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对下面文段中加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B: 劳:使……劳累。 C: 所以:……的原因。 D: 曾:同“增”,增加。 |
2、 | 任务四:编写目录 下图是单元目录的样稿。同学们想用一组对偶句拟写标题,但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你认为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A: ①水浒 ②快意恩仇 B: ①西游 ②英勇无畏 C: ①水浒 ②侠肝义胆 D: ①西游 ②金戈铁马 |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 经历了大小战斗无数,林一然也在枪林弹雨中拔涉过太多的山山水水。 B: 一场秋雨一场凉,我刚走出家门就不禁打了个寒噤,过来嬉戏的麻雀却被开门声惊吓,张皇失措地逃离。 C: “风景”可以来自于“青风明月、繁花绿叶、大漠孤烟”的自然风景,也可以来自于“亲情挚爱、好友关怀、路人相助”的生命风景。 D: 不要买那种来历不明的便宜货,万一买到了脏物被罚,那才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
4、 | 下列句子加下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维和警察牺牲的消息传回,许多网友不能自已 , 纷纷发帖表示哀悼。 B: 先生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 C: 宜春各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工作人员循规蹈矩 , 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 D: 安朗看到电视上的特技表演,很是羡幕,却只能望洋兴叹。 |
5、 | 下列各项中,与“四面有山皆入画”构成对联的一项是( ) A: 千里莺啼绿映红B: 一年无日不看花 C: 一夜乡心五处同 D: 一曲新词酒一杯 |
6、 | 下列加线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节日的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 B: 运动会开幕式上,我们班代表队每人手里拿着一面小红旗,五彩斑斓 , 煞是好看。 C: 既然敌我力量悬殊,与其负隅顽抗,寡不敌众 , 不如撤退,保全有生力量。 D: 终于有妇女来给信客说悄悄话:“关照他,往后带东西几次并一次,不要鸡毛蒜皮的。” |
7、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海天一色的青澳湾,历史悠久的总兵府,险峻高耸的黄花山……这些美景让每一位来南澳的游客都心旷神怡 , 流连忘返。 B: 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汕头当之无愧地获得了2021年亚青会的主办权。 C: 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 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不可缺少,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整洁干净,他们应受到尊重。 |
8、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简·爱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有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遭遇,这样养成了她自尊、坚强、独立的个性。 B: 《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绝”“义绝”“智绝”的分别是曹操、关羽、诸葛亮。 C: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敬梓。他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 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的描写,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性。 D: 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和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都是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 |
9、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阴(huì)晦 五行(xíng) 秕(bǐ)谷 颧(quán)骨 B: 潮汛(xùn) 胯(kuà)下 髀(bì)间 折(zhé)本 C: 伶仃(dīng) 寒噤(jìn) 獾(guàn)猪 毡(zhān)帽 D: 惘(wǎng)然 装弶(jiàng) 瓦楞(lèng) 恣睢(suī) |
10、 |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神奇的山水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获得精神上的共鸣,在桂林,这种表现尤其明显。桂林的山,________;桂林的水,________;桂林的人,________。无论是广西人还是被贬谪或流放到桂林的人,他们都被这里的山水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①清流明丽,婀娜蜿蜒 ②勇往直前,爽快直率 ③拔地而起,千姿百态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③①② D: ①③② |
(2018·四川绵阳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 溪 沙 纳兰性德①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 【注释】①纳兰性德:皇帝侍卫,长期护驾在外。本词作于纳兰性德随康熙出游期间。 ( 1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2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回答。 |
阅读下面文言文。 选牙吏勇辩者得三辈 A: 选/牙吏勇辩者得三辈B: 选牙吏/勇辩者得三辈 C: 选牙吏勇辩者/得三辈 D: 选牙吏勇辩者得/三辈 ( 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逾( ) ②如(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粟氏惧,留二吏为质,率其酋四人与一吏偕来。( 4 )为了让全西溪洞粟氏遵纪守法,柳开采取了怎样的策略?( 5 )文中写少年柳开时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少年柳开怎样的形象? |
现代文阅读
万事皆“蓝瘦”,青春岂能“香菇”
杨丽
①作为“新晋网红”,“蓝瘦香菇”近日大受追捧。网络新兴词语层出不穷,管中窥豹不难发现,这些流行 语恰是社会现实和心态的一面镜子。
②南宁小哥失恋后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反复强调的“蓝瘦香菇”,是爱情遭遇不顺后的情感宣泄,而网络青年们更是由此引申出花样的版本:“压上积蓄买房,蓝瘦,香菇!”“上了那么多天班今天居然还是礼拜二,蓝瘦,香菇!”“论文还没开始写,学校又急着让我交,估计又要熬夜了,蓝瘦,香菇!”“没有时间找对象,妈妈也催,蓝瘦,香菇!”这看似调侃的背后,也都或多或少透露着青年难以突破的社会现实。
③残酷且倍感压力的各类现实真实地存在着。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群体的数量还在持续增加,在就业压力本就很大的情况下,一个工作岗位里饱含着许多人的竞争、欢喜和失落;而高房价给青年带来的伤害或许更加直接,持续攀升的价钱,不仅让一部分青年消磨了斗志,更让很多年轻有为的青年逃离了大城市,这背后也不免有放弃梦想的无限失落;基于现实压力和情感疏离,大龄单身青年群体正越来越庞大,建立美好家庭的愿望在很多青年看来变得遥不可及,心情急躁、精神不振也成为不少青年的常态。这些亲身体验的社会现实,不免让年轻人难受。
④但正处于奋斗时期的青年,应当明白,这世上没有什么是容易的。工作需要投入精力,住房需要打拼奋斗,爱情婚姻也需要用心经营。哪怕是201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鲍勃•迪伦,今日这般万众瞩目,也忽略不了背后他几十年的坚守和辛勤耕耘;而演绎一段传世的美好爱情,必少不了背后两人相濡以沫的相知相扶、宽容大度。凡灿烂的果实,显然取得的不会那么轻松自在。
⑤令人难过的事情何其多,深陷“蓝瘦”情绪的控制之下,自我就会显得被动。与其遇到挫折时反复叨念什么“蓝瘦香菇”的负面情绪,倒不如多花点时间从精神上到技能上全方位提升自己,去寻求更好的未来。一个温暖的房子,虽然让很多人在房价之下望而却步,但多努力一下即便不能在这座城市如愿以偿,却也一定会争取到更多的机会和选择。生活不就是解决一个个困难,然后不停地取得进步和突破吗?
⑥“万事皆难,诸事皆行”。在今天,我们也可以借用当下最流行的说法,“万事皆‘蓝瘦’,青春岂能‘香菇’?”不畏惧困难,不抛弃放弃,不停滞不前,身体力行,才是青年人该有的姿态。
(选自《中国青年网》)
(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①小 节把流行语比作一面镜子,生动了表现了当下好多人以流行语作为自己行为准则正确与否的参照。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
翩翩双飞燕
①鸟族中,与人类关系最亲密的当属燕子。几千年里,人们人们一直把燕子视为祥乌、瑞鸟,欢天喜地恭迎,小心翼翼侍奉,不仅宅第开放,檐梁裸呈,甚至夜不闭户。
②燕子身体俊长,背羽大都呈灰蓝黑色,因此,古人又称之为玄鸟。它体态轻盈,两翼狭长,善于飞行。滑翔时,两翼平展于体侧,如同镰刀,尾巴分叉像剪子。它飞行迅速如箭,喜欢俯冲疾驰,忽上忽下,时东时西,能在比其身躯长度还小的距离内作九十度转弯,堪称飞行“高手”。
③燕子是鸟类家族中的“游牧民族”。每当秋天来临,它们就成群地飞向南方;到第二年春暖花开,又飞回原来生活过的地方。“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迁飞多远,□隔着万水千山,它们□能靠着自己惊人的记忆力返回故乡。
④表面上看,是北国冬天的寒冷使燕子离乡背井,其实不然。燕子以昆虫为食,且习惯于在空中捕食飞虫。可是,北方的冬季没有飞虫可供燕子捕食。 燕子不能像啄木鸟那样去发掘潜伏的昆虫的虫卵、幼虫和虫蛹,也不能像松鸡那样在冬季杂食浆果、种子或改吃树叶,食物的匮乏使燕子不得不每年都要秋去春来,南北迁徙。
⑤燕子一般在4﹣7月返乡。返乡后,头一件“大事”便是雌鸟和雄鸟共同建造自己的家园,有时补补旧巢,有时建个新巢。他们不断衔来泥土、草茎、羽毛等,再混上自己的唾液,终于,一个崭新的碗形巢便出现在人家屋檐下了。
⑥鸟族中,燕子是出了名的勤勉,除迁徙、筑巢之累,更体现在哺雏之劳上。“梁上有双燕,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燕子每年繁殖两窝,大多在5月至6月初和6月中旬至7月初。每窝产卵4﹣6枚,卵乳白色。
⑦,而且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审美愉悦。春燕、征燕、归燕、新燕、旧燕、喜燕、劳燕、双燕……单看人们对燕子的称呼,就令人浮想联翩。
⑧古诗文中,燕子几乎是被歌咏最多的。“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在陶渊明笔下,喃喃绕梁、人燕同居,是多么美好的情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带给白居易多少早春到来的欣喜;“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燕子北迁南徙,归去来兮,成了晏殊眼中伤春感时的最佳情物。古时候,人们还常把山河羁旅、家国破碎的伤痛与燕子连在一起。“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故园颓毁,梁栋无踪,徒留惆怅。
⑨然而,随着院落平舍被取缔、高楼大厦之崛起,人居的封闭式格局使燕子愈来愈面临无梁可依、无檐可遮、无台可歇、无舍可入的尴尬。流传几千年的燕事,难道真要与人烟诀别了吗?那寻寻觅觅的徘徊、声声断断的哀鸣、空空怅怅的彷徨,又能寄与谁呢?
燕子是鸟类家族中的“游牧民族”。
( 3 )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燕子不能像啄木鸟那样去发掘潜伏的昆虫的虫卵、幼虫和虫蛹,也不能像松鸡那样在冬季杂食浆果、种子或改吃树叶
( 4 )文章第⑧段引用了许多古诗句,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介绍燕子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赢”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①胜(跟“输”相对);②获利。主要词条有“赢得”“赢家”“赢利”“赢余”等。
从“赢”的构字上看,有人认为“亡”提醒我们要有危机感,“口”让我们学会沟通,“月”督促我们抓紧时间,“贝”告诉我们要懂得珍惜,“凡”引导我们保持一颗平常心。
阅读上述材料,你对“赢”有怎样的理解和思考?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讲述你的故事或见闻,分享你的感悟,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