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于都县第五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能否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因素。
B: 英语对于我不感兴趣,我真的没办法学好它。
C: 拆除违法建设,构建和谐金华。
D: 为避免行人再发生交通违章行为,各地交警部门加强了对行人违章的劝导和执法力度。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家海鲜楼由特级名厨掌勺,美味鲜为人道 , 引得不少顾客前来品尝。
B: 学校有规定,要严肃批评那些在课堂上吵吵闹闹行为不轨的学生。
C: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景色,使人流连忘返
D: 写文章要表现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消极的甚至不健康的思想情感是不无裨益的。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B: 突然间,我恍然大悟 , 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C: 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狂妄自大的表情。
D: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B: 据新华社报道,缅北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已有至少2万余缅甸籍边民涌入中方境内临时避战。
C: 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
D: 成都市规划局、市发改委等部门提出了一系列规划新举措,发展了“东进”、 “西控”、“南拓”、“北改”、“中优”差异化发展的新蓝图。
5、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 被评为“2017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杭州在综合实力、公共服务能力、社会事业发展、居民生活质量等领域突出取得的成就。
B: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某些不法分子伺机在网络上造谣,主流媒体承担着传播正能量,应该为网络媒体“清理门户”。
C: 杭州作为“丝绸之府”有着深厚的文化和民众根基,丝绸不只是单纯的生活消费品,更承载了杭州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感悟。
D: 印第安人制造的箭,总能准确射中目标,对于制箭,他们有自己的心得,箭杆的长短、羽毛的轻重、箭头的位置都需要设计得恰到好处是毋庸置疑的。
6、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的不同人生和反抗道路,表现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平等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B: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塑造时非常注意表现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如鲁智深李逵,二者同是疾恶如仇,脾气火爆人物形象,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则头脑简单,直爽率直。
C: 《艾青诗选》常借“太阳”表达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我爱这土地》中,诗人化身为“鸟”。抒发了自己对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
D: 《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是一部优秀的章回体小说。
7、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家的户口本不见了,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 , 最终还是没找着。
B: 史铁生双腿瘫痪后,他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C: 试卷发下来,我一看得了满分,真是喜出望外
D: 万千雪絮,泼泼洒洒 , 在空中交织着唯美的乐章,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就这样悄悄地来了。
8、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B: 漫画往往用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暗寓犀利的讽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C: 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D: 林清玄在浪漫至真的文字中融入超然的禅趣,创作出的文化散文耐人寻味
9、

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硕果 摇言 钥匙 默契 锋芒必露
B: 斑澜 屏嶂 喧闹 浊流 妇儒皆知
C: 辔头 呻吟 奥悔 宛转 鞠躬尽粹
D: 气魄 祈祷 山涧 鞍鞯 锲而不舍
10、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中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唯利是图的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B: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是西汉时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本篇文章记叙了陈胜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周代诗歌305篇,《蒹葭》和《关雎》这两首诗均出自《诗经》,诗中歌颂了纯洁的爱情。
D: 《骆驼祥子》的主人公老实、健壮、坚忍,同时他又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尽管他有着“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但他始终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祥子的奋斗经历和人生结局正诠释了“好人自有好报”的道理。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从军行

李 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 1 )结合加点词,分析第三句诗是如何表现人物形象的。
( 2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1 )下面画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屠乃奔倚下 一狼洞
B: 恐前后受其 盖以诱
C: 暇甚 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 又数刀毙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叙述了屠户和狼相斗的故事,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紧张曲折。
B: “屠惧,投以骨”表明屠户刚开始心存幻想,对狼迁就退让。
C: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地刻画出屠户杀狼时的暴怒。
D: 结尾议论讽喻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管怎样狡诈,终究是要失败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团队。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较长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床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这紧张的一幕成为全画的一个高潮。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各类店铺经营着罗帛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应有尽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 1 )这段文字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说明这幅画作的?
( 2 )这幅画作最精彩的是哪一部分?从哪里看出来?
( 3 )分析下面语句有怎样的特点?

各类店铺经营着罗帛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应有尽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孤独的树

席慕蓉

①在我二十岁那年的夏天,我看见过一棵美丽的树。

②那年夏天,在瑞士,我和诺拉玩得实在痛快。她是从爱尔兰来的金发女孩,我们一起在福莱堡大学的暑期法文班上课,到周末假日,两个人就去租辆脚踏车漫山造野地乱跑,附近的小城差不多都去过了。最喜欢的是把车子骑上城顶之后,再顺着陡峭弯曲的公路往下滑行,我好喜欢那样一种令人屏息眩目的速度,两旁的树木直逼我们而来,迎面的风带者一种呼啸的声音,使我心里有一种要呼啸的欲望。

③夏日的山野清新而又迷人,每一个转角都会出现一种无法预料的美丽。

那一棵树就是在那种时刻里出现的。

⑤刚转过一个急弯,在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座不算太深的山谷,在对面的斜放上,种了一大片的林木。

⑥大概是一种有计划的裁种,整片斜坡上种满了一样的树,也许是日照很好,所以每一根都长得枝叶青葱,亭亭如华盖,而在整片倾斜下去一直延伸到河谷草原上的绿色里面,唯独有一棵树和别的不同。

⑦站在行列的前面,长满了一树金黄的叶片,一树绚烂的圆,在圆里又有着一层比一层还璀璨的光晕。它一定(存在/坚持)了很久了,因为在树下的草地上,也已圆圆地铺满了一圈金黄色的落叶,我虽然站在山坡的对面,也仍然能够看到刚刚落下的那一片,和地上原有的碰在一起的时候,就觉得后者已经逐渐干枯褪色了。

⑧天已近傍晚,四野的阴影逐渐加深,可是那一棵金黄色的树却好象反而更发出一种神秘的光芒。和它后面好几百棵同样形状、同样大小,但是却青翠逼人的树木比较起来,这一棵金色的树似乎更适合生长在这片山坡上,可是,因为自己的与众不同使它觉得很困窘,只好披着一身温暖细致而又有光泽的叶子,孤独地站在那里,带着一种不被了解的忧伤。

⑨诺拉说:“很晚了,我们回去吧。”

⑩“可是,天还亮着呢”我一面说,一面想走下河谷,我只要再走近一点,再仔细看一看那棵不一样的树。

⑪但是,诺拉坚持要回去。在平日,她一直是很随和的游伴,但是,在那个夏天的午后,她的口气却毫无商量的余地。

⑫于是,我终于没有走下河谷。

⑬也许诺拉是对的,隔了这么多年,我再想起来,觉得也许她是对的。所有值得珍惜的美丽,都需要保持一种距离。如果那天我走近了那棵树,也许我会发现叶的破裂,树干的斑驳,因而减低了那第一眼的激赏,可是,我永远没走下河谷,(我这一生再无法回头,再无法在同一天,同一刹那,走下那个河谷再爬上那座山坡了。)于是,那棵树才能永远长在那里,虽然孤独,却保有了那一身璀璨的来自天上的金黄。

⑭又有哪一种来自天上的宠遇,不会这在人世间觉得孤独呢?

拓展链接: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生,出生于四川,成长于台湾,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学爱真情。

( 1 )第④段中,加下划线的“那一棵树”是怎样的一棵树?根据全文,用几个恰当的词语概括其特点。
( 2 )根据上下文语意,你觉得括号里哪一个词语更合适,说说你选这个词语的理由。

它一定(存在/坚持)了很久了,因为在树下的草地上,也已圆圆地铺满了一圈金黄色的落叶,我虽然站在山坡的对面,也仍然能够看到刚刚落下的那一片,和地上原有的碰在一起的时候,就觉得后者已经逐渐干枯褪色了。

我选择________,理由:________

( 3 )席慕蓉曾说,在她看来,生命是不断的经过、经过、经过,她写的东西都是在生命现场里所得到的触动,尽管有些触动要等到一二十年后才恍然大悟。作者在见到那棵树的当时和离开那棵树时的心理状态分别是怎么样的?而多年后她的心态又是如何的呢?
( 4 )万物有灵,善思之人往往能从这些有灵之物身上得到启示。在这个树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发呢?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一天天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有阳光也有躲闪不及的风雨,但请相信他们都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在你十四五岁年纪里,一定有一些事,一些人,也许是迷惘时一个关切的眼神,也许是寂寞时一双抚慰的手,也许是失落时一束芳香的鲜花,也许是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抹微笑,一个拥抱……永远刻在你记忆里,对你的成长起着非凡的作用。

请以“ 让我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具体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叙事真实、清楚,表达出你的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班级。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无名指的等待”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