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湖北省沙市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合(qì) 立(chù) 客(zhàn) 声匿迹(xiāo)
B: 友(yì) 力(qiǎn) 苍(jìng) 怒不可(è)
C: 青(sè) 徘(huái) 狭(ài) 语无次(lún)
D: 提(gōng) 劝(jiè) 择(jué) 气冲牛(dóu)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8 月 14 日凌晨,在香港国际机场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暴力事件。
B: 园林工人将桂林街头装扮一新,到处花团锦簇 , 喜迎新中国 70 周年华诞。
C: 公路上秩序井然,南来北往的车辆各得其所
D: 他俩虽然是孪生兄弟,但性格爱好大相径庭
3、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时(shà) 徘(huái) 石(lì) 纷至来(tà)
B: 驰(chěng) 立(chù) 诚(qián) 接而至(zhǒng)
C: 旋(wō) 池(jiàn) 实(dūn) 大风景(shā)
D: 寒(jìn) 斑(lán) 怜(mǐn) 怒不可(è)
4、下列各句中,没有用典故的一项( )
A: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B: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C: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D: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5、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最顺畅的一项是( )

①最终实现我国高铁的智能化。

②同时将实现全面电子客票、全程畅通出行、智能引导等综合运输服务。

③“智能高铁”列车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等功能。

④“智能高铁”是近两年来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是未来中国高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⑤按照铁路专家的解释,“智能高铁”是利用大数据、北斗定位、5G通讯等先进技术,将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铁技术集成融合。


A: ④⑤③②①
B: ⑤①③②④
C: ⑤③②①④
D: ②③④①⑤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社区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防止人们不浪费用电。
B: 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
C: 经过这次有趣的实验,我更喜欢物理课了。
D: 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7、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装(róng) 腐(yū) 被(rù) 根问底(páo)
B: 香(tán) 字(tiè) 荒(pì) 白过隙(jū)
C: 坎(ke) 污(gou) 写(teng) 绰有余(zhuo)
D: 骨(lèi) 麻(bì) 印(lào) 失之东(yú)
8、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此书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 《红星照耀中国》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C: 《红星照耀中国》这样写:“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物是毛泽东。
D: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的(徐海东),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徐特立),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
9、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欺(wǔ) 沟(hè) 带(xī) 静(tián)
B: 扰(tāo) 默(jiān) 羁(bàn) 眼(kuàng)
C: 两(qī) 皱(zhě) 立(zhù) 旋(wò)
D: 猎(shòu) 气(fēn) 脑(bàn) 然(qiāng)
10、关于下面语段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冰火山是一种在地球上找不到,但是在我们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上存在的地貌类型。它们通常出现在冰冻卫星或其他一些表面温度低于-150°的天体上。在形态上,冰火山就像地球上的火山,它们从地表凸起,顶端有一个巨大的凹陷口,当喷发时,会排出四处流淌的液体。关键性的差别是地球火山主要由岩石和重金属组成,冰火山主要是由坚固的冰壳构成,冰火山的岩浆也是冰冻沉积物,所以,在喷发时,会出现大量冰块喷出的奇观。

A: 下定义 列数字 打比方 作比较 做诠释
B: 下定义 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摹状貌
C: 下定义 列数字 作比较 摹状貌 做诠释
D: 下定义 列数字 打比方 摹状貌 做诠释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 1 )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表现残酷的现实?这些意象蕴涵了怎样的情感?
( 2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 3 )诗歌反复咏唱“相信未来”,对表达诗人的感情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按要求答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1 )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与友行( ) ②尊君在( ) ③入门不( ) ④相而去( )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待君久不至,已去。

译文:________

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文:________

( 3 )友人由“怒”到“惭”,其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我认为文中元方是个________的孩子。

( 4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有种说法,读经典可以使人长精神。此话不虚。但有个前提,就是读经典必须“入神”,如此方可长精神。
②入神者,一心一意、精神贯注之谓也。唯有一心一意,读起经典来才有可能忘味九成;唯有精神贯注,读经典的过程才有可能使书中之精义渗透到自己脑海中,继而生发出新的精神来。这个过程,也就是古人讲的:“_______________。”
③如何才能做到“入神”?《史记·孔子世家》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即孔子是如何向鲁国乐官师襄学琴的。孔子学了十几天,一直学同一首曲子,师襄对他说:“此曲你已经学会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答曰:“曲调是学过了,演奏的技巧还没有学好。”过了几天,师襄说:“技巧学好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回曰:“我还没有领会这首曲子的意境神韵。”又过了几天,师襄说:“已经领会意境神韵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不紧不慢地又答曰:“我还没有体会到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其为人如何,风貌怎样。”过了一会儿,孔子仰望蓝天,若有所悟地说:“我体察到作者的为人和风貌了。这首曲子除了周文王,还有谁能作出来呢?”师襄闻言,大惊失色,连连拱手致敬说:“是的。老师告诉我这首曲子的名称就叫《文王操》。”这个故事也许有夸饰的成分,但孔子这种学习的认真程度,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到了“入神”的地步。
④可见,入神,先要专一。对于读经典来说,只有专一才可有功。否则,一目十行,一日百篇,看似读得多,但仅仅只是与眼睛打了个照面,如何能让经典中的道理、知识与智慧化为滋养自己的养分,从而长出精气神呢?古人说得好:“所求多者所得少,所见大者所知小。”毕竟,经典在精专,研读贵纯一,既想左手画圆,又想右手画方,其结果必然是贪多嚼不烂。
⑤不仅如此,入神,更要玩味。玩味者,探索体味也。只有探索体味,读起经典来才有可能像食橄榄那样:咀嚼良久,才有回味;品赏回味,才会深深体会到“真味久愈在”、“始觉甘如饴”的不同凡响之处。否则,经典即便如熊掌豹胎,如果只是生吞活剥一番,尽管其本身再稀缺、再珍贵,也不如平平常常的一蔬一笋那样实际、实在。毕竟,经典有神韵,神韵在道理,道理在彻底,彻底在抓住事物的根本。而对根本的东西,只有穷究之,才有可能水落石出而得之;只有玩味之,才有可能充分消化吸收之;只有充分吸收之,才有可能酿造出新鲜的血液、呼喊出新颖的话语,从而获取钢筋铁骨般的精神支撑。
⑥《易·系辞下》中说:“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学习经典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不用,对经典尽管能做到倒背如流,无非也是如搜索引擎一般,只是“仓库”、只是“书柜”,至多算是鹦鹉能言而已;用,不仅能强化记忆,而且能形成习惯,养成风格,使精神长存。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为“仁”、“义”的道德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是儒家经典的一个重要主张,古往今来的许多志士仁人皆以此为追求目标。所以,当南宋王朝崩溃之际,作为右丞相的文天祥不仅能挺身而出,去抗击元军,而且在遭到元军突袭不幸被俘后,能大义凛然,不屈不挠,并以《过零丁洋》诗明志:“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的这种大智大勇就是中国传统读书人在典籍中以文化之的生动结果。这样看来,入神,说到底要致用。只有致用,才能长出真正的精神来。
鲁迅先生在《而已集·读书杂谈》中曾说过:“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读经典更须如此。

( 1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________ ,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出自这部作品的文章________

( 2 )第②段横线上应填入的最恰当的句子是

A: 书到用时方恨少
B: 腹有诗书气自华
C: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D: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 3 )第⑤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________ 的论证方法,作用是________ 。

( 4 )第⑥段中划线字“此”指的是________ ,

( 5 )根据本文的论述,要做到“入神”,首先要________ ,更要________ ,还要________ 。

( 6 )对本文论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读经典必须“入神”。
B: 只有致用,才能长出真正的精神。
C: 读经典必须“入神”,方可长精神。
D: 读经典可以使人长精神。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傅雷家书》二则

傅雷

[甲]一九五五年四月二十一日夜

孩子,能够起床了,就想到给你写信。

邮局把你比赛后的长信遗失,真是害人不浅。我们心神不安半个多月,都是邮局害的。三月三十日是我的生日,本来预算可以接到你的信了。到四月初,心越来越焦急,越来越迷糊,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你始终不来信的原因。到四月十日前后,已经根本抛弃希望,似乎永远也接不到你家信的了。

四月十日上午九时半至十一时,听北京电台广播你弹的Berceuse(摇篮曲)和一支Mazurka(玛祖卡),一边听,一边说不出有多少感触。耳朵里听的是你弹的音乐,可是心里已经没有把握孩子对我们的感情怎样——否则怎么会没有信呢?——真的,孩子,你万万想不到我跟你妈妈这一个月来的精神上的波动,除非你将来也有了孩子,而且也是一个像你这样的孩子!马先生三月三十日就从北京寄信来,说起你的情形,可见你那时身体是好的,那末迟迟不写家信更叫我们惶惑“不知所措”了。何况你对文化部提了要求,对我连一个字也没有:难道又不信任爸爸了吗?这个疑问给了我最大的痛苦,又使我想到舒曼痛惜他父亲早死的事,又想到莫扎特写给他父亲的那些亲切的信:其中有一封信,是莫扎特离开了Salzburg(萨尔斯堡)大主教,受到父亲责难,莫扎特回信说:

“是的,这是一封父亲的信,可不是我的父亲的信!”

聪,你想,我这些联想对我是怎样的一种滋味!四月三日的信,我写的时候不知怀着怎样痛苦、绝望的心情,我是永远忘不了的。

妈妈说的:“大概我们一切都太顺利了,太幸福了,天也嫉妒我们,所以要给我们受这些挫折!”要不这样说,怎么能解释邮局会丢失这么一封要紧的信呢?

[乙]一九六一年五月一日

中国诗词最好是木刻本,古色古香,特别可爱。可惜不准出口,不得已而求其次,就挑商务影印本给你。以后还会陆续寄,想你一定喜欢。《论希腊雕塑》一编六万余字,是我去冬花了几星期工夫抄的,也算是我的手泽,特别给你做纪念。内容值得细读,也非单看一遍所能完全体会。便是弥拉读法文原著,也得用功研究,且原著对神话及古代史部分没有注解,她看起来还不及你读译文易懂。为她今后阅读方便,应当买几部英文及法文的比较完整的字典才好。我会另外写信给她提到。

一月九日寄你的一包书内有老舍及钱伯母的作品,都是你旧时读过的。不过内容及文笔,我对老舍的早年作品看法已大大不同。从前觉得了不起的那篇《微神》,如今认为太雕琢,过分刻画,变得纤巧,反而贫弱了。一切艺术品都忌做作,最美的字句都要出之自然,好像天衣无缝,才经得起时间考验而能传世久远。比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但写长江中赤壁的夜景,历历在目,而且也写尽了一切兼有幽远、崇高与寒意的夜景;同时两句话说得多么平易,真叫作“天籁”!老舍的《柳家大院》还是有血有肉,活得很——为温习文字,不妨随时看几段。没人讲中国话,只好用读书代替,免得词汇字句愈来愈遗忘——最近两封英文信,又长又详尽,我们很高兴,但为了你的中文,仍望不时用中文写,这是你唯一用到中文的机会了。写错字无妨,正好让我提醒你。不知五月中是否演出较少,能抽空写信来?

【注释】①手泽:先人或前辈的遗墨、遗物等。②弥拉:作者的儿媳。③钱伯母:钱锺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女士。

( 1 )读了《傅雷家书》,我们知道,文中的“孩子”名叫________,他是一位________。
( 2 )在《傅雷家书》中,深沉的父爱流淌在朴实的文字背后,迸发出独特的力量。聚焦下面的文字,从字里行间体会浓烈的父爱,在横线上写下你的阅读批注。

①真的,孩子,你万万想不到我跟你妈妈这一个月来的精神上的波动,除非你将来也有了孩子,而且也是一个像你这样的孩子!

②《论希腊雕塑》一编六万余字,是我去冬花了几星期工夫抄的,也算是我的手泽,特别给你做纪念。

( 3 )作为一名杰出的翻译家,傅雷有着深厚的文化造诣。这使他写的家书不仅表现了普通父亲的爱子之心,而且传递了对道德、文化、艺术、历史等多方面的独特见解,使旁人读来也觉受益匪浅。看下面这个例子,回顾阅读《核舟记》的学习经验,回答问题。

一切艺术品都忌做作,最美的字句都要出之自然,好像天衣无缝,才经得起时间考验而能传世久远。比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但写长江中赤壁的夜景,历历在目,而且也写尽了一切兼有幽远、崇高与寒意的夜景;同时两句话说得多么平易,真叫作“天籁”!

《核舟记》中,王叔远在送给魏学洢的核舟上刻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这一举动也有自然平易且意境深远的效果吗?写下你的认识。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会有很多意外的事发生。如,一次意外的表扬,让你刻骨铭心;一次意外的相遇,让你念念不忘;一个意外的礼物,让你久久回味……

请以“意外的 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和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自选文体;

②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

③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Ru果、”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