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龙湖镇第二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根据语意,对尾段画线句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唐风华虽已成为遥远的过去,但是那种乐观向上、自信开放的时代精神,那种勇立潮头、敢于创造的奋进精神,那种融汇天下、择善而从的包容精神,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之中,成为民族文化基因的突出特征。大唐风华不仅在过去对民族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在今天乃至未来也将发挥着重要的启迪和激励


A: 在今天乃至未来也将发挥着重要的启迪和激励效果
B: 在今天乃至未来也将发挥着重要的启迪和激励作用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零落 倔强 头晕目眩 一拍既合
B: 琐屑 烦燥 锐不可挡 销声匿迹
C: 恣睢 胆怯 开卷有益 顾名思义
D: 厚实 慰籍 鸡犬不宁 一泄千里
3、下列句子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些诗歌,读起来悲愤激越,慷慨淋漓 , 充满乐观向上的力量。
B: 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诲人不倦
C: 美英法空袭叙利亚的行为令其他国家义愤填膺
D: 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意
4、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对于这是否构成侵权,双方各执一词,最后只得对簿公堂
B: 在小组讨论会上,对于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大家意见纷纷,莫衷一是
C: 中日两国人民经过民间交往,逐渐增进了解,最终签订城下之盟 , 我们应保持这种睦邻友好关系。
D: 许世友将军不仅有勇而且有谋,是个暴虎冯河的常胜将军。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吴京执导的《流浪地球》融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于未来,展望了人类憧憬美好未来的视野。
B: 能否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是确保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关键环节。
C: 我国科研团队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成功获得5只BMALL1基因敲除的克隆猴。
D: 森林被人们广泛认为是重要的碳汇,它可以储存和捕获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
6、下列句子表达无语病的一项是( )
A: 繁重的学习任务、单调的学校生活、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是导致许多中学生迷恋网络游戏、寻求刺激的重要方式。
B: 像“小辣条”这样的垃圾食品不断涌入乡镇市场,不仅对农村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重大威胁,又对正规食品企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C: 在纪念我国第40个植树节时,我们更应该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D: 这个神奇的产品具有抗紫外线、抗磨擦和防静电,能够满足室内外环境的要求。
7、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污(suì) 荒辟 深痛绝(wù) 郑重其事
B: 愧(zuò) 深宵 气冲牛(dǒu) 鞠躬尽瘁
C: 对(jiào) 狂澜 而不舍(qì) 妇儒皆知
D: 罚(chěng) 取缔 为人知(xiǎn) 历尽心血
8、对名著《朝花夕拾》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所作的一部回忆性小说集。
B: 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活无常,黑无常又叫死无常,人们喜爱的是白无常。
C: 《五猖会》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
D: 《朝花夕拾》中女性形象的刻画不多,最突出的是长妈妈,刻画了一个文化水平低但善良、质朴的农村妇女形象。
9、下列词语没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嘶哑 喉咙 急怒 腐烂
B: 黎明 温柔 深沉 敦厚
C: 激流 契机 汹拥 神奇
D: 复新 悲愤 象征 挚爱
10、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吴梦珂在当选班长那天的班会上,慷慨淋漓地发表就职演说,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B: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C: 看云识天气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D: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注释〗①蓝:蓼蓝。一种草本植物,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 1 )作者在这首词中用一个“”字来直接赞美江南。

(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春来江水绿如蓝”。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④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 1 ) 解释下列加线的字。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②处处志之( )
③阡陌交通( ) ④便要还家( )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③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3 )从第①②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方面是: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于谦的《鸟儿还是待在树上好看》,完成下题。

①我小时候家住官园旁边,学校离鸟市更近。上小学一年级时,一次偶尔路过,我见此热闹场面便被吸引住了。第二天花五毛钱买了两只粉眼儿,如获至宝,俩手攥着就回家了。

②回家之后将鸟放入木箱中,添好食水,就开始欣赏了。 搬个小板凳在木箱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一会儿把木箱拿到背风处,一会儿挪到太阳底下,一会儿喂苹果,一会儿清粪便,……于是,出事儿了!由于箱底不好清理,又没有替换的鸟笼,只能捂住笼门伸手进去,就在这个环节,一只鸟钻出手缝儿飞上了院中的大柳树。这鸟要是远走高飞了,我也没有那么着急,毕竟急也没用。可它却偏偏站在柳树枝上跳来跳去,大声鸣叫,这让院中的我望树兴叹呀!束手无策,又不舍得放弃,眼望着树梢,哭的心都有。

③姥姥实在不忍看我这样,把家中一个装干粮用的竹子编的小筐拿来扣在地下,边缘支上一根小木棍,又在中心撒了一小把玉米面儿,木棍上系根绳子,把绳子顺到屋中,告诉我,抓住绳子,等鸟饿了会飞下树来吃食儿时,一拽绳子就会把它扣在筐中。现在看来,老人家的本意是不忍看我难过,想个办法让我岔乎岔乎,对于这办法能不能逮到鸟并没有抱多大希望。不过这主意在当时的我看来简直就是一根救命稻草,抓着绳子躲在屋中,一等就是两个小时。而树上的秀眼可能是因为越狱成功,心情大好,站在枝头飞来跳去,放开嗓子叫出了也许是它有生之年最美妙的声音,叫累了绿毛一乍,脑袋往后一盘径自睡了……这一来,又把我搁在旱岸儿上了。

④直等到下午四五点钟,树上的鸟儿又来了精神,开始跳来跳去,越跳越高,从树杈蹿到了树梢,并四处张望,大有不辞而别的架势。躲在屋中的我,这时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儿,但心理也已发生了变化,不再对逮鸟抱有任何幻想,只是在等待着和它告别的最后一刻。就在这时,树梢的鸟儿发现了院中的筐、筐中的食儿,没有任何思考和犹豫,振翅下树,像一颗从空中掉落的石子一样飞入筐底吃起食儿来。整整一下午,我等的就是这一刻,手起,拉绳,棍倒,筐落,将鸟扣入筐中,而随之心底却产生了一丝莫名其妙的失落。

⑤直到多年后,我才明白这个失落的真正含义。当时可没有时间多想。瞬间,喜悦冲走了所有的情绪,我冲出屋摁住竹筐兴奋地大叫:“逮住了!逮住了!”姥姥拿来一条毛巾被罩住竹筐,伸手进去拿出鸟儿,放入笼中,添好食水。我却不敢再轻易地开笼门收拾了,只是坐在旁边静静地看着,而看的兴致仿佛也不如从前大了,总觉得它在笼中的状态不如在树上好看。

(选自《2015年阅读年选》,有删改)

( 1 )阅读文章,填写下表。

情节

心情

花五毛钱买了两只粉眼儿

A________

一只鸟飞上了院中的大柳树

望树兴叹,束手无策,难过

B________

紧张,等着和它告别

我将鸟扣入筐中

C________


( 2 )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对笼中的粉眼儿鸟的喜爱之情。
B: 第③段写鸟儿在枝头飞来跳去,叫个不停,写出了重获自由的鸟儿的幸福快乐。
C: 第④段画线句“像一颗从空中掉落的石子一样飞入筐底吃起食儿来”,树上的鸟儿比较聪明,因为肚子饿了,所以下来找食吃。
D: 第⑤段画线句写出我抓住鸟的兴奋激动之情,因为我等这一刻等了整整一个下午。
( 3 )据要求解答下列两小题。

①“整整一下午,我等的就是这一刻,手起,拉绳,棍倒,筐落,将鸟扣入筐中”,句中“手起,拉绳,棍倒,筐落”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直到多年后,我才明白这个失落的真正含义”,你如何理解作者内心失落的含义。

( 4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并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文章第③段和链接材料中都写到了捕鸟,请说说两段文字所运用手法的相同点和写作意图的不同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把生命放在征途

陈凌

①或是“怕长胖”,或是“为健康”,或是要“练肌肉”,身边不少朋友都给自己制订了一个详细的健身计划。不过,从结果来看,却往往是刚开始热火朝天,越到后面越没啥动力,到最后只能草草结尾。真正能按计划坚持练下来的,并没有几个。不只是健身,工作、生活中,类似的前紧后松、前热后冷的现象,并不少见。

②为什么没能坚持下来?一说起原因,几个回答很具代表性,“工作太忙,没时间”“生活太累,没精力”“雾霾太多,没条件”。事实真是如此么?这些回答,不外乎是说,外部不可抗因素太多,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仔细想想,工作再忙,一周总能挤出个把小时去锻炼吧?生活压力大,跑跑步、出出汗,不正是舒缓压力的有效方式么?这样看来,所谓的原因,其实不过是不想坚持的托词。

③“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这里面的道理就在于,很多事情没有做成,并不是因为目标难以达成,而是我们不想去做、没有去做。《孟子》里有一个“不能”和“不为”之辩。“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前紧后松、前热后冷的情况之所以存在,并非由于“不能”,而在于“不为”。就像毛泽东同志当年所批评的那样,有的人“仅仅把箭拿在手里搓来搓去,连声赞曰:好箭!好箭!却老是不愿意放出去”。如此,别说完成目标了,就是有所进步,恐怕都并非易事。

④一句话说得好,“大多数人想改造这个世界,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一些人之所以会成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之所以会在“为”与“不为”之间打转,说到底,还是意志不够坚定。有人曾问一位企业家成功的秘诀,他回答道,关键是要提升自己的承压能力,“别人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我是到了黄河心也不死,因为造一座桥就过去;撞了南墙也不回头,因为搭个梯子就过去。”人一旦有了坚定的意志,就有了开垦人生荒原的铧犁,驰而不息、勇往直前,自不是难事。相反,犹犹豫豫,总想偷个懒、缓口气、歇歇脚,前程荒废不说,就算别人想拉一把,都找不到你的手在哪里。

⑤人生处处有起点,比起畏葸不前,再晚的出发都不算晚。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外语学习班,报名时,来了一位老者,工作人员以为他是来给孩子报名,一问才知道,他是给自己报名。工作人员稍有不解,问他几岁,老人回答是六十八。这么高的年纪,学完课程,至少要两年,“可两年后您都七十了!”老人却不以为意,笑着反问道:“你以为我如果不学,两年后就是六十六了吗?”这一问,问到了紧要处。事实上,人生从来没有什么太晚,所谓的太晚,不过是个人意志摇摆,或自弃于晚不达,或早成而不努力,结果蹉跎岁月,消磨时光。问题是,你可以犹豫拖延,时间却不会。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挥洒了汗水,剩下的,不妨就交给时间吧。

⑥曾读到一首名为《船》的诗,诗中写道:“只要我还有一根完整的龙骨,绝不驶进避风的港湾;把生命放在征途上,让勇敢来决定道路的宽窄、长短。”我想,这才是一个想拥抱独属于自己未来的人应有的模样。

( 1 )选文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2 )联系语境,简略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①就算别人想拉一把,都找不到你的手在哪里。

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3 )选文运用了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的方法,请分别举例说明。
( 4 )作者说“再晚出发都不算晚”,若为这一分论点补充论据,下列不能作为分论点的一项是( )
A: 曹操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B: 近人吴兆江说:“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C: 乾隆十四年,已届不惑的李绿园回到故园,以“载道”的严肃态度,开始了《歧路灯》的创作。终其一生心血,洋洋70万字,写成108回,至70岁才脱稿刻印。
D: 华罗庚小时候家庭贫穷,初中毕业就失学,他先后在小杂货铺做工,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当管理员。他边工作边自学,28岁当上西南联大教授。
四、写作(分值:60分)
以“身边的小美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或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如不可避免,请用×××代替;④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华丽的低调”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