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铭、说、记、表”等都是文体的标志,无论叙事、抒情、写景,都是为了表达观点。 B: “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C: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现宝,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是最基本的定则。 D: 中国传统戏曲脸谱的各种颜色有不同的代表意义,如关公的红色脸谱代表忠义。 |
2、 | 下列对《童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品从“我”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B: 阿廖沙的外祖父是开染坊的,但随着家业的衰败,外祖父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 C: 在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D: 小说的基调整体上显得严肃、低沉,在这悲剧氛围中让人们无法看到战胜悲剧命运的曙光。 |
3、 | 与“宾客意少舒”中“舒”的意思相同的是( ) A: 心情舒畅B: 动作舒缓 C: 舒筋活血 |
4、 | 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明媚,这一个风云变幻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 B: 所幸,奥林匹克主义并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而是无所畏惧、无可指摘地挺了过来。 C: 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思蛛网一般。 D: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
5、 |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观望 遏制 C: 怀疑 阻止 D: 乐观 导致 |
6、 |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马革果尸 妇儒皆知 心会神凝 彷徨 B: 感情震荡 燕然勒功 零乱不堪 徙劳 C: 一拍即合 当之无愧 惹人注目 磐石 D: 和爱可亲 死而后己 无瑕顾及 滑稽 |
7、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粗犷 荣膺 走头无路 箪食壶浆 B: 彗星 晌午 刨根问底 老骥伏枥 C: 修葺 崩殂 心无旁鹜 轻歌曼舞 D: 告罄 褴缕 战战兢兢 觥筹交错 |
8、 |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嘹亮 恍然大悟 疲惫不堪 各得其所 B: 附和 美不甚收 自做主张 花枝招展 C: 静谧 油然而生 淅淅沥沥 咄咄逼人 D: 酝酿 花团锦簇 截然不同 喜出望外 |
9、 |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汤普生夫人的举动止住了孩子们的笑声,全场鸦雀无声。B: 母亲一走进花丛,那些花就手舞足蹈 , 像见到了亲人。 C: 走在上学的路上,我经常萍水相逢一些老朋友。 D: 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
10、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人们喜气洋洋,走亲访友,美不胜收。 B: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樊锦诗兀兀穷年 , 把大半辈子光阴都奉献给敦煌石窟的研究。 C: 广播电视卫星发射升空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推波助澜 , 将其送入预定轨道。 D: 实验小学的老师们认真准备,置身事外 , 确保学生复学工作顺利开展。 |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 1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每章的开头都以景起兴,渲染萧索凄迷的氛围,为下文人物活动提供背景。 B: 诗中“宛”字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隐约缥缈的,又或许是诗人痴迷心境下的幻觉。 C: 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暗示了地点的转换。 D: 全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显示出主人公的情感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 2 )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述。 |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甲】核舟记(节选)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选自[清]张潮《虞初新志》 【乙】濮仲谦雕刻 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粥粥①若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其竹器,一帚、一刷,竹寸耳,勾勒②数刀,价以两③计。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奇,则是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真不可解也。 仲谦名噪甚得其一款④物辄腾贵。三山街润泽⑤于仲谦之手者,数十人焉,而仲谦赤贫自如也。于友人座间见有佳竹、佳犀,辄自为之。意偶不属,虽势劫之、利啖之,终不可得。 ——选自[明]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①粥粥:卑恭和顺的样子。②勒:刻。③两:两倍。④款:在书画雕刻作品上的签名题字。⑤润泽:受到好处、恩惠。 (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①罔不因势象形________ ②尝贻余核舟一________ ③价以两计________ ④辄自为之________ ( 2 )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仲 谦 名 噪 甚 得 其 一 款 物 辄 腾 贵。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三山街润泽于仲谦之手者,数十人焉,而仲谦赤贫自如也。 ( 4 )同为从事雕刻工作的手工艺人,王叔远的手艺“________”,濮仲谦的手艺“________”,都让人叹为观止。不同的是,《核舟记》侧重于对核舟的介绍,《濮仲谦雕刻》则侧重于对人物的塑造。请结合【乙】文的具体内容,分析濮仲谦的人物形象:________。 |
①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离子和钠离子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氯离子具有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和组成胃酸等生理作用。钠离子在人体水量恒定上起主要调节作用,钠多则水也多,钠少水也应当减少。因此盐摄入过多时,可能发生水肿,过少时,可能引起脱水。
②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结果秋田县居民中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偏高,是日本有名的短命县。
③为什么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呢?研究表明,盐能使人体“水化”。也就是说,人体盐分多了,对水分的需求也要相应的增加,从而使过多的水分滞留在体内,导致血管内血浆容量增加,最终引发高血压。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蛋白质“Racl”在摄取盐分过多导致高血压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如果开发出抑制Racl的药物,就能够治疗因摄取盐分过多而导致的高血压。
④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以5克为宜,不宜超过6克。事实上人们的盐摄入量往往高于此推荐值。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每天摄入盐9.7克,农村居民为11.1克,并且中老年群体盐摄入量明显高于青少年。
⑤减少盐的摄入不仅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还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由此可见,对于高血压、脑血栓等疾病患者,采取限制盐摄入量要比多吃蛋白质和不吃肥肉等措施更有效。
⑥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将盐摄入量从每天9—12克减少到5—6克,血压会有明显的降低。通过这种方式所达到的降压效果等同于口服降压药的效果。
⑦减少盐的摄入量是能够做到的。如何减少盐的摄入量呢?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一般而言,20毫升酱油中含有约3克盐,10克黄豆酱中约1.5克。如果炒菜时需要用酱油或酱类调味时,应按比例减少相应的盐用量。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尽量少放盐。不吃或少吃咸菜以及含盐量多的酱菜、腌肉制品等食物。最后应多选择含钾多、含钠少的绿色食品。谷类中的荞麦和小米钾含量较高,蔬菜中土豆、藕、油菜、大白菜、番茄等和水果中大枣、山楂、香蕉、苹果等都含有比较丰富的钾。
⑧如何降低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呢?请记住,少吃盐永远是你的健康之道。
( 1 )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盐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 1 )第①节中母亲的哪些言行表达出她无私的母爱?( 2 )第③节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我的回答”是:________;“她喜出望外”的原因是:________。( 3 )从文中找出母亲对“我”无微不至关心的细节,并作些点评。( 4 )第③节中母亲“挡在窗前”是因为:________。这与上文________情节相呼应。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