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在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唯一一个被作为节日的节气。 。 。 。 。 。 。唐代诗人韦庄就有“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之句。由此,清明便成了寒食节中的小节日。 ①这便是历史悠久的寒食节。 ②这个传统最早可追溯至唐代。 ③古历载,冬至后一百零五日为“寒食”。 ④是日起,家家都要禁用旧火,只吃冷食,直到新火降临。 ⑤寒食之后便是清明,唐时便将这一天定为迎取新火之日。 ⑥起初,寒食节禁火时间很长,至唐代已缩减为三日。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④③②⑤⑥ C: ②③④①⑥⑤ D: ②⑤④③①⑥ |
2、 | 下列划线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绮丽(qǐ) 窥伺(cì) 涟漪(yī) 相形见绌(chù)B: 两栖(xī) 拮据(jié) 阴霾(mái) 义愤填膺(yīnɡ) C: 沉湎(miǎn) 告罄(qìnɡ) 羸弱(léi) 根深蒂固(dì) D: 恣睢(suī) 嗔视(chēn) 冗杂(rǒnɡ) 叱咤风云(chà) |
3、 | 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先秦的书名,到汉代它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或《诗三百》。 B: 孟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则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C: 科普作品,一般或多或少地运用文学手段来介绍科学知识,兼有理趣和情趣。 D: 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如以“尊君”称对方父亲,以“家君”称自己父亲。 |
4、 |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鄙夷 隔膜 飞扬跋扈 大有裨益 B: 恣睢 寒噤 哀声叹气 彬彬有礼 C: 阔绰 瑟缩 不加思索 焕然一新 D: 褴褛 逃蹿 神采奕奕 步履维艰 |
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B: 我反对将儿子送到贵族幼儿园去是希望儿子不毁在优裕的生活环境里,让他从小就具有刚毅、诚实、吃苦耐劳。 C: 保障儿童权利是设置儿童节的初衷,这一要义在今天丝毫没有过时,所以仍需要成人时时反思。 D: 虽然人生的幕布徐徐拉开,但在少年的眼里,世界和未来都是崭新的和充满吸引力的。 |
6、 | 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俯视 驰骋 推推搡搡 振耳欲聋 B: 横跨 迂回 如丝如缕 平坦如席 C: 铸成 凝重 浪沫横溢 乘隙而进 D: 仰视 飞毯 蜂窝杂陈 深不可测 |
7、 |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已经过去了多年,但她在信中又提及此事,仍然耿耿于怀。 B: 调查显示,广西一所小学学生的近视患病率高到25%,这真是危言耸听。 C: 遇到复杂的问题,他总是泰然处之 , 沉着应付。 D: 袁隆平提出的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 |
8、 | 划线字读音都正确的是( ) A: 瞻望(zhān) 骄奢(shē) 断壁残垣(huān) B: 倒坍(tān) 荫庇(bì) 吹毛求疵(cī) C: 攫取(jié) 芳馨(xīn) 浩瀚无垠(yín) D: 馈赠(guì) 隐匿(nì) 百鸟啾啾(jiū) |
9、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该书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B: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豪放词派代表。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C: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杂文,选自《且介亭杂文》,作者鲁迅,文章首先是用论据直接批驳对方的错误观点,然后是正面立论,间接批驳对方的谬论。 D: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作者是法国文学家雨果,这篇演讲稿激情澎湃,闪烁着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 |
10、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面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⑥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A: ③①②④⑥⑤ B: ③②①⑤④⑥ C: ②①⑤④⑥③ D: ②③①④⑥⑤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日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1 )虚实结合是这首词突出的写法。词中除了“醉里挑灯看剑”外,请你找出另外一句实写的句子。( 2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文言文阅读。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 1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 ________大丈夫哉? ②丈夫之冠 ________也,父命之 ③以顺为正 ________者,妾妇之道也 ④是 ________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 ⑤太上贵 ________德,其次务施报 (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②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 3 )用原文中的关键词填空。(甲)文孟子讥讽公孙衍和张仪能成为“大丈夫”的原因是________; (乙)文作者认为对于“富贵者”来说,“好礼”带来的影响是________。 ( 4 )结合(甲)(乙)两文,分别概括两文的观点。 |
涵养几分静气
宋威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套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嘀嗒嘀嗒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性,“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功夫”从何处得来?
③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固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阕《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踩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⑥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选自《人民日报》)
( 1 )阅读全文,请谈谈如何才能做到“涵养静气”。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后面问题。
梦里开满泡桐花(郭宏)
①春天来了。
②窗外斑鸠的声声啼鸣,唤醒了我对儿时故乡的回忆。
③在湛蓝的天空下,在绿色的田野上,故乡的春天悠闲宁静得如同一个天然的大花篮,里面盛满了高高低低五彩缤纷的鲜花:有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淡紫的苦楝花、金黄的枣花、火红的杨树花、碧绿的榆钱……其中开得最盛、最惹眼的还要数家乡的泡桐花。
④泡桐的生命力极强,用指头粗细的一段根随便往土中一插,春雨一淋,春日一晒,春风一吹,它便顶着一个绿色的梦想破土而出。头年的泡桐树像竹竿一样笔直地向上生长,没有一点枝杈,而且像竹子一样翠绿且是中空的,因此长得特别快,一年就可以长十来米高。泡桐树的叶子为了吸收到阳光,头一年也特别多、特别大,从根部一直长到顶端,大的像荷叶一样,小时候在河堤上放羊,我们常用泡桐叶当伞去遮风挡雨。泡桐树身直质轻,且有韧性,过去家乡盖房的梁檩最佳的选择便是泡桐,家家户户的房顶上都少不了泡桐树做的脊檩,更何况临河的家乡人农闲时用泡桐树打造的小渔船悠闲地漂在河面上去捕鱼捞虾,甚至做檩造船用剩下来的废料也会量材使用做成大大小小的草鞋底。
⑤第二年,泡桐便不再向上生长,而是在顶端生长枝杈,大枝上又长出许多小枝,小枝上又杈出绒枝,每一枝都尽力向四周伸展,特别是在顶端往往有一团极密的绒枝紧紧团在一起,那便是斑鸠天然的巢。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不过泡桐引来的却是斑鸠——我们农村人认为一种特吉祥的鸟,因为这种鸟出入成双成对,所以若院中有一窝斑鸠,也就象征主人夫妻恩爱万年长了。
⑥春节刚过,泡桐的细枝顶端便生出一串串带有黄绿斑纹的卵形花蕾,一串挨一串地向上举着,远远望去就像一只开屏的孔雀。但这还不算真正的开屏,随着阳光的温度逐渐升高,那卵形的花蕾便从顶端裂开,这时浅紫色的花朵便像出了壳的小鸡一样从里面顶了出来,然后像吹气球一样向上伸展,颜色越来越浅,最后变成了粉色的小喇叭,一朵挨一朵,一丛接一丛地开满了枝头,那微紫的泡桐花在金色阳光和黄色的土地相互调和的色调背景中,显得格外醒目。泡桐不因没有彩蝶缠绕而失落,亦不为没有蜜蜂追随而沮丧,更不似那癫狂柳絮随风舞,也不学那轻薄桃花逐水流,而是无私无怨无悔默默绽放。没有绿叶的映衬,远远地望去一棵棵泡桐便是一只只五色缤纷的花孔雀在春光中尽情地开屏来抒发内心的喜悦,又像一群美丽的少女穿着紫色的彩裙微笑着在那里翩翩起舞,是那么的新鲜动人惹人喜爱。
⑦每当我看到热情绽放的泡桐花,嗅着略带苦味的淡淡的清香,依稀之间,仿佛又看见了那个像泡桐花一样美丽的儿时伙伴桐花。桐花是邻家的大女儿,聪明而美丽。童年美好的记忆几乎都有桐花的影子,我们一起快乐地放羊,一起蹦跳着上学,曾共撑过一柄桐树叶,她也曾送给我用泡桐花蕾串成的项链,我也送给她用泡桐花编成的花环。可好花不常开,桐花因为还有四个妹妹,中学只上了半学期,便随表姐去省城服装厂打工,后来被老板的儿子相中强行占有,而老板的儿子又丑又残疾。桐花家便盖起了我们村第一座气派的小洋楼,桐花的妹妹也随桐花相继进了城。桐花回娘家的次数越来越少,虽然每次回来都穿得珠光宝气,但她娇美的面容美得有点苍白,眼睛中流露出来的眼神看不到一丝喜悦,只有哀愁。
⑧桐花家盖了小洋楼,但院子里已经没有了泡桐。渐渐地我们村的泡桐也越来越少,不知什么时候村子里已经再也找不到一棵泡桐树了。现在建房都是用钢筋水泥,河水早已被上游的造纸厂污染,根本没有了鱼虾,人们也习惯了各式精美的皮革鞋。失去了价值的泡桐谁还会种植?不仅是泡桐树,还有洋槐树、苦楝树、桑树、 皂荚树等都是越来越少,渐渐地走出了我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的杨树,年轻人说杨树长得快而且板材厂收购的价值也高,因为杨树侵占了其他树的空间,所以年老人说杨树是羊树,羊吃树,其他树早晚都得被吃掉。不仅村里村外的杂树被换成杨树,连种庄稼的地里也被杨树成片成片地占领,其实不是杨树惹的祸,它再怎么着也只是一种树,是我们心里的杨树长的太多,遮住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急功近利只看到了眼皮子前面的一点点利益。
⑨故乡很快地被改造得面目皆非,原来的茅草屋都换成了林立的小洋楼,但缺少了我儿时那种鸡鸣狗跳的生气。因为年轻的年老的都外出四处闯荡,只要能挣钱干什么的都有,钱是有了,但是有钱就幸福吗?桐花的老爹常常独自一人拄着拐杖站在门口张望,眼里没有一点欣喜的影子,他是在渴望亲情回忆女儿绕膝时的欢笑。面对故乡的蜕变,我自己也说不清是发展还是堕落,但我还是留恋儿时的故乡,留恋过去曾拥有的一切就像我们去感叹渐渐远离我们的虎豹一样。
⑩我时常在梦中回到泡桐花开的季节,楼房的四周又栽满了各种杂树,泡桐尤其最多,所有的枝头都开满了平凡朴素的泡桐花,怒放的泡桐花热情地散发着浓烈的芬芳,夹着儿时伙伴桐花铜铃般的笑声,绵绵不绝地荡漾着,伴着一波又一波醉人的花香向我袭来……
《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中心明确。③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语言流畅,情感真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