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邵阳市邵阳二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
A: 老师对小明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会不明白?”
B: 昨天是我的16岁诞辰。
C: 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D: 老师,你上课讲得太快,我根本没听懂,再给我讲一遍。
2、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1984年奥运会,许海峰的枪声打破了沉寂多年的“O”记录。
②世上多数的人认为它们“一无所有”,因为它们是“O”。
③从古至今,无论在自然科学上,还是在社会科学上,都曾经有过无数的“O”的空白。
④中国的原子武器,又是一片“O”的荒原,邓稼先的一声巨令,蘑菇云开起遮盖了这个“O”的荒原。
⑤这其中,有不少的清醒者,看到了“O”的真谛,用自己的智慧,填满了一个又一个的“O”,圈入了无数充实的色彩。

A: ③⑤①④②
B: ①④③②⑤
C: ③②⑤①④
D: ①④②③⑤
3、下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B: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和《故乡》均选自鲁迅先生的杂文集《呐喊》。
C: “记”是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写景的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或抱负,如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D: 《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
4、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 “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 在这一点上,我的母亲就是我的恩师”。这句话的主干是“母亲是恩师”。
D: 短语“精神焕发”“交通规则”“变得更好”的结构都相同。
5、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绕(liáo) 色(tùn) 瘦(xuē) 不屑置(biàn)
B: 绊(jī) 合(qì) 褓(qiáng) 息敛声(bǐng)
C: 狡(xiá) 鲜(yú) 诡(jú) 正襟坐(wēi)
D: 婆(suō) 睥(nì) 遒(jìng) 然而止(jiá)
6、龚自珍《咏史》“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中,“团扇才人”是指( )
A: 名妓
B: 高官
C: 文人
D: 盐商
7、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通畅的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只有让青春的枝头挂满梦想的花朵,才有人生金秋的收成。

②正因此,她成为无数诗人、文学家反复吟诵的旋律。

③青春,常常被赋予希望、阳光、激情、奋进、浪漫、诗意等内涵。

④做梦是青春最大的权利,哪怕这梦有时不知“天高地厚”,有时幼稚可笑,但因是青春之梦,谁也不会太计较。

⑤青春是人生旅程中最美丽的风景,也是多梦的季节。


A: ②④①③⑤
B: ③②⑤④①
C: ③⑤①④②
D: ②⑤①④③
8、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④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⑤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A: ③⑤①④②
B: ③①⑤④②
C: ④③⑤①②
D: ④②③⑤①
9、下列各项中的标点符号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损,我们应该从长远角度看待中美关系。(把顿号改为分号)
B: “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这是韩愈盛赞书法家张旭的话。(第一个句号应该放在引号里面)
C: 这次文艺演出,你是参加?还是不参加?(第一个问号应该改成逗号)
D: 他打扫卫生不认真,学习不努力,不团结同学,不尊重老师,等等……真应该好好教育。(“等等”和省略号只取其一)
10、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 )
A: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B: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C: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D: 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1 )前两句为什么把“沙”比喻成“雪”、而把“月”(光) 比喻成“霜”?
( 2 )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喝,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 3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吹芦管”是理解本诗思想的关键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大义感人

楚昭王遭阖庐之祸,国灭出亡,父老送之。王曰:“父老反矣!何患无君?”父老曰:“有君如是其贤也!”相与从之。或奔走赴秦,号哭请救,竟以复国。

汉高祖入关,召诸县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凡吾所以来,为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毋恐!”乃使人与秦吏行至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已而项羽所过残灭,民大失望。刘氏四百年基业定于是矣。

(节选自《容斋随笔》,有改动)

【注】楚昭王遭阖庐之祸:指吴王阖庐伐楚,五战,楚王败。

( 1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限一处)

刘氏四百年基业定于是矣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父老反矣!何患无君

( 3 )选文记叙了三个故事:楚昭王________ , 汉高祖约法三章定基业,项羽“所过残灭,民大失望”,用鲜明的对比,突出了________的重要性。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①最近,“鲸落”上了热搜。

②中科院“深海勇士”号在我国南海的海底,拍摄到一具3米长的鲸鱼尸体。这具尸体可以至少养活1万个生物体,它们吃在这里,住在这里,形成繁荣庞大的生物群落,可以延续数十年,甚至上百年。这就是鲸落,所谓“一鲸落,万物生”。

③鲸落这种独特的生命奇观的形成,主要在这两方面:

④其一,深海中见不到光,海底生物无法完成光合作用,因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命主要的能量来源,而深海比任何地方都需要其他的能量来源。

⑤其二,鲸鱼由于体型巨大,沉入海底后就是巨大的原始能量来源,以此可以支撑其他生物类群的生存。比如,多毛类或甲壳类生物能在鲸鱼的尸体或者骨骼中生存,以残余的鲸尸为食物。

⑥即便是鲸鱼的肉身被吃光,一些蠕虫可以啃食骨头,大量的厌氧细菌可以分解鲸骨里的脂类产生硫化氢,这便是硫化作用。

⑦深海中的硫化作用相当于地面的光合作用。对人类而言硫化氢有毒,可是对深海中的一些细菌来说则是难得的美味佳肴,这些以硫化氢为食的细菌又成了海蜗牛等生物的衣食父母,而海蜗牛又是一些食肉类或者甲壳类的食物,随着能量的流动,食物链得以延续。

⑧科学家们证实,在太平洋的深海中至少有43种,10000多个生物体是依赖鲸落而生存的。如果说能量是海底生物群落发展壮大的“资金”,那么为海底生物群落提供第一桶金的便是“鲸落”。

⑨既然鲸落存在感这么强,那为什么在今年才在我国南海第一次发现呢?

⑩鲸落是在见不到光的深海中存在,所以在相对较浅的海域中不容易出现。还有,由于受到深海探测技术的限制,人类之前对海底的探索非常有限。

⑪“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自然界中,一个生命的逝去,却可以为其他生命的存活提供机会和平台。大自然的神奇,经常是我们想象不到的。

(节选自《科普中国》)

( 1 )用简练的语言为本文拟一个醒目的标题。
( 2 )结合文章内容,探究说明“一鲸落,万物生”的原理。
( 3 )简析第⑧段语言特点。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父亲与车

①父亲是位地地道道的庄稼人,脱贫致富是他的追求。

②父亲也不是生来就愿意与土坷垃打交道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藏在父亲心中的一个梦想。年轻时,父亲曾告别故乡,怀揣梦想,远去沈阳当铁路工人,天天和火车打交道。但没过几年,父亲就响应国家号召,自愿回乡当起农民,这一当就是一辈子。

③父亲左眼眼眉上有颗黑痣,村里的文化人戏称父亲是有志(痣)之人。父亲生性要强好胜,过日子从来不甘落在乡亲们后面。在生产队吃大锅饭时,一家老小九口人的日子过得还是非常紧巴。为改善家人生活,父亲用积攒的给孩子们买自行车的钱,买了一辆独轮手推车。这辆车自然成了父亲致富的好帮手。后来,我从母亲口中得知,买房子和翻盖房子的钱,都是父亲用独轮车推出来的。

④说来也怪,父亲的命运与车有不解之缘。记得1979年初春的一个清晨,父亲在带领村民打深水机井时,两条腿和一只胳膊被倒塌的井架和转盘重重砸压住。时间就是生命,多亏包村的县领导,派吉普车及时将父亲送到德州的一所大医院,才使父亲获得新生、保全四肢,这车也自然成了父亲的“救命车”。常言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身残志坚的父亲深知人勤地不懒的朴素道理,一瘸一拐下地干活,顶着烈日收拾庄稼,披星戴月拔草拾粪,乡亲们都夸赞他能干。

⑤父亲一生最钟爱的,要数他的小驴车啦。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在我的老家推开。家中分了十几亩责任田,独轮推车显然已不能满足耕种的需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于是父亲说服母亲,拿出家中全部积蓄买了一头驴,置办了一辆两轮的小拉车。父亲常说,当农民的不怕吃苦受累,就怕一辈子总受穷,要想脱贫致富,就必须舍得投入,购买先进的生产工具。父亲是全村公认的“种田能手”,自从有了小驴车,父亲种起田来格外起劲儿。春耕、夏管、秋收、冬藏,交公粮、卖余粮、赶集市、串亲戚,小驴车几乎天天都和父亲形影不离。特别是每到农忙时节,父亲的小驴车和乡亲们的小驴车,都会在希望的田野上,汇聚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父亲爱车更爱驴,和驴成了无言的好朋友,就是寒冬腊月也坚持每天起夜给驴喂料,平时从来舍不得用鞭子抽打驴。小驴也懂得回报主人,很听父亲使唤,干起活来特卖力气,从不使性子、尥蹶子。现在想来,当年,父亲是把对家人的爱,都寄托到小驴车上去啦,因为小驴车承载着全家人过上好日子的大梦想啊!

⑥小驴车用处很多,也是家里重要的交通工具。1996年春节,我和爱人带着女儿从石家庄回衡水老家过年。父亲一大早就赶着小驴车到汽车站迎接我们,恐怕到晚了让我们挨冻。我们坐上小驴车后,父亲一声“嘚———驾”,小驴车载着满车的欢喜向家中驶去。一路上,生来就沉默寡言的父亲,兴奋地说个不停:“家里装了土暖气、换了大彩电、通了自来水,也过上了像城里人一样的小康生活。”“咱家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你们只管安心工作,不要总牵挂家里的事。”听着父亲的话语,我们感到小驴车赛过豪华车,心里暖融融、美滋滋的。

⑦2012年春节前,我开着自己家买的“途观”回老家,接年近八旬的父亲到省城过年。望着停在家门口的车,父亲转了一圈又一圈,看着稀罕。坐在开着暖风的车里,父亲异常兴奋,打开了话匣子:“我想都没想过,这辈子还能坐上自己家的小汽车”“当年你们回家过年,坐的是四面透风的小驴车;现在我去省城过年,坐的是有暖风的小汽车”“有党的富民政策,现在的日子真好,活着比嘛都强”。

⑧父亲几年前走了,他心爱的小驴车早已被现代农机具替代,家中的土地也已被来城里打工的姐姐流转给种田大户。但每每回想起父亲的小驴车,总会勾起我对故土浓浓的乡愁和对他老人家的深深思念。

(选自2018年6月6日《人民日报》)

( 1 )通读全文,梳理情节,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写恰当内容,以展示父亲与车有关的命运。

________→吉普车使父亲获得新生、保全四肢→________→父亲坐着“途观”小汽车去省城过年

( 2 )文章第④段采用了何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 3 )作者笔下的父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 4 )文章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请你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小时候,幸福是一件东西,拥有就幸福;长大后,幸福是一个目标,达到就幸福;成熟后,发现幸福是爱,好好对待身边的人,爱到就是幸福……

请以“幸福的背后,是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丶万能的男人”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