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小刚因为妈妈每天的叮嘱而心烦,与妈妈顶撞起来。作为小刚的好友,你知道后该怎样劝说?请选出下列语言表述不得体的一项( ) A: 她这是唠叨,你全当没听见,走你的。 B: 你妈妈是为你好,做孩子的就应该体谅啊! C: 你妈妈这样做,是对你的关爱,你要理解她。 D: 你有妈妈在身边叮嘱你,多幸福啊!哪像我,妈妈还不在身边呢! |
2、 | 下列句子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崩射出光明了吗? B: 你坐在那马上丝豪也不能驰骋。 C: 我看见婵娟被人虐侍,我看见你挺身而出,指天画地有所争论。 D: 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 |
3、 | 下列对于作家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B: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C: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诗人王昌龄写给遭贬谪的好友李白的一首律诗。 D: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他的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涯,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泄千里。B: 他正向古代典藉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D: 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佝偻的远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从心里缓缓流过,这个曾在我心中缈小而卑微的生命,以他朴实的力量,深深地震撼了我。 |
5、 | 下列各 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学校决定招收计算数学、应用数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计算机软件等专业。 B: 通过开展“今天我步行上学”的活动,使昭通上班高峰期交通拥堵的现象得到缓解。 C: 昭通正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D: 针对各种交通乱象,昭通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 |
6、 |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把“改善”改为“提高“) B: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他们的成绩得到了很快的提高。(去掉“在……下”或“使”) C: 他不但能流利朗读英语散文,而且能准确发音。(把“流利朗读英语散文”和“准确发音”互换位置) D: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删掉“会不会”) |
7、 |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春暖花开的时节,到南宁青秀山看桃花的人络绎不绝。 B: 我们崇左市要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不能盲目发展。 C: 人们一走进龙州中山公园的大门,就看到两只雕刻得惟妙惟肖的石狮子。 D: 很多人的一生都是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无论顺境逆境,我们都应坦然面对。 |
8、 |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B: 为了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不良行为,每个人心中都必须绷紧一根安全弦。 C: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D: 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
9、 |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目前家电市场硝烟弥漫,空调降价大战一触即发 . B: 十八岁是成人的年纪,那时我们绝不可以继续惴惴不安地挥霍父母辛苦所赚的金钱。 C: 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虚张声势把大家的自信心树立起来. D: 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本部省却别出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
10、 |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 主席说,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 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B: 在长虹路上的一家车行,小佳想咨询一款环保代步车的性能,但老板忙于招待别的顾客,弄得小佳无人问津。 C: 在南京市中学生文学总社成立大会上,同学们的表演精彩纷呈。 D: 十年来,建邺新城发展迅速,奥体中心气势恢宏,景观绿化美丽迷人,这一切让人叹为观止。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注释】①明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陆游曾在大散关战斗生活。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 1 )请描绘“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的画面,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 )诗中于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诗句分析。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自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 1 )解释下面划线词语的含义。①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 ③悉仰于官________ ④及卒 , 如其所言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②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 3 )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让诸葛亮定格为智慧的化身。从【甲】【乙】两文看,诸葛亮的“智慧”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
被窃的文件
(日)星新一
①夜阑人静。在F博士研究所的附近潜伏着一个小偷。
②至今为止,F博士已相继发明了一系列性能优异的药物,据最近传出的消息说,他即将又要完成一种新型药物的研制。
③小偷决定尽快盗出这种药物的技术文件,出卖给别人以牟取暴利。
④他屏息凝神地从窗口偷偷朝里窥视,只见屋里只有博士独自一人在埋头于药物的制备。博士那种目不转睛、聚精会神的样子,使小偷根本不用担心会被发现。
⑤过了一会,博士制出为数不多的一点成品,这是一种呈绿色的液体。他舀起少许放在嘴里,一边细细地品尝着,一边啧啧有声地说道:
⑥“啊,滋味不错,气味也挺好闻……”
⑦博士舒展双臂,长长地伸了个懒腰,然后又唠唠叨叨地自言自语起来。
⑧“嘿,总算成功了。这些年来,我虽然研制出一系列新药物,但是还没有一个品种能超过现在这种药物。在我看来,它真可称得上是一个世界性的伟大发明。对,我现在首先要做的是把这种制备方法记录下来。”
⑨博士取出纸笔迅速地写起来,写完以后,把它郑重其事地放进位于墙角的一只大保险柜里,然后离开了研究所。
⑩窗外,早已等得不耐烦的小偷见博士一走,便立刻行动了。他轻轻地把窗子撬开,悄无声息地潜入屋里,然后走到保险柜前,熟悉地旋动号码盘。在他的手里,保险柜被轻而易举地打开了。小偷取出技术文件,把它揣入怀里,喜不自胜地逃遁于漆黑的夜幕中。
⑪“这下可好了,准可以赚得一笔大钱!我亲眼见到博士把药放进嘴里,已证明它对人体无害,而且我还亲耳听到博士说它是世界上一项伟大的发明。但是,它究竟具有什么功效呢?……”
⑫只有这一点目前还是个谜。博士吃了以后不知怎样了,现在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办法调查,总不能直接打电话去询问吧。不过,只要是F博士发明的药物,就必定有奇效,这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
⑬回到隐匿处的小偷,决定按照博士所写的方法自己动手来进行制造。这是因为不这样便无法知道它的效能,也就无法向买主交代。他设法搞到了原料,又买来了烧瓶和烧杯,花了几天的时间,他终于制得了药物。
⑭小偷捧起散发着铃兰草般清香的药物,一饮而尽。药物顺着他喉咙流下去,使他产生一种凉爽甜润的感觉。他静静地坐在椅子里,等待着药物功效的发作。
⑮突然,小偷站了起来,他以急促的步子走出房间,头也不回地一直走到F博士的研究所。
⑯“博士,我做了对不起您的事。几天前,我从这里的保险柜里偷走了您的技术文件,请把我送给警察吧。”
⑰小偷对着迎上前来的博士这样说道。
⑱“真是你拿走的吗?”
⑲“是的。我按照您所写的方法制造了这种药,并且把它喝下去了。我现在已经认识到自己干了坏事,因此特地前来请求您的宽恕,并把偷去的文件送还给您。”
⑳小偷声泪俱下,心情沉重地向博士认了罪。可是F博士非但没有发怒,反而哈哈大笑起来。
㉑“哪里,哪里。你要知道,这是我的发明在起作用。这种新药具有使人良心发现的功效。不过,由于没有一个坏人肯自愿为了试验而服用这种药,我正在犯愁呢。现在好了,承蒙你的协助,证明了它的功效,辛苦你了。”
( 1 )(小说·情节)阅读全文,理清情节,补全思维导图。
小天和小台就下面这个句子中加点字的两种译文展开热烈讨论,请根据语境补全他们的对话。
他舀起少许放在嘴里,一边细细地品尝着,一边啧啧有声地说道:“啊 , 滋味不错,气味也挺好闻……”
小天:我认为译为“嗯”更好,这与前面细细品尝相照应,F博士细细品尝,喃喃自语,符合语境,而且F博士刚研制出新药,属于机密产物,应该轻声细语,而“啊”则显得张扬。
小台:不,我认为译为“啊”更好,________
( 3 )(小说·写法)星新一是日本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他的作品辨识度很高,请结合本文谈谈他的小说的特点。(从小说的对话特点和结局特点两个方面来谈)
( 4 )(小说·主题)人性是很多作家经常思索的主题,星新一洞察人性,他往往于不动声色中将人性展露出来,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贪婪的人性的看法。
江南可采莲
刘丽华
①莲蓬,是莲子的房子。它梗直,颔首在水中。
②“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盛夏的江南小城,街头随处有推着三轮车卖莲蓬的莲农,走走停停地叫卖,双手麻利地剥莲蓬,抠一把,放入小笸箩里,嫩绿的莲子,粒粒饱满,莲蓬莲子一色裁,引人注目。我走近,莲蓬润润的手感,能触到莲室里的湿度,就知这位大嫂是赶早采的嫩莲蓬。我挑拣几只碗口大的,一粒粒莲子送进嘴里,“莲子房房嫩”。吃鲜莲,就吃个嫩,嫩才清脆甘香爽口。天是热的,莲是凉的,人是乐的。
③我的老家江南水乡,最宜种莲。记得在家时,只要看到荷花开得热闹,就知道莲蓬一定有个好收成。荷花是次第盛开,莲蓬也是次第成熟,两天就可一采。我家的莲蓬,是那种“寸三莲”,三粒排列即长一寸,质地细腻,营养丰富,古时为“贡莲”。
④每到莲蓬成熟时,我家荷塘边总会聚集着从城里来的游客,他们以荷花荷叶莲蓬当背景,用相机拍照。那一池田田荷叶,如盖如伞,风一吹,一圈荷叶边翻下来,活像一把把挤挤挨挨的绿绸伞。荷叶间,“荷花正闹莲蓬嫩”,荷花盛开,千姿百态。有新人赶来拍婚纱照,新娘一袭洁白婚纱,宛如红荷中一朵亭亭玉立的白荷,以纯洁的荷花,来寓意美满的婚姻,真是绝佳创意。
⑤游客到来,谁也不会空手而归,都会买点莲蓬莲子,还有菱角。我们一般撑起竹篙,启动那叶小舟载上游客去采。采摘前,每人发一根铁钩,一支支莲蓬梗带刺,不能手碰,需用铁钩钩,钩近梗,攀下莲蓬摘下。游客们左右开弓,一钩一攀一摘,一只只莲蓬归筐。他们荡着小舟,头顶荷叶,手采莲蓬,嘴吃莲子,个个喜笑颜开。当小舟驶入荷塘深处,惊起一片水鸟时,有姑娘吟诵起李清照的词:“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仿佛那个九百多年前的女词人呼之即出,真感谢那一“误”,让词人体验一把水乡乐趣,也留给我们这阕脍炙人口的宋词;上年纪的游客唱起《洪湖水浪打浪》来,还学着歌里乡亲采摘的样子,采采莲蓬,又采采菱角;此时有小伙脱口而出“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这是白居易的《采莲曲》;更有人随声附和
“莲蓬摘下留空柄,把向船前探水深”,这是南宋诗人徐照的《采莲曲》;但此时这些都是我们的采莲曲……谈笑间,种莲人与采莲人的脸上都是满满的喜悦。
⑥莲蓬一箩筐一箩筐的采收回家,倒在院子的坪地上。一家老小剥莲蓬的场景热闹温馨。一人一个小板凳,围坐在一大堆莲蓬边,每人双腿上放一只小笸箩,两手忙碌地掰莲室抠莲子,抠出的莲子得分拣出老嫩,老的丢进共用的大箩筐,嫩的留在怀前的笸箩里,老的煮吃,嫩的生吃。一边抠,一边谈论莲事,说张爹家今年莲蓬长势喜人,他的亲家都来帮忙酿制莲子酒卖;李伯家莲蓬熟得早,已经卖过三回了……抠着,说着,从村邻家飘来了荷叶粉蒸肉香,我们姐妹去灶屋里吃几口水蒸荷叶包饭,喝几口莲子莲藕菱角肉汤,那荷叶的清香渗透进饭粒里,沁人心脾。
⑦但凡吃不了的鲜莲,全晒成干莲子,等人收购拿去加工成食材药材。干莲子,是一味健脾胃、补心肾、益精血的良药。母亲用干莲炖猪肚,加点生姜片,给我们暖胃补益身体。那时,一家人最爱的是一碗莲子枸杞粥,一般要到每年初秋才可喝到,因莲子采收了,干好了,母亲才有兴致从集市购回红枣、百合、银耳等与莲子配伍的食材,那些日子,餐桌上时不时会一人一碗那样红红白白的“神仙粥”,喝这个粥时,是我家最幸福的时光。
⑧当然,也有不好喝的,那是住在莲子里的胚芽,即莲心,味苦,却是一味药。如果舌尖发红了,那是心火上扬。用十根莲心煮水,尽管难以下咽,但喝上两三回,心火就压下去了。
⑨那些堆放一处的莲蓬壳,晒干后也是一味中药,叫莲房,味苦性温,归肝经,可化瘀止血。
⑩莲蓬,遍身是宝,却以一种颔首谦卑的姿态示人,它从污泥里拔起,却一身鲜绿洁净。
⑪原来,一个个莲蓬,盛满了乡愁,装满了人间故事。
(选自《人民日报 》2019年08月31日,略有删改)
( 1 )文章回忆了家乡有关 “莲”的哪些故事?请简要概括。①那一池田田荷叶,如盖如伞,风一吹,一圈荷叶边翻下来,活像一把把挤挤挨挨的绿绸伞。(赏析句子)
②抠着,说着,从村邻家飘来了荷叶粉蒸肉香,我们姐妹去灶屋里吃几口水蒸荷叶包饭,喝几口莲子莲藕菱角肉汤,那荷叶的清香渗透进饭粒里,沁人心脾。(赏析加点词语)
( 4 )文章以“江南可采莲”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巴勒斯坦诗人达维什说:“当你做早餐时想想别人/别忘了喂鸽子……”因为这世界有你,有我,也有他(它)。
上面的材料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引起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想想别人”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诗歌除外)不限,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