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茂名市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师(chán) 偻(gōu) 五缺土(háng)
B: 厌(wù) 妖(yáo) 犊之情(shì)
C: 落(yǔn) 凿(ruì) 怒不可(è)
D: 诉(sòng) 桥(jiàn) 涕横流(sì)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璀璨 托泥带水 粗制烂造 黯然失色
B: 真谛 盛气凌人 风云突变 心旷神怡
C: 犀利 冥思瑕想 郁郁寡欢 油光可见
D: 轩昂 海誓山盟 翻来复去 不可名壮
3、

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不一而足:不止一种,而是很多。
B: 钻牛角尖:比喻费力钻研无法解决、得不到结果的问题。
C: 露出马脚:比喻负面的事实真相泄漏出来。多用作“露马脚”。
D: 数风流人物:称得上英雄的人物。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总理出席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提议建立中日韩核电安全交流与合作机制。
B: 几组蝴蝶展框吸引了参观者,大家都以为这是标本,看到展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志,使大家恍然大悟。
C: 在这次特大事故中,他是许多遇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D: 会议围绕充分发挥学生信息员的作用、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健全了学生信息源组织机构,布置了今年评教评学的主要工作。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垃圾分类很有意义,不仅能增强我们的生活质量,还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B: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滨江绿道上健身休闲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C: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拥有2527种植物物种,近5000多种野生动物。
D: 由于中国8名登山队员成功测量珠峰高程,使人们由衷地佩服他们的勇气和担当。
6、

选出下列句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一把揪住了他的背包带。”这句话中,“揪住”是谓语。
B: “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我们的心。”这句话的主干是“沙地刺痛我们”。
C: 说明文的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一篇文章中可以使用多种顺序。
D: “我母亲的气量大”是名词谓语句。
7、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一句是( )

A: 小王家境好,平时只管读书学习,从不和我们交流,冷冰冰的,让人觉得高不可攀
B: 天上的星星离我们真是太远了,虽然遥遥在望却很难抵达。
C: 《羚羊木雕》中的“我”和万芳两个非常要好,形影不离,海枯石烂不变心。
D: 腐败分子在东窗事发之前总以为自己神通广大 , 可以逃避制裁。但天网恢恢,他们终有认罪伏法的一天。
8、

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人的一组句子是 (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藕的事吧,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 ②①④③
B: ④②③①
C: ③②④①
D: ①④③②
9、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浅阅读”对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无疑起到促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使知识向精、深、专的方向挺进。“深阅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

①而“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它讲究反复咀嚼、品味、思考

②但是,浅阅读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和不足

③那么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

④如果仅限于浅阅读,过分热衷于浅阅读

⑤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读

A: ①②④⑤③
B: ②①④③⑤
C: ⑤④③①②
D: ②⑤④③①
10、下面的语句与课文内容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B: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悚峙。
C: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D: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赏析古诗。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1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具体指代什么?

( 2 )整首诗通过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1 )下面句中划线的“之”,同“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 )

A: 何陋
B: 公与乘,战于长勺
C: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D: 醉翁意不在酒
( 2 )翻译下面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3 )写出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

( 4 )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 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 的节操和 的情趣。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奇妙的克隆》一文的节选文字,完成小题。
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例如,英国PPL公司已培育出羊奶中含有治疗肺气肿的a-1抗胰蛋白酶的母羊。这种羊奶的售价是6千美元一升。一只母羊就好比一座制药厂,用什么办法能最有效、最方便地使这种羊扩大繁殖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克隆 "。同样,荷兰PHP 公牛,以色列LAS公司育成了能生产血清白蛋白的羊,这些高附加值的牲畜如何有效地繁殖?答案当然还是"克隆"。
母马配公驴可以得到杂种优势特别强的动物――骡,然而骡不能繁殖后代,那么,优良的骡如何扩大繁殖?最好的办法也是"克隆",我国的大熊猫是国宝,但自然交配成功率低,因此己濒临绝种。如何挽救这类珍稀动物?克隆" 为人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除此之外,克隆动物对于研究癌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人的寿命等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不可否认,"克隆绵羊"的问世也引起了许多人对"克隆人"的兴趣,例如,有人在考虑,是否可用自己的细胞克隆成一个胚胎,在其成形前就冰冻起来。在将来的某一天,自身的某个器官出了问题时,就可从胚胎中取出这个器官进行培养,然后替换自己病变的器官,这也就是用克隆法为人类自身提供"配件" 。
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

( 1 )下面句子能够概括选文主要内容的一项是( )

A: 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
B: 克隆技术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
C: 克隆技术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
D: 克隆技术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 2 )下面对第一自然段中有关说明方法的判断及作用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羊奶产量很高,药用价值很大。
B: 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一只母羊比一座制药厂更重要。
C: 克隆技术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
D: 用分类别的方法说明PHP公司、LAS公司都能培育高科技的牛羊。
( 3 )下面关于:"克隆人"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 "克隆绵羊"的问世引起了许多人对"克隆人"的兴趣。
B: 把人的细胞克隆成一个胚胎,可以为人类自身提供"配件" 。
C: "克隆人"有可能会带来许多有关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
D: "克隆人"的研究给人类带来无限的好处,其发展前景极为乐观。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那个孩子

朱萍

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小小的孩子总爱做梦,常常会梦见自己的父母是市长或是明星,孩子懊悔,为什么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医生或是老师也好啊。于是孩子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果然,孩子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

孩子早晨醒来,母亲和邻居正拉家常,嗓门很高,充满喜悦和激动,说孩子如何如何有出息。孩子很烦,他忽然感到这个家的狭窄,还有粗鲁。他心头火起,冲到厨房,大声对母亲说:“你怎么这么烦?”母亲炒菜的手一下子僵在那儿。孩子发过火以后又回到了房里。母亲一如往常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这一刻,孩子很后悔自己对母亲的态度。但他是个沉默的孩子,从来不会说抱歉的话。

父母就要送孩子上火车去外地了。孩子本来不要父母送的,但或许是因为那一次他对母亲莫名其妙地发火以后,心里总有歉疚,便同意父母和他同去了。

父母好像得到恩赐一样,非常兴奋。但不敢把这种兴奋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只在边上听孩子和同学高谈阔论,不插一句嘴,生怕惹笑话,让孩子没面子。父亲承担了泡水的任务,这些同学的茶杯都是他给装满水的。他一趟趟地跑开水房。几个同学开始过意不去,后来就无所谓了。孩子本来也无所谓,但看到同学以略带轻慢的口气和父亲说话,就有些愤怒,有些酸,还有一些……大概是来自血缘的天然亲密,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侮辱似的。在下一个同学让父亲去开水房时,他坚决地冷冷地说:“你自己去。”那个同学怔了一怔。父亲看有些僵,忙说:“我来我来。”“不,让他去,他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去?”孩子一点儿都不让步。那个同学便自己去了。在后来的旅程中,孩子还和同学一起打牌,父亲还为同学打开水,但这些同学变得很客气了。孩子好像第一次明白,同学对父亲的尊重来自他对父亲的尊重。望着相依相守的父母,他心里涌起了一股怜悯和抱歉,还有杂七杂八包含在一起的感情。

到了学校,父母很起劲儿地帮他报名找宿舍。他又觉得他们烦了,说了他们几句。他们也不回嘴,还是很起劲儿地跑前跑后。到了宿舍,父亲帮他挂帐子,把床量了又量,孩子觉得烦,还有些害羞,好像他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似的。母亲说:“这床没有护栏,你晚上会不会摔下来啊?”他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便不回答。母亲又说:“你翻身小心些啊,你小时候曾经从床上滚下来过,把我吓死了。不过你嘴馋,看见手里还捏着吃的,便哭都不哭了。”孩子那一刻心变得很软,他想在他那样小的时候,必定很依恋父母,会笑着往父母怀里钻,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嫌这嫌那的。他的父母那时必定还很年轻,有乌黑的头发和活泼的笑。他看了看母亲掺着银丝的头发,心更加软了。便说:“我会当心的,我不会掉下来的。”母亲好像就等他这句话似的,神情一下子放松了。

孩子让他父母去招待所住。父母嫌贵,说不远的一个地下室很便宜,才4块钱一张床。孩子一定要他们去住招待所。最后发了火,他们才很不情愿地去住了。

第二天母亲告诉孩子,招待所有热水洗澡。“我和你爸洗得很舒服。好久没洗过这么舒服的澡了。”母亲的表情很舒畅。父亲却很紧张地告诉孩子,说其他学生家长说,食堂饭菜很差,“你千万不要省啊!”父亲说,“人是铁饭是钢,你吃不惯就到外面去吃,不要心疼钱,知道吧?”孩子答应了,父母就有些放心有些不放心地乘火车回去了。

晚上,孩子无论如何睡不着。他想洗了一个热水澡便如此快活的母亲,想殷殷关照他的父亲。孩子的家庭条件不太好,父母平时都很节俭。他们是那样平常,但是这世上最爱他的就是这两个人,贴心贴肺地爱他,甚至忍受他的不耐烦、冷淡。他想像、崇拜明星啊,市长啊,甚至医生啊、工程师啊,他在他们眼里什么都不是。但他小人物的父母,那般那般地爱他,爱得那样深。孩子又哭了,哭得好伤心。

后来,孩子长大了,工作了,有了一点成绩。他知道,他的这些成绩一半是给父母的,让父母可以骄傲。但孩子表面上对父母还是淡淡的,偶尔的关心也是粗着嗓门,但心里却很爱很爱他的父母。那种爱,或许与生俱来藏在心底,只是那个夏日方才浮出水面。

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

(选自沈阳出版社《我曾把春天丢了》2003年4月版有删改)

( 1 )选文形象地描写了孩子成长的过程。请根据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母亲嗓门很高地和邻居说话时,孩子________;父亲给同学倒水受到轻慢时,孩子________;________时,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心软了;父母殷殷关照乘车回去后,孩子________。

( 2 )孩子对父母由烦到尊重的情感变化缘于哪件事?请把文中表现这一变化的句子写在下面。
( 3 )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

①母亲一如既往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

②母亲的表情很舒畅

( 4 )文章表现手法独特,虽然通篇都以孩子的视角叙写故事,但结尾却说:“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如果将这句话改为“那个孩子是我”好不好?为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

十四五岁的你,刚刚走过最美好的少年时代,因为走过,也许你会明白亲情的可贵;因为走过,也许你会懂得友谊的难得;因为走过,也许你会知道成功的不易;因为走过,也许你会……

请以“走过”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ヽ放荡的青春”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