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济南市济阳县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乃悟前狼假寐(假装睡觉) 场主积其中(柴草)
B: 狼亦矣(狡猾) 其一坐于前(像狗一样)
C: 行甚远(连接、紧跟) 恐前后其敌(遭受)
D: 屠大(处境困迫,为难) 意将入以攻其后也(通道)
2、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门(kuāng) 妒(jì) 引高歌(káng)
B: 教(huì) 虏(fǔ) 气严肃(fēn)
C: 青(lài) 关(ài) 临灭绝(bīn)
D: 雳(pì) 强(juè) 惟吾德(xīn)
3、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互联网的渗透让传统年俗涣发出新的生机,数据显示,红包不再是长辈给晚辈的专属,网络红包正成为晚辈表达心意的新载体。
B: 我们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让“诗书礼乐”进校园。因为诗训练谈吐,书锤练文笔,礼修练举止,乐陶冶情操。
C: 走过田间的小道,油菜花开得灿烂多姿,在微风中摇曳、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曼舞、楚楚动人。
D: 有的人徇规蹈矩,一生碌碌无为,责怪命运的不公平;而有的人,善于创新,关键时放手一搏,即使生命短暂,也活出了不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闪耀。
4、对《渡荆门送别》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 这首诗是李白乘船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随着眼前景物的变换,诗人自然地描绘出画卷般的景色,乡思旅情,尽在诗中。
B: 颔联炼字精妙。“随”字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字渲染出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C: 颈联描写了一幅空阔辽远的月夜云天图,想象大胆奇特,有灵动之感,清韵悠长,表达出诗人豪迈激昂的心情和新鲜的感受。
D: 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用拟人手法含蓄地表达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之情。
5、选出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 )
A: 冷酷无情 栅栅来迟 予感
B: 精疲力碣 鲁莽大胆 步履
C: 含辛如苦 毛骨耸然 赢弱
D: 洋洋得意 怏怏不乐 告罄
6、

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A: 这篇文章观点十分新颖,见解十分深刻,的确不可理喻
B: 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 , 突出环境保护与人类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C: 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D: 中国寺庙建筑宏大精美,因势构筑,巧思妙想,真可谓鬼斧神工 , 令人叹服。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帐篷 陵乱 刨根问底
B: 盯嘱 安祥 畏罪潜逃
C: 余晖 泥潭 杞人忧天
D: 葡匐 陈列 随声附和
8、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B: 各地中小学要完善和建立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C: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精神,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
D: 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9、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气(xiè) 要(sài) 精竭虑(dān)
B: 迹(guǐ) 哮(páo) 然不惊(qiǎo)
C: 那(chà) 熟(xián) 息敛声(bǐng)
D: 刻(juān) 遗(zhǔ) 一丝不(gǒu)
10、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qiǎo)然 休(qì) 奇(pā) 刺在背(máng)
B: (diàn)污 涟(yī) 打(dī) 头晕目(xuàn)
C: (yán)席 气(fēn) (piàn)酬 寻章(zhāi)句
D: (yīn)红 拮(jù) (sù)身 白雪皑(ǎi)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释】①席:竹席。②流莺:即莺。流,指其鸣声婉转。

( 1 )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________、树阴满地、________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________的心情。
( 2 )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搂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喜洋洋者矣。

【乙】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也。

【丙】

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 1 )下面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而或长烟一 空:空中
B: 野芳而幽香 发:开放
C: 而乐亦无也 穷:穷尽
D: 于时冰皮始 解:融化
( 2 )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喜洋洋者矣 真无马耶
B: 朝往 面山
C: 若脱笼鹄 何陋
D: 山峦晴雪所洗 不足外人道也
( 3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A: 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归来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由昏暗变得明亮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
B: 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花朵开放了,烟云聚拢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由昏暗变得明亮的景象,就是山间的甲晨和晚上。
C: 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问的花朵开放了,烟云归来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
D: 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缘,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
( 4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段短文都围绕春天而写。甲文描绘生机盎然的湖上春色,乙文描绘山水相映的山间春景,丙文描绘万物复苏的田野春光。
B: 三段短文都通过人的活动表现景色之美。甲文的渔歌互答,乙文的朝往暮归,丙文的如鹄出笼,都侧面写出景色的美好。
C: 三段短文都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愉悦。甲文抒发心旷神怡的喜悦,乙文表现乐意无穷的欢愉,丙文则有自由舒畅的兴奋。
D: 三段短文都用词精妙。甲文用“浮”“跃”,写出月下湖面的动态;乙文用“开”“暝”,写出早晚景象的变化;丙文用“微”“始”等,写出大地初醒的状态。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苹果皮
①那是30多年前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回来看望奶奶,带来很多礼物,其中有两个又圆又大、又红又香的苹果。我和哥哥第一次见到苹果,我们眼巴巴地看着那鲜红的苹果,闻着那诱人的香气,一口一口地咽着口水。
②吃罢早饭,姑父走了。奶奶把我和哥哥喊到跟前,拿起两个大苹果,塞到我和哥哥手里。她乐呵呵地对我们说:“我早就看到你们俩馋猴儿似的盯着苹果。快到一边吃去吧,别让你们妈看见。”
③我们拿着苹果,来到院子外的一堵矮墙边。哥哥看着苹果,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牙。我呢,不时把苹果凑近鼻子,一边闻,一边连声说:“好香,好香。”哥哥说:“咱们吃吧。”我说:“咱们吃吧。”不知说了多少遍“咱们吃吧”,可谁都没舍得在苹果上咬一口。哥哥说:“咱们别吃,等晚上爸爸回来,你的和妈妈分着吃,我的和爸爸分着吃。”我咽了咽口水,连声说:“好好好。”
④我和哥哥正高兴地商量着,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在我们身后。妈妈笑盈盈地看着我们,问道:“这苹果是你们姑父给谁带来的呀?”我们齐声回答:“是给奶奶的。”妈妈说:“是啊,这苹果是给你们奶奶的。你们的奶奶已经80多岁了,身体又有病,咱家有了什么好吃的,应该给她留着,让她多吃几次。你们说我说的对不对?”我和哥哥没有回答,忙把苹果放到妈妈手里。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好一阵之后,她才摸了摸我们的头,转身走进屋里。
⑤我们在院子里玩了一会儿,哥哥说:“别玩了,咱们该做作业了。”我和哥哥走进屋里,看到妈妈站在奶奶床前,正准备削苹果。奶奶看到我们,擦擦眼泪对妈妈说:“孩子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苹果,你就让他俩一人吃一个吧。”妈妈笑着说:“妈妈,他们以后吃苹果的机会多着哩,你就别老想着他们了。”奶奶又擦了擦眼泪说:“孩子,难得你的这一片孝心,可你不让他俩尝尝,我吃着也没啥味呀。”妈妈给我们俩使了个眼色,我和哥哥忙拎着书包走出屋外。
⑥那天我们吃罢晚饭,妈妈把我和哥哥叫到她面前,端起放在案板上的一只碗说:“伸手。”我们把手伸了出去。妈妈在我和哥哥的手里放了几片苹果皮,笑盈盈地说:“吃吧,孩子们!”我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嘴里,慢慢地嚼着,立刻,满嘴都是苹果的香、苹果的甜。正在细细品味时,哥哥叫了起来:“妈妈,苹果皮是苦的。”
⑦“苹果皮苦?”妈妈有些惊奇地看着哥哥。哥哥把苹果皮递到妈妈面前,妈妈忙捏起一片放到嘴里嚼了嚼,忽然笑了起来,轻轻拍拍哥哥脑门儿说:“你这小鬼哟。”我也连忙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妈妈嘴里。妈妈把我和哥哥搂在怀里,一边嚼,一边高兴地说:“真甜真香啊!”
⑧我常常想起第一次吃苹果皮的往事,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愈来愈深刻地认识了妈妈那美好的心灵。如今,吃苹果已是极平常的事,但在我的感觉里,第一次吃的那几片苹果皮,滋味是多么难忘啊!

( 1 )从文章前三段找出最能表现“我和哥哥”特别想吃苹果的词语或短语。

( 2 )哥哥为什么说“苹果皮是苦的?”

( 3 )第④段写“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请揣摩并写出妈妈此时的心理活动。

( 4 )阅读这篇感人的文章后,你认为这个家庭具有怎样的氛围?请结合具体的句子或情节加以分析。

( 5 )第⑧段说:“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愈来愈深刻地认识了妈妈那美好的心灵。”该如何理解妈妈“美好的心灵”呢?

文学类文本阅读

外科手术

【俄】契诃夫

地方自治局医院。由于医师回家结婚,病人暂由医士库兹米奇接待。他是一个四十岁上下的胖子,穿一件很旧的柞丝绸单排扣短上衣,下穿一条破旧的花呢裤。脸上一副责任重大、心情愉快的表情。左手的食指和中指之间,夹着一支冒臭气的雪茄烟。

诵经士奉米格拉索夫走进诊所,他是一个又高又结实的老头,穿着窄腰肥袖的棕色长袍,拦腰束一条宽皮带。他的右眼患白内障,半睁半闭着,鼻子上有一颗疣子,远看像一只很大的苍蝇。诵经士从红布中里取出一块圣饼,边鞠躬边把它放到医士面前。

“啊……谢谢啦!”医士打着哈欠说,

“您有何贵干?”

“祝您礼拜天过得好,谢尔盖·库兹米奇……我有件事求您……几天前,我坐下跟老婆子一块儿喝茶-―哎哟,我的上帝!我连一点一滴也喝不进……刚喝那么一小口,就痛得我没一点儿力气了!除了牙痛,整个这半边脸……好痛啊,好痛啊!”

“噢,是的……请坐下……张开嘴!”

奉米格拉索夫坐下,张开嘴。

库兹米奇皱起眉头,往嘴巴里瞧,在一排由于年老和烟熏而变黄的牙里,看到一颗龋齿。

“助祭神父要我敷上辣子泡酒-――不管用。阿尼西莫夫娜求上帝保佑她老人家身体健康――给我一根从阿索斯圣山带回的细线,让我扎在胳臂上,还要我用牛奶漱口。我呢,老实说吧,线倒是扎上了,至于牛奶,我没有照办:我敬畏上帝,正是斋戒期呀……”

“迷信!……”医士稍作停顿后又说:

“牙得拔掉,叶菲姆·米海伊奇!”

“您比我清楚,谢尔盖·库兹米奇。您上过学堂,所以对这种事很内行……恩人哪,求上帝保佑您身体健康……”

“不值一提……”医士谦虚起来,他走到立柜前,开始翻寻拔牙器具,

“外科手术一不值一提……这里全靠熟练,手有劲……这不费吹灰之力……前不久,地主亚历山大·伊凡内奇·叶吉佩茨基来到医院,就像您现在这样……也是牙痛……这人很有学问,什么事都要问长问短,弄个明白。他跟我握手……他在彼得堡住了七年,跟所有的教授都混熟了……我跟他待了很久……他以耶稣上帝的名义央求我:‘您给我拔了它,谢尔盖·库兹米奇!’那有什么不行的?可以拔。不过,这里需要懂行,不懂就不行……牙齿有各种各样的。有的用夹钳拔,有的用专用牙钳,有的用螺旋钳……这要因人而异。”

医士拿起专用牙钳,疑惑地看了它一分钟,之后把它放下,拿起一把夹钳。

“好吧,先生,把嘴张大些……”他拿着夹钳走到诵经士跟前说,

“我这就来把它……那个……这不费吹灰之力……只要扎破牙床…·顺着垂直轴心往外拽……这就成了……”他扎

破牙床,“这就成了……”

“您是我的救命恩人……”

“这牙容易拔,可是弄不好牙根常常拔不出来……这一颗-――不费吹灰之力……”他把夹钳放上去, “等一等,别拉扯……坐好,别动……一眨眼的工夫……(用力拽)……关键是,要往深里拔(使劲拽)……别把牙根弄断了……”

“我们的天父呀……圣母娘娘呀……哎哟哟……”

“不对头……不对头……你别用手乱抓!把手放下!”他使劲拔,

“马上就好……快了,快了……要知道并不简单……”

“天父呀……爹娘呀……”他一声尖叫,

“天使呀!哎哟哟……你倒是拔呀,拔呀,你怎么拖拖拉拉拔五年呢?”

“这事么,要知道……属外科手术……一下子完不了……快了,快了…

奉米格拉索夫痛得把双膝抬到胳膊时,十个指头乱抓乱动,瞪大眼睛,上气不接下气,那张紫红的脸上冒出了汗,眼睛里涌出泪水……库兹米奇站在诵经士面前累得直喘,跺着脚,用力拔……最折磨人的半分钟过去了--夹住牙齿的钳子脱落了。诵经士跳起来,用手指伸进嘴里。他摸到嘴里那颗龋齿还在老地方。

“瞧你拽的!”他用哭笑不得的腔调说,

“既然没有本事,就别来拔牙!痛得我眼前发黑……”

“那你为什么用手抓我?”医士也生气了,

“我在拔牙,你呢,老来碰我的手,还说了无数蠢话……混帐!”

“你才混帐!”

“你以为,乡巴佬,牙齿是好拔的?你来试试!”

“我痛得晕头转向了……你让我喘口气……哎哟!”他坐下,又说,

“用力拔吧。你别拽,用力拔……..一下子就拔出来!”

“居然开导起行家来了!天哪,这么一个无知无识的粗人!张开嘴!”他放进夹钳,他用力拽,“别发抖……看来,这牙老了,牙根很深……”他仗劲拽,响起断裂声,“我早知会这样!”

奉米格拉索夫呆呆地坐了片刻,似乎失去了知觉。他昏迷了……

“我要是用专用牙钳就好了……”医士嘟哝着,“真没有料到!”

诵经士清醒过来,立即把手指塞进嘴里,在病牙的地方有两个冒尖的碎茬。

“恶,恶鬼!……”他破口大骂。

“你再骂人……”医士嘟哝着,把夹钳放回立柜,

“无知无识的粗人……你在神学校里鞭子挨少了……叶吉佩茨基老爷,也就是亚历山大·伊凡内奇,他在彼得堡住了七年……多有学问……他的一件外衣就值一百卢布……可是人家不骂人……你有什么了不起?不要紧,死不了!”

诵经士拿起桌上的圣饼,一手捂着脸颊,只好回家去了……

一八八四年八月十一日

( 1 )阅读小说,简述诵经士的遭遇。
( 2 )结合小说语境,完成下面的对话。

小语:这篇小说使用了这么多的省略号!你看这句,“我这就来把它……那个……这不费吹灰之力……只要扎破牙床……顺着垂直轴心往外拽……这就成了……”连用6个省略号,我觉得很有意思,却说不出好在哪里。

小诸:我与你有同感!我觉得这个句子好在:________。

( 3 )这是一篇讽刺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夸张等艺术手法。请结合文本具体内容,选择其中一种手法,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出讽刺效果的。
( 4 )有人评价契诃夫“是时代的手术刀”,结合本文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你的理解。

【链接材料】

契诃夫的每一句台词就像手术刀一样,他通过舞台诊断出了我们时代的弊病,灵魂的顽疾。

——导演奥斯卡·科尔苏诺夫

四、写作(分值:60分)

时光飞逝,七年级的学习生活很快就将结束了。在这一年之间,每个人都经历了快乐与痛苦,成功与失败。在此过程中,老师帮助过我们,家长支持过我们,同学安慰过我们,朋友激励过我们。不论,今天我们是否取得满意的成就,都应该对这些帮助过我们的人、这些给我们经验教训的事说声“谢谢”。请以“谢谢你(您),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④卷面整洁,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谢谢你光临我的梦,”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