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韶关市乐昌市廊田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硕果 挚友 亘古 马革裹尸 妇儒皆知
B: 调羹 谣言 镐头 鞠躬尽瘁 锋芒毕露
C: 奠基 深宵 斑澜 警报迭起 不以为然
D: 选聘 澎湃 高梁 至死不懈 慷慨淋漓
2、

下列加下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沙橘洲音乐节上,五色斑斓的灯光,光芒四射的烟火,把这个橘子洲头的上空映的无比绚烂。
B: 湖南省首届“青少年国学知识大赛”在长沙隆重举行,通过观看比赛,我们了解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国学知识。
C: 电影《摔跤吧,爸爸》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趋之若鹜 , 电影院竟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局面。
D: 远亲不如近邻 , 很多老人与邻居结成对子,互相帮助,自发形成“互助养老”的模式。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切实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校园的关键。
B: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C: 通过四年的不懈努力,使我终于考上了理想的高中。
D: 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4、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看到女儿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妈妈眉开眼笑 , 喜不自禁。
B: 她灵机一动 , 为自己的新小说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名字。
C: 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D: 近年来,新疆考古出土了多条裤子,其中一条距今已有1500多年,不仅样式是当今时髦的灯笼裤型,而且用的还是现在仍流行的百褶面料,真是不可思议
5、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2016里约残奥会上,使中国军团斩获107枚金牌。(去掉“使”)
B: 我们应该吸取血的教训,遵守交通规则,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去掉“不”)
C: 即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快乐才能伴你一辈子,因为好体魄是成功的前提。(把“才” 改为“就”)
D: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观察”和“解决”调换位置)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淅/临 草/痪/沙
B: 笑/静 时/那 粗/空
C: 争/起/石/轻
D: 徊/球 心/记/吝
7、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有水缓沙白的平川,也有礁石林立的急弯险滩

②在生活的河流里,有碧波荡漾也有逆浪翻卷

③生命是舟,注定要在生活的河流里破浪航行

④放舟平湖,一帆风顺,固然是天下人之心愿

⑤可是,人生俗世间,又凯能事事如意,时时顺风


A: ③②①④⑤
B: ③④⑤②①
C: ③①②④⑤
D: ③④②①⑤
8、

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词义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B: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卖弄:摆弄、夸耀。)
C: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菡萏:这里指红莲含苞未放。)
D: 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热烈:强烈,热情四溢。)
9、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颁发 震憾 磨肩接踵 哗众取宠
B: 禁锢 劳碌 战战惊惊 丝豪不爽
C: 俯瞰 斟酌 正经危坐 如坐针毡
D: 鼎盛 意蕴 信手拈来 雕梁画栋
10、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疯了。
B: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诚惶诚恐 , 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C: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D: 现在,只有一个人能搭救何满子;何满子望眼欲穿 , 这颗救星却迟迟不从东边闪现出来。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行香子

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驰,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酒,一溪云。

【注释】①隙中驹:隙指墙壁缝隙,驹指日影。②石中火;击石发出的火星。③陶陶:欢乐的样子。

(甲)“无尘”写出夜气清新,“如银”写出月光皎洁。这两句营造幽静的氛围,引发对人生的思索。

(乙)

(丙)

(丁)“归去”二字令人联想到《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但两处“归去”表达的意思有所不同:

( 1 )阅读这首词,参考(甲)处批注,从(乙)(丙)中选择一处作理解式批注。

我选(________)处,________。

( 2 )结合词作内容,补全(丁)处联想式批注。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合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予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俄而雪骤________

②撒盐空中差可________

③尊君在________

( 2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只划一处。

待君久不至。

( 3 )请简要说说“家君”和“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5 )“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为什么?
( 6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下列各题。

百无一用非书生

①常有人言:“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大谬!

②君不见:蔺相如,书生也,完璧归赵,义折廉颇,谱就千古佳话;西汉张子房,书生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大汉三百年锦绣江山;蜀汉诸葛亮,书生也,怀五湖四海之志,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功成八阵图;北宋范仲淹,书生也,西陲守土,保疆卫国,令强寇丧胆;康有为梁启超,书生也,奋发意气,公车上书,励志图存,戊戌变法。虽只百日,却给暮气沉沉的晚清带来了一线生机。

③“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一个“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读书人,以主宰国家命运的雄心壮志,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雄才伟略,以“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豪迈激情,让中国大地换了人间。

④意气书生,不为帝王唱颂歌,只为苍生伸正义,社会在他们的呼喊声中变革,历史在他们的手里改写,世界在他们的智慧推动中前进;书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吟风弄月、舞文弄墨,本是看家本领;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更显超迈才情。悠悠华夏五千载,光辉灿烂的文明正是他们智慧的结晶。由此可见,百无一用非书生!

⑤知识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书生的作用更是巨大!

⑥国家的竞争中,科技和知识的载体﹣﹣书生们,理所当然地成为综合国力比拼中的决定因素!科教兴国,各行各业的书生们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亿万书生正以一身所学,建设锦绣家邦,复兴伟大中华

⑦百无一用的书生,指的是那些只知道“寻章摘句”的书呆子。真正的书生绝非“纸上之阅历多,世事之阅历少;笔墨之精神多,经济之精神少”的书呆子。而是以天下为己任,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真俊杰!

③百无一用非书生,天生书生必有用!

(选自《格言•2013增刊》作者:孙亮 略有改动)

( 1 )阅读文章①一④段,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提出自己观点的?

( 2 )文章第⑤段在结构和内容上都起到哪些作用?

( 3 )请为第⑥段划线句补写一个具体的事实论据。

( 4 )你怎样理解第⑦段中“寻章摘句”一词?

( 5 )真正“有用”的书生具有怎样的精神?(请用原文回答)

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后来,父子俩都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这样反而好了。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鸭子在这里长得飞快。很快就有了成年鸭子的样子。当它们全部浮在水面上时,居然已经是一大片了。

杜小康注定了要在这里接受磨难。而磨难他的,正是这些由他和父亲精心照料而长得如此肥硕的鸭子。

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了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万千枝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 1 )“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们已无法摆脱孤独了。
B: 他们已习惯孤独了。
C: 他们已开始喜欢孤独了。
D: 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到麻油地了。
( 2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杜小康正在成长正在变得坚强。
( 3 )作者在描写暴风雨来临前后的景致时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方法,请各举一例并说明其表达作用。________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阿伦尼乌斯是瑞典化学家,就是他创立了物理化学。我轻的时候。他发现了电离理论并把它告诉了母校的老师,却遭到了母校老师无情的讽刺,他的论文也被学校学术委员会否决。可是,阿伦尼乌斯始终充满自信。他把论文潜心修改后,寄给了欧洲四位有名的化学室,终于得到了他们的肯定。其中一位化学家在给阿伦尼乌斯的信电中说;“你是我见过的最执着最有才气的年轻人。阿伦尼乌斯受到了极大的我舞,继续丰富自己的电离理论,终于成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这个故事至少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自信,是成功的保障;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对肯努力有才华的年轻人要给予鼓励。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进行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无休止的贪婪”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