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广州一中外国语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四句中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照明弹也一个接一个地升起,好像在月亮下面点了无数盏的汽油灯。
B: 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
C: 说也怪,他背后好像长了眼睛似的,倒自动在路边站下了。
D: 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藏污纳垢 粗制烂造 崎岖不平 相形见绌
B: 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引人注目 家徒四壁
C: 器宇轩昂 神密莫测 莫衷一是 孤苦伶仃
D: 黯然失色 麻木不人 千山万壑 长吁短叹
3、下列文化常识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回延安》全诗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节一行,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B: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小生”指年轻男子。
C: 《诗经》中,“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颂”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
D: 《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名作,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为了千家万户的安康,舍小家为大家,毅然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无畏出征。
B: 科学家们发现,轻柔的音乐可以使人脑中的血液循环减慢,进而使人有轻松的感觉。
C: 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发展和培育的重要条件。
D: 《清明上河图》不是“繁荣市景图”,也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飞红滴翠记黄山》是一篇解说词,是为电视旅游风光片《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它有别于一般的游记,是借助电视镜头展示画面来介绍自然风光的。
B: 《多收了三五斗》这篇散文记叙了江南小城旧毡帽朋友们被迫贱价粜米的故事,描绘了旧中国农民共同的悲惨命运,作者叶圣陶。
C: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美》中认为:“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D: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描绘了奇丽多姿的富春江山水,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6、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片树林里生活着各种昆虫和鸟类,有蝴蝶、蜻蜓、青蛙和蛐蛐等,它们三年前就在这里啸聚山林了。
B: 耳语是被视为不信任在场人士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在大庭广众之下与同伴耳语是很不礼貌的事。
C: 由于老教练对他的球技吹毛求疵 , 因而他才会成为球技最全面的选手。
D: 新厨师做的这道川菜,只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味同嚼蜡
7、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点缀 签赏 惟妙惟肖 重岩叠嶂
B: 暄嚣 休憩 就地取材 别具匠心
C: 蔷薇 挖掘 巧妙绝伦 络译不绝
D: 掩映 寂寞 因地制宜 长途跋涉
8、

为下面这段文字提炼主要观点,最正确的一项是( )
一位智者这样说过:“你必须宽容三次。你必须原谅你自己,因为你不可能完美无缺;你必须原谅你的敌人,因为你的愤怒之火只会影响自己和家人;在寻找快乐的路途中,最难做到的或许是你必须原谅你的朋友,因为越是亲密的朋友,越能于无意中深深中伤你。”我们常常是对别人太严厉了。每个人都在企图证明:我是对的,而你错了。能装下别人或自己的缺点,才能装下整个世界的风雨。我们宽容了别人,同样是自我的赐福。

A: 宽容是一种美德
B: 宽容是一种博大
C: 宽容是人一生中的福气
D: 宽容是自我的赐福
9、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切商品都蕴藏着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不会有价值。
B: 生命是一种缘,你蓄意追求的东西也许终生得不到,而你不曾期遇的灿烂,反而会在你的淡泊从容中不期而至。
C: 9月19日,国家主席在会见来访的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时表示,希望美方谨言慎行 , 不要介入钓鱼岛主权争议,不要做任何可能激化矛盾令时局更加复杂的事情。
D: 此时钱塘江不再平静它掀起了三米多高的巨浪,飞溅起无数朵浪花发出振聋发聩的响声犹如万马奔腾锐不可当。
10、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翠的喉咙。
B: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撒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C: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
D: 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 1 )《暮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体现了春之“暮”。

( 2 )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作简要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会稽: 地名。 ②簟[diàn]: 竹席。 ③荐:草垫。 ④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⑤长:旧读zhànɡ,多余,剩余。

(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可一领及我 以 ②后大闻

( 2 )成语“身无长物”出自本文,从文段看它的意思是 , 从中可以看出王恭具有 的品德。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现代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最后的绝招

聂鑫森

“面人雷”,当然姓雷,但叫什么名字,谁也不清楚。北地口音,六十来岁的样子,骨格清奇,黄面短须,双眼特别锐亮,像鹰眼,有点冷。他是吃捏面人这碗饭的,在这个广场捏面人差不多有一年了,只要不下雨不落雪,“面人雷”就会准时出来设摊。

行头很简单:一个小木箱,里面放着捏面人的原料和工具;一个可收可放的小支架,上面挂着一个纸板,正中写着“面人雷”三个大字,两边各写一行小字:“为真人捏像;继绝技传家。”——这是一种顶尖的绝技,对着活人捏像,捏谁像谁。他捏面人很快,顾客站个十来分钟就行了,称得上是“立等可取”。顾客满意了,给十块钱;觉得不像,他不取分文,而且立刻毁掉,再不重捏——这样的情景似乎从没出现过。他捏面人,先是几个手指翻飞,刹时便成型,再用小竹片、小剪刀和细铁签修一修,无不形神毕肖。

闲空时,“面人雷”会安静地坐下来,手里拿着面粉,两只眼睛左瞄右瞅,专捏那些有特点的人物。真正有特点的人物是那些“老江湖”:算命测字的“半仙”,耍解卖艺的赤膊汉子,硬讨善要的乞丐,打锣耍猴的河南人……当然,他也捏那些在广场游荡乘机作案的小偷,江湖上称这类人为“青插”;专弄“碰瓷”的骗家,手里拎着瓶假名酒,寻机让人碰落摔碎,然后“索赔”……捏好了,悄然放入木箱,秘不示人。

这么大的广场,这么大的人流量,各类案子总是会发生的。

负责车站治安的铁路警察,常会秘密地把“面人雷”找去,请他帮忙破案。

“面人雷”会把那些涉案疑犯的面人拿出来,冷冷地说:“你们只管抓就是,错不了。”他们知道“面人雷”是靠这门手艺吃饭的,便要按人头给钱。“面人雷”说:“这算我的义务,免了!只是……请你们保密,给我留碗饭吃。”

小偷抓了。“碰瓷”的抓了。那些面人捏得太像了,一抓一个准。

这是个秋天的深夜,无星无月,风飒飒地刮着。

“面人雷”睡得正香,门栓被拨开了。屋里突然亮起灯,被子被猛地掀开,三条大汉把“面人雷”揪了起来。

“面人雷”立刻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他很镇静:“兄弟,总得让我穿上衣服吧,风冷人哩。”

其中一个年纪较大的汉子,脸上有颗肉痣,说:“老哥,是你把我们出卖给了官家,你应该懂规矩,今晚得做了你!”

“面人雷”笑了笑:“兄弟,你们误会了,谁使的绊子呢?”

“老哥,没有不透风的墙,你老老实实跟我们走一趟。”

“我这一把年纪了,死也不足惜。兄弟,我捏了一辈子的面人,让我最后为自己捏一个吧,给老家的儿孙留个念想。不必担心一个年老力衰的人,还能把你们怎么样。”

他们同意了。

“面人雷”打量了他们几眼,说:“谢谢。”然后便拿出一大团面粉和工具,坐在桌前,对着一个有支架的小镜子捏起来。三个人坐到一边去,抽着烟,小声地说着话。

“面人雷”很快就捏好了,是他的一个立像,有三寸来高,右手拿着小竹片,左手握拳。底座边刻着一行字:手中有乾坤。面人雷自捏像。

那三个人拿着面人轮流看了看,随手摆在桌子上。

……

两天后,在二十里外的一条深渠里,发现了“面人雷”的尸体,脖子上有深深的刀痕。

公安局刑侦队队长,是个年轻人,业余喜欢搞雕塑。他把“面人雷”的自捏像放在办公桌上,关起门看了整整一天。他发现那支小竹片的尖端,正对着那只握着的拳头,而那拳头从比例上看略显硕大,似乎握着什么东西。“手中有乾坤”?他小心地掰开了那个拳头,在掌心里出现了几个极小的面人!在放大镜下一看,眉眼无不清晰,那个脸上有颗肉痣的汉子,是个黑道上的头目,曾因诈骗坐过牢。“面人雷”在临死前,给这几个家伙捏了像!

这几个疑犯很快就被抓捕归案。

追认“面人雷”为“烈士”的报告也随即批复下来了。

追悼会开得非常隆重,正面墙上挂着“面人雷”的遗像——是那尊自捏面人的放大照片。

挽联是这样写的:

手中有乾坤,小技大道;

心中明善恶,虽死犹生。

(选自《小说月刊》2010年02期,有删改)

( 1 )小说结尾的挽联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

( 2 )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作用。

①“面人雷”会把那些涉案疑犯的面人拿出来,冷冷地说:“你们只管抓就是,错不了。”

②“面人雷”笑了笑:“兄弟,你们误会了,谁使的绊子呢?”

( 3 )结合文本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 4 )“面人雷”是一个怎样的人?

( 5 )有人认为,“面人雷”的功夫全在手上,建议把小说题目改为“手中有乾坤”,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拴在琴凳上的十年

①我生长在大西北沙漠边缘的油田小镇。妈妈做出“一定要让女儿学钢琴”这个决定的那年,我才4岁半,坐在小课桌前,脚还踩不到地面。妈妈和爸爸月工资加在一起也就两三百元。家里存款两三千,而一架钢琴怎么说也要近万元。

②钢琴搬回家的场景我还记得。那是春夏之交,爸爸和他七八个年轻的朋友把一个巨大的、沉重的、被严严实实包裹的大家伙抬上三楼。小小的家里围了很多人,包裹层层打开,黑色的钢琴在阳光下明晃晃的。

③妈妈像是对着全世界宣布:“贝贝,这是你5岁的生日礼物。你以后要好好学,听见没?”

④“嗯!”我怯弱地答应了。

⑤后来我明自,永远不要轻易答应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事情,尤其自己还懵懂无知的时候。——即便当时明白又如何,我没有选择的权利。

⑥随着钢琴搬进家门的,是一些铁律:所有作业必须在下午放学前完成,每晚七点到九点固定练琴两小时,中途只能上厕所一次,喝水一次……

⑦从钢琴进门到我初中毕业,妈妈每晚会坐在我的旁边,从开始的音阶,到每一首曲子的每一个音阶和节拍,全程监督,几乎全年无休。重大考试和比赛前,练琴时间会尽可能延长。

⑧“找个好老师,这太重要了!”身为高中老师的妈妈,从来就对此坚信不疑。可是小镇上会钢琴的成年人几乎没有,只能去银川。从小镇到银川单程近四个小时,道路坑坑洼洼,路两边是连天的戈壁,沿途几十里路都不见人烟。晴天,尘土翻滚,雨天,泥泞不堪。

⑨银川的钢琴课一周一次,周日凌晨,瘦小的妈妈常常把我驮在背上追赶去市里的公交车。遇到沙尘暴的时候,妈妈侧身护着我,母女俩紧紧相拥,像风中的两片树叶,飘摇在在行进的路上。有时为了省钱,妈妈只买一个座位,客满的时候就一路抱着我。中午将近十二点到银川南门老汽车站,再坐3块钱的人力三轮车到文化街的歌舞团大院,下午四点原路返回,晚上到家早已天黑。路上耗去近八个小时,只为一个小时的“专业课”。

⑩北方的冬天,滴水成冰,常常开始上课了,我的手仍像冻坏的胡萝卜。连钢琴老师都有些不忍,倒杯热水让这对寒风里来的母女俩先暖一暖。夏天好闷,母女俩昏昏沉沉地挤在公交车上,我满身都起了痱子。

⑪每当拉着妈妈的手走在银川宽阔的马路上,我总是什么都想要,但到头来什么都没买。妈妈的理由不容置疑:“学费一次50块,还有吃饭、来回车费,我们要把成本控制在一次100块以内。”只有和钢琴相关的,妈妈才会额外通融。

⑫伴随琴声的欢笑声寥寥无几,似乎这件“高贵”的兴趣爱好无法让任何一个人从中获得“轻松”与“喜乐”。因为学琴的成本太高,练琴就需要加倍努力。常常伴随着的,是抽泣声和严厉的训斥声。被撕过琴谱,被打红过手,还有几次被拉下琴凳……

⑬每次回想起在琴凳上的十年,辛酸和痛苦溢满全部的记忆。后来经历了很多事请之后,我才明白哪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轻松获得的呢?

⑭十年,周而复始,一直到我考完业余十级。忽然有一天,钢琴老师在妈妈数次征询意见之后,明确地说:“这孩子不适合搞钢琴专业!”

⑮我的手太小,即便付出比正常孩子多达数倍的努力,同样的曲子我依旧弹得非常吃力,这是我的“硬伤”。妈妈一直忽略了这一点。最终我偏离了她的规划——上音乐学院附中、考北京或者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表演系。我在妈妈的失望中“仓皇”地读了高中。我终于如释重负,好像获得了新生一般。

⑯后来,每当有人问我“你喜欢弹琴吗?”,“喜欢”这个答案就只是说给妈妈听的。

⑰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很多你认为无法化解的东西,岁月却将它轻易地化解了。在我意识不到的某一年的某一刻,我忽然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妈妈,学校钢琴比赛,我进复赛啦。”“妈妈,我在教会当了司琴,有人在教堂结婚,我弹了婚礼进行曲!”……

⑱我无比感激童年所学习的每一首钢琴曲,这些乐曲和我在往后学习的文学、艺术、历史等彼此影响和融通。感激童年无数枯燥乏味的练习,这些技巧成为了我的肢体与记忆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⑲我数次想对妈妈说:这么多年过去,我明白,自己最终的收获,远比曾经付出的多。您虽然是一位“虎妈”,但我却要感谢您,是您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回忆了“我”十年学琴的一些往事,全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B: 文章刻画了一个为了培养女儿而辛苦奔波、甘于付出、严厉苛刻的母亲形象,而女儿对母亲则始终充满怨恨。
C: “伴随琴声的欢笑声寥寥无几”一句说明学琴这件事无论对“我”,还是对妈妈而言,都是很辛苦、很煎熬的一个过程。
D: 第⑧自然段着重描写了从油田小镇到银川那条每周学琴必经道路的状况,更好地烘托了“我”学琴路途中的艰辛。
( 2 )品析下面两句话,完成后面题目。

①结合文意,说说加点词语的含义。

似乎这件“高贵”的兴趣爱好无法让任何一个人从中获得“轻松”与“喜乐”。

高贵:________

轻松、喜乐:________

②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遇到沙尘暴的时候,妈妈侧身护着我,母女俩紧紧相拥,像风中的两片树叶,飘摇在行进的路上。

( 3 )文章用“拴在琴凳上的十年”作题目,有哪些深刻内涵?
( 4 )请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说说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的母亲称为“虎妈”。你对“虎妈狼爸现象”有怎样的看法和感悟?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链接材料)社会上有些父母被称为“虎妈”“狼爸”,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打骂兼备,常常备齐藤条、鸡毛掸子。孩予背不出课文,打!作业做不好,打!不练琴,打!……一方面,这种教育方式受到很多人指责;为一方面,他们也确实“打”出过“一门三北大”的教育奇迹。这种现象被称为“虎妈狼爸现象。”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

英国诗人奥登说:三种令我充满感激的记忆,一个装满书籍的家,一个是外省乡村度过的童年,一位能够倾诉衷肠的导师。

亲爱的同学,回眸往事,令你充满感激的记忆是什么呢?请用你的生花妙笔写出来吧!请以“那些让我感激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故弄玄虚-”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