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沛县王店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其翼若/垂天之云
B: 故/外户/而不闭
C: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D: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 , 笑容满面。
B: 深南大道车来车往川流不息,两旁高楼鳞次栉比 , 好一派现代都市景象。
C: 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出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D: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3、

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不妥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个多么俗不可耐的话题。
B: 他做什么事情都充满信心,自以为是
C: 他下定了决心,义无反顾地对准一个方向前进。
D: 黄果树瀑布作为一直统治着我的一个早已干瘪的概念顷刻间灰飞烟灭
4、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翡粹 精巧绝伦 莫衷一是
B: 缄默 冥思遐想 沧海桑田
C: 禁锢 广茂无垠 相脯相成
D: 藉贯 深恶痛疾 顾明思义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开幕式现场,近千名跑友和市民欢聚在瘦西湖万花园东门花坛前,他们将以徒步竞走的形式,浏览瘦西湖万花园、水系微缩园、唐子城、汉陵苑和宋夹城等景点。
B: 我市中小学开展人人争当“美德少年”,提升学生精神品质。
C: 其实步行是医学、运动专家最推崇的运动方式,专家告诉你如何靠散步,让你变得健康而优雅。
D: 经过专家们评议,使元代青花梅瓶摘得头筹,成为扬州双博馆的“镇馆之宝”。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个项目技术含量高,攻关难度大,所涉及的研究领域至今无人问津
B: 刘洋的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 , 她已成为同学们心中的偶像。
C: 古人中刻苦学习的楷模很多,真是汗牛充栋
D: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主要记叙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B: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他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C: 《记承天寺夜游》是唐代文学家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写。文章以“月光”为线索,根据作者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月色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D: 《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8、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嬉闹 怪诞 搬师回朝 重蹈覆辙
B: 挑衅 邮戳 恪尽职守 长途跋涉
C: 苍茫 琐屑 销声匿迹 通宵达旦
D: 气概 藻饰 睡眼惺忪 鞠躬尽瘁
9、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听那人叫到:“老二住手!是我冲撞了你”。
B: 他责备她的,只有两个嗜好:爱看戏,爱假珠宝。
C: “先生,”他对商人说:“我想请您估估这件东西。”
D: 七、八岁的姑娘家,谁愿意落下这么个名声?
10、下列各句中,说法有误的一句是( )
A: “伏笔”是指文学作品中前文对下文将要出现的内容预先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B: 司马迁是西汉文学家、史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C: 词又称“长短句”和“诗余”,句式长短不一,能自由地表现个人的思想感情。
D: “多么自豪、非常疲劳、美丽的风景、保持安静”都是偏正短语。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

( 1 )全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叙事、写景?
( 2 )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的画面,并赏析这一千古名句。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初,康①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及是,言于文帝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因谮③康欲助毌丘俭,赖山涛不听。昔齐戮华士鲁诛少正卯诚以害时乱教故圣贤去之。康、安③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会,逐并害之。

康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帝寻悟而恨焉。

(《晋书·嵇康传》)

【注释】①康:即嵇康,“竹林七贤”之一,下文的山涛、向秀也在其列。②谮(zèn):说别人的坏话,诬陷,中伤。③安:吕安(人名)。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精练有才辩,故往焉 ________

毁典谟 ________

③帝悟而恨焉 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A: 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
B: 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
C: 先帝不以臣卑鄙
D: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3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3处)。

昔齐戮华士鲁诛少正卯诚以害时乱教故圣贤去之。

( 4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

( 5 )“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卧龙’’一词是徐庶赞美好友诸葛亮的,钟会也说嵇康是“卧龙”,你如何理解?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列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离“开飞机上班”有多远

①如果你生活在大都市,当面对立交桥一动不动的“车龙”时,也许,有个瞬间你会脑洞大开:要是能开着飞机上班就好了!这并非戏谑,很可能是未来的一种真实场景。1997年上映的法国科幻电影《第五元素》就描绘了未来的空中立体交通,公共汽车、出租车、私家车在空中飞来飞去。可见,20多年前人们就幻想过让飞行器进入寻常生活。

②2019年12月11日,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世界上第一架全电动商用飞机已完成首次试飞,这架名为“海狸”的电动飞机从加拿大的温哥华起飞行时间约15分钟,可以乘坐6人。这并非世界首架试飞成功的电动飞机,去年10月28日,我国在沈阳财湖机场也成功试飞了自主研制的四座电动飞机RX4E,这架飞机起飞重量达1200千克,续航时间1.5小时,航程300千米。这两次成功试飞标志着人类已经跨入电动飞机时代。

③2019年2月《中国青年报》联合问卷网,对1966名在大城市工作的青年进行一项调查显示,85.3%的受访者称:最常见的通勤问题是交通拥堵占66.9%、耗时长占61.5%和距离远占50.5%,通勤不便大大降低了自己的幸福感。在路面通勤日益困难,交通日益拥堵的情况下,立体交通就具有更大的优势,小型电动飞机将可能成为人们的通勤选择。

④电动飞机的优势也不只是在空中飞得快,它的另一个巨大的优点是节能和环保。欧盟委员会的研究显示,全球航空运输所产的碳排放大约占到了人类活动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的2.8%—3%。鉴于民航业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碳排放源之一,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一直鼓励人们更多地使用高效的生物燃油发动机和更轻的飞机材料,并优化航线,在此背景下,电动飞机应运而生。加拿大的“海狸”电动飞机既可以不烧燃油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又可以大大节约维护成本,因为电动马达的维护成本比燃油发动机要少很多。

⑤不过,电动飞机现在最大的短板是续抗时间和飞行距离短。锂离子电池被视为今天的“电动能源之最”,但是该电池的发展也出现了瓶颈,现有体系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增长速率已经从每年7%下降到2%,并正在逐渐逼近极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锂电池会产生重大安全问题——枝晶。锂离电池放电时锂会被氧化成离子进入电解质最终抵达正极;重新充电时,这些锂离子会再沉积到锂金属负极的表面。这种沉积往往不均匀,随着锂电池的频繁使用,锂金属表面会长出针状或树枝状的锂枝晶。枝晶生长得过长就会折断,不再参与反应,给电池体系带来不可逆的容损失。更危险的是,长大的枝晶会刺破电池正负极之间的隔膜,造成短路,可能造成电池过热自燃或爆炸。

⑥因此,现在除了要对锂离子电池研究有所突破以实现能量密度更高、更安全、充电更快外,还可以研发超越锂离子电池的新动力电池,如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钠离子电池等,从而满足电动飞机的需求,也满足电汽车、火车和轨船对于电动力的新需求,由此就有可能让电动飞机飞得更远,续航能力更强。

⑦未来,如果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有了大幅提升,或研发出动力更强大的动力电池后,电动飞机续航时间和飞行距离短的问题会迎刃而解,能够飞行500—1000千米、搭载5—10人的小飞机就会成城市内、城际之间的新型运输工具。这些电动飞机相较于大型的、可飞行数千千米的民航飞机有着独特的优势。由于成本低、环保,而且能满足一般人的通勤需求,其机票的价格会大大低于大型燃油飞机,而且小型电动飞机的航线会越来越多,也会更灵活,甚至可以按需飞行,就像私家车一样。

⑧未来已来。当更节能、更灵活方便的电动飞机成为像私家车一样的通勤工具时,所有人的生活也将升级换代。

(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就描绘了20多年前的科幻电影《第五元素》中的立体交通情景,不仅能极大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巧妙地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B: 文章第②段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介绍了加拿大的“海狸”和中国的RX4E电动飞机,说明两次成功试飞标志着人类跨入电动飞机时代。
C: 《中国青年报》的联合问卷调查显示,交通拥堵、耗时长和距离远等最常见的通勤问题困扰着人们,通勤不便已经大大降低了人们的幸福感。
D: 电动飞机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应运而生,它将凭借空中飞得快、节能环保、成本低等巨大优势进入我们的寻常生活。
( 2 )第⑤段是按照怎样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的?请结合内容分析。
( 3 )请结合上文和材料链接的内容,谈谈我们离“开飞机上班”可能并不遥远的理由。

材料链接

国际上一些大公司已经在对电动飞机的运营进行布局,现在已经开始筹划空中租车服务的公司超过20家,包括波音和空中客车等传统飞机制造商、西门子等电子巨头以及共享出行巨头优步。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此前也曾发推特表示,特斯拉有望在5年内推出电动飞机。理由是,虽然目前在能量密度方面,航空燃油胜过锂电池,但电动发动机的重量要轻得多,而且将储存的能量转化为动能的效果比燃油内燃机好得多,当然也更环保,成本更低。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

科研创新,要学会“提出问题”

周忠和

①一定程度上,一部科学发展史,就是人类在好奇心驱使下不断向前探索的历史。

②好奇心代表着人的求知欲。没有好奇心,我们就提不出问题;没问题,我们就很难去深究,社会就很难进步。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
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需要数学或实验的一个技巧,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这才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③回顾科学发展历程,许多重大的原创理论或发现,都源于不经意间的好奇心。伽利略思考吊灯为什么左右摇晃,提出了单摆等时定律;据说魏格纳看世界地图时,萌生了大陆漂移说的想法……一定程度上,一部科学发展史,就是人类在好奇心驱使下不断向前探索的历史。

④孩子们的好奇心往往很强烈,遺憾的是,长大以后,好奇心就会减弱。比如,刨根问底、打破砂锅问到底等词汇,多数时候是形容小孩,而不是成年人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这值得我们深思。

⑤好奇心会受到文化和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在一些传统观念里,好奇心、探索欲、创造力,并不总是被鼓励的,因为它们可能会被认为和不安分、破坏性等紧密相连。除了科研创新,很多领域都需要好奇心[A].人们保持好奇心,勇于提出问题,还需要开放、包容的环境。

⑥从事科学事业,我们需要保持纯净的心态,不要过于功利。不妨时时擦亮求知的双眼,像孩子那样去感知新鲜的世界,永葆创新的冲劲。我们的社会也应当保持良好的氛围,呵护大家的好奇心。

⑦孩子们的好奇心更需要呵护。由好奇心引发的对科学的兴趣,像小树苗一样珍贵而脆弱。这就需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土壤和环境。如果一个孩子某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因为被批评而压制,甚至遭到嘲笑,好奇心就可能一点点消退,甚至完全消失。

⑧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强国,需要不断涌现有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呵护我们的好奇心,就是为未来打好根基。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10月13日,有删改)

材料二:

2016年,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默克在北京举办了《2016 年好奇心状态报告》发布会,并首次在中国启动了默克全球“好奇心行动”。该活动由1002名中国员工、1000 名德国

员工及其他人员参加。

“创新通常发生在问题出现时。”

——中国小组成员

“我认为它们(好奇心和求知欲)扮演了一个| 高度好奇的百分比非常关键的角色,它们是创新的基础。好奇心驱使我们尝试新事物,做一些过去没做过的事。只要想一想我们的孩子或者我们十几岁时,就知道我们希望探索和父母不同的做事方式。我想这永远都是创

新和研究的最大动力。”

——德国小组成员

(节选自《2016年好奇心状态报告》)

( 1 )材料一是《人民日报》关于“科研创新”的时评,如果将此文转载到《中学生学习报》上,请结合中学生的特点,给文章重新拟写一个观点明确的题目。
( 2 )依据材料一的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 3 )阅读材料二,选择相关内容为材料一[A]处写一个论据。
( 4 )在学校的科技节活动中,你的创意没有得到认可,你会怎么做?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想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底线,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事最起码的准绳。守住底线,才能让你在面对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时,正确抉择;守住底线,方能奠定坚实的人生基础,步入更高的境界。中学生在作业考试、运动竞技、娱乐休闲、社团活动、结交朋友等方面都应明辨是非,坚守底线。

请以“底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领取附送折磨的、男人”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