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安徽省淮北市第十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 ②①③
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祖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备受国人追捧。
B: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C: 小明在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 , 博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D: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折射出的是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借误的是( )
A: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B: 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
C: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D: 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
4、

下列选项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B: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C: 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D: 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5、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________的巨大转变。( )
A: 深远
B: 长远
C: 久远
6、下列对戏剧有关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戏剧是通过演员表演故事来反映社会生活中种种冲突的艺术。它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的综合艺术。
B: 戏剧文学,就是指剧本。欣赏戏剧文学,就是欣赏剧本。
C: 矛盾冲突是戏剧的生命。戏剧的矛盾冲突,实际上就是人物性格的冲突。
D: 戏剧的语言包括人物台词和舞台说明。舞台说明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现。
E: 戏剧按矛盾冲突可分为喜剧、悲剧、正剧三种;按表演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按时间可分为现代剧、历史剧;按容量可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
7、根据律诗等有关知识,选出填入古诗《晚次鄂州》空缺处恰当的一项。( )

晚次鄂州

[唐]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________________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A: 月斜楼上五更眠
B: 心随明月到胡天
C: 肠断青天望明月
D: 万里归心对月明
8、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虽然他的父亲浑浑噩噩 , 但他却是个精明的人。
B: 他已经穷到家徒四壁 , 身无分文的地步了。
C: 感动中国的白方礼老人用蹬三轮车的收入资助贫困学生,令我肃然起敬
D: 没想到,一些别人不以为然的小事,也会在他们心中掀起暴风骤雨。
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出自杜甫的诗( )
A: 《春望》
B: 《登高》
C: 《石壕吏》
D: 《秋兴》
10、

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可学学生正处在身心不断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被培育的关键时期。
B: 中国传统道德要求必须将“善”在现实生活中全面推进,以实现人道之本。
C: 4月29日,威海在全社会拉开了以“排除上下车”、“礼让斑马线”、“不能乱扔杂物”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市民培育工程。
D: 著名教育技术专家认为,翻转课堂面临着实施翻转的学做能否向高低两域扩展的挑战。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词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1 )词中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两句很有特色,请说说其妙处。

( 2 )找出表现词人心情的语句,体会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注释:①冀:希望;②盍:何不;③迨:等到 ④炯:明显。

(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王生益 愠: ②昭炯戒 以:

( 2 )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B: 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C: 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D: 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 3 )翻译句子

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 4 )李生认为“善学者”必须做到“________”和“________”。(用原文回答)
( 5 )本文和《送东阳马生序》都谈到了学习,请用自己的话谈谈你从这两篇文章中获得了哪些启示?(每篇文章至少谈一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蝴蝶的金翅膀

只要略加观察,闪过我眉宇的慌张就会袒露无疑,我把一只不容易被察觉的小纸盒塞进书桌,盒里供奉着两条黑黢黢的毛毛虫。三日不见,刮目相看,你懂这句话的含义吗?丑陋的毛毛虫会变成美丽的蝴蝶,像魔术般转瞬即变,我守候的就是揭开谜底的时刻。

开始上课了,可接下来的情况就更糟了,只听我同桌以惊雷般的分贝和速率腾地蹦起来:“她养了两条毛毛虫!”②他的脸色像白垩纪的土壤,面部的肌肉也像震后的公路一样扭曲。课堂上顿时哗然一片。老师捧着书本,袋鼠状跳过来道:“怎么回事?”

千万万千,我没料到毛毛虫会溜达出来,更没有料到男生还有怕毛毛虫的。我的脸色在众目睽睽之下,腾地转换成红萝卜。我嗫嚅道:“我只是怕错过变蝴蝶的时机。”③心里甚实已哭得泪水滂沱,我是学习委员耶!竟然……老师将毛毛虫盒子从书桌里掏出来,仿佛展示:证据昭昭,你们都看到了吧。让我尤其痛苦的是,④两条丑陋的虫子竟然不知羞耻,慢腾腾地扭着身子炫耀自己。⑤完了,我几年的英名毁于两条爬行的虫子。我深埋头,恐怖地思忖着……

“把虫子收到盒子里,星期一放学后告诉我,蝴蝶有多少种。”

天使般的声音在耳边吹拂,这是老师的声音吗?我怔了一下才缓过神,这“批评”是对着我的吗?怎么闻不到硝烟味?

我按时来到老师的办公室,她表情依然平静如水。我可不敢出大气,嘤嘤着说,全世界大约有蝴蝶15000种,光台湾就有400多种。见老师没吱声,知道她不满意,我赶紧补充道:凤蝶最美呢,全世界有600多种。老师依旧闷葫芦。我急了,休息日片刻不闲地忙活查资料,换得老师没态度,可了得?我猛地仰起头,豁出了,大声说,蝴蝶翅膀上的花纹,由鳞粉状的细末构成。产于美洲大陆的大桦斑蝶能迁徙2000到3000公里,集体过冬呢……

竹筒终于把豆子倒完了。老师问,你知道金翅膀的蝴蝶吗?

当然,我不知道。

我回到家,再次开始搜寻。这一查真吓了一跳,单讲蝴蝶分类,学问就浩瀚。比如说凤蝶,就有碧凤蝶、麝香凤蝶,五花八门,使我眼花缭乱。金翅膀的蝴蝶一定有,只是我没查找到。但我想:即使世间没有,老师的心里也装有。因为她教会我用一只眼晴仔细观察,另一只眼睛不停地寻找。

( 1 )写出体现本文主题的句子。
( 2 )说说下面两个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硝烟味:________

②闷葫芦:________

( 3 )第5段“天使般的声音在耳边吹拂”一句中的“天使”指谁?这里为什么用“吹拂”?
( 4 )第7段中“竹筒终于把豆子倒完了”的意思是________。
( 5 )第3段中“竟然”之后用省略号省略了部分内容,请体会当时的情境,将省略的内容补写出来。
( 6 )文章的语言很有特点,请在画横线的五个句子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明理由。
( 7 )你在阅读此文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疑问,请把你认为最有价值的一个问题写在下面。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老王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 1 )作者对老王的外貌描写用了“面如死灰”“僵尸”“骷髅”“白骨”等词,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明老王当时病情严重。
B: 强调老王令人生厌之态。
C: 暗示老王将不久于人世。
D: 突出老王样子非常吓人。
( 2 )下列描写方法选文没用到的一项是( )
A: 神态描写
B: 动作描写
C: 语言描写
D: 心理描写
( 3 )本文用词洗练老到,很值得品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本句用“镶嵌”可以看出老王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如果用“站立”等词就不能表现这层意思。
B: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数不完。”这是因为老王的形象把我吓坏了,总不能集中精力去数,所以作者觉得鸡蛋多得“数不完”。
C: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一句中的“强笑”说明笑得不自然,体现出“我”对病危中的老王的同情。
D: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中的“攥”表达老王矛盾的心情:既又不好意思,又很难过,用的是动作描写。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就在我身边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要的是情操Ф不是离骚丶”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