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根据文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金台路被金黄得透明的银杏叶铺满了,那状如一把把小扇面 的银杏树叶,可爱得叫人不忍心踩踏;其中还有一些乌桕和白杨的树叶,另一些醒目的色块在满地的金黄中闪跳着。 B: 修改:在满地的金黄中另一些醒目的色块闪跳出来 C: 修改:在满地的金黄中闪跳出另一些醒目的色块 D: 修改:在满地的金黄中充满着另一些醒目的色块 |
2、 | 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没改正确的一项是( ) 用一把毫毛,变出千百个一模一样的猴子——《西游记》里的神话正在变为现实。①2018年1月25日,诞生近两个多月的中国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照片登上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封面,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关。②自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诞生以来,使各国科学家先后克隆了牛、鼠等动物,但一直没有突破与人类最相近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克隆的难关。③科学家曾普遍认为现有技术不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④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经过5年努力,成功突破了世界生物前沿。 A: 句子①删去“近”或“多”B: 句子②删去“使” C: 句子③删去“不是” D: 句子④在句末加“的秘密” |
3、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很好,很好,”他说,“但这还不够,接着观察。”B: 国税总局发布的《涉税专业服务监管办法(试行)》,将从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C: 我们很想知道,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和多国政要们说了哪些“悄悄话”? D: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
4、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狼》一文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要存有幻想,不要妥协退让,不能心存侥幸。 B: 《(诫子书》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其文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养身性。 C: 《夜雨寄北》后两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许诺家人,不仅是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安慰家人。 D: 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 |
5、 | 根据句义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②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_______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③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_______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④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_______,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A: 烘托 寂静 进入 摧毁B: 映衬 平静 进入 毁坏 C: 烘托 平静 扑入 摧毁 D: 映衬 寂静 扑入 毁坏 |
6、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农村学校食堂要坚持“公益性、非营利性”原则,学校食堂是否对外承包,应成为一条食品安全底线。 B: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省市作为整体在PISA2018(世界教育质量监测)中取得全部3项科目全球第一。 C: 12月1日上午,参加十堰(郧阳)国际马拉松的摩洛哥选手感叹“不虚此行”。 D: 2019中国水都·丹江口半程马拉松从该市博物馆开跑,呐喊声、加油声、欢呼声响彻天际,数千名选手冲出起跑线。 |
7、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翘首(qiáo) 悄然(qiǎo) 桅杆(wěi) 深恶痛疾(wù) B: 不辍(chuò) 黝黑(yōu) 侏儒(zhú) 筋疲力尽(jīn) C: 樱花(yīn) 锃亮(zēng) 虬枝(qíu) 恹恹欲睡(yān) D: 秀颀(qī) 教诲(huì) 倔强(jué) 殚精竭虑(dān) |
8、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等综艺节目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其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形式多样造成的。B: 中央电视台每年元宵节前后推出“感动中国”栏目,该栏目所选出的每一个年度人物或团队都具有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C: 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D: 在保留现有水源的基础上,杭州将逐步形成以千岛湖为主,钱塘江、东苕溪为辅的多水源供水,从而提高居民的饮水品质。 |
9、 |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由春花联想到果实,表现了花儿的甜美引人遐想,令人心醉) B: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触觉的角度巧妙地表现了春风的轻柔) C: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含贬义,写出鸟儿的有意显示、炫耀) D: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突出雨后小草的清新和碧绿) |
10、 | 下面划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辍耕之垄上(去、往) 楚人怜之(可怜) B: 大王加惠(给予恩惠) 长跪而谢之(道歉) C: 凡三往(平凡) 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D: 引喻失义(适宜、恰当) 猥自枉屈(猥琐) |
阅读《黎明的通知》中的选段,回答问题。 ①为了我的祈愿 诗人啊,你起来吧 ②而且请你告诉他们 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③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 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 ④我从东方来 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 ⑤我将带光明给世界 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⑥借你正直人的嘴 请带去我的消息 ⑦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 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 ⑧请他们来欢迎我——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 ( 1 )用文中原话回答。①“黎明”的任务是:________。 ②诗人的任务是:________。 ( 2 )借助联想和想象来理解③④两节的意境,填空。“露水”“最后一颗星”形象地表明了“黎明”到来的________,“东方”“海上”则具体说明了“黎明”到来的________,“汹涌着波涛”则说明了“黎明”历经________而来的情状。 ( 3 )简要分析“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的含义。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①无从致书以观________ ②不敢稍逾约________ ③蒙乃始就学________ ④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 ( 2 )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 3 )甲文是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两件事来反映宋濂求学经历的,乙文则是通过从________侧面反映了吕蒙的学习效果。( 4 )细读甲乙两文,谈谈宋濂、吕蒙两人的成功对你有什么启发? |
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春满燕园
季羡林
燕园花事渐衰。桃花、杏花早已开谢。一度繁花满枝的榆叶梅现在已经长出了绿油油的叶子。连几天前:还开得像一团锦绣一样的西府海棠也已落英缤纷,残红满地了。丁香虽然还在盛开,灿烂满园,香飘十里,但已显出疲惫的样子。北京的《春》天本来就是短的,“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看来春天就要归去了。
但是人们心头的春天却方在繁荣滋长。这个春天,同在大自然里一样,也是万紫千红、风光旖旎的。但它却比大自然里的春天更美、更可爱、更真实、更持久。郑板桥有两句诗:“闭门只是栽兰竹,留得春光过四时。”我们不栽兰,不种竹;我们就把春天栽种在心中,它不但能过今年的四时,而且能过明年、后年不知道多少年的四时,它要常驻在我们心中,成为永恒的春天了。
昨天晚上,我走过校园,四周一片寂静,只有远处的蝉鸣划破深夜的沉寂。黑暗仿佛凝结了起来,能摸得着,捉得住。我走着走着,蓦地看到远处有了灯光,是从一些宿舍的窗子里流出来的。我心里一愣,我的眼睛仿佛有了佛经上做天眼通的那种神力,透过墙壁,就看了进去,我看到一位年老的教师在那里伏案苦读。他仿佛正在写文章,想把几十年的研究心得写下来,丰富我们文化知识的宝库。他又仿佛是在备课,想把第二天要讲的东西整理得更深刻、更生动,让青年学生获得更多的滋养。他也可能是在看青年教师的论文,想给他们提些意见,共同切磋琢磨。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微笑。对他说来,这时候,除了他自己和眼前的工作以外,宇宙万物都似乎不再存在。他完完全全陶醉于自己的工作中了。
今天早晨,我又走过校园。这时候,晨光初露,晓风未起。浓绿的松柏,淡绿的杨柳,大叶的杨树,小叶的槐树,成行并列,相映成趣。未名湖绿水满盈,不见一条皱纹,宛如一面明镜。还见不到多少人走路,但从绿草湖畔,丁香丛中,杨柳树下,土山高尖却传来一阵阵朗诵外语的声音。倾耳细听,俄语、英语、阿拉伯语等等,依稀可辨。在很多地方,我只是闻声而不见人。但是仅仅从声音里也可以听出那种如饥似渴迫切吸收知识学习技巧的炽热心情。这一群男女大孩子仿佛想把知识像清晨的空气和芬芳的花香那样一口气吸了下去。我走进大图书馆,又看到一群男女青年挤坐在里面,低头做数学或物理化学的习题,也都是全神贯注,鸦雀无声。
我很自然地把昨天夜里的情景同眼前的情景联系了起来。年老的一代是那样,年轻的一代又是这样,还能有比这更动人的情景吗?我心里焕然充满了汲不出的喜悦。我仿佛看到天又回到园中:繁花满枝,一片锦绣。不但已经开过的桃树和杏树又开出了粉红色的花朵,连根本不开花的榆树和杨柳也是满树红花。未名湖中长出了车轮般的莲花。正在开花的藤萝颜色更显得格外鲜艳,丁香也是精神抖擞,一点也不显得疲惫。总之是万紫千红,春色满园。
这难道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幻象吗?不是的。这是我心中那个春天的反映。我相信,住在这个园子里的绝大多数的教师和同学心中都有这样一个春天,眼前也都看到这样一个春天。这个春天是不怕时间的。即使到了金风送爽,霜林染醉的时候,到了大雪漫天,一片琼瑶的时候,它也会永留心中,永留园内,它是一个永恒的春天。
( 1 )文章首段写燕园花事渐衰的景象,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古诗或古文中哪些语句描写的情形与之相似或相反?( 2 )描绘事物时可以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器官,本文中即有体现,请你从其他文章或诗词中找出运用某一器官进行描述的语句。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陪伴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⑧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 1 )本文以“散步”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 , 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 3 )本文以叙事为主,但文中第④段穿插了写景的句子,请分析其作用。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财富,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财富。金钱是财富,知识是财富,时间是财富,健康是财富,信誉是财富,亲情是财富,朋友是财富,成功的经验是财富,失败的教训也是财富。。。。。。拥有财富,我们才可以拥有真正丰富的人生。
请以“财富”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如果必须要写人名,请用“小红”“小明”等来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