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张家口市万全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不是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
A: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B: 时人莫之许也。
C: 贤能为之用。
D: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学习雷锋,奉献爱心”的主题班会活动,使同学们有了很大的触动。
B: 中国足球能否走向世界,关键在于我们的足球队伍要具有崇高的足球精神。
C: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D: 中学生经常上网吧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大班主任老师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3、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B: 每当一道数学题把我难住了,我就会恍然大悟 , 哦,原来这道数学题我做不出来。
C: 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 , 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D: 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
4、

下列选项排序正确的是( )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_________,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_________,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_________,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_________,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①只要热爱生命 ②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③既然钟情于玫瑰 ④既然选择了远方

A: ④①②③
B: ③①④②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
5、对《登飞来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歌的第二句巧妙地化用前人诗句“鸡鸣见日出”,把“日出”改为“日升”,增添了画面的跳动感。
B: 这首诗立意高远,感情奔放,表现出王安石高瞻远瞩的气概。
C: 诗歌的后两句,一反前人“忧谗畏讥”之意,与《岳阳楼记》所表达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D: 这首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6、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 )
A: 阴阳五行
B: 天人合一
C: 道法自然
D: 顺其自然
7、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再一次明确了这样的道理:勤奋、踏实是学习成败的关键。
B: 大家喜欢的智能手机均内置新版软件移动视窗操作系统,并拥有通话、上网冲浪和观看视频等。
C: 校运会上,李杰用相机把参赛同学拼搏的身影和助威鼓励的话语一一摄入镜头。
D: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情了人生的真谛。
8、

下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睥睨(pì nì) 射(bèng) 悔(chàn)
B: 污(huì) (xī)利 待(lüè)
C: 雷(tǐng) 鞭(dá) 踌躇(chóu chú)
D: 首(jī) 罪(niè) 祈(dǎo)
9、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为了把自然灾难的损失降到最低,我市许多学校未雨绸缪 , 举行了灾难求生救生大演练。
B: 对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歪曲事实的做法,中国人民无不义愤填膺
C: 古往今来成大事者,不惟有惊世之才,更兼有坚韧之志,因此,面对学习上的困难,我们应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D: 中考结束后,李明打算和几个同学结伴出游,到大自然中去共享天伦之乐
10、下列划线字注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勉(qiǎng) 笑(shěn) 一泻千里 墨守成规
B: 芽(pī) 慰(jiè) 断壁残垣 混然一体
C: 荣(yīn) 挑(tī) 吹毛求疵 警报叠起
D: 橙(jì) 热(chì) 和言悦色 相辅相承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歌阅读。

秋江晚泊

刘禹锡

长泊起秋色,空江涵霁晖。

暮霞千万状,宾鸿次第飞。

古戍见旗迥,荒村闻犬稀。

轲峨艑上客,劝酒夜相依。

【注释】作于被贬夔州途中。轲峨:孤高状。艑:船。

( 1 )请赏析首联“空”字的妙处。
( 2 )概括尾联表达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注释】孔文举:东汉的孔融。清称:有名誉。表:指的是亲戚。伯阳:老子的号。奕世:世世代代。了了:聪明。踧踖:局促不安的样子。

( 1 )解释加横线词语。

①何

②圣人非所与

门者皆俊才

④人以其语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②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 3 )从乙文看,孔融是个________的人,你还知道有关他的其他故事吗?请你写出一个:________。

( 4 )楚王称晏子为“圣人”,结合选文内容,谈谈晏子得如此高评价的原因有哪些?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梧桐树

丰子恺

①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距离方才看见。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我以为树亦如此。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②当春尽夏初,我乐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③在夏天,我又眼看见绿叶成阴的光景。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则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很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树,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④一个月以来,我又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子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下几根枝头。回复了春初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落花也曾令人悲哀。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他,但因对它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无常”的象征。莫大于此了!

⑤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感到这种悲哀。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占有了它们,但都没有看见,上述的种种光景。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已,何从看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这样想来就释然了。

(选自《丰子恺散文集》,有删改)

( 1 )结合全文,简要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在下面横线处填写恰当词语。

发现“新乳”“绿叶成阴”时,________→看见 “梧桐叶落”时________→领悟自然、人生和艺术真谛时,________

( 2 )试分析文章第③段的作用。
( 3 )文章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试举出一例并作简要赏析。
( 4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⑤段“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大自然是上帝的互联网

周国平

①计算机和无线传播技术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改变人类的生活。今天,几乎人人随身携带手机,随时通过互联网获取和转发海量信息,也发送自己对一切事情的主张和每一分钟的心情。互联网占据了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间,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虽然距今不久,却仿佛已是遥远的过去了。

②我突然想,上帝也有它的互联网,就是大自然。可是,自从人类的互联网兴旺发达后,人们就很少去上上帝的互联网了。

③大自然是上帝的互联网,上帝一直在通过它向人类传递丰富的信息。我们祖先中心智敏锐的人,是善于接收这些信息的。释迦牟尼、摩西、耶稣接收到了信息,于是人类有了宗教;苏格拉底、柏拉图、老子、孔子接收到了信息,于是人类有了哲学;荷马、莎士比亚、李白、苏东坡接收到了信息,于是人类有了文学。

④天生万物,人是万物之灵。然而,人的灵魂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大自然的灵气的凝聚,它必须和万物保持天然的联系,那凝聚的灵气才不会飘散和枯竭。不在高原上、大海边、森林里住几个月,我们不会懂得什么是神圣。不曾独自一人在空旷处仰望星空,我们会误以为哲学只是晦涩的学术。因为看不见壮丽的山川和辽阔的草原,我们就常在富人的散发着铜臭的庭院里寻找美。

⑤你今天上网了吗?一个庸俗的问题。我问的是,你有多久没上上帝的互联网?如果你只是沉溺于人类的互联网,就永远接收不到一切信息中最重要的信息。在人类的互联网上,许多人是在用眼睛、耳朵、食指、无聊的好奇心和偷窥欲上网,接收到的是过眼烟云的新闻、八卦和凡人琐事。在大自然中,你的灵魂苏醒了,和天地万物交谈,你有了哲学家的头脑,你有了诗人的心灵,你的灵魂中充溢着造物主的感情。

⑥爱默生说:科学的动机原本是要拓展人类生活的空间,从而能够与世间万象心心相印,而现在却走上了相反的方向。他以博物学家为例打比方说:博物学家把蛇类和蜥蜴装进了他的药瓶,而科学也如此对待他,把他装进了一只瓶内。互联网是个好东西,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然而,倘若我们用人类的互联网排挤掉上帝的互联网,其结果就是我们都被装进了一只瓶内﹣﹣也就是说,被装进了一只手机内。请想一想,不论手机里传播着多少信息,和大自然相比,它不是一只小小的瓶又是什么呢?

(选自《新读写》,有删改)

( 1 )阅读全文,请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 2 )第③节末尾使用了句号,有人认为此处最好用省略号,你认为该使用哪一种标点符号?请简述理由。

( 3 )请从修辞方法角度赏析文末画线句。

( 4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说说“上帝的互联网”与“人类的互联网”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再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与感悟。

我问的是,你有多久没上上帝的互联网了?如果你只是沉湎于人类的互联网 , 就永远接收不到一切信息中最重要的信息。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问巴西球员贝利:“你最满意的进球是哪一个?”贝利答道:“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主题要鲜明,思路要清晰。②不能写成诗歌剧;③字数不少于650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浮华留影╮谁把谁当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