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平度市西关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作家作品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都是鲁迅先生的作品,选自其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B: 《口技》作者是清代的张潮。本文选自笔记小说《虞初新志》,文中给我们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让人“以为妙绝”。
C: 《猫》的作者是现代文学家郑振铎。文中详写了“我”冤枉第三只猫的事情,表现了“我”难过、自责、愧疚之情。
D: 《伟大的悲剧》是意大利作家茨威格的作品,写了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们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经历。
2、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去掉“由于”或者“使”)
B: 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决议。(“通过并审议”改为“审议并通过”)
C: 北京奥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奥运歌曲征集活动。(在“举办”前加“宣布”)
D: 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控诉”改为“揭露”)
3、

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

A: 酝(liàng) 亮(liáo) 润(lǎng) 抖(sǒu)
B: 卖(lóng) 黄(yùn) 澹(dàn) 发(xiào)
C: 清(chéng) 枯(hé) 繁急管(xián) 托(hōng)
D: 应(hè ) 蓄(zhù) 南(jì) 蓝(zhàn )
4、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
B: 《野望》作者王绩,唐代诗人,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中颔联、颈联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日晚景图”。
C: 《答谢中书书》“书”是一种文体,作者南朝齐梁思想家陶渊明,自号华阳隐居,著有《陶隐居集》。
D: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
5、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泄千里 不言而喻 暗然失色 抑扬顿挫
B: 一代天娇 莫衷一是 苦心孤诣 粗制烂造
C: 中流砥柱 永往直前 忧心冲冲 心旷神怡
D: 鳞次栉比 销声匿迹 束手无策 忍俊不禁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 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B: “如果将‘一带一路’比作多国协奏曲的乐章,那么它的基调就是共赢”。巴基斯坦中国委员会执行主任菲扎尔·拉赫曼一语中的。
C: 相对于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莫言也创造了他文学中的高密东北乡——这个地方在现实中是存在的,这一点与福克纳不一样。
D: 从《新青年》(初名《青年杂志》)创刊到五四运动爆发,一代新青年被唤起,他们表现出勇敢、自信和有理想,成为民族进取心的表达者和时代的先锋。
7、选出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竹(biǎn) 时(chēn) 雕(sù)
B: 咀(jiáo) 土(dǎn) 倒(diē)
C: 囫(lùn) 钢(kuī) 踌(chú)
D: 首(qiáo) 视(níng) 丧(jǔ)
8、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和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 忸怩(niǔ ní) 千古绝唱:千百年来音乐造诣最高的作品。
B: 喃(nán) 岿然不动:高耸屹立不动。
C: 子(sè ) 喋喋不休:不停地诉说。
D: 嗫嚅(niè rú) 死乞白赖:纠缠过没完。
9、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信服 匿笑 遮敝 絮絮叨叨
B: 委曲 烂慢 心绪 不可抗拒
C: 淡雅 寒战 祷告 形影不离
D: 徘徊 占距 援助 模模糊糊
10、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刘备、刘姥姥、闰土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和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故乡》。
B: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他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C: 《湖心亭看雪》选自《西湖梦寻》,作者张岱,清代文学家。
D: “一封朝奏九重天”中的“九重天”指皇帝,“伛偻”“提携”分别指老人、儿童。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雨后池上

(北宋)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

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

( 1 )诗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雨后”二字?
( 2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与友行________

②尊君在________

③入门不________

④相而去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待君久不至,已去。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

( 3 )这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博客》回答小题。
博 客
①博客,即“网络日志”,是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它让任何人都能够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
②2004年,博客已经演变为一种全球性的大众表达方式,但中国博客还悄无声息。在接下来的十几个月中,博客在中国疯狂发展。有数据表明,目前全球中文博客站点数量超过5000万。同时,数以千万计的中国博客在勤奋的敲打着一个互联网传奇。《第1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中国1.23亿网民中,2800万经常写博客,这个数字是上一年的两倍。
③人人可以博客,人人可以创造内容,人人可以发展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正是因为加入博客的“零门槛”,它在人们的心中更具诱惑力。不过,博客的意义仍远远的超出人们的想象。
④首先,博客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人们可以及时记录发布自己的生活故事、思想历程,发挥个人无限的创造和表达能力,还能以文会友,同别人进行深度的沟通。
⑤其次,自由发表和个性化书写的传播,是博客更大程度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
博客将成为公众的武器,人们用它来表达政治见解,对国家的政策走向发出自己的声音,对社会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⑥再次,博客的即时出版,还改变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给出版业带来了新的冲击。它造成人们对传统出版业的怀疑与审视,从而影响到整个出版行业作出新的选择和调整。
⑦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质疑博客浪潮会使网络变成新的信息垃圾场,如揭露他人隐私,恶意攻击他人等。博客的随意性与开放性导致内容泥沙俱下,缺乏公信力。但这些都不妨碍博客的发展。一边探索一边建设,一边表达一边吸收,“人人皆博”的浪潮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

( 1 )概括第②段说明的主要内容。

( 2 )第③段中划线的“零门槛”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 3 )指出下面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①中国1.23亿网民中,2800万常写博客。( )
②也有一部分人质疑博客浪潮会使网络变成新的信息垃圾场,如揭露他人隐私,恶意攻击他人等。( )

( 4 )从全文看博客的意义有哪些?

阅读文段完成小题。

放弃,是一种智慧

①人生如棋,高明的棋手重视获取,也懂得放弃。有时需要丢卒保车,有时也需要丢车保帅。所以说,生活的艺术也就是放弃的艺术,学会放弃,学会放弃什么,守住什么,才算懂得生活。

②“放弃”或“放下”,是一种大境界、大智慧。佛陀在世时,有位婆罗门拿了两瓶花要献给佛,并请他开示佛法。佛说:“放下。”婆罗门放下了左手的花瓶。佛又说:“放下。”婆罗门放下了右手的花瓶。佛还是说:“放下。”婆罗门满脸疑惑地望着佛,不知佛还要他放下什么。佛说:“我是叫你放下六根、六尘、六识。只有这样,你才能从生死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可见,要放弃的不仅仅是有形的东西,名利、富贵、一切的烦恼,统统都可以放弃。

③秦末的项羽,论力论智,都不比刘邦差,但他却自刎而死,为什么?因为他不肯放下该放下的东西。

④第一,他没有放下过去的荣誉,起兵八年,大小七十余战,毕竟是过去的事了,但却成了他骄傲的资本。第二,他没有放下暂时的失利,认为自己“无面目见江东父老”,而忘了另一条古训“胜败乃兵家常事”。如果他把这一切都放下,也许,他就肯过江东,一切从零开始,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⑤亚历山大是一位伟大的国王,他在征服了许多王国胜利返回的途中,病倒了。临终前,他终于明白了,自己没有放弃一些该放弃的东西,否则,他的寿命还可以长久些。于是,亚历山大向将士们提出了三个遗愿:第一个遗愿是,我的棺材必须由我的医师独自运回去。第二,当我的棺材运向坟墓时,通往墓园的道路要撒满我宝库里的金子、银子和宝石。最后一个遗愿是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

⑥亚历山大第一,二个遗愿说明,生命和财富,一个人最终都是要放弃的。第三个遗愿,说明他是空着手来到这个世界,也是空着手离开这个世界的。

⑦放弃,必然有所失,但是得与失又是相对而言的。有时你自认为得到一些时,却有可能失去了很多;有时你显得失去不少,却有可能获得极大的收获。甚至可以说,没有失也就没有得,不要以一得而喜,不要以一失而忧,风物长宜放眼量。“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失之东隅”却会“收之桑榆”,熊掌与鱼不可兼得时,先要放弃几条小鱼,再去获取珍贵的熊掌。

⑧懂得“该放弃时就放弃”是一种大智慧;懂得该放弃什么,留下什么,则是一种更大的智慧。

⑨有一种放弃是对求之不得的事物的放弃,尽力而为之后,发觉此事与我无缘,能潇潇洒洒地挥手而去,另辟发展一己才华之道,这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选自《现代养生》2011年第1期)

( 1 )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 2 )试分析文章第⑦段的主要论证思路。

( 3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处,简单分析其表达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生活是脚踏实地的努力,否则就如看似美丽而容易破碎的泡沫;也有人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什么叫生活,如何对待生活,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点、感受和经历。请讲述你的故事或见闻,分享你的感悟,写一篇 600至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女孩*俄喜欢你”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