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朗润 绝别 祷告 翻来复去 B: 化妆 瞭亮 鉴赏 人生鼎沸 C: 渊博 确凿 和蔼 喜出望外 D: 绅士 分岐 心绪 油然而升 |
2、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果脯(fǔ) 纤夫(qiàn) 着落(zhuó) 叱咤风云(chà) B: 挣扎(zhēng) 勾当(gōu) 妩媚(wǔ) 如火如荼(tú) C: 追溯(sù) 箴言(zhēn) 劫掠(luè) 转弯抹角(mò) D: 装载(zài) 妥帖(tiē) 镌刻(juān) 彬彬有礼(bīn) |
3、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B: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战国时期大约六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按内容体制分为“赋、比、兴”,按表现手法分为“风、雅、颂”,二者合称“诗经六义”。 C: 从汉字字形结构上说,现代汉字大致可分为形声字、会意字和记号字三类。例如鸭,欢、梳是形声字,休、尖、森是会意字,日、水、土是记号字。 D: 古诗文中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
4、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亵渎(xiè) 骈进(pián) 枘凿(zháo) 弥留之际(mí) C: 佝偻(lóu) 妖娆(náo) 扶掖(yè) 羲皇上人(xī) D: 风骚(sāo) 旁骛(wù) 谀词(yú) 成吉思汗(hán) |
5、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B: “最重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C: 我们才十三、四岁,正是读书的好时候。 D: 走进图书馆,我们可以“与大师交友”;走进图书馆,可以全面提高检索、阅读、整理和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 |
6、 | 选出划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 A: 别具匠心(特别的心思) B: 丘壑(高山) C: 嶙峋(绵延不断的样子) D: 镂空(雕刻) |
7、 | 下列文言语段划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A: 欲:想要B: 坐:同“座”座位 C: 之:到……去 D: 度:量长短 |
8、 | 下列选项中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划线词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斟酌损益/精益求精 计日而待/不计其数 B: 不求闻达/知书达理 由是感激/实事求是 C: 夙夜忧叹/忧心如焚 庶竭驽钝/尽心竭力 D: 察纳雅言/温文尔雅 存亡之秋/春夏秋冬 |
9、 | 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312 C: 321 D: 231 |
10、 |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时光博物馆里的那些老物件翻开了老人泛黄的记忆,往事历历在目地出现在他的眼前。 B: 他是一个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选手,这次在奥运会上夺冠,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 C: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D: 人群中挤攘了一下,一个梳着童花头的孩子跑过来,郑重其事地把钱放进了捐款箱。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1-2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甲】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乙】 律①知武②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③,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选自《汉书·苏武传》) 【注】 ①律:指卫律,原是汉朝大臣,后投靠匈奴。②武:苏武。③羝:公羊。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往之女家________ 武既至海上________ (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②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 3 )你认为乙文中的苏武是大丈夫吗?请结合甲文谈谈你的看法。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盐一世界
①盐,这种我们每日必见的白色晶体,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人类真的无法摆脱对它的依赖吗?盐和生命的关系,便是其主要元素氯、钠和钾与人体电解质的关系,这三种元素是人体电解质主要成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动物体都含有盐分,动物的血液、汗液和其他液体中,氯化钠的浓度几乎都和海水一样。因此,在人体体液这片海水中,盐就成了一种最基本的介质了,它的元素钠在细胞外,钾在细胞内,两者共同捍卫着身体细胞仙外压、水分和酸碱的平衡。
②对于人类来说,盐的摄入量不足与过多都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盐的摄入量不足,体内的含量过低,人就会出现食欲不振和晕眩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视力模糊等症状。可是,现在人们对盐的摄入量不是太少,而是太多,而且盐摄入过量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因为人们在食物中获取的盐分可能仅仅只够身体暂时所需,一旦出汗过多,身体中盐分大量流失,人就需要马上寻找盐来补充。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形成了一有机会就吃盐,在身体中储备盐的习惯。此外,盐加到食物中能明显改善食物的滋味,刺激人和动物的味觉和食欲,因此在进化过程中,人养成了对盐的嗜好和依赖,就好像有些人对毒品产生依赖一样,所以,人类一旦不吃盐就感觉疲惫乏力,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心理上和生理上对盐的依赖,并不表明身体每天都需要那么多盐。
③那么,我们到底该吃多少盐呢?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一个成年人一天摄入6克盐就够了,简单计算一下,如果我们活到70岁,5岁前每天的盐摄入量是成人的一半,那么,我们每人一生吃的盐不到15万克。也就是说,我们一生吃掉的盐折合成500克的话,是不到300袋,平均每年大概4袋。据统计,我们现在饮食中盐的食用量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量的2.0-2.5倍。因此,就盐类而言,少吃是对的,也是健康的。长期过量食用盐容易导致左心室肥大、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梗死、中风、骨质疏松、哮喘、肾脏病和白内障的发生,高盐饮食所导致盐摄入量过高,是诱发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早已成为共识。最近,医学界研究发现,盐摄入过多还可以引起诸多的不良反应。长期口味重易引起胃溃疡、胃炎、甚至胃癌。
④当今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都生产盐类,中国是世界产盐大国,海盐生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海盐、湖盐和井矿盐的总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母亲,我是你儿子
①是母亲送我去读大学的。她没有出过门,却依然逞强:“有啥难,我曾经一个人走五十多里去逛庙会呢!”那是母亲走过的最远的地方,也是她最值得骄傲的一次出游,尽管她只字不提回来的时候怎样迷了路,天快亮了才摸索着回到家,见了等在门口的我,一下子就抱过我就哭了起来。当时是我努力地装作大人安慰她,她才抹掉眼泪,说:“我以为再也见不你了呢。”那一年,我12岁,却开始懂得,原来母亲也不总是那么坚强。
②但还是上路了。大部分的包都由我来提,瘦弱的母亲只拎了两个小包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坐上火车后,母亲已经很疲惫,才49岁的她精力明显不济。几年前父亲去世,她原本虚弱的身体因过重的劳累而每况愈下,但她在我面前依然努力第表现着顽强和能干,抢着洗衣做饭,抢着做一切她认为劳累但能体现她的价值的家务。现在,她执意不睡,要看着我们的几个大包,坚持说:“有妈在,儿子你放心睡就是,我熬两个晚上都行呢!”看着她一脸的疲倦和眼睛里的血丝,我骗她说:“开学还要测试英语听力,我再看会儿书,妈,你先睡,我们轮流看着。”她这才相信了,头歪到一边去,片刻,便起了轻微的鼾声。
③母亲这一觉睡了5个多小时,醒来后看见窗外微明的天,立刻满脸愧疚和不安。她小心翼翼地问我:“儿子,妈是不是真的越老越不中用了?怎么就睡得那么沉呢!”我递给她一杯热水,安慰她:“晚上记忆就是好呢,学了很多东西,不愁考试了。”她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
④10个小时后,我们走出了上海火车站,被几个老乡接到学校,终于安顿好了,母亲突然小声地说:“咱请人家吃顿饭吧,让这些孩子帮这么多忙,多不好意思啊。”
⑤这是母亲第一次和这么多“有学问”的人同桌吃饭。尽管有儿子在身边陪着,她还是局促不安。我们让她多吃菜,她则慌乱地不知夹哪道菜。因为紧张,连筷子都弄掉了。(A)我赶紧取来一双新的,放在她的手里,然后在她的碗里高高地堆满她喜欢吃的菜,就像她在走亲访友时为我做的那样。
⑥第二天送母亲去车站,我特意打了电话让邻居在那边接站。一直到火车快开了,我才下来。透过车窗,我看见母亲头发蓬乱、灰白,眼睛红红的。车启动了,她别过脸去,不再看我,瘦削的脊背那么孤单。我突然间难过起来,然后疯了似的跑到车厢门口,对着要关门的乘务员大喊:“15号车厢靠门口第一个座位上的老人,麻烦您帮忙照顾,她没有出过门的!”看见乘务员淡淡地点头,我又拼命地高声喊:“我是她﹣﹣儿﹣﹣子﹣﹣”
⑦话一出口,泪就跟着流下来。
⑧一个月后,我打电话回去,絮絮叨叨地给她讲大学里的趣事,她认真地听着,到最后,才突然插话:“儿子,妈坐火车去看你吧。”(B)我听了立刻就批她:“那怎么行,你一个人,我怎么放心?”“可是,儿子,妈真的想你了……”
⑨我才明白,母亲已经完全像个孩子。她知道陪儿子出行,带给他的只是麻烦;她知道坐火车去看儿子,或许让他担忧一路;她也知道儿子已是大人,可以不需要她就能自由地飞翔。可她依然想要给他带去这些烦恼,只是因为,一日日老去的她,对他的依恋是那样深。
⑩而这样的依恋,什么时候,岁月就从我手中接过,转交给了母亲?
一个月后,我打电话回去,絮絮叨叨地给她讲大学里的趣事。
( 3 )第②段画横线部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 )指出文中A,B两句分别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并分析其表达作用。A。我赶紧取来一双新的,放在她的手里,然后在她的碗里高高地堆满她喜欢吃的菜,就像她在走亲访友时为我做的那样。
B。我听了立刻就批她:“那怎么行,你一个人,我怎么放心?”
( 5 )第⑦段画横线句子表达了人物什么感情?( 6 )“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诗人的这两句话是否能够完整地诠释本文的主题?说说你的理解。请以《心中的明灯》为题写一篇文章,把你的故事和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主要写自己的经历、感悟等。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