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文学常识及相关解说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峡》——郦道元——《水经注》——写景时动静结合,富有情趣。 B: 《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齐文学家——将写景与抒情融为一体。 C: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D: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中宰相”——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知音共享美景的得意之感 |
2、 |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B: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濂全集》,作者宋濂是元末明初文学家。《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序言。 C: 《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 D: 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发人深思。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B: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 , 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C: 伏尔泰具有女性的温情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瀚无际的心胸。 D: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 |
4、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B: 做事前,要仔细想想为什么做这件事,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好。 C: 公园的一角,几个小姑娘正在排练舞蹈,看上去都是十二三岁的样子。 D: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安塞腰鼓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震耳欲聋的声响,让人看得眼花缭乱。B: 《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不仅表现他本领大,更丰富了这个英雄的形象,使整个神话更显浪漫主义。 C: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实现他们的使命。 D: 看到《斑羚飞度》中那悲壮的一跃,我们怎能被这一曲生命的赞歌所感动? |
6、 |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春夏之际,市场上的菜摊上摆满了白菜、辣椒、牛肉、茄子等蔬菜。B: 凉风习习,树枝摇曳,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C: 为防止类似的伤害事故再次发生,学校保卫科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 在老师的悉心辅导下,使我的写作能力迅速提高。 |
7、 |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B: 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 C: 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D: 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
8、 |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恣睢 端祥 郑重其事 扭捏做态 B: 宽宥 赃物 不由分说 言不及意 C: 愧赧 秘诀 行之有效 附庸风雅 D: 糟蹋 墨守 鸠站鹊巢 如雷灌耳 |
9、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恪守 郑重其事 宽宥 歇斯底里 B: 聘婷 附庸风雅 遵循 断章取意 C: 桑梓 相得益章 怨伥 孜孜不倦 D: 儒养 言不及义 阴诲 前仆后继 |
10、 | 下列元代戏剧作品作品中,属于四大爱情剧的有( ) A: 《西厢记》 B: 《窦娥冤》 C: 《梧桐雨》 D: 《柳毅传书》 |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小题2】根据诗意,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4分) B: “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 这首诗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 这首诗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 2 )根据诗意,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①词上阕写景或叙事,下阕抒情言志。这首词上阕写什么景?有什么特点? ②下阕抒发的感情是: 。 |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执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 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 1 )字义解释执________ 俄________ 至________ 截________ 遂________ ( 2 )句子翻译①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②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③遂依而截之。 ( 3 )这个故事讽刺的是谁?讽刺了什么现象?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
芦花荡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卜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①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
②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
③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地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拒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拒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地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
④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地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拒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地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 1 )选文第①段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孔乙己以读书人自居?请以“这才是我的路”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2)不出现真实校、人名;(3)文体不限;(4)书写工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