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说明纬度差异的一项是( ) A: 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B: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C: 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D: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应。 |
2、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 怆然/苍白 伫立/注意 掠过/仙露琼浆 B: 洗濯/灼灼 矜持/忍俊不禁 鼻涕/剃头 C: 孱头/潺潺 忏悔/歼灭 祸不单行/字里行间 D: 绽开/沉淀 挣扎/盘虬卧龙 执着/著我旧时裳 |
3、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修改病句应根据原句的症结,在尽量保持原意的条件下;采用________的办法。 ②是否重视基础知识关系到学习进步的快慢、高考的得失,________毕生事业的成败。 ③“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________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 A: 简洁 以至 扶养B: 简洁 以致 抚养 C: 简捷 以至 扶养 D: 简捷 以致 抚养 |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 A: 今天的盐阜儿女创建美好家园,依然需要发扬和继承铁军精种。B: 加快港口建设,是我市积极推进沿海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 C: 全体市民人人参与,为盐城创建国家缓级卫生城市添砖加瓦而努力。 D: 通过做好主要道路风光带绿化工作,使城市品位得到极大地提升。 |
5、 | 古诗在创作中,往往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来代替抽象的概念。如:人哭了要用手帕擦拭眼泪,所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沾巾”指代哭泣。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指代意义错误的一项是()。 A: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用“烽火”指代战争。 B: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中用“桑麻”指代往事。 C: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藏”中用“采薇”指代隐居生活。 D: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用“孤帆”指代船只。 |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班同学听取并讨论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B: 自古以来,临沂人才辈出,左宝贵的故乡就是平邑县人。 C: 一个人能否具有创造能力,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D: 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 |
7、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狩猎 撺缀 鸡犬相闻 草长鹰飞 B: 挑衅潦原 人情事故 销声匿迹 C: 滑翔羁绊 周而复始 叹为观止 D: 闭塞帷幕 海枯石烂 嘎然而止 |
8、 | 汉字积累——下列划线字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憎恶(zēng) 坍塌 气冲斗牛(dǒu) 扑朔迷离 B: 蓦然(mù) 妥贴 弄巧成拙(zhuō) 孜孜不倦 C: 抹杀(mǒ) 取蒂 坦荡如砥(dǐ) 心不在烟 D: 冠冕(guān) 捕育 鲜为人知(xiǎn) 家裕户晓 |
9、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庆祝70周年大阅兵的日子里,战士们的脸上无不昂扬着饱满的斗志,处处流露出人民军队的飒爽英姿。 B: 北京大兴机场巧妙绝伦的设计,成为世界建筑史的一大奇迹。 C: 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任重道远。 D: 为方便市民乘坐高铁,谷城开通调整5条公交线路运抵谷城北站,实现无缝对接。 |
10、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科幻小说,又叫科学幻想小说,常用幻想的形式来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远景。 B: 科幻小说的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像。 C: 科幻小说是小说的一种,也要求有生动的故事情节。 D: 科幻小说往往有丰富而奇特的想像,因而内容具有超现实性,情节具有非科学性。 |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夜 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注】①这首五绝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白居易时年四十五岁,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任江州司马。②衾:被子。 ( 1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本诗独具一格,浑然天成,试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 |
阅读下面两则古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①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②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③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④,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注】①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②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③毳(cuì)衣:细毛皮衣。④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①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 ②是日更定矣。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3 )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 相与步于中庭。 B: 独往湖心亭看雪。 C: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 更有痴似相公者。 ( 4 )(乙)文画线句子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西湖空旷简约、洁白静谧的雪夜之景。请自选角度赏析(甲)文画线句子的写景之妙。 ( 5 )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中说,《记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两轴精品。如果以“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为上下联,请从两文中分别选取一个字,两个字合起来作为这幅对联的横批,并阐释一下理由。 |
信仰之光
周国平
①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值得为之活着,必要时也值得为之献身。我们相信它并且仰望它,所以称作信仰。但是,它又不可以用眼睛看见,而只是我们心中的一种观念,所以又称作信念。
②真正的信仰是相信人生应该有崇高的追求,真正看重信仰的人决不盲目相信某一种流行的宗教或别的什么思想,而是通过独立思考来寻求和确立自己的信仰。两千四百年前,苏格拉底就是被雅典民众以不信神的罪名处死的。他的确不信神,但他有自己的坚定信仰,他的信仰就是:人生的价值在于爱智慧,用理性省察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在审判时,法庭允许免他一死,前提是他必须放弃信奉和宣传这一信仰,被他拒绝了。他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活着不如死去。他为自己的信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③信仰是内心的光,它照亮了一个人的人生之路。没有信仰的人犹如在黑暗中行路,不辨方向,没有目标,随波逐流,活一辈子也只是浑浑噩噩。当然,一个人要真正确立起自己的信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需要独立思考,而且需要相当的阅历和比较。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改变信仰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的,不足为怪。在我看来在信仰的问题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诚的态度。所谓真诚,第一就是要认真,既不是无所谓,可有可无,也不是随大流,盲目相信;第二就是要诚实,决不自欺欺人。有了这种真诚的态度,即使你没有找到一种明确的思想形态作为你的信仰,你也可以算作一个有信仰的人了,因为你至少是在信仰着一种有真诚追求的人生境界。
④因此,人应该确立起真正的信仰,让自己的人生有崇高的追求。
(有删改)
( 1 )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阅读《细菌发电前景广阔》一文,完成后面问题。
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
耿银平
①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让读书活动成为更多人的精神爱好,品味到读书的快乐和雅趣,不妨多一些“慢阅读”的意识。
②所谓“慢阅读”,是指虽然当下进入了“加急时代”、“超音速发展时代”,读书,却仍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因为只有在“慢”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读书应该完成的精神活动,“体验”、“思考”、“质疑”、“沉淀”才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最重要的是,只有“慢”,兼收并蓄才能得到充分实现,让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人因为爱书,所以智慧不断提高,书因为有了人的青睐赏爱,而陡增诸多妙趣。
③其实,从思维发展规律方面认识慢阅读,也是很有科学性的。思维是活生生的精神活动,是一种灵感的产物,所以,就需要给予它足够的时间积蓄、思考余地和宽松环境。
④遗憾的是,电子阅读提高了阅读效率,也陷入了不少误区。其一,读书速成化,不论看什么书籍,都喜欢速战速决,蜻蜓点水,错过了“品味”的好时机。其二,就是俗浅化,满足于走马观花,比如很多人热衷于读图和漫画,宁愿让幽默化的图画牵着“思维鼻子”,也不愿主动探究、提出质疑和深度思考。其三,就是功利化。对有用的图书非常着迷,而对于那些所谓的名著和闲书置之不理,正如读书推广大使白岩松所言,“走到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啊。这个社会都在倡导有用,什么叫有用呢?跟钱、权、名利有关,就有用!”
⑤上述读书看似有成就,轰轰烈烈,其实不然。因为思考不够深入,印象不够深刻,往往会成为“速朽”,陷入“快速、快感、快扔”的读书模式中。
⑥这种阅读倾向更容易让人们的精神气质变得非常浮躁和极端功利化,而将最应该坚守的情趣、品格和高尚人格忘掉一边;干什么事情都喜欢急于求成,不愿意等待和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很多中学生“无心读名著”,不正是这种浮躁心态的表现吗?
⑦因此,更多人读书的时候,应该慢阅读。注重心灵和图书的微妙互动,多培养恬淡闲适、从容独立、质疑探索、自由发展的读书性格,从高品质文字中寻觅乐趣和意义,真正闻得到书香,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精神愉悦、发展进步!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4月24日,略有改动)
( 1 )结合全文,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①段由“世界读书日”引出论题“慢阅读”。题目:积攒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要有真情实憨;④6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