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萍乡市第六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他能批判的接受前人的科学遗产, 其中一切有用的东西,敢于怀疑前人的 学说,敢于推翻前人的错误 ,表现了古今 的科学家所共有的刻苦钻研、坚持真理的精神。

A: 利用 陈腐 结论 杰出
B: 运用 陈腐 结论 杰出
C: 利用 陈旧 论断 杰出
D: 利用 陈腐 论断 杰出
2、

句中划线字解释都正确的是( )

①他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②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沸。

A: 感动 大
B: 接触 古代的一种锅
C: 接触 大
D: 抵 正在
3、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俯(kàn) 择(jué) 揉造作(jiāo)
B: 佩(qīn) 守(gè) 心有灵(xī)
C: 异(chà) 飘(yì) 绎不绝(luò)
D: 热(zhěn) 潮(xùn) 随声附(hè)
4、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诗人,他的作品有五言律诗《饮酒》。
B: 《论语》是由孔子及其弟子编写的关于孔子言行的辑录,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 白居易,字乐天,号青莲居士,他的诗作《钱塘湖春行》脍炙人口。
D: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学士文集》,是宋濂为鼓励马生勤奋学习写的一篇赠序。
5、

下面句子中加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历史问题上大放厥词,恬不知耻地发表“侵略定义未定论”。
B: 为了让市政府打造“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的理念家喻户晓 , 不少人放弃了休息日,进行义务宣传。
C: 星期天,我和妈妈参观了茱萸湾公园。里面的动物栩栩如生 , 可爱极了。
D: 自从中国国家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以来,每天去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6、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B: “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
C: 她认真地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D: 打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
7、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或(jiàn) 菜(hūn) 想天开(yì)
B: 号(chuò) 笔(yàn) 望眼穿(yù)
C: 吟(shēn) 醋(lì) 妙手回(chūn)
D: 夹(ǎo) 自(jìn) 如坐针(zhān)
8、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婷(pìnɡ) 见(piē) 偻(ɡǒu) 亵(dú)
B: 褴(lǔ) 游(yì) 宽(yǒu) 下(huī)
C: 雎(zì) 笑(chī) 桥(zhàn) 言(zhēn)
D: 席(yàn) 养(huàn) 发(wǎn) 食(dān)
9、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本来不太喜欢网络歌曲,________不爱听《丁香花》,觉得它太平淡,太简单,可我何曾知道它背后竟还有这样一段凄美的故事。________忍不住把它重新听了一遍,不禁潸然泪下,才明白原来平淡才是________,简单才是

A: 更 于是 超越了生死的最美 穿透了表象的最真
B: 也 但是 穿透了表象的最真 超越了生死的最美
C: 更 但是 超越了生死的最美 穿透了表象的最真
D: 也 于是 穿透了表象的最真 超越了生死的最美
10、

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富春江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秀丽的景色。因为年代久远,画作的墨迹已有些暗淡,但丝毫___________不住它内在的神韵。

②人口多、资源少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___________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③城市绿化必须___________,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A: 掩饰 制约 因地制宜
B: 掩饰 控制 因势利导
C: 掩盖 控制 因势利导
D: 掩盖 制约 因地制宜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依,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注释】①依:第一人称代词,我。②披襟:敞开衣襟。

( 1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 2 )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真山水之岩石,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画见其大象而不为斩刻之形,则云气之态度活矣。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画见其大意而不为刻画之迹,则烟岚之气象正矣。真山水之风雨,远望可得,而近者玩习不能究一川径隧起止之势。真山水之阴晴远望可尽而近者拘狭不能得明晦隐见之迹。盖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

(节选自郭熙(《林泉高致》)有改动)

【注】①融怡:暖和。②斩刻之形:形容过分雕琢刻画的风格。③即:靠近、接触。

( 1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真山水之阴晴远望可尽而近者拘狭不能得明晦隐见之迹。

( 2 )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选择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①画见其大________

A.目似瞑,意暇甚(《狼》)

B.此中有真(《饮酒》其五)

②远望尽________

A.潭中鱼百许头(《小石潭记》)

B.二者不得兼(《鱼我所欲也》)

③盖身即山川取之________

A.安陵君受地于先王守之(《唐雎不辱使命》)

B.面山居(《愚公移山》)

( 3 )细读选文,完成下面的赏析。

作者通过观察景物特点进行作画的。如春天的山影浅淡如同美人的微微一笑,________,________,冬天的山惨淡无色就好像睡着了没有精神。画家这样创作旨在告诫我们________。

( 4 )画家李可染创作山水画的技法之一是让科学规律服从于艺术规律,其效果是追求景与情的巧妙结合,以期达到意境的独创性。郭熙的山水画能达到“山水之意度见矣”,他的创作技法和效果与李可染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简要阐述。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妨“不求完美”

①到某个地方做客,当地朋友少不了领着你参观这风景那名胜。末了,你要告辞,朋友却热情挽留,直说还有许多好地方没看完呢。你只好说:“留点遗憾,下次再来。”

②确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要留点遗蟪的。我们经常听到一种说法:××是遗漶的艺术。这个主语.可以用很多词替换,比如摄影,比如影视,比如建筑等。即便是人生,也是“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遗憾总是在所难免。

③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就应该对人对己都宽容一点,做人做事不妨“不求完美”。

④有的人,看到什么都想学,希望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做个“通才”,成为完美的全能者。于是,每天满怀激情,看到什么就学什么,整日忙得不亦乐乎,最后每样都只学了皮毛。如果用这样的完美标准要求别人,更会让自己失望不已。而有的人,能够认清自己或别人的不足,主动放弃让自己或别人做个“全能者”的想法,把时间和精力集中起来,在某几个方面甚至一个方面钻研得更深,反而能够“一招鲜,吃遍天”。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仅不可能什么都懂,也没必要什么都懂古往今来,从来就没有哪个人什么都懂,能够一个人包打天下。

⑤过于追求完美的人,往往容易贻误时机,影响做事的效果。经常写时评的人都知道,一篇文章文从句顺,逻辑说得通,观点站得住脚,让人读得下去,就很不错了二,至于“篇篇锦绣,字字珠玑”则是很难的,而且容易在过度修改中失去文章的时效性。做事反复思量,追求完美的初衷也是极好的,然而世事瞬息万变,哪里就能把什么都想遍了!过度的权衡,也必然会贻误做事的最佳时机。

⑥过于追求完美的人,其实更容易导致更大的不完美:《淮南子》里有一句话:“夫待马要( yǎo)袅、飞兔而驾之,则世莫乘车;待西施、毛嫱而为配,则终身不家矣。”意思说的是,如果非要等到鞍袅.飞兔这样的良马才来驾车,那世上的人就没车可坐了;如果非要等到西施、毛嫱这样的美女才来结婚,那就一辈子别想成家了。事实就是如此,现实当中.泛有百分之百的完美。脱离实际,把要求定得太高,太追求完美,最后多半是不但这件事办不成,而且会失去更多。太阳灿烂辉煌,固然令人景仰:群星朦胧闪烁,未尝不令人陶醉。“如果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会错过群星的。”

⑦当然,我们在这里说的不妨“不求完美”,不是说降低要求或没有要求。相反在做事的过程中,要高标准要求自己,尽力追求目标,只是要给做事的最终结果一点宽容。

⑧少一点对“追求完美”的苛求,反而能让我们把人生的各种目标设定得更具体可行;多一点对“不求完美”的宽容,或许会在同等的时间内多思考几个问题,多于几件实事,这样会有更高的效率、更大的收获、更理想的结果。

( 1 )写出本文中心论点。

( 2 )请简要分析选文①②③段的论证思路。

( 3 )选文④段中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选文⑤⑥段的顺序能否颠倒?请说明理由。

( 5 )请说说选文⑦段有什么作用。

( 6 )从下面的选项中选出不适合作为选文论据的一项( )

A: 断臂的维纳斯刚出土时,雕塑家们纷纷为维纳斯的手臂复原,结果并不理想,大家…致认为残缺的维纳斯更具有艺术魅力。
B: 林书豪虽然先天条件并不出色,但他苦练球技,成为NBA赛场上耀眼的明星。
C: 一个原本容貌不错的女孩,为了追求“明星脸”而去整形,不料整形失败,反而变丑。
D: 一个成绩平平、喜欢机械的少年,放弃高考,进入技术学校,看来成为修车高手。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贝壳

席慕容

在海边,我捡起了一枚小小的贝壳。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怪不得古时候的人要用贝壳来做钱币。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海边捡起这一贝壳的时候,里面曾经居住过的小小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在阳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呢!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 1 )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 坚硬、精致和小巧,注定了贝壳是艺术品,是不忍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
B: 短暂而细小的生命,却有精致、仔细的寓所,贝壳的世界里也充满着辩证法。
C: “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这是贝壳里的生命给作者的启示。
D: 请让我也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表达作者要在有牛之年尽自己所能为世人留下更好的作品的愿望。
( 2 )文章第三段的思考是由什么引发的?(20字以内回答)

四、写作(分值:60分)

我喜欢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④字数不少于600。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请你再不要这样折磨我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