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选项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quán)曲 呜(yè) 澎(pài) 气势(páng)礴
B: (yùn)怒 (qī)跷 (cà)异 (liàng)踉跄跄
C: (cāi)使 蹒(shān) (chuò)学 故弄(xuàn)虚
D: 歉(jiù) (xīng)忪 (piè)见 风烛(càn)年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yīn)红 澎(pài) 震(sǒng) (qì)而不舍
B: (kāi)油 污(huì) 气(fèn) (jiān)锵有力
C: (jiào)对 缠(rǎo) 咳(shòu) 鞠躬尽(cuì)
D: (bǔ)育 粗(zhuō) 抱(qiàn) (xiǎn)为人知
3、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juān)刻 (páo)哮 (bīn)临 倔(qiánɡ)
B: 蒙(mèi) (nì)名 (diāo)零 (duò)落
C: (zhēn)酌 喧(xiāo) (qiú)劲 (xuàn)丽
D: (zhuō)劣 (rǒnɡ)杂 (miǎn)怀 推(chónɡ)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生命都献给了他们亲爱的祖国,真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B: 这起重大事故鲜为人知 , 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
C: 周恩来一生至情至性、至高至圣、大智大勇、鞠躬尽瘁
D: 在西方基督教国家里,《圣经》是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书,也是多数人必读的一部书。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过讨论、推举和表决等一系列程序,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 “用药之痛”能否切实缓解,关键在于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所反映问题,抓紧采取有效措施,特事特办,加大国产廉价药生产供应保障力度。
C: 又是一年科技文化节,绿树蓊郁,凤凰花开,越秀、番禺和铁外三校区将联合举办“厉害了我的校园”。
D: 游戏不是洪水猛兽,可有些人因为沉迷游戏,走上了暴力犯罪的歧途,乃至于荒废了学业,产生人际交往困难,又的确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畅消 淅沥 一瞬间 截然不同
B: 狭隘 收敛 摇蓝曲 不求甚解
C: 沉淀 筹劳 口头掸 忍俊不禁
D: 时辰 倏忽 检字法 博学笃志
7、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又过端午节, 的芦苇带着 的水汽,电视里传来的 古韵,慈眉善目的外婆仿佛就在我的面前。这甜而不腻的粽子,这 的感觉永远都埋藏在心灵深处,无论岁月走过多少年,我们都会与外婆一起过端午节。

A: 一春濡湿 温暖芳香 简淡高洁 翠绿清香
B: 翠绿清香 一春濡湿 简淡高洁 温暖芳香
C: 翠绿清香 简淡高洁 一春濡湿 温暖芳香
D: 简淡高洁 一春濡湿 温暖芳香 翠绿清香
8、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他的笔名是周树人。
B: “乌云在扩大:它的前沿像衣袖一样伸展开来,像苍穹似的笼罩着”一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千古名句。
D: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译文是:三个人走在一起,必定是我的老师。
9、下面与“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倾听是一种享受;倾听是一种收获;倾听是一种分享;倾听更是一种乐趣。
B: 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C: 他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
D: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10、选出与原文语句完全相同的一项( )
A: 傍晚的时候,上灯了,一点儿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片安静和平的夜。
B: 城里乡下,老老小小,家家户户,都赶趟儿似的出来了。
C: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D: 雨是最平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花针,像牛毛,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习题。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吴门道中二首

宋 孙买见
数间茅屋水边村 ,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 ,一蓑烟雨湿黄昏。

( 1 )试赏析《吴门道中二首》中“湿“字的妙处。

( 2 )古人善借景抒情,试比较两作品写景抒情上的不同点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闻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 1 )上文作者是 (人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出自他的组诗《 》(篇名)。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3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桃花源内风尚淳朴人际关系和睦。
B: 桃花源人对外的态度是感叹向往。
C: 略写渔人之答是为了突出源内之情景。
D: “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分级教材

任翔

①近些年,传统丈化教育受到高度重视,新版语丈教材增加古诗文比例更是受到多方关注,这是一件好事。在此基础上,应有专门的传统文化教育教材,配合语丈、历史等学科的渗透,以形成立体化的教育格局,有序、有效地推进传统丈化教育。

②关于传统丈化教育,仍有一些重要问题有待厘清,内容遘选仍缺乏系统思路。比如,在认识上.学校与社会教育尚未很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及其教育价值。有的将传统文化简单等同予“四书五经”,有的将传统文化教育等同于讲历史知识.有的将传统文化简化为民俗民风、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缺乏对传统文化中蕴合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之涵养垃阐释。—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对丈化传承与创新的理解还不到位。传统丈化教育既要注重对传统丈化的学习、认知和弘扬,更要注重培育青少年的文化创造力,让他们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相互联系的角度思考传统文化,为未来文化的创新创造奠定一定的基础,这些是当前我国传统丈化教育普遍缺失的。

③这些问题如何解决?除了要切实抓好教师培养培训外,在庞杂的传统丈化中提炼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再将筛选出的教育内容分级分层落实到体系化的传统文化读本中,是一个好的抓手。笔者通过对我国学科分化以来传统文化教材的统计与分析发现,传统丈化内容比较零散,体例大同小异。特别是在近些年出版的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中,尚未发现一套真正体现以青少年为主体、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读本。因此,亟待编写一套符合青少年认知规律的传统丈化教育分级教材,以确保传统文化教育有序、有效地开展。

④这样的传统丈化教材,可以依据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标准,按照伦理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文学艺术教育三大板块,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地系统编写。形式上,可以按照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一级教材、二级教材、三级教材、四级教材进行分级。当然,为贴合国家教育的分类--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依照教材编排的内容梯度与能力层级,也可以将四本分级教材称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启蒙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初级教材、中国传统丈化教育中级教材、中国传统丈化教育高级教材。在总体编排上,四个分级教材每项内容形成序列,各项内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达到分则序列清晰、合则相互为用的效果。

⑤总的来讲,教材编写要以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传承为基础,以民族精神的薪尽火传为核心,引领青少年由知识层面的学习向情感的陶冶、素质的提高、智慧的增长、品德的养成逐步提升,引领青少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始于识字读书,进于志修身,成于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优秀传统丈化分级教材应当既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又符合传统丈化教育教学规律,既符合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又能满足社会各阶层人员修习统丈化的需求。

(选自《光明日报》2017.9.14)

( 1 )本文的中心的论点是________。
( 2 )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依据本文内容来看,为什么亟待编写一套符合青少年认知规律的传统文化教育分级教材?
( 4 )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出传统文化教材编写要注意的事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

奥斯特洛夫斯基

兄弟俩坐了一会儿,说了一阵见面时常说的那些没有什么意思的寒暄话,保尔就要起身告辞。阿尔焦姆不让他走。

“等一等,跟我们一起吃点东西吧,斯捷莎这就拿牛奶来。这么说,你明天就要走?你身体还很弱呢,保尔。”

斯捷莎走进房里,同保尔打过招呼,就叫阿尔焦姆到打谷场帮她搬东西。屋子里就剩下保尔和那个不爱答理人的老太婆了。窗外传来了教堂的钟声,老太婆放下火叉子,不满意地嘟哝着:“啊!我主耶稣,我成天忙这些鬼事情,连祷告都没工夫了!”她摘下脖子上的披巾,斜眼看着客人,走到屋子的一个角落,那里挂着年久发黑、面带愁容的圣像。她捏着三个瘦骨嶙峋的手指,在胸前划了一个十字。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她嚅动着干瘪的嘴唇,小声说。

院子里,小男孩一下子骑到一只耷拉着大耳朵的黑猪身上。他双手紧紧抓住猪鬃,两只赤脚拼命踢它,高声吆喝着,弄得那只猪团团打转,哼哼乱叫。

“驾!驾!走啊,开步走!吁!别胡闹!”

猪驮着孩子满院乱跑,想把他甩下来,可是那个斜眼的调皮鬼却骑得很稳当。

老太婆停止了祈祷,把头探出窗外,喊道:“我叫你骑,摔不死你!快下来,你怎么不瘟死呢!给我滚开!你这小疯子。”

那只猪到底把骑手甩下来了。老太婆满意了,她又回到圣像跟前,做出满脸虔诚的样子,继续祈祷:“愿你的国降临……”

男孩哭哭啼啼,满脸泪痕,走到门口,用袖子揩着摔伤的鼻子,疼得哼哼唧唧地喊:“妈妈呀——我要奶渣饺子!”

老太婆转过身来,恶狠狠地骂道:“你这个斜眼鬼,连祷告也不让我做。狗崽子,我这就让你吃个够!……”说着,就从凳子上抓起一根皮鞭。男孩立刻跑得无影无踪了。那两个女孩子在炉灶后面扑哧一声,偷偷地笑了。

老太婆又第三次去祈祷。

保尔没有等哥哥回来,就站起身来走了。他关栅栏门的时候,看见老太婆从靠边的小窗户探出头来。她在监视他。

“什么鬼迷住了哥哥的心窍,把他勾引到这儿来了?现在他到死也摆脱不掉了。斯捷莎每年给他生一个孩子,他会像甲虫掉在粪堆里,越陷越深,弄不好连机车库的工作也会丢掉。可我原来还想吸引他参加政治活动呢。”保尔走在小城阒无人迹的街道上,悒悒不乐地想。

但是,他想到明天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大城市去,那里有他的朋友和心爱的人们,他又高兴了。那个大城市的雄伟的景象,蓬勃的生气,川流不息的人群,电车的轰隆声,汽车的喇叭声都使他为之神往。然而最吸引他的,还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和熏黑了的车间,机器,还有那滑轮的轻微的沙沙声。他向往那巨轮飞速旋转、空气中散发着机油气味的地方,向往那已经习惯了的一切。可是在这里,在这个僻静的小城里,保尔漫步街头,心里却有一种难言的怅惘。难怪保尔觉得这个小城变得陌生和无聊了。连白天出去散散步,都会惹得人心里不痛快。比如说,当他从那些坐在台阶上闲扯的长舌妇跟前走过的时候,常常听到她们急促地这样议论:“瞧,姐妹们,哪儿来的这么个丑八怪?”

“看样子,是个痨病鬼。”

“那件皮上衣倒挺阔气,准是偷来的……”

还有许多诸如此类令人厌恶的事情。

他跟这些早就一刀两断,对他来说,那个大城市变得更亲切、更可爱了。那里有朝气蓬勃、意志坚强的阶级弟兄,有劳动。

保尔不知不觉走到松林跟前,在岔路口停住了。右边是-阴-森森的老监狱,有一道高高的尖头木栅栏,把它和松林隔开。监狱后面是医院的白色*楼房。

就是在这里,在这空旷的广场上,瓦莉亚和她的同志们被绞死了。保尔在原来设置绞架的地方默默地站了一会儿,然后走向陡坡,顺坡下去,到了埋葬烈士的墓地。

不知道是哪个有心人,在坟墓周围摆上了用云杉枝编的花圈,像给这块小小的墓地修了一道绿色*的围墙。陡坡上挺拔的松树高高矗立,峡谷的斜坡上绿草如茵。

这里是小城的边缘,寂静而冷清。松林在低语,春天的大地在复苏,散发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同志们就是在这里英勇就义的。他们为那些出生即贫贱、落地便为奴的人能过上美好的生活,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保尔慢慢地摘下了帽子。悲痛,巨大的悲痛,充满了他的心。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要抓紧时间赶快生活,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都会使生命中断。

保尔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墓。

( 1 )请结合原文分析斯捷莎的性格特点。
( 2 )文中说“保尔漫步街头,心里却有一种难言的怅惘”,请分点概括保尔怅惘的原因。
( 3 )请联系上下文,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这里是小城的边缘,寂静而冷清。松林在低语,春天的大地在复苏,散发着潮湿的泥土气息。

( 4 )选文倒数第二段内容是保尔对生命的感悟,请结合整本书,列举保尔将自己奉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的事例,事例不少于四个。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搅乱了我们的生活,停工停学,限行封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宅家抗疫期间,你是否真切体会到“焦急、心痛”的含义?你是否时时因一些人和事而感动落泪?你是否为自己生在这样一个团结有爱的国度而自豪?作为祖国的希望和民族未来的你,是否重新认识到一些词语的真正含义,比如“英雄”、“责任”、“奉献”……比如“美好”、“安康”、“幸福”……比如“追求”、“理想”、“人生观”和“价值观”……

请以“我重新认识了 “”这个词”为题,完成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写出真情实感,切忌抄袭套作。②自主立意,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仅有的回忆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