩繁的产品,我有时真有点忧虑不安。诚然,这些都是长期认真写作的成果。……不过,对于荣誉来说这也是沉重的包袱,人们的记忆是不喜欢承受这样的重荷的。那些规模庞大的系列作品,能够流传后世的从来都不过是寥寥几页。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作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口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

⑤先生们,这就是莫泊桑光荣之所在,而且更牢靠、更坚实的光荣。那么,既然他以昂贵的代价换来香甜的安息,就让他收着对自己留下的作品永远富有征服人心的活力这一信念,香甜地安息吧。他的作品将永生,并将使他获得永生。

( 1 )作者在这篇演说中,是从____________方面对莫泊桑进行高度评价的。
A: 外貌
B: 作品
C: 勇气
D: 才气
E: 喜好
( 2 )阅读第③段,简要说出莫泊桑的作品具有哪些特点。
( 3 )第④段中,作者侧重从哪个方面对莫泊桑的作品进行评价?
( 4 )第⑤段中,“莫泊桑的光荣”指的是什么?
( 5 )理解文中划线词语使用的妙处。

《羊脂球》这杰作,这满含柔情、讥嘲和勇气的完美无缺的作品,爆响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徐德新

①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②“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柔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

③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

④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一眼父亲。“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后重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重。”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⑤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⑥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抄拾了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多谢了!”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

⑦“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父亲出门的时候穿的有点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⑧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什么竞赛的。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学。”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竞赛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正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⑨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精神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⑩“什么,爹?”

⑪“在你面前低头弯腰。”……(选文有改动)


( 1 )文中多次写到“风雪”,请说说设置这样的自然环境有何作用。

( 2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冰凉的酸”的深意。

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

( 3 )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 , 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 4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5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父亲的最后一次“叮嘱”的含意。

四、写作(分值:60分)
文题:真情永在心

要求:①选择你最难忘的经历,叙述你最动情的故事,表达你最深切的情感。②语言生动流畅,富有文采。③600字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其实俄真的爱过迩ゝ”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