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做饭的水平下降得很快,做出的饭菜味同嚼蜡。 B: 海外网文章指出,如今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到处卖弄笔墨,其实胸无城府 , 让人联想起鲁迅笔下那些不学无术、附庸风雅的“清国留学生”。 C: 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不言而喻的光辉灿烂的明星。 D: 个别人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通常不受欢迎。 |
2、 |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类世界所创造出来的奇异图案浮露在鼎身上,各种图案以一定的秩序排列着,构成一个无言的小宇宙。 ②饕餮的脸孔、凤凰的姿势、龙虎的纹身、鱼兽的混种、牛羊的肢体……幻觉的、写实的、神话的或者生活的。 ③沸腾的铜、锡、铅合金按一定的比例构成了青铜器的配方,一旦倒入“陶范”中,就会形成设计者心中的器物。 ④沸腾后的冷却使溶液成为一个厚重的鼎,在合金形式的锁扣下,鼎身周围凝塑出各式各样的图案。 ⑤铜的性格,因锡和铅的加入而默默改造了,熔点降低而冷却后的硬度增加。 A: ③⑤②④①B: ①③⑤②④ C: ①⑤③④② D: ③⑤④②① |
3、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故事编得天衣无缝 , 谁听了都会以为是真的。 B: 这场元旦演出,精彩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C: 当你人生遭遇低谷,请静下心来读读此文,你会豁然开朗。 D: 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
4、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字,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 B: 电影《红海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 C: 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 , 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 面对黄石的飞速发展,我们岂能在心中无动于衷? |
5、 |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②刘邦比起项羽几乎没什么优势。 ③但他也有出众的地方,就是知人善任和体恤臣下。 ④相比力拔山河的项羽,刘邦既没有武勇,又缺乏主张,对平天下的哲学又知之甚少。 ⑤秦末,刘邦项羽相争。 A: ③②①④⑤B: ⑤③①②④ C: ⑤②④③① D: ③⑤①④②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要有倚马可待的文才,不能只靠天份,必须累积大量的知识与见闻。 B: 秋天,那绚丽缤纷的大好秋色,真使人眼花缭乱 , 应接不暇。 C: 要重视每一个小客户,不然所谓专业精神将荡然无存 , 我们也就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D: 想不到性格内向的王佳乐,在会议上陈述理由时,竟能巧言令色 , 有条不紊。 |
7、 |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面对那些扑朔迷离的案情,神探福尔摩斯总能抽丝剥茧,揭开真相,其过人的智慧令人叹服。 B: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如期而至,美轮美奂的足球比赛成为炎炎夏日里球迷关注的焦点。 C: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朗读者》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节日,像一道清流浸润人心,掀起了全民朗读的热潮。 D: 五月的希拉穆仁草原绿苗如毯,蓝天上朵朵白云时聚时散,变化多端让人不由地想到那首《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
8、 |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愿为市鞍马 市:买 东市买骏马 市:集市B: 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不愿作 C: 朔气传金柝 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 D: 军书十二卷 十二卷:十二本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
9、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继承和发挥中华文化传统。B: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小区保安采取了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 C: 昨天下午,学生会干部听取并研究了各班同学对开展“读好书”活动的意见。 D: 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他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
10、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酝酿(niàng) 应和(hé) 着落(zhuó) 绿茵茵(lù) B: 棱角(líng) 粗犷(guǎng) 莅临(lì) 呼朋引伴(hū) C: 侍弄(chì) 憔悴(chuì) 分歧((qí) 各得其所(suǒ) D: 一霎(shà) 匿笑(nì) 吝啬(sè) 咄咄逼人(duō) |
阅读薛涛的《送友人》诗,完成小题。 水国蒹葭①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②如关塞长。 【注】①蒹葭:古书上指芦苇一类的植物。 ②杳:遥远 ( 1 )诗歌首句中“夜有霜”与下句中“________”一词相照应,描绘了秋天夜晚的________特点。( 2 )全诗运用了________的表现手法(填一种即可),表达了诗人________情感。 |
阅读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④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王嘉《拾遗记》) 【注】①任末:人名,东汉经学家。②笈:书箱。③庵:圆形小草屋。④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①负笈从师________ ②每言人若不学________ ③题其衣裳________ ④常以净衣易之________ ( 2 )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以记其事 A: 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B: 静以修身(《诫子书》) C: 公亦以此自矜(《卖油翁》) D: 以刀劈狼首(《狼》) (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 |
数字阅读呈井喷之势
①2017年4月14日~15日,“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在杭州举行,数字化浪潮正在开启一扇通向全民阅读的大门,我国数字阅读正呈现井喷之势。
②据《2016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2016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已经突破3亿,年增长达12.3%,其中80后、90后成为数字阅读的主体,占比达64.1%。有60.3%的用户愿意为自己喜爱的内容付费,这其中,70%的用户每次阅读时间都在半小时以上。另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95亿,其中通过手机阅读网络文学的用户达到3.33亿,而通过手机阅读网络新闻的用户更是达到6.14亿。
③就我国数字阅读的现状来看,除了数量迅速增长外,其内容质量也有了质的提高,仅2016年就有近六成的热播剧改编自数字阅读平台的作品。
④数字阅读之所以能呈现井喷之势,主要得益于信息和网络信息技术不断为数字化阅读注入发展的动力。另外,人工智能、网络直播、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技术与数字阅读相结合,更为消费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促进了数字阅读市场的迅速增长。例如,“懒人听书”“喜马拉雅FM”等平台的构建,使得书不仅仅能用眼睛看,还能用耳朵听。2016年,中国听书市场取得了近50%的高速增长。这与语言识别、情景合成等技术的进步是分不开的。融入增强现实技术的图书,由于形象生动、互动性强,成为了儿童图书的新亮点。此外,国家政策的扶持、阅读环境的形成、精品力作的推出,也推动了数字阅读行业的持续增长。
⑤在多重利好因素影响下,我国数字阅读用户的增长率预计将达到2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数字阅读在助力提升全民阅读质量和扩大覆盖面的同时,也开始辐射并融合到影视、游戏、动漫等更为广阔的数字内容产业。
⑥作为新型阅读方式,我国数字阅读必将掀起全民阅读的新浪潮。
( 1 )选文主要从三方面对我国数字阅读加以介绍,请结合选文说明内容。最后的常春藤叶
【美】欧·亨利
华盛顿广场西面的一个小区,住着不少画家,他们寻求朝北的窗户以及低廉的房租。苏艾和琼珊也在此合租了一个房间。
年底,肺炎在不断蔓延,琼珊也被感染了。她病得很重,躺在一张铁床上,一动也不动,凝望着窗对面的空墙。
一天早晨,医生对苏艾说:“要治好,可能只有一成希望,这全在她自己要不要活,她是满肚子以为自己活不成了。人不想活,任何药都无效。”
医生走后,苏艾伤心地痛哭一场。屋子里,琼珊一动不动地躺着,被子底下的身体纹丝不动。苏艾走进来的时候以为她睡着了。忽然,传来一个低微的声音,重复着,苏艾快步走到床边,琼珊的眼睛睁得很大,望着窗外,数着:“9,8,7……”
苏艾看着窗外,满是疑惑:有什么可数的呢?一个空荡荡的院子,一堵空墙,一棵衰败的常春藤,藤上的叶子几乎都被吹掉了,只剩下些光秃秃的枝条缠附在剥落的砖块上。
“6,”琼珊几乎已是耳语,“越落越快了,三天前还有一百多片。又掉了!只剩五片了。”
“五片?什么?”
“叶子。等最后一片掉下来,我也就要去了。难道医生没有告诉你?”
“哟,那些破叶子跟你的病有什么相干?不要说傻话了。医生今天早晨还说你就快好了。喝点汤吧!”
琼珊直盯着窗外说:“不,我不想喝。又落了,只剩四片了!等最后一片掉下,我也就去了。”
“琼珊,答应我不要瞧窗外。行吗?”
琼珊闭了眼睛,脸色苍白,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就像是座横倒在地上的雕像。
“你睡会儿,我去把贝尔曼叫来,给我当那幅‘老矿工’的模特儿。”
贝尔曼是个画家。他年过六十,画画四十年,总说就要画他的那幅杰作了,可到现在也没有动笔。他除了偶尔画点广告外,什么也没画。他喝酒毫无节制,是一个火气十足的小老头子,十分瞧不起别人的温情。苏艾走进楼下他那间光线黯淡的小屋,他满嘴的酒气,两只发红的眼睛迎风流着泪。苏艾把琼珊的胡思乱想告诉了他,他嗤笑道:“世上竟有人蠢到因为那些该死的常春藤叶子落掉就想死?哎,可怜!”他喊道。
他们一起上楼,琼珊睡着了。他们不由得瞅着窗外那棵常春藤,都默默无言。贝尔曼当完模特就走了。大片的雪花伴着寒冷的雨不停地落下。
“把窗帘拉起来,我要看看。”琼珊第二天早晨醒来就低声地命令苏艾。
然而,看呀!一夜的风吹雨打,砖墙上还挂着一片藤叶。它是常春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靠近茎部仍是深绿色,可锯齿形的叶子边缘已枯萎发黄,它傲然挂在一根离地二十多英尺的藤枝上。
“最后一片!我以为它不在了。今天它一定会落,我也会死的。”琼珊说。
白天总算过去了。暮色中,那片孤零零的藤叶紧紧地依附在靠墙的枝上。夜里,北风呼啸,拍打着窗户,雨水从屋檐上流泻下来。
天刚亮,琼珊就吩咐苏艾拉开窗帘。那片枯藤叶仍在那里。琼珊躺着,盯着看了许久。“苏艾,我是个坏女孩。想死是有罪的,天意让那片藤叶留着来证明我的坏。你给我拿点汤来吧!”她突然喊道。
下午,医生来了,临走对苏艾说:“她很快会好的。现在我得去楼下看另一个病人,他叫贝尔曼,也是肺炎。但年纪太大,病得很重,恐怕治不好了。”
房间里,琼珊正平静地靠着床织一条蓝色披肩。“有件事我要告诉你,亲爱的!”苏艾走过来抱着琼珊说,“贝尔曼先生患肺炎今天在医院里去世了。他只病了两天。从我们这儿离开后的第二天早晨,门房发现他痛得动弹不了,全身也都湿透了。他们不清楚他究竟去做了什么。后来,他们发现了一盏没有熄灭的灯笼,一把挪动过地方的梯子,几支扔得满地的画笔,一块涂抹着绿色和黄色颜料的调色板……亲爱的,瞧瞧,墙上那最后的一片藤叶。再想想,为什么风刮得那样厉害,它都从来不摇一摇呢?哎,这片叶子才是贝尔曼的杰作,就是在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的晚上,他把它画在那里的。”
(选文有删改)
( 1 )小说中的贝尔曼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花样年华,青春飞扬,每一个瞬间,每一番经历,一人,一事,一草,一木,一言,一笑……都在为精彩的人生助力,都在为伟岸的人格奠基。正如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所说的: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遇到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请以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在家学习为背景,以“谢谢你,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500字;(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书写字体规范,卷面整洁;(5)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