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从大门通向公园深处,尽植芙蓉。_______饱赏着多姿多彩的芙蓉花,我不禁联想到:芙蓉花傲霜而开,体现的正是她敢于抗争的勇气;而不吝美艳,彰显的则是她无私奉献的精神。

①远望去,似绿云接天,如彩练当空。

②置身花丛,但见“大红芙蓉”花大质丽,灼灼照人,时而薄雾笼罩,若隐若现,犹如戴上面纱的少女,别有一番情致。

③只见坡上坡下,花连花,树挨树,层层叠叠,红绿交替,使人仿佛身临千年前那遍植芙蓉、高下相照的古“锦城”。

④当秋阳普照,寒霜下的“醉芙蓉”闪闪烁烁,似朗星点点,色泽由白色渐渐变成粉红,进而转为大红,奇趣无穷。


A: ③①④②
B: ④③①②
C: ①③②④
D: ②④①③
2、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
B: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C: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懂谁也汩汩地骑着水泡儿……这一切都是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D: 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3、

下列课文内容及文学常识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乡》一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按时间写了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等情节。文中的“我”有作者的影子,但绝不是作者本人。文章主要采取对比手法来表达主题。
B: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通过对主人公于勒的塑造和刻画,深刻地揭示了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大众生活的凄苦,反映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主题。
C: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字子长,他用毕业精力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 《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字孔明,谥号忠武侯,成语“三顾茅庐”讲的是他与刘备之间的故事。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B: 突然间,我恍然大悟 , 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C: 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狂妄自大的表情。
D: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5、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 305 首诗歌,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关雎》为其首篇。
B: 中国是礼仪之邦,交往言谈注重谦敬之分。“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常见的谦词还有“在下”、“小女”、“家母”、“鄙人”等。
C: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 即为夏季的开始。
D: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哎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
6、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鹦鹉克服了心理障碍之后,马上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 光临拙作鄙见寒舍解说:这四个词语都属于谦辞。
C: 笔直激动高尚丑恶解说:这四个词语的词性相同。
D: 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解说: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完全正确。
7、

下面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的作文水平进步了。
B: 只要你为大家做好事,才会得到大家的信任。
C: 我们认真听取并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D: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增加了友谊。
8、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净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只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有比这更惬意的消遣吗?
B: 18世纪的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得好:上天赐给人两样东西——希望和梦——来减轻他的苦难遭遇。
C: 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出露端。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D: 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玩,对此他的父母非常担忧。
9、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言而喻 , 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B: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都是光明的孩子,他们像一对孪生兄弟,长得惟妙惟肖
C: 一到了黄昏,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奔着去看河灯的人就络绎不绝了。
D: 站在罗布泊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10、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 )
A: 嵇康
B: 曹植
C: 山涛
D: 阮瑀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注】①乌江亭: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的乌江浦,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之处。

( 1 )从题材上看,这首诗与杜牧的《赤壁》同属于________诗。
( 2 )在《赤壁》一诗中,作者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做了假设性推想: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很可能赤壁之战是曹操取得胜利。在本诗中,作者也对已有结局的战争做了假设性推想:如果________,也有可能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二鹊救友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卵将雏。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未几,一鹳①横空②而来,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咯咯”作声,似允③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④,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似庆且谢也。盖二鹊招鹳援友也。

(选自《圣师录》)

【注释】①鹳(ɡuàn):一种凶猛的鸟。②横空:横越天空。③允:答应。④匝:绕一圈。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鹊其上________ ②悲鸣不________ ③俯冲鹊巢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未几,一鹳横空而来,二鹊亦尾其后。

( 3 )“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二鹊在商量什么呢?请结合文中语句加以说明。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
主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主席的号召引发了中华儿女走向伟大复兴的自觉行动,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因为中国梦,党和国家领导人夙兴夜mèi,dān精竭虑;因为中国梦,科技工作者们夜以继日,神舟飞天;因为中国梦,我们努力学习,立志报xiào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无所不为!

( 1 )根据拼音用正楷体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 2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修改意见。

( 3 )文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应改为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③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⑤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⑦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竞无对我的责备。

⑧……

⑨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 1 )文章写了关于奶奶的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
( 2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简要赏析下面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

( 3 )文章是回忆奶奶的,为什么要在第③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
( 4 )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题有什么好处?
( 5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从写景和思想感情的角度,分别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甲】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乙】在众多的藤萝中,最有特色的还是幽径的这一棵。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因此,从下面看,除了一段苍黑古劲像苍龙般的粗干外,根本看不出是一株藤萝。每到春天,我走在树下,眼前无藤萝,心中也无藤萝。然而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子——,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直到此时,我才清晰地意识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顾而乐之了。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努力能不能改变命运我不知道,但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

——《哪吒之魔童降世》

“当命运给了他一百个理由哭泣,他却拿出一千个理由笑给它看。”

——史铁生

每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人,都是生活中的强者。他们不抱怨,不沉沦,赢得尊敬,获得掌声。不因困境而坠志,不因艰难而退缩。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感受与思考?请你以“所有艰难时光,都是人生勋章”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抒发感想。

【注意】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人名等。④不得抄袭、套作。⑤600字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屋檐。上有我”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