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汕头市东厦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B: 雨果说:“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
C: 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D: 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索。
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
A: 神采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B: 精神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C: 淫则不能励精(懈怠。)
D: 然大喜(同“释”,舍弃,放纵。)
3、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的不同人生和反抗道路,表现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平等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B: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塑造时非常注意表现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如鲁智深李逵,二者同是疾恶如仇,脾气火爆人物形象,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则头脑简单,直爽率直。
C: 《艾青诗选》常借“太阳”表达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我爱这土地》中,诗人化身为“鸟”。抒发了自己对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
D: 《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是一部优秀的章回体小说。
4、“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污、最无耻的事情!”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A: 讲演一开始就说明李先生没有罪。
B: 引起听众注意。
C: 讲演一开始就义正辞严地揭露反动派的卑劣无耻。
D: 使敌人害怕
5、一般认为,古希腊戏剧起源于对某个神的祭祀,这个神是( )
A: 酒神
B: 天神
C: 爱神
D: 战神
6、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叹(kài) 滞碍 孜不倦(zī) 豁然惯通
B: 梁(jǐ) 要决 一风顺(fáng) 恃才放旷
C: 少(qǐng) 逞辩 不知所(cuò) 面面相觑
D: 式(mú) 禀告 人不倦(huì) 前扑后继
7、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智能高铁”列车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等功能。

②“智能高铁”是近两年来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是未来中国高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③同时将实现全面电子客票、全程畅通出行、只能引导等综合运输服务。

④最终实现我国高铁的智能化。

⑤按照铁路专家的解释,“智能高铁”是利用大数据、北斗定位、5G通讯等先进技术,将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铁技术集成融合。

A: ⑤①③②④
B: ⑤③②①④
C: ②③④①⑤
D: ②⑤①③④
8、下列场合中,文明警示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当你伸手采摘我时,你我的美丽都已不存在了。(花园里)
B: 严禁践踏,违者重罚。(草地旁)
C: 为了他人的思考,请静静地读书。(阅览室)
D: 如果您想吸烟,定时炸弹在身边。(加油站旁)
9、关于诗歌,下列说法有误额一项是( )
A: 现代诗,指“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创作的新体诗歌,也称新诗。
B: 按表达方式分,现代诗歌可以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和哲理诗。
C: 新诗采用现代口语,不受格律的限制,所以不需要押韵,形式不要求整齐。
D: 诗歌的功能在于表现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它的语言以凝练隽永见长。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不容易翻译得好,它要求翻译人员具有相当的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才能胜任。
B: 今天,“美丽中国”已不是简单的描述性词语,而是中华民族上上下下共同追求的愿景。
C: 杭州的开发商们,在很多年前就开始尝试着低碳住宅的应用和研发,并将此作为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差异性经营的竞争力。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 1 )第二联中的“烟”有哪些特点?

( 2 )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

唐太宗论弓矢

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选自《资治通鉴 唐纪》)

[注释]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③弓工:造弓的工匠。④邪:不正。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 1 )解释下列加点字。

太子少师________

朕问其________

( 2 )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 3 )在这个故事中,唐太宗的英明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只有内在品格确实很高的人,才可以不计较小节。犹如没有衬景的宝石,必须自身珍贵才会蒙受爱重一样。

②深入观察人生会看出,获得赞扬之道犹如经营致富之道,正像一句俗话所说:“薄利才能多销。”同样,小节上的一丝不苟常可赢得很高的称赞。因为小节更易为人注意,而施展大才的机会犹如节日,并非每天都有。因此,举止彬彬有礼的人,一定能赢得好的名誉。这正如西班牙的伊丽莎白女王所说,“礼节乃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

③其实要习得优美的举止,只要做到细心就可以。因为人只要不粗忽,他就自然会乐于观察和模仿别人的优点。礼节要举止自然才显得高贵。假如表现过于做作,那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因为举止言谈优美本身就包括自然和纯真。有的人举止言谈好像在作曲,其中的每一个音节都仔细推敲过。但这种明察秋毫的人,却可能不见舆薪。也有人举止粗放不拘礼仪,这种不自重的结果使别人也放弃对他的尊重。

④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类间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却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如果把礼仪形式看得高于一切,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因此在语言交际中要善于找到一种分寸,使之既直爽又不失礼。这是最好又是最难的。

⑤要注意——在亲密的同伴之间应保持矜持以免被狎犯。在地位较低的下属面前却不妨显得亲密,这样会倍受敬重。事事都伸头的人是自轻自贱并惹人厌嫌的。好心助人时要让人感到这种帮助是出自对他的爱重,而并非你天性多情乐施。表示一种赞同的时候,不要忘记略示还有保留——以表明这种赞同并非阿谀而是经过思考。即使对很能干的人,也不可过于恭维,否则难免被你的嫉妒者看作拍马屁。在面临大事之际,就不要过于计较形式。否则将如所罗门所说的:“看风者无法播种,看云者不得收获。”只有愚者才等待机会,而智者则造就机会。总而言之,礼貌举止好比人的穿衣——既不可太宽也不可太紧。要讲究有余地,宽裕而不失大体,如此行动才能自如。

(选自培根著、何新译《人生论》,有改动)

( 1 )给本文加上恰当的标题:《论________》。
( 2 )本文可分为两部分,请你把各部分所论述的问题用问句形式表达出来。
( 3 )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论证。请你在第⑤段中找出一个例子,并简要分析其论证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五月槐花香

①母亲打来电话,告诉我故乡的槐花又开了。放下电话,轻轻推开窗户,一股晚风夹杂着城市特有的气味扑面而来。望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突然感觉心里空荡荡的。

②好不容易捱到天亮,随便装点了行囊,我便踏上了回乡的路途。

③刚走到村口,远远的我便看到了坐在门前老槐树下的母亲。

④“妈——”

⑤我的喉咙里涩涩的,A.母亲抬起头,摘下眼镜,眼睛里满是惊喜,随即放下手中的活,像个孩子似的拉着我的手问长问短。我觉得母亲好像又苍老了许多。我鼻子一酸,泪水差点流了出来。母亲好像觉察到了什么,便岔开话题:“云儿,快歇着去,妈去给你打水,洗把脸再说。”母亲顺手拿起毛巾和脸盆。我分明看到:母亲在转身的那一瞬间,迅速地拭去了腮边两行浊泪……

⑥捧起冰凉的井水洗完脸后,顿觉轻松了许多。摆脱了平日里繁多的应酬,此时只想美美地睡上一觉,就势躺在大沙发上,竟酣然入睡了。

⑦一觉醒来,母亲不知干什么去了,我信步走出了卧室。B.屋外,一树树槐花开得正艳,满树的花瓣如串串剔透的水晶,鹅黄的花蕊不时散发着醉人的清香。

⑧母亲颤巍巍地站在凳子上,踮着双脚,举着一根长长的竹竿,吃力地从树枝上打下串串的槐花。如血的残阳,母亲的身影显得格外瘦弱。不觉中淡淡的花香将我眼睛浸得湿润……

⑨晚上,母亲在闷热的厨房里,又是和面,又是洗槐花。忙活了大半天,才兴冲冲地端给我一碗馋人的槐花饭。我接过这似有千钧的“佳肴”,狼吞虎咽地吃个精光。母亲静静地坐在我的对面,满脸都是灿烂的笑容。

⑩临睡前,母亲从衣柜里拿出崭新的床单、被褥,铺好床后,再三嘱咐我盖好被子,乡下夜里寒气重。那晚,母亲将我的脚丫紧紧的接在地温暖的怀抱。温馨的梦里,我拉着母亲的手,在开满槐花的山坡,听她讲《王子与母亲》的故事……

⑪第二天,母亲起得很早,走了四五里山路从镇上买来一瓶槐花蜜,硬是塞进了早已被她塞得满满的行囊。接着便又张罗着为我做早点。望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刹那间我竟觉得自己就是故事中那位残忍的王子。

⑫临走时,母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将我送到村口,又是一番千叮咛,万嘱咐。

⑬坐在返城的客车上,窗外,一树树冰清玉洁的槐花一闪而过,我蓦然觉得,母亲的爱诚如这朴实而又圣洁的槐花,虽然平凡却又凝重而深沉,足以让我一辈子去细细品味。五月的风拂过脸庞,一缕醉人的幽香潜入心底,淡淡的花香中,我已泪流满面……

( 1 )文章以“五月的槐花”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 2 )第①段结尾“望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突然感觉心里空荡荡的”,请联系上下文,说说“我”为什么“心里空荡荡的”?
( 3 )⑧—⑫段通过具体描述表现母亲对“我”的爱,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⑧—⑫段的内容。(每点不超过10个字)

第⑧段:________

第⑨段:________

第⑩段:________

第⑪段:________

第⑫段:送别时,母亲叮嘱“我”

( 4 )文章第⑧段“不觉中淡淡的花香将我眼睛浸得湿润……”,请简析“我眼睛湿润”的原因。
( 5 )请从文中划线的A,B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

A.母亲抬起头,摘下眼镜,眼睛里满是惊喜,随即放下手中的活,像个孩子似的拉着我的手问长问短。

B.屋外,一树树槐花开得正艳,满树晶莹的花瓣如串串剔透的水晶,鹅黄的花蕊不时散发着醉人的清香。

( 6 )故乡的槐花散发着醉人的幽香,故乡的槐花充溢着浓浓的爱意。读完这篇文章,你一定对故乡、对母亲深有感触。请把你的感触表达出来,字数100字左右。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温暖,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友善、父母的关怀、朋友的帮助……都让我们如沐春风。

请以“你的 温暖了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③字数不少于5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无休无止”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