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 《雨的四季》一文写的不是某个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而是展现雨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中的不同形象和特点,写四季的雨景和人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C: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是后人加的。乐府诗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D: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形式固定。一般每首八句,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颈联,五、六句叫颔联,七、八句叫尾联。颈联、颔联一般要对仗。
2、下列各句中运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句是( )
A: 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
B: 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C: 唐诗宋词难道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璀璨的明珠吗?
D: 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3、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这是我从家乡带来的一些土特产,请笑纳。
B: 感谢您的热情邀请,改天我必定光临贵府拜访。
C: 既然你身体欠佳,那你给班主任打个电话请半天假吧。
D: 在众多任课老师当中,我最赏识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挂怀之意,“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的味道,又增加了一丝挑战的意味。
B: “竹杖芒鞋”句写词人凭竹杖芒鞋从容前行,“轻胜马”传达出一种不惧苦难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C: “山头斜照却相迎”是说傍晚西斜的太阳已出现,这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所传达的情感相似。
D: 末尾“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词人所遇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5、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 , 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B: 今年五一期间,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美誉的庐山风光令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
C: 部分西方媒体别出心裁的剪接乌鲁木齐“7.5”事件的图片,歪曲事实真相。
D: 王小刚同学站起来说:“郭老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 , 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想法。”
6、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不少市民特意购买首发车票,目的是第一时间感受汉十高铁带来的速度与便利。
B: 全年减税降费的政策红利,让企业不但可以轻装上阵,也点燃了投资者的热情。
C: 中国支持世贸组织进行改革,希望它在扩大开放促进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D: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顺应时代潮流,在追求发展的道路上矢志不移。
7、下列译字有误一项是( )
A: 又义兴水中有蛟 又,另外。
B: 并皆暴犯百姓 并,一起
C: 蛟或浮或没:   或,有的人
D: 朝闻夕死: 朝:早晨
8、

读课文《桥梁远景图》,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开头引用“牛郎织女”的故事自然引出有关“桥”的话题,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B: 文章主要运用做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与现在的桥梁做对比,来突出“未来桥”的特点。
C: 文章运用了想象的写法,文章的“未来桥”不可能在现实中建成。
D: 文章既说特点,又说原理,令人信服。
9、2007年3月27日,北京奥组委发布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式样。下面介绍奖牌的句子,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

①奖牌背面镶嵌玉璧

②即站立的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全景

③奖牌正面使用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

④奖牌的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

⑤玉璧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的会徽

A: ①②④③⑤
B: ③⑤①④②
C: ①⑤④③②
D: ③②①⑤④
10、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凡尔纳被公认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的小说《海底两万里》构思巧妙,情节惊险,书中很多独具特色的幻想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
B: 许云峰在狱中经受了严刑拷打,宁死不屈,写下了《我的“自白书”》。
C: 《创业史》讲述了以梁生宝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互帮互助,为建设农村合作社而奋斗的故事。
D: 翻开《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你就进入了一个魔法的国度,你的身份就变成了“麻瓜”。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一词,完成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1 )本词上阕描写边塞________,下阕抒情。全词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表现出一种________的艺术风格。
( 2 )下面对本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阕围绕“异”字着笔,调动视觉和听觉,显示了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峻。
B: “衡阳雁去无留意”的意思是:衡阳的大雁毫不留恋地纷纷飞离了。烘托出悲凉的气氛。
C: “燕然未勒归无计”用了汉代大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后刻石记功而返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功业未成的苦闷。
D: 整首词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结,爱国激情与思乡之苦交融,构成了整首词矛盾、复杂、厚重的情绪。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欣赏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醉 花 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1 )“醉花阴”是________名,李清照,号________,________朝女词人。我们还学过她的词是________。

( 2 )对该词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没有正面写离别之情和相思之苦,但是仔细寻味,每一字中都浸透了离愁与相思。
B: 上阕写词人——整夜未睡而愁,主要是考虑如何在清闲的重阳佳节去赏菊花。
C: 下阕主要突现了一位多愁善感、弱不禁风的闺阁女子的形象。
D: “人比黄花瘦”一句运用了夸张手法,这位女子比东篱下的黄花还要瘦,主要是愁苦之情造成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青春的门槛
刘心武
有一个青年,他想画一幅题为《青春的门槛》的画。他画了无数次,撕毁了无数次,久久地没有画成……
因为他心里淤塞着一团乱麻般的思绪,他怕迈出那青春的门槛,怕失去还没有享受够的青春……
是啊,青春的美好,不必详尽地铺陈,单单想到这一点便令人心醉——青春是一种特权!
“他还年轻!”这是人们对青春期中的红男绿女的一种覆盖面极宽的赦免。可以任由他们糊涂一点,马虎一点,浪漫一点,淘气一点,懒惰一点,疯狂一点……
无妨犯一点错误,或者无妨耍一点脾气,肆无忌惮地笑,尽情尽兴地哭……因为他们正当青春,所以不要苛责他们!
“我还年轻!”这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几近于全面的谅解。以后的事情以后再想,以后再谈。让世界只是一幅画,生活只是一首歌,理想只是朦胧的朝霞,事业只是远方的车站……
因为我们正当青春,所以只管扭动欢快的舞步!
然而岁月匆匆,一个那样的日子终于来临——脚尖触到了门槛,青春的门槛!
抬头一看,门槛外面是一个惊心动魄的世界。
迈出那门槛,责任和义务将沉重地压到肩头;原来只觉得别扭而从未深究过的他人的目光,逼近面前,不得不认真地加以剖析;啊,人际关系如此这般错综复杂,而自己终于不能再加回避;没有人轻易对你谅解和宽恕,连自己也不能不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细加反刍审评;感情世界竟也变得如此迷离朴朔,原来绝不能轻言友谊和爱情;道德是生活这个大鱼缸的玻璃外壁,原以为看似透明无妨穿游,却原来无比坚硬不许超越;世界不是一幅画而是一种复杂深奥的存在,生活不是一首歌而是一篇难以答好的考卷,理想必须明晰并切实地作出抉择,事业是一趟已经开来不抓紧时间努力登上去便要迅即开走的列车……
啊,青春的门槛!
狂跳的心啊,你能不能平静些,告诉我,告诉我,能不能不迈将过去?怎样地迈将过去?……
你怎能不迈过那青春的门槛?那是无可回避的。世上有那样一种人,他年龄早已超过青春期,但心理结构和为人处世水平仍停留在青春门槛以内。这种人常常因不能适应社会、生活、他人而被视作低能儿,永远保持青春的活力是非常美好的,永远保持青春期的心理结构和为人处世水平,特别是超越青春期仍建立不起坚实的信仰、理想、道德观和事业心,那就不但不称其为美好,甚至要堕入丑陋和丑恶了!
你必须迈过那青春的门槛!
当你脚尖触到青春的门槛时,你必须勇敢地失去青春!
只有丢失青春,才能换取成熟。
只有任仲春的劲风吹落花瓣,才能在骄阳中结出你青色的幼果。
怎样迈过那青春的门槛?
要义无反顾。青春诚美好,但青春必凋零。迈过去!敢于用你还不够坚实的肩膀,承受社会压下来的责任和义务;敢于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敢于迎接微妙的眼神、莫测的心机与需要仔细破译的话语;敢于在感情世界里经受痛彻肺腑的考验;敢于树立起宏大的理想目标;敢于以坚韧的毅力和奋发的进取开创出时代、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业绩……
要欢欣鼓舞。青春诚美好,但青春的门槛那边更奇妙。花儿落了,会有果实。最初的果实的确是苦涩的,甚至是丑陋的,然而果实比花朵更有价值,随着新的岁月中的奋斗,果实将逐渐硕大,逐渐饱满,逐渐光彩照人,逐渐果香四溢——青春如花,点缀得这个世界缤纷似锦,但主要是供于观看;青春后的生命果实,使这个世界变得滋养,并通过种子延续着人类的文明,它就不仅是供于观瞻而是创造出新的生命……迈过青春的门槛,在失落的痛苦之后,又将获得多么大的快乐!预支一部分那至高的快乐吧,果断而敏捷地迈过青春的门槛!
有一个青年,他想画一幅题为《青春的门槛》的画。他画出了一个高耸的门洞,门洞这边是一个撑壁犹豫的青年,门洞外的强光勾勒出他的剪影,他正待迈出那门洞下的门槛却还缺乏最后的一束勇气——而门洞外是一眼望不清的缤纷世界,显得神秘莫测……
他该怎样才能把这幅画儿画得更好呢?
年轻的朋友们啊,让我们一起帮他来画吧!

( 1 )本文以“青春的门槛”为题,其用意是什么?

( 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行文思路。

( 3 )“道德是生活这个大鱼缸的玻璃外壁,原以为看似透明无妨穿游,却原来无比坚硬不许超越”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 4 )文章最后三段文字,有人说应该删去,有人说不应该删去。你的看法呢?请说明理由。

( 5 )作者说要“义无反顾”、“欢欣鼓舞”地迈过青春的门槛,你认为该如何迈过呢?

文学作品阅读

白色鸟

何立伟

设若七月的太阳并非如此热辣,那片河滩就不会这么苍凉空旷,唯嘶嘶蝉鸣充实天空。

然而长长河滩上,不久即有了小小两个黑点,慢慢晃动慢慢放大。在那黑点移动过的地方,迤逦了两行深深浅浅的足印,酒盅似的,盈满了阳光,盈满了野花的芳香。

却使两个少年!一个白首,一个黝黑。

那白皙的,瘦,着了西装的短裤,短袖。皮带上斜插一把弹弓。黝黑的呢,缺了一颗门牙,却喜欢咧开嘴巴。夏天的太阳,连脚趾缝都晒黑了,独晒不黑他那剩下的一颗门牙。

“唉呀,累,晒死人呐!”

“就歇歇吧。城里人没得用。”

在河堤旁,少年坐下来。把两只竹篮扔在了脚旁。紫色的马齿苋,有了大半篮。这马齿苋,乡下人拿来摊在门板晾晒干了,炒通红通红的辣椒,爽口得很。

“扯霸王草?”黝黑少年提议。

“输了打手板心?”

“打手板心就打手板心。”

便一来一去扯霸王草。蝉声嘶嘶嘶嘶叫得紧。

那白皙少年解下弹弓,捡了颗石子努力一射,河心就起了小小一朵洁白水花。

这是南方有名的一条河,日夜的流去流来无数故事,古老而新鲜。间或一页白帆,日历一样翻过去了,在陡然剩下的寂寞里,细浪于是轻轻腾起,湿津津地舔着天空舔着岸。

“你看出来左边的岸和右边的岸,有哪样不同?”白皙少年说。

“左边有包谷地,右边没有。”

“不是问这个呐。”

“左边……有个排灌站。右边没有。”

“不是问这个呐!”

黝黑少年摇脑壳了。

“唉呀你,看呐,左岸要平一些,右岸要高一些。还没看出来?”

“吔,吔,真的咧!”

“这里头有道理。你晓得啵?”

“讲唦,晓得就讲唦。”

“我表哥,他讲这是地球自己转动造成的!”

“啧,啧,你晓得好多道理。”

白皙少年于是笑了。

“采了这样多马齿苋,回去外婆会高兴咧!”

那白皙少年,于默想中便望到外婆高兴的样子了。他是外婆带大的。童年浪漫如月船,泊在了外婆的臂湾里。

却忽然一天,外婆就打起包袱到乡下来了。竟不晓得为什么。方才吃午饭时,有人喊外婆,声音好大。待外婆回来,就带了这黝黑的少年——他的朋友,叫他们一起去玩,远远地到河边上去玩。采马齿苋,划水,随便。总之要痛快玩它一下午。“听话,莫出事,没断黑不要回来。”一人给了一只大竹篮。其时头上太阳,正如烧红的一柄烙铁。白的少年好高兴,同时又讶异。因为平日下午,外婆一定逼他睡午觉,不许他出来玩。然而今日全变了。外婆你几多好!

黝黑少年说:“划水好啵?”

“好的。”眯了眼睛望对面绿色的岸,和远远淡青的山。

河水清凉又温柔。轻轻托起一黑一白赤条条两个少年;轻轻忽开忽谢着一朵一朵漂亮水花。这边的岸,景致又不同。是泱泱的一片水草咧。后面则是芦苇林。汪汪的绿着,无涯的绿着,恰如少年的梦想。

“哎呀!这地方,几多好看。”

“城里来的才讲它好看。”

赤条条的少年站在岸上。一个白皙,一个黝黑。头发湿漉漉的,情绪倒逼天空还要晴朗。

然而那白皙少年,陡然闷声一喊,朝后倒退数步,踉踉跄跄。

——水草里有条蛇!

“莫怕,”黝黑少年说。同时猫腰下去,极快地捉住蛇尾随手一扬,那蛇便如闪电,倏忽落在了河里头。白皙少年出了大半身汗,立即对他的朋友生出了景仰。

刚刚的还要讲几句话,朋友忽然竖起食指止住了,耳语道:“莫做声,快看。”

“——咦呀!”

白皙少年看见了两只水鸟。雪白雪白的两只水鸟,在绿生生的水草边,轻轻梳理那晃眼耀目的羽毛。美丽。安详。自由自在。

什么时候落下来的呢?

四野好静。唯河水与岸呢呢喃喃。软泥上有硬壳的甲虫在爬动,闪闪的亮。水草的绿与水鸟的白,叫人感动。

“要捉住就好咧。养起它来天天看个饱。”黝黑少年悄声道。

“不。”

“你不喜欢?”

“比你喜欢得多!”

黝黑的一笑,也就哑默无语了。

那鸟恩恩爱爱,在浅水里照自己影子。便同这天同这水,同这汪汪一片静静的绿,浑然的简直如一画图了。

赤条条的少年,于是伏到草里头觑。草好痒人,却不敢动,不敢稍稍对这画图有破坏。天蓝蓝地贴在光脊的背。

忽然传来了锣声,哐哐哐哐,从河那边。

“做什么敲锣?”

“呵呀,”黝黑少年皮球似的弹起来,“开斗争会!今天下午开斗争会!”

啪啦啪啦,这锣声这喊声,惊飞了那两只水鸟。从那绿汪汪里,雪白地滑起来,悠悠然悠悠然远逝了。

天好空阔。夏日的太阳陡然一片辉煌。

(选自《小城无故事》,有删改)

( 1 )阅读文章,请以白皙少年或黝黑少年的视角,简述这次“河滩之行”的经历。
( 2 )下列对小说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两个少年在面对具体事物如河岸高低、水蛇、白色鸟等时的表现不尽相同,可见成长环境对人物喜好、性格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B: 文中人物无名无姓,仅以肤色作为代号,可见本文重点不是塑造具体人物形象,而是以此体现小说人物在时代中的普遍性。
C: “太阳”“蝉声”在文中多次出现,除能让读者感受到具体的自然环境外,更能真切体会到无奈的社会现实,进而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D: 文末出现了锣声和喊声,联系外婆忽然从城里到乡下、又叮嘱白皙少年玩到天断黑才回家的一反常态,推测外婆可能是斗争会上的被批斗者。
( 3 )本文主要写两个少年的故事,却以“白色鸟”为题。结合小说内容,简述你对本文标题的理解。
( 4 )作为“诗化小说”,本文是如何达成“诗化”效果的?结合小说内容,联系助读材料,加以阐述。

【助读材料】诗化小说,常通过描写场景渲染氛围,运用象征等手法,追求诗美效果,在表现生活的同时又引人入胜,如《社戏》《孤独之旅》等。

四、写作(分值:60分)
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宋濂少时家贫嗜学,历尽艰辛,终于学业有成;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在被排挤、嘲笑、击中不绝望、不沉沦,最后变成美丽的天鹅;海伦•凯勒,一个在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里摸索的少女,以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正是由于生命历程中有困境,我们才会变得更坚强;正是由于成长道路上无捷径,我们才会走得更坚实……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空如此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