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贮蓄、偌大、朗润、绿草如茵B: 震落、苍海、炫耀、花技招展 C: 烘托、芦蓬、清冽、梦寐以求 D: 祷告、松驰、急躁、山清水秀 |
2、 |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这瑰丽的景色是大自然的恩赐,微风拂面,清吟着旷古的诗句,盘虬卧龙般的大树荫庇这一方草地。花下,潺潺流水搅碎婆娑的花影,粼粼水波荡漾着飘落的花瓣。 B: guì zhā yīn suō C: guī qiú yīn shuō D: guì zhā yìn shuō |
3、 | 下列选项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哈尼山寨的层层梯田,被翠绿秧苗绣成碧玉般的天梯,一梯一梯向着天空伸去。我们在月下感受梯田之壮美,望疏星点点,揽___________,听蛙声阵阵;在雨中感受梯田之清新,眺___________,看梯田绵延,喜秧苗青青;在冬天感受清水滢滢,___________;在春夏感受翡翠绿梯,___________;在秋日感受辉煌灿烂,___________。梯田接地连天,天在水田里,人在彩云中,好一幅美好和谐的田园风光图。 ①耀眼悦目 ②夜风入怀 ③气势非凡 ④远山迷蒙 ⑤波光闪烁 A: ④②①⑤③ B: ④②⑤③① C: ②④③③① D: ②④⑤①③ |
4、 | 根据谜面“除去一半,还有一半”打一字,谜底是( ) A: 余 B: 不 C: 陏(duò) D: 途 |
5、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舞台上台湾女艺术家的演奏动听 ,观众在这经典乐曲里如痴如醉。 ②在进行旅游开发论证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 到一千年以前。 ③只有拥有了广博的阅历、丰富的语汇,我们创作作品才有可能 。 A: 优雅 追溯 一气呵成B: 优雅 追述 一鼓作气 C: 幽雅 追述 一气呵成 D: 幽雅 追溯 一鼓作气 |
6、 | 从文学常识的角度看,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吴承恩 《水浒传》—施耐庵 B: 《故乡》—小说 《谈读书》-说明文 C: 三顾茅庐—《出师表》 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 D: 香菱、刘姥姥—《红楼梦》 小弗郎士 —《我的叔叔于勒》 |
7、 | 阅读《次北固山下》,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 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 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 ,写出了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 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
8、 | 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校长拍着我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 , 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努力学习啊。” B: 十年不见了,老李激动地对我说:“我俩真是有缘啊,这是我们第三次萍水相逢了!” C: 今天晚上发生了抢劫事件,北门一带的首富高家首当其冲 , 损失最重。 D: 经过严谨的论证和长期的测试,董事长心血来潮地决定:新产品于下个月投放市场。 |
9、 |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裨益(bì) 亘古(gèn) 镌刻(juān) 面面相觑(qù) B: 愠怒(wèn) 蹊跷(xī) 女工(gōng) 感人肺腑(fǔ) C: 驾驭(yù) 攒聚(zǎn) 宽宥(yòu) 熙来攘往(nǎng) D: 澎湃(péng) 竣工(jùn) 迸溅(bìng) 鲜为人知(xiān) |
10、 | 下列作家作品是同一朝代的是 ( ) B: ③④⑥ C: ②⑤⑥ D: ①③④ |
课内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赎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役不兴,年谷丰稳,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唐代吴兢《贞观政要》) 注: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 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项是( )A: 景 四时之景不同 至若春和景明 B: 谓 太守自谓也 太守谓谁 C: 绝 往来而不绝者 绝懒多生怪柏 D: 游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似与游者相乐 (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 3 )语段(甲)中作者始终以“太守”自称,结尾才点出太守姓名,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 )结合语段(甲)(乙)的内容分别概括唐太宗的治国之道与欧阳修为官之道的特点。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
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时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②事实上,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
③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
④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晴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
⑤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⑥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了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了43%。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5年增长一倍。
⑦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2012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⑧有媒体评论称: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
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 3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火车上的相遇
邓迎雪
①大二的时候,他的生活就像一幅乱七八糟的调色板——逃课、喝酒、玩网游、谈恋爱,很忙,但都与学业无关。颓废、不求上进,他自己并不是没有警醒,只是计划容易,执行好难。他还是会隔三岔五地玩个通宵。
②暑假,他原打算在学校补补功课,再打份工,可是朋友又邀他参加同学们的假期游。无奈,他只好再次搁置计划,登上了开往西安的列车。正值暑运,车上人满为患,他们只买到两张卧铺票。大家只好轮换去休息,余下的就在硬座车厢里打扑克,玩得不亦乐乎。
③凌晨三点,他带着浓重的困意去卧铺车厢休息,人太多,走道里挤满了困倦不堪的人们,小小的空间里,人们横七竖八地或坐或躺。他忽然像针扎一样,大声叫起来,只见他的父亲蜷在角落里,背倚着包裹,微仰着脸睡着。世界很大,有时却又很小,他竟会在这里和父亲相遇。
④父亲看见他也大吃一惊。父亲说,他是去郑州的建筑队干活,农活忙完了,正好出去转转。望着父亲皱巴巴的汗衫,乱蓬蓬的头发,黝黑苍老的脸,他知道父亲故作轻松的话语,是不想让他担心。父亲问他去哪里,他嗫嚅着说出行程。父亲却鼓励他,年轻人就该这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想到亮红灯的功课,他不敢看父亲的眼睛。
⑤那晚,父亲在他的卧铺位上睡得很香。送父亲下车后,他发现自己的口袋里多了200元钱,两张皱皱巴巴、浸着汗渍的钞票,让他觉着沉重、烫手。他忽然就没有了出游的兴致,那场旅行,他的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满是皱纹的面容。从风景区回来时,他在父亲打工的城市下了车。天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暑气滚滚,空气里冒着干渴的味道。
⑥在郊外的建筑工地,他见到了正在忙碌的父亲。父亲正踩着用木板搭起的脚手架,叮叮当当地捆扎钢筋。看见他,父亲急忙从脚手架上下来,心疼地责备他大热天里来工地做什么。看着父亲湿透的汗衫,被暑热熏得黑红的脸膛,他直觉着嗓子发堵,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从他脸上滑下,流进嘴里,咸涩的苦。
⑦正说着话,有工友从身边走过。父亲自豪地介绍,这是俺上大学的儿子。那工友又问在学校学的啥。念的是计算机,开学就大三了,父亲大声回答,又侧头看看他,一脸欣慰的幸福的笑。他心里五味杂陈,想想那两门挂科的功课,无地自容。
⑧他在工地呆了两天,才知道,那天父亲在火车上把仅有的钱都留给了他,现在的生活费是拿工钱代扣的。天气那么热,每天强体力的劳动,简单、粗糙的饭菜就是父亲全部的生活内容,他苦劝父亲回家,他留下来做工。父亲有些生气:“俺是干庄稼活的,这点累算啥,这哪是你读书人呆的地方,你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比啥都强。”
⑨这些年,他变得浮躁无比,忘记了自己的来处。如今,父亲烈日下的汗水,一滴一滴溅在他心里,唤醒了他沉睡的心。
⑩多年后,当他和父亲聊天,还常常会提到那年夏天。只是他没有告诉父亲,如果没有那次火车上的相遇,他不知还要挥霍多久的时光。
(选自《青年文摘》2013年第3期)
( 1 )请简要概括在“火车上的相遇”前后各写了什么内容。( 2 )请结合语境,对第④、⑤段画线的句子作简要品析。①父亲问他去哪里,他嗫嚅着说出行程。
②天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暑气滚滚,空气里冒着干渴的味道。
( 3 )说说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4 )通读全文,理解第⑨段“父亲烈日下的汗水,一滴一滴溅在他心里,唤醒了他沉睡的心”一句的含义。有人问巴西球员贝利:“你最满意的进球是哪一个?”贝利答道:“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主题要鲜明,思路要清晰。②不能写成诗歌剧;③字数不少于650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