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脸颊(jiá) 倩影(qiàn) 栖息(qī) 募集(mù)B: 裨益(bì) 停泊(pó) 执拗(ào) 炽热(chì) C: 龟裂(jūn) 愚氓(máng) 穹隆(qiónɡ) 挟持(xiá) D: 羁绊(pàn) 笑靥(yè) 浸渍(zì) 嫉妒(jí) |
2、 | 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A: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辱没在奴仆的手中。) B: 才美不外见。[(它的)才能和美好品质不被外人看见。] C: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知道按照它能日行千里的能力去喂养它。) D: 食不饱,力不足。(吃得不饱,力气不充足。) |
3、 |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你得好好抓住它。B: 只要我们有临危不惧,临渴掘井的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C: 那一幕幕不堪回首的往事,在我幼小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斑羚得粉身碎骨。 |
4、 | 下列各句中原句与改句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 原句: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改句:奋斗的人生怎能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呢? B: 原句:在一片灰得有点发白的胸前那一抹鲜艳的红色格外醒目。 改句:那一抹鲜艳的红色在一片灰得有点发白的胸前格外醒目。 C: 原句: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这就是人民代表申纪兰坚守一生的品格。 改句:人民代表申纪兰坚守一生的品格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 D: 原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真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是因为应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 改句: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所以它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 |
5、 | 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下面横线上依次应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C: 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D: 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
6、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部著作由于具有创新性,因此受到了学术界的 。 ②她 嗓子不好,怎么也不肯唱歌。 ③汽车在四川的北部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 A: 推重 推脱 目不暇接 B: 推崇 推脱 应接不暇 C: 推重 目不暇接 D: 推崇 应接不暇 |
7、 |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每当站在中国地图前,使我产生无尽的联想。B: 为了避免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学习交通法规。 C: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 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
8、 | 下列划线字注音与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滂沱pānɡ 懵懂ménɡ 漫骂màn 岿然不动kuīB: 揶揄yā 对峙zhì 嫉妒jì 稍纵既逝jí C: 琐屑xiè 绮丽qǐ 嗤笑chī 断壁残垣yuán D: 造诣yì 扭怩niǔ 笨拙zhuō 呱呱坠地ɡuā |
9、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海伦·凯勒《再塑生命》 ) B: 反动派挑拨离间 , 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 C: 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雨果《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D: 它经常躲避我,藏在野高粱墨绿色的叶鞘里。但我终于发现了它的秘密,于是不知不觉地走过去,闪电一般捏住叶子的上半部,把它堵在里面,任它嗡嗡哀啼,也不理睬。(程海《三颗枸杞豆》) |
10、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 ) A: 班上的同学几乎都对班长十分佩服,他们都认为她对工作十分尽职,也有能力胜任班长一职。(删去“几乎”) B: 由于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网络付款方式的广泛运用,使交易变得更加便捷。(将“便捷”改为“便利”) C: 这次复试成功,将决定她能否顺利考入这所大学。(在“成功”前加上“能否”) D: 2017年2月,芝麻信用与深兰科技合作推出快猫无人值守便利店出现。(删去“出现”) |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B: 策之不以其道 C: 可以一战 D: 以塞忠谏之路也 ( 2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淳于髡人生得矮小而胸有奇才,以博学、滑稽、善辩著称。他两次巧谏齐威王,解除了国难。 B: 淳于髡寓救国大计于诙谐的谈吐之中,表现了过人的胆识和才智。 C: 齐威王善听忠告,勇于改过,奋发有为,这一点也是值得称道的。 D: 齐威王善于用人,淳于髡敢于直谏,良臣遇明君,统治才能巩固。 (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①数使诸侯 ②委政卿大夫 ③三年不蜚又不鸣 ④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 (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 ②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生命与秋一次次邂逅,便一次次目睹叶落的状态。飘零的叶子,总会让人油然产生一种曲终人散,那份离散会在一段时间萦绕而不得释怀。片片落叶,曾鲜活地与枝干相守,迈过一季繁盛葱茏,终萧sè( )离去,爱到无言,痛到无声。捡一片叶子,虔诚的托在掌心,仿佛看到了一种无奈,一种果敢,一种涅槃……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正说着,只见一群人簇拥着凤姐出来了。贾芸深知凤姐是喜奉承爱排场的,忙把手逼着,恭恭敬敬抢上来请安。凤姐连正眼也不看,仍往前走,只问他母亲好:“怎么不来这里逛逛?”贾芸道:“只是身上不好,倒时常惦记着婶娘,要瞧瞧,总不能来。”凤姐笑道:“可是你会撒谎!不是我提,他也就不想我了。”贾芸笑道:“侄儿不怕雷劈,就敢在长辈儿跟前撒谎了?昨儿晚上还提起婶娘来,说:‘婶娘身子单弱,事情又多,亏了婶娘好精神,竟料理的周周全全的。要是差一点儿的,早累的不知怎么样了。’”
凤姐听了,满脸是笑,由不的止了步,问道:“怎么好好儿的,你们娘儿两个在背地里嚼说起我来?”贾芸笑着道:“只因我有个好朋友,家里有几个钱,现开香铺,因他捐了个通判,前儿选着了云南不知那一府,连家眷一齐去。他这香铺也不开了,就把货物攒了一攒,该给人的给人,该贱发的贱发。像这贵重的,都送给亲友,所以我得了些冰片、麝香。我就和我母亲商量,贱卖了可惜,要送人也没有人家儿配使这些香料。因想到婶娘往年间还拿大包的银子买这些东西呢,别说今年贵妃宫中,就是这个端阳节所用,也一定比往常要加十几倍:所以拿来孝敬婶娘。”(蒙府夹批:有此一番,必当孝顺,必当收下,必得备用之情景,行文秒看“杀人”,立意奚落“杀人”,看至此,不知当哭当笑。)
一面将一个锦匣递过去。凤姐正是办节礼用香料,便笑了一笑,命丰儿:“接过芸哥儿的来,送了家去,交给平儿。”因又说道:“看你这么知好歹,怪不得你叔叔常提起你来,说你好,说话明白,心里有见识。”贾芸听这话入港,便打进一步来,故意问道:“原来叔叔也常提我?”凤姐见问,便要告诉给他事情管的话,一想又恐他看轻了,只说得了这点儿香料,便许他管事了。因且把派他种花木的事一字不提,随口说了几句淡话,便往贾母屋里去了。
(乙)李逵毛着宋江问戴宗道:“哥哥,这黑汉子是谁?”戴宗对宋江笑道:“押司,你看这恁么粗卤!全不识些体面!”李逵道:“我问大哥,怎地是粗卤?”戴宗道:“兄弟,你便请问‘这位官人是谁’便好。你倒却说‘这黑汉子是谁,’这不是粗卤却是甚么?我且与你说知:“这位仁兄便是闲常你要去投奔他的义士哥哥。”李逵道:“莫不是山东及时雨黑宋江?”戴宗喝道:“咄!你这厮敢如此犯上!直言叫唤,全不识些高低!兀自不快下拜,等几时!”李逵道:“若真个是宋公明,我便下拜;若是闲人,我却拜甚鸟!节级哥哥,不要赚我拜了,你却笑我!”宋江便道:“我正是山东黑宋江。”李逵拍手叫道:“我那爷!你何不早说些个,也教铁牛欢喜!”扑翻身躯便拜。宋江连忙答礼,说道:“壮士大哥请坐。”戴宗道:“兄弟,你便来我身边坐了酒。”李逵道:“不耐烦小盏,换个大碗来筛!”宋江便问道:“却大哥为何在楼下发怒?”李逵道:“我有一锭大银,解了十两小银使用了,却问这主人家那借十两银子去赎那大银出来便还他,自要些使用。叵耐这鸟主人不肯借与我!却待要和那放对,打得他家粉碎,却被大哥叫了我上来。”宋江道:“共用十两银子去取?再要利钱么?”李逵道:“利钱已有在这里了,只要十两本钱去讨。”宋江听罢,便去身道取出一个十两银子,把与李逵,说道:“大哥,你将去赎来用度。戴宗要阻当时,宋江已把出来了。
李逵接得银子,便道:“却是好也!两立哥哥只在这里等我一等。赎了银子,便来送;就和宋哥哥去城外碗酒。”宋江道:“且坐一坐,几碗了去。”李逵道:“我去了便来。”推开子,下楼去了。
老舍先生在《我的母亲》中写道: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ロ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中写道: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已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读完上面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