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于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评我?”B: 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C: 《说文解字》解释“雪”的含义时指出:“雪,凝雨也”。也就是说,雪是由雨凝结而成的。 D: 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 |
2、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一篇议论文观点正确、论据充分、结构完整,是衡量其好坏的重要标准。B: 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C: 采取各种办法培养餐饮业服务人员的水平,尤其是青年同志的水平,是当务之急 D: 数学课上,老师引导我们解决并分析了这个问题 |
3、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气氛(fēn) 芭蕾(lãi) 疮疤(chuàng) 并行不悖(bâi) B: 冰雹(báo) 颠簸(bǒ) 玫瑰(gui) 咄咄逼人(duō C: 祈祷(qǐ) 包袱(fu) 档案(dàng) 对簿公堂(bó) D: 蛤蜊(gě) 哺育(bǔ) 笨拙(zhuō) 诲人不倦(huǐ) |
4、 | 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经注》是我国地理名著,记载了一千多条河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B: 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C: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属于新闻评论。 D: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最大的特点是生动、有趣。 |
5、 | 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表现的戏剧冲突集中在( ) A: 人和命运之间 B: 个人和社会之间 C: 自我和他人之间 D: 理想和现实之间 |
6、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武松在回家途中路过黄泥冈,喝了很多酒,不听劝阻,独自过黄泥冈。途中酒力发作,刚要入睡,一只斑斓猛虎扑了过来,武松随即和猛虎展开搏斗,并将猛虎活活打死。武松为当地老百姓除去一大害,从此威名大震,被人们称为“打虎英雄”。 B: 诸葛亮与周瑜制定了火攻曹营的计划,诸葛亮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五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 C: 唐僧好不容易摆脱西梁女儿国王的纠缠,踏上大路,又被毒敌山琵琶洞的女妖摄去,后经太白金星相助,才收伏了蝎子精。 D: 探春为赵姨娘所生,赵姨娘弟弟死,探春按例不多给钱,母女大闹一场。探春又在园中行一些改革,将各处派专人管理。 |
7、 | 下列划线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自三峡七百里 自康乐以来 B: 念无与为乐者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C: 欲界之仙都 案牍之劳形 D: 百叫无绝 哀转久绝 |
8、 | 下列对邹忌的赞美,语气由轻到重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③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A: ②③①B: ①②③ C: ②①③ D: ③②① |
9、 |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B: 沙哑(yǎ) 抽泣(qì) 窸窸窣窣(zú) C: 妒忌(dù) 呵斥(hē) 棱角分明(lénɡ) D: 发窘(jiǒnɡ) 祷告(dǎo) 从容不迫(pò) |
10、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伶仃(dīng) 抽噎(yē) 眼棱(líng) 触目伤怀(zhù)B: 绚丽(xiàn) 嘶哑(yǎ) 颧骨(guàn) 唯唯连声(wéi) C: 黄晕(yūn) 丘壑(hè) 阴晦(huǐ) 袖手旁观(xiù) D: 澄清(chéng) 虐杀(nüè) 彷徨(huáng) 因地制宜(zhì)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1 )对这首词的品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B: 全词共62字,描写了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军中生活情景。 C: 词中还展现出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境界。 D: 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作者为现实而悲叹,充满壮志未酬的愤慨之情。 ( 2 )对这首词的思想感情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全词感情波澜起伏很大,既壮且悲,既豪迈又惆怅,既似醉言梦语又清醒异常。 B: “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的“点”字,再现了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形象,豪迈的激情溢于言表。 C: “了却君王天下事”一句流露了诗人功成身退的情绪。 D: 全词以“可怜白发生”一句结尾,词的意境和词人的心境顿时陡然转折,写得含蓄而深沉。 |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题。 石崇与王恺争豪 石崇与王恺争豪①,并穷绮丽②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③,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八年级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④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⑤,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⑥。恺罔然自失。 (选自《世说新语·汰侈》 [注释]①石崇,宇季伦,西晋人,是当时最大的富豪。王恺,字君夫,官至后军将军。②绮丽:泛指华丽的物品。③武帝,晋开国君王司马炎。④疾:同“嫉”,嫉忌。⑤条干绝世:枝条树干世上少见。⑥如恺许比甚众:像王恺那样的非常之多。 ①尝以一珊瑚树八年级尺许赐恺( ) ②声色甚厉( ) ③恺以示崇,崇视讫( ) ④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 ) 例句:以铁如意击之 A: 何以都不闻消息(《人琴俱亡》)B: 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C: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D: 以幽阴深邃奇(《于园》)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③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 4 )本文通过哪两件事来写石崇与王恺争豪?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状? |
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
①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
②曾听一位哲人说,天边新出的一抹云,是天堂新进的灵魂。抬头看那天边的云,不,那分明是逝去不久的母亲。那若隐若现,飘忽不定的云层中,清晰地变幻着一个胖胖的身影,依旧是那样一如既往地来去匆匆,依旧是那样地摇晃着身躯——那是岁月无情,给你留下的永恒。
③母亲是那个一年中最冷的清晨离我们而去的。远处隐隐地响着零星的鞭炮声,空气中已是充满了年的气味了。而我们最最亲爱的母亲却悄然闭上她那永远是透着暖暖春意的双眼,胖乎乎的脸上依旧是那副似睡非睡,憨态可掬的神情。她是睡去了吗?可四周悲怆的哀乐声和透骨的恸哭声却庄重地提醒着我们,母亲是真的离我们而去了。懵懂中,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母亲怎就不等我们回来。她是知道她的子孙们是要回来陪她过年并庆贺她老人家八十七岁华诞的。母亲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是亲手做一锅红烧肉炖白菜豆腐粉条,看着里屋外间团团围坐在整整三张大圆桌旁的她的儿女们及儿女们的儿女们,她怎么就忍心去了呢?怎么说走就走了,仅仅差十一天啊!
④一位外国科学家曾做过实验,人在离世的瞬间,体重减少21克,这就是说,人的灵魂重21克。守着母亲的灵柩,我觉得母亲的灵魂绝不止21克,应该是21千克,210千克,不,是更多,更重。因为在我们的心中,分明感到无形的沉重。从里到外的重,重得喘不过气来。是啊,母亲的双肩所承受的重,是我们几代人都承受不了的。望着似睡非睡的母亲的脸,忽然又觉得母亲的灵魂是那样的轻,她终于可以放下一切,扶摇直上九天,飘忽在天边云端……
⑤母亲是农家女,十六岁离娘亲,为人妻,为人母。她深深地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半个多世纪的辛劳操作,如今她是功德圆满,仓满斗盈。她可以放心地去了,去会见她相生相伴了七十余年的爱人——我们的父亲。去把她一生的喜忧恨爱之情,十七年的别夫相思之意,美美地相倾相诉。看那云层后面的影子,竟是大步连天,急不可待的了。是的,那云层深处,有着另一个灵魂在等她,那是离我们而去十七年的父亲。母亲是轻松的,快乐的,一如七十年前坐花轿上路般的轻松,快乐。
⑥英国一位超心理研究者曾说:“灵魂可呈现为实体的,栩栩如生的,有时可投下一片阴影或是遮住一盏灯……”我相信,母亲的灵魂是栩栩如生的。看那天边的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分明是半透明的,甚至真的投下了一片阴影。
⑦此时,我想,那天边云层里的母亲的心里,是喜悦的。那轻轻舞动着的身影,便是证明。因为她看见了子孙们个个鲜活如出水芙蓉,楼房前停放着私家小车,她可以告诉父亲,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再也不用了;看着我们个个衣着时尚,皮鞋锃亮,天天像过大年一样,她可以告诉父亲,再也不用在腊月里的晚上,一个纳底,一个做帮,缝洗浆补,直忙到大年三十才能个个穿上新衣新鞋。此时的母亲,肯定笑得比那时更暖,更轻松。
⑧这样想着,看着,突然发现天边那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变成了一抹淡淡的玫瑰红,并向大地投下了一片暖暖的光。噢,我明白了,母亲是知道灵魂有时能遮住一盏灯的。此时的她,唯恐遮住了那一片暖暖的阳光。她知道她的子孙们分散在五湖四海是多么需要阳光,于是她匆匆地走了。
⑨天边,那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幻化成一片玫瑰红,暖暖地……
( 1 )结合第④段文字,解释画线句子中划线字的含义。①我觉得母亲的灵魂绝不止21克,应该是21千克,210千克,不,是更多,更重。
②忽然又觉得母亲的灵魂是那样的轻……
( 2 )文中母亲的平凡和伟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母亲是幸福家庭的支柱,操劳一生,最后化为一抹云彩;
你的眼泪是一条河
李东辉
①六十年了,多少苦涩的泪伴着逝去的岁月,在母亲的脸上流呀流,流走了母亲满头的青丝,流成了道道细密的小河。
②从出生那一天起,我就把无尽的牵挂和愁苦带给了她,母亲的生命从此成为一支被我点燃的蜡烛,再没有停止过燃烧和流泪。
③不满一岁的时候,我得了急性肠炎,这病在三十多年前的农村,是可以置人于死命的。当时,已经担任村支书的父亲远在几百里外的地委党校学习。母亲抱着气息奄奄的我,冲进雷电交加的茫茫雨夜,一路跌跌撞撞,终于在子夜敲开了十里外一个老中医的家门。母亲跪在老中医的面前,求他救救她的儿子。她再次用她的泪感动了上苍,我竟死里逃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④说起来,我还算给母亲争气,从小学到中学一路读过来,没让她失望。那年我参加高考竟考了个全县文科第一,母亲连夜把我的被子拆了,添一层新棉絮,灯光下,她手中的针线起起落落,点点滴滴的泪水连同那颗慈母心都缝进了那厚厚的棉被里。
⑤大学毕业后,我被分到一个新兴城市工作。母亲盼来的不是儿子过年归来的团圆,而是我患病住院的音讯。在我所住的医院,母亲踉跄着扑到我的床头,抱着我的头,泉涌般的泪水湿润了我的脸。我的心里满是对母亲深深的歉意,为什么我带给你的总是流不尽的泪?我真是一个不怀好意的讨债鬼吗?
⑥在以后整整十八个月的日子里,病魔与死神将我这个不满24岁的生命当成它们手中的一根扯来扯去的猴皮筋,母亲用她带血的泪水和根根白发陪着我一道和它们较量,最终我竟奇迹般摆脱了死神的纠缠,可是它并没有空手而去,带走了我的一双眼睛。
⑦对失明的儿子,已是心碎的母亲,就如做错了事的孩子,不知如何才能不惹我发怒。黑暗中,我下意识地伸出手,她竟看见了,忙把一支烟放到我手中,然后又急急忙忙地去找火柴。我深吸一口香烟,许久才伴着一声重重的叹息吐出浓浓的烟雾。母亲又小心翼翼地开口了:“妈知道你心里难受,可我们总还要活下去!”“活,像我这样活着有啥用?”这是我几个月来第一次顺着母亲的话茬儿答言,母亲受到了更大的鼓励:“咋没用,只要你还活着,只要我和你爹下地回来能看到炕上坐着我们的儿子,我们心里就踏实,就有奔头……”窗外的雨下得更大了,落在长出新芽的树上沙沙作响,忽觉得脸上痒痒的,用手去摸。是泪。
⑧肆虐的风暴过去了,生命之树带着累累伤痕又艰难地站了起来。在家休养了三年,我又鼓起勇气上路了,因为有母亲那句“咱要好好活!”我必须走出一条活的路来。几年来我的脚下已有一条路的雏形,尽管还不是很清晰,尽管还很狭窄,但那是我自己用脚踩出来的,是我活着的见证,这条路上有我的梦,也有母亲的泪。如果说我的生命是一条船,那么母亲的眼泪就是一条河了。
⑨母亲啊,你的眼泪真是一条流不尽的河,每当我的生命之船搁浅了,你总是用自己的生命托起我这只船,送我到远方。
——选自《时文选粹》
( 1 )通读全文,概括出“我”让母亲“牵挂和愁苦”的两件事。①在我所住的医院,母亲踉跄着扑到我的床头,抱着我的头,泉涌般的泪水湿润了我的脸。(品析划线词)
②母亲的生命从此成为一支被我点燃的蜡烛,再没有停止过燃烧和流泪。(从修辞的角度进行品析这句话)
( 4 )你觉得文中母亲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1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挤高铁餐车前往武汉,开启他的防控阻击战。
1月24日,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创作《爱是桥梁》台本,传递“隔离疫情不隔离爱”的温馨。
1月27日,安徽首批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开启战“疫”生活。
2月2日,微博博主“蜘蛛猴面包”上传了Vlog,记录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外卖小哥、超市大姐……
你对上面的材料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你的抗“疫”生活又是怎样的?你又有哪些可以分享的经历和感悟?请你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②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③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