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江西省武宁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附(hè) 滑(jì) 差(qīn) 下(bì)
B: 赏(sì) 头(xián) 士(jué) 花(wén)
C: 炫耀(yào) 愚(chǔn) 当(tuǒ) 报(chéng)
D: 上(jì) 章(xūn) 衣(gēng) 职(chèng)
2、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阿长与<山海经>》以作者儿时对阿长情感态度的变化贯穿全文,通过欲扬先抑的手法刻画了阿长的形象。
B: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写法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爱莲说》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C: 《驿路梨花》围绕“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设计了误会和悬念,刻画了一组人物,展示了他们助人为乐的美好品格。
D: 《伟大的悲剧》是英国作家茨威格写的一篇传记。文章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了斯科特一行五人从南极点返回途中不幸遇难的过程。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老百姓对只追求利益的商家深恶痛疾
B: 对于藤野先生的谆谆教诲,鲁迅先生也曾不以为意
C: 电影《流浪地球》的故事情节抑扬顿挫 , 扣人心弦。
D: 小丹的父母三年前外出打工,至今杳无消息
4、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寂寥 遗误 鄙夷 相题并论
B: 锁屑 颓唐 拮据 痛心疾手
C: 和蔼 蜷曲 剽悍 神采奕奕
D: 徇职 黯然 造诣 人情事故
5、下列各句中划线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女子嫁也

A: 丈夫冠也
B: 山川美,古来共谈
C: 往女家
D: 与民由
6、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芽(pēi) 飞(cuān) 铢(zī) 如坐针(zhān)
B: 量(diān) 红(fēi) 素(gǎo) 一气成(hè)
C: 惆(chàng) 桥(tù) 立(zhù) 手蹑脚(niè)
D: 崩(cú) 囵(hú) 首(qí) 众取宠(huá)
7、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句( )
A: 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B: 他在选择高考志愿的第一志愿学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
C: 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D: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
8、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嘶哑 熏黑 憔悴 干瘪
B: 舵手 沸腾 疲惫 慰籍
C: 旌旗 镶嵌 笑涡 富饶
D: 驱逐 隧洞 喉咙 坟墓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电影《老师·好》自3月22日全国上映以来,不断引发观影热潮。到目前,《老师·好》在同日上映影片中票房、上座率均居首位。
B: 历代不少石碑为名家撰写,因此石碑上的刻文成了书法大家真迹的集中场所。
C: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成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D: 自共享单车在衡阳运营以来,因外观时尚、轻便易行、收费廉价、随借随还等优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10、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夜里凝望(目不转睛地看)
B: 诗人在静谧的深夜遥望星空(安静)
C: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意识不十分清晰)
D: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哆嗦;发抖)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展开想象加以具体描绘。
( 2 )请简要说说“心远地自偏”的含义。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选自刘基《郁离子·捕鼠》

【注释】①中山:地名,中山国。②盍去诸:何不把它赶走呢?③垣墉:墙壁。④器用:器皿和用物。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中山人之 ________

②其子之 ________

( 2 )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限两处)。

猫 善 扑 鼠 及 鸡

( 3 )找出文中写老鼠祸害的句子,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 4 )用自己的话说说赵人与其子在养猫问题上各自的主张是什么?

( 5 )从这则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师! 老师!》

阎连科

①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②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喜丧事。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

③我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藏裹着刺骨的寒凉。

④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好在,他终归识字,也有文化,祖国的乡村,也最为明白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也是生活的部分必然。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直至改革开放后,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荣枯,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

⑤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感想,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个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像流水在干涸沙地上蜒蜿涓涓,奔袭挣脱,流着流着,可终归无法挣脱干涸的吞没。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我们成家立业了,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早已忘却的往事。

⑥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

⑦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言。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辞夺理,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开始。可是,现在,面对耄耋①老人,给我一生养育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⑧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

⑨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树。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⑩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选自《读者》有删改)

【注】①耄耋(mào dié),指老年,高龄。耄,八九十岁的年纪;耋,七八十岁的年纪。

( 1 )请分析开头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 2 )文章写与老师相见,说了很多旧事。请概括出“我”初中时做的那件事。

( 3 )请从人物描写或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⑨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 4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并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呵。(魏巍《我的老师》)

蔡芸芝老师和张梦庚老师多是极普通的老师,可两位作者都认为他们伟大。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两位老师的“伟大”表现在哪里?

( 5 )这篇文章中的老师和“我”给了你哪些启示?请任选一个说一说。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赎回灵魂

她睡到半夜,感觉到屋里进了人,很显然,不是丈夫,因为他去值班了。因为长期失眠,睡觉对她是件困难的事情。显然,那个人以为她睡着了。

然后,她看到了一个身影,手里拿着刀,在四处找东西。那一刻,她大睁着眼,内心出奇的镇定,因为绝对不能喊,隔壁就是儿子的房间,一喊,她和儿子就会有生命危险。她看到那个贼把手伸向她的首饰盒,那里面有一对玉镯,是外婆出嫁时的陪嫁,一直传下来,传给了她,是最好的鸡血玉。但她一直沉默着,直到贼离开。

然后,她冲到儿子的房间,看到还在睡的儿子,眼泪就流下来了,她知道,没有比自己儿子更珍贵的了。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个贼却被看门的保安逮住了——在他翻墙逃跑的时候。所以,他和两个保安又出现在她的客厅里。

灯光下,她看到了贼的脸。一张十分年轻的脸,脸上还有个小小的绒毛,大概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眼神里全是恐惧。

保安问,这是你的镯子吗?

她答,是。

是这个贼偷走的,就在刚才。保安说。

她是知道的,她抬起头看了那个小偷一眼,那一眼让她呆住了,少年的眼里全是乞求的眼神,甚至是恳求,甚至是绝望。

那一刻,她的心忽然柔软起来。她有了新的决定。她说,你们放了他吧,他不是贼,那一对玉镯,是我给他的。

保安大吃一惊,而少年的眼里全是泪水了。保安刚走,那个少年扑通就跪下了:阿姨,您为什么救我?

她笑了,淡淡地说:孩子,因为你的青春比那两只镯子值钱,我想用那两只镯子赎回你找不到方向的灵魂。何况,刚才我并不曾睡着,因为你手里拿着刀,所以,我没有喊,也是为了我自己的儿子。

那个少年,泪如雨下。

(选自《青年博览》2003年第7期 作者:晓荷)

( 1 )概括这篇文章的大意。
( 2 )试理解标题“赎回灵魂”的含义。
( 3 )文中故事情节发生了两次突转,请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
( 4 )文中少年“泪如雨下”的原因是什么?
( 5 )请用简洁的语言指出小说的结局。
( 6 )读完文章后,你获得了哪些做人方面的启迪?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力量的支持。诚信、宽容、责任、美德……给我们前行的力量。

请以“,给了我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章要富有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是你幸福的温存”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