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甘成为任人宰割的民族。B: 李同学以前不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但自从上初中以来,刻苦努力,成绩有了明显提高,他真是吴下阿蒙啊! C: 在民族存亡之际,大丈夫当舍身报国,即使是马革裹尸 , 也无怨无悔。 D: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
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还要文绉绉的。B: 他光荣地加入。 C: 我对《旅鼠之谜》这篇文章有着较大的兴趣。 D: 《藤野先生》这篇文章塑造了一个专心治学,关心学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人物精神。 |
3、 |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猛听得空中一声呼哨,尖得直入脑髓,腰背颤一下。回身却见首领早已____到索头,抽身______下,拐着腿弹一弹,走到汉子们跟前。 A: 飞 跃 B: 跃 飞 C: 跳 跃 D: 飞 跳 |
4、 | 下列各句,表述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 A: 美国民众在纽约发起了“占领华尔街”示威活动,抗议政府的权钱交易和贫富差距日增等问题,如今已成为席卷全美的社会运动。B: 由于印度重要防务和核设施及基础设施未对敌军空袭设防,令很多印度军界人士认为,缺少防空炮火、导弹和雷达是国家在安全领域的最大弱点。 C: 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的吉祥物是精灵文洛克,它以英格兰的萨罗普羊为原形,造型活泼而且富有动感,其设计充满了想象力。 D: 国家发改委网站刊发通知,强调必要时对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可以实行价格临时干预,不会改变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定价的自主权。 |
5、 |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独裁 奠基 至死不懈 目不窥圆 B: 深宵 小楷 妇儒皆知 马革裹尸 C: 挚友 卓越 心不在焉 沥尽心血 D: 硕果 草率 不以为然 慷概淋漓 |
6、 | 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 ①人们的担忧,主要在于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过程中的不透明与不确定性。 ②正因此,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 ③应当说,个人信息既关乎个人的隐私和尊严,又天然具有社会公共属性。 ④未来,当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应用不断涌现,一切皆可能被数字化。 ⑤“数字化生存”需要个人让渡部分个人信息。 A: ④③⑤①② B: ①②③⑤④ C: ④①②③⑤ D: ①⑤③④② |
7、 | 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回想已经遥远的来处,有一种在季节缝隙中穿行的感觉。 ②再向前,渐次地有花儿掠过,从零星点缀,到丛丛簇簇。 ③望向窗外,起初还是冬季的边缘,万木萧条。 ④渐渐地,浅浅的绿便浸润了万物。 ⑤那些花儿,飘摇而来,又瞬间远去,留下刹那的美丽与长久的回想,一如那些汹涌而去的日月流年。 A: ③④②①⑤B: ③②④①⑤ C: ④②①⑤③ D: ④②③⑤① |
8、 |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稍逊(xùn) 分外(fèn) 风骚(sāo) 济慈(cí) B: 瑟(sè)索 深黛(dài) 阴晦(huì) 嗤(cī)笑 C: 鄙(bǐ)夷 愕(è)然 静谧(bì) 惘(wǎng)然 D: 襁褓(qiǎng) 栈桥(jiàn) 恣睢(zì) 丝缕(lǚ) |
9、 |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句( ) A: 少年人常立志,刚立下海誓山盟准备为某一理想拼搏进取,说不定过几天就有了新的方向。B: 每次归家,坐在火车上,那抑扬顿挫的轰鸣声早已牵引着我的思绪飞向了故乡的时光里。 C: 叶圣陶先生在世时,极力主张写文章要简洁,切忌拖泥带水。 D: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青玉白菜精巧绝伦 , 是件不可多得的陈设工艺品。 |
10、 | 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鞠躬 遗骸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B: 狼藉 烦躁 荡然无存 大庭广重 C: 蹒跚 藩篱 永垂不朽 情郁于中 D: 归咎 喷嚏 铸剑为犁 穿流不息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代: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1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望”字。(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尉①有夜半击令②之门者,求见甚急。令日:“半夜有何事,请俟旦。”尉日:“不可。”令披衣退起取火,延尉入坐。尉日:“某见春夏之交,农事方兴百姓皆下田又使养蚕恐民力不给。”令日:“然则君有何策?”日:“某见冬间,农隙无事,不若移令此时养蚕,实为两便。”令笑日:“君策甚善,古人不及。但冬月何处得桑?”尉瞪目久之。 【注】①尉:县尉。②令:县令。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但冬月何处得桑/一狼得骨止 B: 然则君有何策/公欣然曰 C: 不若移令此时养蚕/若屈伸呼吸 D: 古人不及/及其家穿井 (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农 事 方 兴 百 姓 皆 下 田 又 使 养 蚕 恐 民 力 不 给。 ( 3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伐木小调(节选)
迟子建
①雪花弹拨森林的时候,有一种声音会在苍茫中升起,它不是鸟鸣,而是伐木声。
②我童年进山伐木,通常是跟着父亲。他很爱惜树木,喜欢盘树墩来作为烧柴。如果伐一棵高高的树,把它锯为几截,那么你会得到很多的柴火;而伐一个只有人的膝盖高的侏儒般的树墩,获得的只是一截烧柴,而你用的又是同样的力气和工夫,所以我常常觉得父亲愚痴。
③我很喜欢寻找杖杆,觉得这是一件乐趣无穷的事情。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在森林中穿梭。有的时候雪大,把树压弯了,我就以为找到杖杆了。喊来父亲,一鉴定,居然还是棵正在生长的树,于是好不懊恼。而有的时候寻着寻着,突然听见一阵笃笃笃的声音,类似敲门声,寻声一望,原来是只羽翼鲜艳的啄木鸟,正顿着头吃藏在树缝中的肥美虫子呢。啄木鸟看上去就像别在树上的一只花卡子。这时我就会联想起我带到山上来的食物。它们在篝火下熟了几分?我喜欢用旧棉花裹上几个土豆,把它们带到山上。父亲总会在我们放置着手推车的营地上划拉一堆树枝,点起一堆火,让我们能时常烤烤火。我们把土豆埋在火堆下,篝火燃尽了,土豆也就熟了。在寒风中吃这热气腾腾的烤土豆,滋味实在美妙。啄木鸟一吃虫子,我就觉得口水要流出来了,不想再找杖杆了。
④我最喜欢自己拉着爬犁上山拉烧柴。带上一把锯,不用走太远,就可以伐到水冬瓜。伐水冬瓜的声音非常好听,它不像松树,常常会因为身上漫溢的金色树脂粘了锯而发出喑哑的声音;水冬瓜和锯的关系如同琴弓与琴弦的关系,非常和谐,所以我最爱听这样的伐木声,跟流水声一样清亮。水冬瓜很好烧,但它燃烧的速度很快,所以挥发的热量不足,青睐它的人就少而又少。除了水冬瓜,我还喜欢伐碗口那么粗的白桦树,不过白桦树的枝条极有韧性,修剪起来比较费劲。我们喜欢把白桦树的皮剥下来,用它做引火的材料。当然,手巧的人还会用它做盐罐和烟盒。剥桦树皮的时候,手往往还能触着它身上漫溢着的汁液,那时我就会伸出舌头吮吸,天然的桦树汁清冽甘甜,喝了让人的精神顿时为之一爽。
⑤冬日月光下的白桦林是我见过的世界上最壮美的景色了。有的时候拉烧柴回来得晚,而天又黑得早,当我们归家的时候,月亮已经出来了。月光洒在白桦林和雪野上,焕发出幽蓝的光晕,好像月光在干净的雪地上静静地燃烧,是那么的和谐与安详。白桦树被月光映照得如此的光洁、透明,看上去就像一支支白色的蜡烛。能够把这蜡烛点燃的,就是月光了。也许鸟儿也喜欢这样的美景,所以白桦林的鸟鸣最稠密,我经过白桦林时,总要多看它几眼。在月夜的森林中,它就像一片宁静的湖水。
⑥我曾因为给学校拉烧柴而冻伤了双脚。那时每个班级都有一个火炉,冬天的时候,值日生要充当烧炉工,提前一个小时赶到教室,把炉子生起来,等到八点钟同学来上课时,玻璃窗上的霜花就化了,教室也暖洋洋的了。火炉吞吃的柴火,也大都由学生们自行解决。劳动课时,班主任会带领学生上山拣烧柴。我大约那天穿的棉乌拉有些潮,又赶上天冷,把脚给冻了。回家后双脚肿胀,钻心地疼,下地走路都吃力。躺在滚烫的火炕上养着冻疮,听着窗外北风的呼啸声,看着父母一趟趟地进我的小屋嘘寒问暖的,心里觉得又委屈又幸福。那冻疮最后虽然好了,但落下了疤痕。而且一到雨季的时候,冻疮的创面就开始发痒,直到如今。好像它们也如我一样,仍然怀念着已逝的寒风和飞雪,仍然忆念着那已不复存在的伐木声。
( 1 )童年进山伐木的生活,让我感到了无穷的乐趣。留在我记忆深处的美好回忆具体体现在哪几件事中,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阅读《轻放》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轻 放
安 宁
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②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③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④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⑤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
⑥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⑦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⑧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⑨我心里依然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⑩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⑪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科研人员以一项有趣的“伤痕实验”来研究人们的自我认知与感受到的外界对待自己的态度之间的关系。由专业化妆师在每位志愿者的脸上做出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痕。志愿者从一面小镜子看到化妆的效果后,镜子就被拿走了。化妆师又以需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一层粉末的名义,偷偷抹掉了化妆的痕迹。此时,他们的脸与往常并无二致。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结果志愿者都叙述了相同的感受——人们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显得粗鲁无礼,极不友好。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