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胶州市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A: 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 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 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 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2、

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书法 ,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书法以美的点画、字形和章法传达了书写者的艺术修养、性格气质和精神境界。研习、欣赏书法作品, 可以增加书写的美感。 能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从而培养 的审美情趣。

A: 独具匠心 虽然 但 精致
B: 源远流长 不仅 还 高雅
C: 博学多识 既然 就 典雅
D: 博大精深 不管 也 优美
3、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狼(jí) 笑(shàn) 宿营(sù) 手可得(chuí)
B: 轻(niè) 视(bǐ) 气(fēn) 喋喋不休(dié)
C: 索(xī) 骂(chì) 口(ài) 肆无忌(dàn)
D: 守(sī) 嗫(rú) 骚乱(sāo) 一一样(mó)
4、下面文字中划线的字注音正确的项是( )

踏上故乡的润土,一缕幽幽桂花香,漫过岁月沧桑的小径,这石桥风韵,小桥流水、门前的石狮,残的青墙,幽深的庭院,古老的桂花树,幽色的水井,香木的栏,在清秋中记录着,这古老江南千年的历史,穿过那幽怨的雨,悠长、悠长……这桂花飘絮已淋满江南,小城柔美,秋香四溢,美艳了丁香姑娘,这秋水朦胧,摇在家乡的渡口,这小巷青青桂花香絮,丰盈在秋城的篱墙里,渐渐地爬满了青叶枫红。

A: yuán zhà hànɡ yè
B: huán shān hànɡ yì
C: huán shān xiànɡ yì
D: yuán zhà xiànɡ yè
5、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溅(bìng) 柔(mèi) 呜(yè) 山雾气(nán)
B: 立(zhù) 跄(liàng) 丽(xuàn) 鳞次比(zhì)
C: 祷(qǐ) 枯(jí) 望(qiào) 旁斜出(yì)
D: 琐(xiè) 空(lòu) 雄(jù) 争斗艳(yán)
6、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朗(rùn) 峰(lán) 惟妙惟(xiào)
B: 除(tì) 和(chóu) 人心脾(qìn)
C: 妒(jí) 孤(pì) 扣人心(xuán)
D: 育(bǔ) 缩(sè) 角分明(léng)
7、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阅读文章遇到“拦路虎”时,要善于使用工具书,千万不能望文生义
B: 自从教育部“阳光体育”的政策出台后,南充市中小学校体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C: 语文老师妙手回春 , 一下子把我的作文修改得文采倍增。
D: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 , 真正地解脱。
8、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智深听说镇关西强抢民女,顿时怒目圆睁,气冲斗牛
B: 生活中总是充满意外,也许正在你志得意满时,新的困难与挫折已经不期而至
C: 一个作家不只要有才华,更要有悲天悯人的胸怀,才能写出伟大的作品。
D: 一场疫情,假期延期,如果你兀兀穷年混日子,不努力学习,与他人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9、

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mó 模范 模样 模仿 模本
B: méng 蒙哄 蒙骗 蒙混 蒙昧
C: jìn 禁令 禁锢 禁忌 禁受
D: jǐn 尽管 尽先 尽量 尽快
10、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
A: 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夸张)
B: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比喻、排比)
C: 但或者因为高等动物了的缘故罢,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拟人)
D: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拟人、对比)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 1 )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 “夕阳西下”点名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 “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 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 2 )这首元曲抒发作者________的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幻态,此其所以奇也。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香炉,排拆水面,林木历历可数。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如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白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昔滕子京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然其束发登朝,入为名臣,出为名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

(袁中道《游岳阳楼记》,有删改)

【注释】①委:水流所聚,汇集。②练:白色丝绢。③愀然:形容神色严肃或不愉快。④泫然:水滴下的样子,多指流泪。⑤束发:年纪轻。⑥政最:政绩考核第一等。

( 1 )用“/”给文中的句子划分节奏。(限断2处)

故 楼 之 观 得 水 而 壮 得 山 而 妍 也

( 2 )解释下面划线的字词。

①至若春和明 ________ ②而长烟一空________

③林木历历可数________ ④泫然不能自已 ________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②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自溪练上。

( 4 )乙文作者为什么认为滕子京不该靠着岳阳楼栏杆大哭?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 5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 甲文描写的是洞庭湖的昼夜之美景,乙文第二段描写的是洞庭湖一日之中的不同景象。
B: 甲文中“把酒临风”与乙文中“取酒共酌”两句,都是古代文人借酒释怀的真实写照。
C: 乙文描写岳阳楼耸立于江湖交汇的地方,楼前正对着君山,楼的景观因水而雄壮,因山而美丽。
D: 乙文作者游岳阳楼时心情是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上午“闲淡”,中午“雄快”,傍晚“瞅然以悲”。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学问之趣味

①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觉得天下万事万物都有趣味,有人看我一年到头不肯歇息。问我忙什么,我忙的是我的趣味,我以为这便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

②能为趣味之主体者,莫如下面的几项:一,劳作,二,游戏,三,艺术,四,学问。诸君切勿误会,以为我是用道德观念来选择趣味,比如赌钱,我并不是因为赌钱不道德才排斥赌钱,因为赌钱的本质会闹到没趣,闹到没趣便破坏了我的趣味主义,所以我排斥赌钱。而能以趣味始,又以趣味终,是最合于我的趣味主义条件的。

③学问的趣味,是怎么一回事呢?据我所经历过的,有下列几条路应走:

④第一,无所为。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无所为而为”。凡有所为而为的事,都影响学问的趣味。例如学生为毕业证书而做学问,著作家为版权而做学问,这种做法,是以学问为手段,便是有所为。有所为虽然有时也可以做为引起趣味的一种方法,但到趣味真发生时,必定要和“所为者”脱离关系。小孩子为什么游戏?为游戏而游戏。人为什么生活?为生活而生活。为游戏而游戏,游戏便有趣;为分数而游戏,游戏便无趣。

⑤第二,不息。凡人类的本能,只要哪部分搁久了不用,它便会麻木,会生锈。每天跑一个小时,跑上几个月,一天不跑时,腿便发痒。人类为理性的动物,“学问欲”原是固有本能之一种,只怕你出了学校便和学问告辞,把所有经管学问的器官一齐打落冷宫,把学问的胃口弄坏了,便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不愿意动筷了。诸君啊!我劝你每日除本职业正当劳作之外,最少腾出一小时,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千万不要错过,最终闹成“学问贫弱”的症状,白白自己剥夺了人类应享之一种特权啊!

⑥第三,深入的研究。趣味总是慢慢地来,研究越多,越有滋味。假如你每天定下一小时做学问,但不过是拿来消遣消遣,不带有研究精神,趣味便引不起来。或者今天研究这样,明天研究那样,趣味还是引不起来。趣味总是藏在深处,你想得到,便要钻研进去。一个人受过相当教育之后,无论如何,总有一两门学问和自己脾胃相合,而已经懂得大概,可以作加工研究之预备的。不怕范围窄,越窄越便于聚精神;不怕问题难,越难越便于鼓勇气。你只要肯一层一层的往里面钻,我保你一定被它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

⑦第四,找朋友。趣味比方电,越摩擦越出。是靠我本身和学问本身相摩擦,但恐怕有时会停摆,发电力便弱了。所以常常要仰赖别人帮助。一个人总要有几位共学的朋友。这类朋友,能够和我同嗜好一种学问的自然最好,我便和他搭伙研究。即或不然,他有他的嗜好,我有我的嗜好,只要彼此都有研究精神,我和他常常在一块或常常通信,便不知不觉把彼此趣味都摩擦出来了。得着一两位这种朋友,便算人生大幸福之一。我想只要你肯找,断不会找不出来。;

⑧我说的这四件事,虽然像是老生常谈,但恐怕大多数人都不曾这样做。唉!世上人多么可怜啊!有这种不借助外物,不会亏本,不会出毛病的趣味世界,竟没有几个人肯来享受!古书说的故事“野人献曝”,我是尝冬天晒太阳滋味尝得舒服透了,不忍一人独享,特地恭恭敬敬的来告诉诸君,诸君或者会欣然采纳吧?但我还有一句话: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

(选文有删改)

( 1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劳作、游戏、艺术、学问是值得提倡的趣味主体,是因为它符合作者的道德观念。
B: 作者认为,若是用消遣的态度来做学问或是用心不专一便无法不引起研究的趣味。
C: 文章最后一句形象地告诉我们,要体味学问的趣味,必须亲自去实践、去体验。
D: 作者建议,要保持“学问欲”,只要每天腾出一小时来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即可。
( 2 )下列对“趣味”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天下万事万物都有趣味,只要忙的是自己的趣味,便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
B: 劳作、游戏、艺术、学问能以趣味始,又以趣味终,最合于趣味主义条件。
C: 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无所为而为”和“有所为而为”两者的结合。
D: 就算嗜好不同,只要朋友与我都有研究精神,便会把彼此的趣味摩擦出来。
( 3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怎么做才能尝到学问的趣味。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草尖上的春色

谢汝平

①小草总在不知不觉中钻出地面。特别是在乡间行走,好像一脚踏下前还是光秃秃的地面,脚步抬起时发觉踩到一株小草。被踩的小草一点也不恼,尽管被踩折了叶子、踩矮了身躯,但还是带着笑,乐呵呵的,像个傻孩子,重新站直了,努力探望远处的春色。

②小草千差万别,形态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在初生之际,都直挺着自己的草尖。草尖大概是小草最锋利的武器,能够刺破寒冷的封锁,能够刺穿坚实的土地,能够抵挡狂妄的风沙,能够削弱雨点的侵袭。草尖也是柔韧的,每天早晨,它总顶着一颗晶莹的露珠,用恰到好处的力道守护着露珠的完整。阳光照耀,露珠里就是整个完美的春天,有高高的蓝天,有悠闲的白云,有摇曳的树影,有疾驰而过的春风。当然,如果你走近细看,也会在露珠里看到自己,那是最为奇妙的一刻。想着柔嫩的草尖顶着你的身影,摇摇晃晃的,像虚虚实实的梦,小草绝不会让它无端坠落而希望破灭。

③草尖也许是小草灵敏的鼻子,它能感知温度,能嗅到阳光的芬芳,能刺探春风的善意,能呼吸春天的馨香。大概你想抚摸一下小草的鼻尖,让它嗅一嗅手心里的气息,你会感到软软的、柔柔的、麻麻的,这就是春天的触感。如果你愿意,还可以在草地上躺下来,用面颊触碰小草,作零距离的接触。小草一定非常开心,它慢慢亲吻你,用草尖刺激你的面颊,抚摸你的眼睛、鼻子和嘴唇,让你感到从未有过的舒适。你可以喜欢单棵的小草,喜欢它纤细的身材,喜欢它摇曳的风姿,喜欢它柔顺的神情;你也可以喜欢成片的小草,那又是一番别样的风情,“草色遥看近却无”,离远了,稀疏的草地就变成一块碧绿的毯子,让你流连久久,不舍离去。

④春天似乎是小草开学的日子,它们三三两两聚集到一起,背着小书包,还带着板凳和课桌,然后在阳光下上课。每当看到无忧无虑的小草,我就想成为它们的老师,哪怕是临时代课的也行,教它们识字、数数、唱歌、跑步,也就不枉在春天里相识一场。小草遍布海角天涯,哪里都可以生长,但它们是集体主义者,喜欢成群生活,喜欢在春风吹拂下,做着同样的动作,跳着同样的舞蹈,像奥运开幕式上的团体操。如果下点小雨,小草们便嘻嘻哈哈地旦草尖拨去不停落下的雨滴,那雨滴落向同伴,又被同伴拨开。在这好玩的游戏中,小草们快乐无比。

⑤小草生长很快,跟它们分别几天后,你会发现,你还是你,小草已经长大了。小草会在春天结束时举办集体婚礼,有数不清的蝴蝶前来祝贺。然后小草有的开花;有的结籽;有的终身不娶,成为草的军人;有的幻想着成为一棵大树,或许有一天真的可以。

(选自《散文百家》)

( 1 )通读全文,概括小草的特点。
( 2 )读文章第③段,作者从哪些感官角度描写小草?分析其作用。
( 3 )全文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举一例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 4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散文惯用的手法,这篇文章不仅仅写小草,更是写它的精神。品读第④段画线句子,你从中得到哪些人生启示?
四、写作(分值:60分)

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的伤痕、是你给的シ”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