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郑州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废墟 伫蓄 根深蒂固 漠不关心
B: 安祥 狭隘 小心冀冀 麻木不仁
C: 温训 徇职 美不胜收 花团锦簇
D: 怂恿 坍塌 恍然大悟 拈轻怕重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咬牙跺脚 凄惨 进项 编排
B: 骂骂咧咧 秤钩 辉煌 克薄
C: 买房置地 虐待 喧哗 名噪
D: 另请高明 安顿 盖章 贝勒
3、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常见的活动有登高望远、饮雄黄酒、吃重阳糕等。
B: 小王对到来的所有宾客说:“感谢各位亲朋好友光临本人府第的乔迁之喜。”
C: 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夏至”表示告别了温暖的春天,是炎热夏天的开始。
D: 杜甫诗云:“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70岁又被称作古稀之年、杖国之年。
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月亮缓缓爬了出来。平日里粗糙的山峦似乎被月亮擦拭着,呈现出白玉般的优雅。那山峰的积雪流淌的光亮。像水银,又像岩浆,,越来越大,仿佛有一片无限大的白色丝绸,要把高原之夜全部遮盖。高原的夜之灯啊,

A: ①慢慢向下涌动②不是积雪而是月亮
B: ①迅速漫延开来②不是月亮而是积雪
C: ①慢慢向下涌动②不是月亮而是积雪
D: ①迅速漫延开来②不是积雪而是月亮
5、

选择正确解释

时有物外之趣 ( )

A: 特意
B: 故意
C: 原因
D: 因此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鬼天气,淅淅沥沥的雨还停不停?
B: 同学们,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正当青春年少,要珍惜这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吧!
C: 各地应该重视人才,让人才迸发出创新的活力,让人才各得其所 , 尽展其长。
D: 春天来了,小芳和哥哥小明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跟着爸爸妈妈去郊游。
7、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引用全部或引用部分,引用原文或是转述,或 受到某一方面的启发,可以灵活处理, 都要加以说明。
(2)经过传统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 ,我们精神上才有了华夏儿女的文化印记。
(3)像孩童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阳光,作者目光是那样惊喜, 着饱满的生气。

A: (1)只是 但(2)熏染(3)充溢
B: (1)只要 并(2)熏陶(3)充斥
C: (1)只是 但(2)熏陶(3)充溢
D: (1)只要 并(2)熏染(3)充斥
8、下边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是( )
A: (xuān)榭 池(zhāo) 丘(hè)
B: 嶙(xún) (lóu)空 (lán)干
C: 重峦叠(zhàng) (niè)影 (líng)珑
D: (jiàn)赏 (qiáng)薇 (chèng)心
9、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话时必须有明确的中心,正如口才大师卡耐基所强调的“你应该紧守自己说话的主题。”
B: 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事物,如“树根”“小草”“海潮”“桥”……等,展开联想,写一篇咏物抒怀的文章。
C: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D: 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10、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成远大目标。
B: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C: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D: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一年年的时光流逝,意志随着日子流去,最终凋落衰残,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困守穷困居舍,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终点!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1 )巧借“替换品读法”可以帮我们更好理解原诗用词的精妙。如果将颔联中的“几处”换成“处处”、“谁家”换成“家家”好不好?为什么?
( 2 )诗歌写了西湖诸多美景,却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联结尾,说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日:“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令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日:“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日:“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日:“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郡?”称善者久之。

( 1 )解释下列画线词的意思。

①上自军 ________ ②天子先驱至________

③持兵 ________ ④使人称 ________

( 2 )下列画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文帝后六年 告于帝
B: 天子至 年九十
C: 其将固可袭虏也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D: 将下骑送迎 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 4 )第二段采用什么手法,表现了周亚夫怎样的性格特征?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独行玉器行

余显斌

①丰阳玉色泽光润,入手清凉,雕为小件,千金难求,很是红火。但是,此玉和当地一种荧光石极为相似。因此,就有玉匠以荧光石为之。

②王独行却不。王独行是丰阳著名玉匠,秉承祖业,开一家玉器行,不大,所有玉器均为手工雕琢。玉器行的职员,全部是自己的弟子。

③王独行规定,在他门下,不学满三年手艺,不许出师。王独行还特别规定,不许以荧光石充玉,否则,开除出师门。因此,“独行玉器行”货真价实,生意兴隆。人们说,买王独行的玉器,放心。

④王独行还有第三条规定,弟子出师,一般不许离开自己的玉器行。因为,他担心没有自己把着,弟子们没了紧箍咒,会胡来的。这样,不只是坏了自己名气,也坏了丰阳玉的名气。当然,有弟子一定要出去单干也可以,必须通过考验,合格才行。至于考题,是临场发挥的。

⑤好在,一直没弟子愿意离开他,毕竟,借得大树好遮阴,更何况师父对他们一个个如自己的儿子。因此,第三条规定一直闲搁着。

⑥可是,也有例外。这人,就是曾白。曾白投到王独行门下,苦心钻研,手艺日进。

⑦一日,王独行雕一棵玉白菜,即将完工,菜叶上,一块玉石一崩,掉了,出现一块黑斑。王独行呆望半天,不知如何是好,继续雕琢吧,这个黑斑,会破坏白莱美感;放弃吧,这么大一块玉石就糟蹋了。

⑧他叹口气,走了出去。每次遇见这样的事,他都会去茶室,泡一壶茶,慢慢地喝,静静地想,究竟有没有挽回的方法。一壶茶喝罢,他想,算了,毁就毁了吧,不能让玉器有瑕疵。

⑨他走进作坊,玉白莱仍在案上,黑斑没了,上面趴着一只蝉,身子黑亮,薄翼如烟。他走近了,蝉竟不飞,仔细一看,竟然是用黑斑雕成的。

⑩这蝉,是曾白雕的。

⑪他少有地一笑:“小子,你出师了。”曾白眼睛一亮:“师父,真的?”王独行点着头说,明天,他就是“独行玉器行”的正式员工,可以加工资了。曾白却说,想离开这儿,自己开玉器行。

⑫王独行愣了一下。“那就准备接受考试吧。”曾白忙说:“请师父出题。”王独行笑笑:“急什么?早着呢。”

⑬几天后,王独行生病住院,将玉器行暂时托给曾白管着。一天,工商局的周局长来了,在玉器行转了一圈,对迎接他的曾白说,刘县长半个多月后过生日,县长喜欢丰阳玉器,自己想弄一件作为礼物相送。曾白建议,祝寿要应景的,自己细心雕琢一件,让周局长半个月后来拿。周局长点点头,转身离开。

⑭曾白回去,独自选料,设计,雕琢。

⑮半个月后,一件仙猴献桃的玉器出现在周局长眼前。一只猴子举着一个硕大的蟠桃,蟠桃白里透红,水灵灵的,周局长眼睛一亮,呵呵一笑,拿着玉器走了。

⑯当天,王独行回来,宣布曾白不能离开。“为啥?”大家不解。

⑰“考查不过关!”王独行说,“是我请周局长来索要玉雕的,这是一道考题。我一直告诚大家,玉匠要人净心净,曾白如此做法,显然不合格。”

⑱正说着,周局长赶来,微笑着说:“过关了,过关了!”王独行一愣,不解地望着他。

⑲原来,周局长拿回玉雕,用放大镜仔细一看,竟然是荧光石雕的。底座上隐隐有一行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为灵物,岂能贿官?”

⑳王独行听了,哈哈大笑。曾白问:“师父,我能离开了吗?”

㉑“不行!”王独行一挥手,“我老了,要退了,玉器行得有人主管。我决定,曾白上。”

㉒至于曾白以荧光石充玉,王独行说,应该的。

(选自《林中凤凰》,有删改)

( 1 )结合文章情节,完成填空。

王独行立下三条规定→王独行雕玉白菜遇到黑斑,曾白①________→王独行要为曾白加工资,曾白②________→周局长“索要”玉器送县长,曾白③________→王独行留曾白接管玉器行

( 2 )从人物形象刻画的角度,说说第⑧段的作用。
( 3 )请分别说说⑮和⑱段中周局长“笑”的内涵。
( 4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中胡屠户的两段话,结合本文第③段画线句和第㉒段,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

……

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吴敬梓《范进中举》)

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王独行对“以荧光石充玉”的态度都有变化,原因分别是什么?这样设计,都是以“变”写“不变”,胡屠户和王独行的“不变”分别是什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又到腊肉飘香时

旸蹈

①又听冬风吟,又见雪花飘。冬天的被窝就像磁铁,充满了吸引力,可一股醇厚的肉香却势不可挡地把我拽了出来。

②是腊肉!我惊叹这如此熟悉而又陌生的味道。寻香而去,我发现阳台上竟然高高地挂着四大块腊肉,想必是母亲从老家带来的吧。

③小时候,住在山村里,每到年底,家家户户宰猪,腌肉,整个小山村里到处飘荡着腊肉的香味。在我的印记里,腊肉同雪、冰、年一样,是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时候,我甚至固执地以为,如果没有腊肉,就没有冬天,更没有年。

④做腊肉时,大人们用大板刀砍下几块新鲜猪肉,抹上点儿盐、花椒、葱末,然后用铁钩挂在屋檐下,风吹日晒半个月左右,取下来便成了最为普通的腊肉。倘若遇到霜降或遭遇大雪,幸得大自然的恩泽,这腊肉便更多了几分天然的味道。

⑥《易经》记载:“晞于阳而炀于火,曰腊肉。”就是说,在太阳底下晒,再用柴火烟熏火烤,才能得到真正的腊肉。两千多年来,这个小山村世代按照《易经》里的法子在传承着这乡间的美味。乡亲们用房前屋后的松柏枝熏烤过的腊肉味道更浓。大人们点燃松柏枝“噼里啪啦”地熏肉,小孩儿们则在一旁伴装干活,往火堆里加枝,其实个个都想闻闻肉香解解馋。那个年代,一年到头也难得吃到几次肉。

随着火势的加大,肉里的油不断溢出,一个劲儿地往外冒,再顺着光滑的肉皮,缓缓地往下滴,滴到柴火堆里,便发出“吱吱”的声响,火苗也就更大、更旺。为避免焦糊,熏肉要不停地翻转,直到熏得发黄。过之后再挂到墙上或重新挂回屋檐继续风吹日晒,就成了真正的腊肉。

⑦尽管每家都有腊肉,但数量不多,总的来说,还算是稀货和贵重食品。所以谁家办个喜事儿,来了贵客的,没了腊肉,便向邻居家借,但一定要还,否则“借了不还,再借就难”了。当然,也免不了归还时的客气推操。有时候不小心把肉掉在地上,倘若正好有人经过,便可以白捡了去,他们也无话可说,这也算是一种有趣的风俗吧。

⑧腊肉的香味实在太诱人,失窃的事也时有发生,但并非真正的毛贼作崇,而都是自家的孩子为解馋而为。偶尔我们几个小伙伴会轮流从自家屋檐下“偷”上一块腊肉,然后一起躲进林子里,找块空地,拾些干柴,支个架子,就开始烤肉吃,味道香极了。但也正是这个香味经常“出卖”我们,时常招来几里开外的家人。倘若谁家父母要把孩子带回去,人可以走,但肉要留下。如此这般,父母便不舍得,情愿让自己的孩子也饱食一顿。这其实是我们冥思苦想出来,颇为得意的一计良策。

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年春节没有回家,父母便从偏远的山区,通过邮局给我寄来了两大块腊肉。我和几个同学用电炉子煮着吃,满楼道里弥漫着腊肉的香味,竟然好几次把宿舍看门的大爷给引来了,还带了酒非要同我们干两盅。吃着腊肉,喝着小酒,才算解了我的思乡之苦啊。

⑩又到腊肉飘香时,家乡的小山村,恐怕早已到处是松柏枝“噼里啪啦”熏肉的景象了吧。

(选自2019年2月《知识窗》,有删改)

( 1 )文章⑤—⑩段回忆了与“腊肉”有关的生活,仿照示例,在横线上依序填入相应的内容。

晒腊肉→A________→B________→偷腊肉→C________

( 2 )请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冬天的被窝就像磁铁,充满了吸引力,可一股醇厚的肉香却势不可挡地把我拽了出来。(结合划线词赏析)

②随着火势的加大,肉里的油不断溢出,一个劲儿地往外冒,再顺着光滑的肉皮,缓缓地往下滴,滴到柴火堆里,便发出“吱吱”的声响,火苗也就更大、更旺。(从描写角度赏析)

( 3 )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说说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 4 )结合全文情感说说你对第③段“偷肉”这一情节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若是一株青青的小草,我的青春便生意盎然;你若是一杯温热的奶茶,我的世界便芳香四溢;你若是一句逆耳忠言,我的未来便一片光明。你若是……

请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以“有你,我的青春很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不浪漫的浪漫。”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