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修水五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B: 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 川剧,顾名思义 , 就是流行于四川的地方戏。
D: 江西婺源的风景独特优美,游客来到这里无不闲情逸致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散步》通过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的展示了这一家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B: 《秋天的怀念》秋天萧条景象衬托“我”遭遇不幸后的绝望心情,反映“我”的人生一直是“秋天”。
C: 《金色花》通过写一个儿童把自己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并由此引发联想,表现了家庭之爱、母子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和圣洁。
D: 《济南的冬天》围绕“温情”这一特点,主要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城、山、水、天,呈现给读者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冬景图。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B: 有的人明明看到花圃里有“禁止入内”的牌子,还是义无反顾地走进去拍照。
C: 辩论会上,我方辩手巧舌如簧,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D: 西方文化有西方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有中国的特定思维,两者不能相提并论,应相互包容和尊重。
4、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马瑞没被对手咄咄逼人的气势所吓倒,而是沉着应战,终于赢得比赛。
B: 能歌善舞的王丽当上了文艺委员,成绩优秀的王楠当上了学习委员,这真是各得其所啊!
C: 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是大有益处的。
D: 听了爸爸的解释我才恍然大悟
5、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女排亚锦赛夺冠,主力队员朱婷也因此跻身世界最佳主攻手之列。
B: 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颁给了刘晓波——一名因触犯中国法律而被中国司法机关判处徒刑的罪犯。这种亵渎法治的行为,与诺贝尔设立该奖时的初衷格格不入。
C: 江阴城区的内环水系和外环水系已融会贯通 , 营造出了“双水绕城”的城市景观。
D: “成乐高铁”一旦开通,那么在乐山,水运的顺畅与高铁的快捷相得益彰 , 这将大大提升乐山经济发展的速度。
6、下列选项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C: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7、

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 )。

A: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C: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D: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8、

下面句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解放前,爷爷当长工,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的是狗窝猪棚
B: 入夜,亮化扩建后的人民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
C: 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老师精心设计教案,真可谓煞费苦心
D: 我们对别人成功经验固然需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9、下列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地结账。
B: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C: 怎样才能认识对象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感情。
D: “这不是将军家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
10、选择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 )
A: 犀利 油光可鉴 愚钝 正襟危座
B: 禁锢 藏污纳垢 招徕 翻来覆去
C: 虐待 广袤无垠 迁徙 长嘘短叹
D: 侏儒 暗然失色 奥秘 不可名状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 1 )以下对这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是为千古绝唱。
B: 词的上片即景抒情,写登高望远之思;下片用典,表达怀古伤今之感慨。
C: “何处望神州”中“何处”表明作者在北固亭上因距离远看不见“中原地区”。
D: “年少万兜鍪”形象地写出了年少的孙权统帅带着头盔的士兵时的飒爽英姿。
( 2 )“生子当如孙仲谋”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刘宣苦读成才
  景泰①间,吉安刘公宣②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③……。取解时,刘文恭公铉④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焦竤《玉堂丛语》)
【注释】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②刘公宣:即刘宣。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

( 1 )选出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以使(告诉)
B: 其文(感到惊奇)
C: 谓必山林老儒之(做法)
D: 使乃优遇(他,指刘宣)
( 2 )翻译下面句子,补上省略的成分。
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 3 )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分别评价文中刘宣、卫使、刘铉三个人物。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偶遇

①小城有家卖饰品的小店,店名极有意思,叫“偶遇”。小店开在一条古旧的街道上。店里卖的都是小饰品:精美的钥匙扣,拙朴的香水瓶,会唱歌的玻璃小人,五颜六色的发圈……每一样,都是精致小巧的。一间再普通不过的小屋,被装点得像童话。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店主是个六十开外的老妇人,穿大红的衫,戴贝壳串成的手链,笑容灿烂,举手投足间,自有一段风情。年轻时,她迷恋小饰物,一直没有机会开这样的店。退休了,她重拾旧梦,天天守着一堆“宝贝”,把日子过得如花似玉

②那条街道我不常去,自然不知道这间“偶遇”。那天突然撞见,欢喜莫名。这样的相遇,不约定,带来惊喜。后来的一些天,我脑子里不时会蹦出那家小店来,一屋的小饰品,丁丁当当,丁丁当当。与老妇人的优雅,竟十分的般配。我不由自主地微笑,岁月里,我们会渐渐老去,梦想却不会。

③也是这样的偶遇,在武汉。文友拉我去逛光谷步行街。天桥之上,我被一朵一朵怒放的玫瑰花住了脚步。确切地说,那不是花,那是一堆橡皮泥。可它分明又是花,瓣瓣舒展,鲜艳欲滴。

④捏橡皮泥的,是个矮个子男人。眼睛细小,皮肤黝黑,满脸沧桑。沧桑中却有种淡定的平和。他在眨眼之间,把一小坨橡皮泥,捏成一朵盛开的玫瑰。我蹲下去,看他捏。他十指扭曲,严重残疾,却灵活。手像被施了魔法似的,在橡皮泥上轻轻一按,一瓣花开了。再轻轻一按,一朵花开了。

⑤我挑起一枝,紫色,典雅大方。想买。他说,这个不卖,人家预定好了的,你要买,我再给你捏。我惊讶了,我说,你可以重捏一个给预定的人啊。他却坚持不卖,说他答应过给人家留着的,就一定得留着。一会儿,他给我捏出另一朵来,洒上荧光粉。他关照:你回去对着灯光照上十来分钟,它会发光的,很美,很温暖的。

⑥从武汉回来,别的东西没带,我只带了那枝花回来。看见它,我总要想一想花后的那个人,生活对他或许有诸多不公,他却能够做到心境澄清,让花常开不败!

⑦还是这样的偶遇,在云南。夜晚的广场上,一群人围着篝火在跳舞。不断有人加入进去,天南地北,并不熟识。不要紧的,笑容是一样的,快乐是一样的,心灵因一团篝火,在瞬间洞开。我站在圈外看,有人跟我招手,来呀,一起来跳啊。我笑着摇摇头。手突然被一女子牵了,她不由分说把我牵进那欢乐的人群中。灯光暗影里,她脸上的笑容明明暗暗,如星星闪烁。她说,跳吧,一起跳吧,很好玩的呀。她很快踩上音乐的节奏,身体像条灵活的鱼,看得我眼热,跟在她后面跳起来。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跳舞,完全不得章法,欢乐却像燃着的篝火,把人整个点燃。曲终,转身寻她,不见。满场的欢声笑语,经久不散。

⑧人生还有多少这样的偶遇?在时间无垠的荒野里,我们都是跋涉的旅人,却因这偶然的相遇和眷顾,布下温暖的种子。日后,于某一时刻,不经意地想起,那些温暖的种子,早已在记忆深处,生根发芽,抽枝长叶,人生因此变得丰盈。

(选自丁立梅精品十年精选集《遇见》,金城出版社)

( 1 )根据选文内容,以“我”为陈述对象,完成下面表格。

地点

主要事件

小城

在饰品店偶遇优雅的老妇人。

武汉

①________。

云南

②________。


( 2 )作者在第⑥段中提到矮个子男人能“让花常开不败”,原因是什么?
( 3 )结合语境,赏析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退休了,她重拾旧梦,天天守着一堆“宝贝”,把日子过得如花似玉

②天桥之上,我被一朵一朵怒放的玫瑰花住了脚步。

( 4 )文章以“偶遇”为标题,有什么深意?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

听梆声的地方

迟子建

①乌镇是一枝莲,东栅、西栅、南栅、北栅是它张开的花瓣。东栅因为天光和烟火气盛,这片花瓣在我眼里是银粉色的。西栅呢,它被不绝的流水环绕着,那层层叠叠的楼台水阁,迷宫似的灰街长巷,也就有了舟辑的气象,似乎你轻轻一推,它们就会起航。这片轻灵的花瓣,就是烛白色的了。

②我在乌镇,住在西栅,西栅由十二座小岛组成,所以进出西栅,须乘坐渡船。到乌镇时已是晚上九点,江南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好像乌镇这个素服女子忙活了一天,正在做安寝前的沐浴。从西栅的码头登船,去通安客栈,大约一刻钟。西栅的客船是我喜欢的那种,带篷的木船,梭形,人工摇橹,至多坐六人,既不像大船那样笨拙少情调,又不像只能容一两个人坐的小舟,在水波上活跃得象条鱼一样,让人心生不安。船家是个女子,乌镇人对她们有个亲切的称谓:船娘。而我觉得,女子的性情,最适合在西栅摆渡。因为这儿不是荒凉的海域,需要顶天立地的男人披荆斩棘。西栅是一个宁静的港湾,是个听桨声的地方,由性情多温婉的女子做“掌门人”,再妥帖不过了。船娘戴着斗笠,不紧不慢地摇着橹。虽然落着雨,但岸上投下的灯影,依然盛开在河面上。没有月亮的夜晚,那一团团湿漉漉的橘黄的灯影,看上去像是月亮生出的金色婴孩,是那么鲜润明媚。

③来乌镇的次日,是茅盾文学奖颁奖的日子。我醒来的时候,西栅还没有醒,因为它被浓雾包裹着,所以到了天亮的时辰,它却亮不起来。早饭后,我出了客栈散步。上了一座灰白的石拱桥,站在桥上,只见河两岸的房屋,好像晾晒着一匹匹白色的丝绸,被雾气紧紧缠绕。你想看远一点的河道,看不清楚;想看近处房屋的飞檐,也是看不清楚的。雾中的西栅,也就有了如梦似幻的感觉。上午十点多,雾小了,雨又来了,所以那个白天的太阳,和那个夜晚的月亮,是逃跑的新娘,芳踪难觅。如果说乌镇是一朵静静的莲的话,那么茅盾文学奖的颁奖典礼在我眼里就是昙花。那个夜晚的颁奖盛典结束后,第二天,与会人员纷纷离去了。客栈的小码头忙碌起来,船娘忙碌起来,被桨搅起的水波,也忙碌起来了。

④我也乘渡船出去,但奔赴的不是飞机场,而是东栅。太阳终于露出了芳容,天地间变得亮堂起来了。东栅游人如织,每一座石桥,每一条小巷每一座古老的楼牌下,都有驻足观望和拍照的人。从东栅回来,小憩片刻,导游又带着我们游西栅。看了白莲塔、通济桥和仁济桥所形成的著名的“桥里桥”景观、蚕丝厂以及酱坊。

⑤游过西栅,天色已昏。我们就近在一处临河的餐馆吃晚饭。回到客栈,清理完旅行箱,想想明天就要离开西栅了,心中似乎还有什么割舍不下的。我独自出了门,看夜下的西栅。

⑥石板路上,几乎看不见行人了。西栅静起来,而另一种光明,却升起来。点缀着夜晚的灯光,以乳黄为主,但也有幽蓝的光带,裹着石桥,使桥有了闪电的气象。那一盏盏古朴的风灯,在苍灰的屋檐下,随着晚风轻轻摇荡,像恋人温柔的眼。我走进一条深巷,周围竟一个人都看不见,那一座座阒然无声的深宅大院,使我怀疑里面居住的不是人,而是神灵。我有些害怕,连忙回到离出发点不远的放生桥那儿,桥下有一个小酒吧,还有零星的顾客。我跨上桥,刚好看见有一只载客的船从远处荡来。我听见客人在问:“岸上是什么树呀?”船娘答:“香樟树。”之后再无人语,有的只是水声。我看着这只船渐渐接近石桥,然后鱼似的从桥下跃过,不见了踪影。正当我要走下石桥的时候,一阵梆声石破天惊地响起,这是打更的人在报时了。打更的人穿行在哪一条巷子,我并不知晓。但这寂寥而空灵的梆声,与教堂的钟声一样,让我心身为之一爽。是啊,这禅意深厚的梆声让我明白,所有的盛典和荣耀,不过是一季的盛花,会转瞬间化为流水。那些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包括我自己,不过是这世界的过客而已。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不会在脱离了灯火璀璨、人语喧嚣的环境后,惧怕一个人走夜路。

⑦这复古的梆声,让西栅的夜,白了。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注释】①茅盾文学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②阒(qù)然,形容寂静。

( 1 )给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①笨 ________ ②奖________

________ ④喧 ________

( 2 ) 本文围绕乌镇的西栅主要描绘了四幅图景,请你简要概括出其中的两幅。
( 3 ) 文章标题为“听梆声的地方”,主要内容写的是西栅的绑声,作者为何从乌镇开始写起?
( 4 )文章笔调细腻,富有诗情画意。请按要求品析文中语句。

①第①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②第③段中“我醒来时,西栅还没醒,因为它被浓雾包裹着,所以到了天亮的时辰,它却亮不起来。”句中两个“醒”意思有何不同?有什么表达效果?

( 5 )对结尾句“这复古的梆声,让西栅的夜,白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句话既照应了文题,又收束全篇,使文章浑然一体,意味深远。
B: “白了”表面指天亮了,实际上指作者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表达了作者返朴归真,追求淡泊宁静的思想感情。
C: 作者以“复古的梆声”反衬西栅夜的宁静,这种以声衬静的写法与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有异曲同工之妙。
D: 本文题为“听梆声的地方”,因此作者不惜笔墨,大量地描绘了梆声的特点以及梆声响起的地方上,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四、写作(分值:60分)

要求:①真实反映社会生活、校园生活或丰富善感的内心世界,提倡写真人,记真事,抒真情,表真意,反对一切严重脱离生活的文字。②语言应体现一定的文化素养,注意生活气息,突出时代性。③作品题材、体裁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维持现状随遇而安|”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