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建瓯第四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慢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
B: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C: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
D: 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弛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
2、

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中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惟利是图的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B: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光是西汉时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C: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字敏轩,选入本册书目的是《范进中举》。
D: 《出师表》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表:古代向君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3、下面各组词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 (失望)恨久之 (适逢,恰巧遇到)天大雨 楚人(可怜)之
B: 岂(只,仅仅) 秦王色(屈服) 祲(吉祥)降于天
C: (说)为信然 不可屈也(招致、引来) (挟持、控制)天子而令诸侯
D: 引喻失(适宜、恰当) 悉以(询问)之 咨(询问)善道
4、下列句子表达无误的一项是( )
A: 当前,青少年非常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汉语的规范化使用,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B: 窥一斑而知全貌,处一隅而观全局,既是一种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又是一种胸襟、眼界和格局。
C: 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些力量代表着社会所需的正能量。
D: 读刘祯《赠从弟》,只有理解作品内容,走进诗人心灵,才能读出“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5、为下列横线上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水________起来了。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________出来。③蜜蜂嗡嗡地________着。④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________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

A: ①升;②钻;③叫;④开
B: ①涨;②钻;③叫;④散
C: ①升;②长;③闹;④开
D: ①涨;②钻;③闹;④散
6、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B: 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
C: 有一种很粗糙的石头,叫作“砾岩”。
D: 就好像一丙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古诗文里 着古典的语言、古雅的文采、古朴的情怀、古奥的 ……谁能穿透历史的冰层, 古诗文的领域,寻觅到汉语的 ,哪怕只取一瓢饮,也足以让他拥有不同凡响的语文功力。

A: 隐藏 理想 侵入 美味佳肴
B: 封存 心绪 踏入 琼浆玉液
C: 蕴藏 思绪 潜入 奇珍异宝
D: 蕴藏 思想 潜入 源头活水
8、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迁(xǐ) 手(jí) 美(pì) 挑(xìn) 裂(jūn)
B: 默(jiān) 贪(lán) 徘(huái) 干(hé) 娄(qián)
C: 齿(niè) 然(huá) 笑(shěn) 壁(gē) 泠泠(léng)
D: 取(móu) 钉(mǎo) 信(dǔ) 尺(zhǐ) 叱(duō)
9、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 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 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写暮霭生成,夕阳西下,城门紧闭,反映了当时西北边关战事吃紧,守军戒备森严的紧张形势。
C: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表明戍边生活的艰苦与凄凉。
D: 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风格豪放,是宋词中的精品。
10、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社戏》选自《彷徨》,小说讲述了主人翁“迅哥儿”和一群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B: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正义》,《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儒家经典论著之一。
C: 《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所做的一次即兴演讲。
D: 《马说》的作者韩愈世称“韩昌黎”,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各题。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1 )请解释“将”:________
( 2 )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 3 )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李生论善学》,完成题目。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识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注】:①或:有人。 ②悉:全,都。 ③还:通“旋”,掉转身。 ④盍:何。 ⑤迨:等到。 ⑥昭:展示。 ⑦炯戒:明显的警戒。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①或君不善学

②王生不
③王生益

④余不

( 2 )与所给例句中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友李生问之

A: 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
B: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C: 方为秋田之害(《以虫治虫》) 
D: 乃以瓦布之(《梵天寺木塔》)
( 3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君 但 识 之 而 不 思 之

(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5 )结合课文,说说李生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可用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这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发。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文学作品阅读

捣乱的用品

(波兰)莱•柯拉柯夫斯基

果酱煎饼有非常不良的性格,胆小怕事,却又爱耍花招,还不怀好意,耍出许多出人意料的诡计,破坏人的情绪。

因而,狄托感到有些轻松,因为他注意到煎饼见他脸色不好而生气,进而离开了盘子,从屋里逃走。李娜进来,见盘子空了,又惊奇又气恼。

“狄托,你怎么把煎饼都吃了,一点儿也不给我留?”

“我一个也没吃。”狄托说着,跑出门追煎饼。

他向煎饼扑去,煎饼发出吱吱吱的声音从他手里溜走。

东奔西跑穷追半小时后,狄托抓住了大部分煎饼。他把它们塞在衣兜里,得意洋洋地跑回家。怒气未消的李娜正等着他。

他掏出煎饼,衣服上全是果酱。李娜看着他,害怕得很。

“狄托,”她说,“你一身衣服都毁了!”

“是你让我去追赶煎饼的。”

“你净说瞎话,”李娜叫起来。“你是在商店买的煎饼,现在又告诉我这是自己出去散步的煎饼。”

“不信你自己问问煎饼。”

煎饼知道事情的原由,故意说是狄托刚才在点心铺子里买的。其他的煎饼也说出同样的故事。

狄托十分愤怒。“李娜,你总不会更相信那些煎饼吧!这些煎饼全会撒谎!”

“你才撒谎呢!”李娜大叫,“煎饼怎么会胡诌出这种故事来?!”

狄托叹了口气,去了洗漱间。煎饼的滑头令他愤怒,他决定找个同盟伙伴帮帮他。牙膏的性格和蔼又可亲,狄托想和它谈谈。可是他刚拧开口,牙膏就吱的一声涌了出来。狄托吓了一跳;李娜也进了洗漱间,一见挤出来的牙膏就沉下脸来。“狄托,你又耍花招了是不是?”

“没有啊,是牙膏自己钻出来的。”

牙膏吱吱哇哇的说正是狄托把它挤出来的。“狄托,你真是不知悔改呀。”李娜说得很难过。

从此以后,一切东西都串通起来和狄托作对,竭力破坏他的名誉。他刚上床,枕头就裂开,鸡毛落在李娜刚做好的果酱上。枕头抱怨说,是狄托故意撕破的。钉子叫嚣说是狄托把它硬拔下来。裤子和外衣上的纽扣开始溜走,藏在找不着的地方,即使有留下来,也是为了向李娜打小报告……

狄托这才明白,生活就是和物品的沉重斗争,而且这场斗争没有希望得胜,因为李娜永远也不会信任他,而只是相信物品。狄托目睹了物品的耍滑捣乱,但李娜在场时,各种物品全都又安静又守规矩,似乎是把李娜当成莫逆之交。

狄托身上的东西也开始和他作对。头发从头顶掉下,可李娜硬说狄托想当光头。他的心跳越来越弱,可是他却不能和心脏达成谅解。一只耳朵变大、走形,可李娜说狄托让人改造耳朵,是为了惹她生气。

狄托想:“要是我能变成一个物件,或许就能向李娜揭示出物品的居心险恶,或许能够教育其他物品,让它们不要耍阴谋。”于是狄托变成一个配有果酱的煎饼,跳进盘子。它先对其他煎饼演说一番,竭力让它们感到羞愧。可是这些煎饼立即识破它是一个冒牌分子,不愿听他训话。狄托教唆煎饼从盘子里跳出来,把果酱挂在李娜的外套上;他希望至少用这种办法可以让李娜相信各种物品的歹毒。可是这些煎饼根本就不想听他的话,竟乖乖地让李娜吃了下去。

狄托终于明白:物品都在和他斗争,却不想和李娜斗。它们对李娜很友好,允许她随意摆布。对他则是凶狠得出奇,什么劝说也不奏效。

他领悟到,物品是既不能教育、也不能改变的,只能对它们严厉、强硬,迫使它们听话。狄托把煎饼切成小块扔进垃圾箱,又把牙膏挤在下水道里,把纽扣揪下来。可是,狄托看到被摔碎、打烂、毁弃的物品,像是死了一样,对他的暴行没有任何反应。他终于理解,他没办法对付全部物品,这场斗争是毫无希望的。

狄托认输,并声明承认自己被打败。根据那野蛮时代的规矩,败者成为胜者之奴隶,狄托因此受到物品的奴役。

因此,在李娜把果酱煎饼放在桌上又去厨房时,狄托一动不动观望着煎饼。煎饼一个接一个从盘子里慢慢爬出来,又露出狡黠的微笑走出房间。

(选自《关于来洛尼亚王国的十三个童话故事》,杨德友译,三联书店)

【注释】莱谢克·柯拉柯夫斯基(Leszek
Kolakowski),20世纪波兰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和宗教史学家,也是作家和翻译家,享有国际声誉。

( 1 )根据童话内容,完成下表。

狄托

用品

抓回逃走的煎饼

煎饼逃离屋子,被抓回后撒谎

________

互相串通与狄托作对,破坏狄托名誉

变成煎饼,教育其他物品

识破冒牌分子,不愿听从狄托的训话

对物品实施暴行

________

认输,声明自己被打败

奴役狄托


( 2 )批注•赏析语言:品读第⑤段、第25段中画线的句子,任选一句写批注。
( 3 )图解•人物关系:理清人物关系是读懂故事的重要一步,图解人物关系是一种直观又个性的解读方法。请根据你的理解,画出狄托、李娜、物品三者之间的关系图,并作简要说明。
( 4 )比较•内容:取舍某文学杂志编辑这篇童话时,删除了文中划线的三段文字,你是否赞同?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 5 )探究•童话主题: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狄托被物品打败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骆驼祥子》选段:

选段A


①“好吧,你说说!”她搬过个凳子来,坐在火炉旁。


②“你有多少钱?”他问。


③“是不是?我就知道你要问这个嘛!你不是娶媳妇呢,是娶那点钱,对不对?”


④祥子像被一口风噎住,往下连咽了好几口气。刘老头子,和人和厂的车夫,都以为他是贪财,才勾搭上虎妞;现在,她自己这么说出来了!自己的车,自己的钱,无缘无故的丢掉,而今被压在老婆的几块钱底下;吃饭都得顺脊梁骨下去!他恨不能双手掐住她的脖子,掐!掐!掐!一直到她翻了白眼!把一切都掐死,而后自己抹了脖子。他们不是人,得死;他自己不是人,也死;大家不用想活着!


⑤祥子立起来,想再出去走走,刚才就不应当回来。


⑥看祥子的神色不对,她又软和了点儿:“好吧,我告诉你。我手里一共有五百来块钱。连轿子,租房——三份儿,糊棚,作衣裳,买东西,带给你,归了包堆花了小一百,还剩四百来块……等到快把钱花完,咱们还是求老头子去……”


⑦祥子没有想到过这个。自从虎妞到曹宅找他,他就以为娶过她来,用她的钱买上车,自己去拉。虽然用老婆的钱不大体面,但是他与她的关系既是种有口说不出的关系,也就无可如何了。他没想到虎妞还有这么一招。把长脸往下一拉呢,自然这的确是个主意,可是祥子不是那样的人。前前后后的一想,他似乎明白了点:自己有钱,可以教别人白白的抢去,有冤无处去诉。赶到别人给你钱呢,你就非接受不可;接受之后,你就完全不能再拿自己当个人,你空有心胸,空有力量,得去当人家的奴隶:作自己老婆的玩物,作老丈人的奴仆。一个人仿佛根本什么也不是,只是一只鸟,自己去打食,便会落到网里。吃人家的粮米,便得老老实实的在笼儿里,给人家啼唱,而随时可以被人卖掉!


选段B


①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的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可是,他可怜了自己……他觉得自己的身体是特别的可爱,不应当再太自苦了。他立起来,明知道身上还很软,可是刻不容缓的想去打扮打扮,仿佛只要剃剃头,换件衣服,他就能立刻强壮起来似的。


②打扮好了,一共才花了两块二毛钱。近似搪布的一身本色粗布裤褂一元,青布鞋八毛,线披儿织成的袜子一毛五,还有顶二毛五的草帽。脱下来的破东西换了两包火柴。


③拿着两包火柴,顺着大道他往西直门走。没走出多远,他就觉出软弱疲乏来了。可是他咬上了牙。他不能坐车,从哪方面看也不能坐车:一个乡下人拿十里八里还能当作道儿吗,况且自己是拉车的。这且不提,以自己的身量力气而被这小小的一点病拿住,笑话;除非一交栽倒,再也爬不起来,他满地滚也得滚进城去,决不服软!今天要是走不进城去,他想,祥子便算完了;他只相信自己的身体,不管有什么病!


选段C


①坐了许久,他偷偷的用那只大的黑手向腰间摸了摸。点点头,手停在那里;待了会,手中拿出一落儿钞票,数了数,又极慎重的藏回原处。


②他的心完全为那点钱而活动着:怎样花费了它,怎样不教别人知道,怎样既能享受而又安全。他已不是为自己思索,他已成为钱的附属物,一切要听它的支配。


③这点钱的来头已经决定了它的去路。这样的钱不能光明正大的花出去。这点钱,与拿着它们的人,都不敢见阳光。人们都在街上看阮明,祥子藏在那清静的城根,设法要到更清静更黑暗的地方去。他不敢再在街市上走,因为他卖了阮明。就是独自对着静静的流水,背靠着无人迹的城根,他也不敢抬头,仿佛有个鬼影老追随着他。在天桥倒在血迹中的阮明,在祥子心中活着,在他腰间的一些钞票中活着。他并不后悔,只是怕,怕那个无处无时不紧跟着他的鬼。


选段D


①虎妞的首饰与好一点的衣服,都带到棺材里去。剩下的只是一些破旧的衣裳,几件木器,和些盆碗锅勺什么的。祥子由那些衣服中拣出几件较好的来,放在一边;其余的连衣报带器具全卖。他叫来个“打鼓儿的”,一口价卖了十几块钱。他急于搬走,急于打发了这些东西,所以没心思去多找几个人来慢慢的绷着价儿。“打鼓儿的”把东西收拾了走,屋中只剩下他的一份铺盖和那几件挑出来的衣服,在没有席的炕上放着。屋中全空,他觉得痛快了些,仿佛摆脱开了许多缠绕,而他从此可以远走高飞了似的。可是,不大一会儿,他又想起那些东西。桌子已被搬走,桌腿儿可还留下一些痕迹——一堆堆的细土,贴着墙根形成几个小四方块。看着这些印迹,他想起东西,想起人,梦似的都不见了。不管东西好坏,不管人好坏,没了它们,心便没有地方安放。他坐在了炕沿上,又掏出支“黄狮子”来。


②随着烟卷,他带出一张破毛票儿来。有意无意的他把钱全掏了出来;这两天了,他始终没顾到算一算账。掏出一堆来,洋钱,毛票,铜子票,铜子,什么也有。堆儿不小,数了数,还不到二十块。凑上卖东西的十几块,他的财产全部只是三十多块钱。


把钱放在炕砖上,他瞪着它们,不知是哭好,还是笑好。


选段E


①他极慢的向桥上挪了两步,虎妞仰着点身儿正往下走,嘴张着点儿:“我说祥子,你这儿来,给你!”他还没挪动几步,她已经到了身前:“给你,你存的三十多块钱;有几毛钱的零儿,我给你补足了一块。给你!不为别的,就为表表我的心,我惦念着你,疼你,护着你!别的都甭说,你别忘恩负义就得了!给你!好好拿着,丢了可别赖我!”


②祥子把钱——一打儿钞票——接过来,愣了会儿,找不到话说。


③“得,咱们二十七见!不见不散!”她笑了笑。“便宜是你的,你自己细细的算算得了!”她转身往回走。


④他攥着那打儿票子,呆呆的看着她,一直到桥背把她的头遮下去。灰云又把月光掩住;灯更亮了,桥上分外的白,空,冷。他转身,放开步,往回走,疯了似的;走到了街门,心中还存着那个惨白冷落的桥影,仿佛只隔了一眨眼的工夫似的。


⑤到屋中,他先数了数那几张票子;数了两三遍,手心的汗把票子攥得发粘,总数不利落。数完,放在了闷葫芦罐儿里。坐在床沿上,呆呆的看着这个瓦器,他打算什么也不去想;有钱便有办法,他很相信这个扑满会替他解决一切,不必再想什么。御河,景山,白塔,大桥,虎妞,肚子……都是梦;梦醒了,扑满里却多了三十几块钱,真的!


⑥看够了,他把扑满藏好,打算睡大觉,天大的困难也能睡过去,明天再说!

( 1 )这五个选段,对应祥子生命中几个重大事件,你能按照原著给它们排排顺序吗?

( B )—(_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填选段序号)

( 2 )几个选段,其实都跟“钱”有关。祥子对钱的态度变化,折射出他堕落的轨迹。你能结合选段内容,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吗?
( 3 )选段D中,祥子面对炕上的“钱”,他的全部财产,“不知是哭好,还是笑好”。你能用第一人称“我”,为祥子写几句此刻的内心活动吗?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一个_______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谁许我一世欢颜╮”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