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的标点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孩子时候,在斜对们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B: “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C: 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 D: 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的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会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
2、 | 下面这段话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B: 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③④ |
3、 | 七(16)班小明同学上语文课不认真听讲,还影响同学学习,李老师用最和缓的语气批评了他,让他改正错误。你认为下面哪一位应该是李老师批评的话语( ) A: 上课讲闲话做小动作,难道你这样的行为是对的吗? B: 上课讲闲话做小动作,你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 C: 上课讲闲话做小动作,你这样的行为不能不说是错误的。 D: 上课讲闲话做小动作,你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 |
4、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 , 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B: 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 , 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 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D: 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 , 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
5、 | 下列句子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 A: 小欧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李奶奶,问道:“奶奶,您老身体真硬朗,今年高寿?” B: 下楼时,小龙被别人踩了一下,生气地说:“你走路不长眼呀,差点把我踩伤了!” C: 小红到同学家做客,离开时说:“今日光临寒舍,我很开心,感谢你盛情款待!” D: 张老师找小雄到办公室谈话,小雄说:“有什么话赶紧说,我还得回 去写作业呢!” |
6、 |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 头晕目眩 仙露琼浆 盘虬卧龙 异国他乡B: 玲珑踢透 心惊肉跳 绝处逢生 突如其来 C: 险象叠生 小心翼翼 繁弦急管 黄花嫩叶 D: 获益非浅 一丝不苟 多姿多彩 闲情意致 |
7、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无法理解劳动内涵、珍视劳动价值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经历过劳动造成的。 B: 能否在公众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 C: 参加庆功会的老科学家们欢聚一堂,兴致勃勃地畅谈祖国航天事业的未来。 D: 通过搭建自然资源运营管理平台,使我市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 |
8、 |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史诗片《孔子》不仅以唯美的画面与宏大的场面震慑了观众的眼球,圣人波折跌宕的传奇故事、浩连广宇的伟大情怀,及其门生弟子舍生取义的故事,也令观众感触至深。B: 关心下一代工作,任重道远,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C: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企业如果增强发展后劲,就要借鉴古为今用的智慧,把握好经济形势的“骨架”,找准发展有利时机。 D: 神交是君子之交、道义之交,心灵相通,淡若水、深似海;与人平等,秉赤诚、持真心。 |
9、 |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立春过后,万物复苏,草木萌发,蛰虫涌动,大自然褪去冬的萧索,披上了新装,展露了笑颜。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怀揣着各自瑰丽的梦想,向激情的六月进发。不管这一路是晴空万里,还是疾风骤雨,我们都要尽情地挥洒汗水,毅然前行。 B: lòu chuǎi guì shǎ C: lòu chuāi guì shǎ D: lù chuāi guī sǎ |
10、 |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诸葛亮的一生。 B: “冷血护工”虐待养老院老人的事件曝光后,社会各界群众义愤填膺。 C: 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 , 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D: 我国大江南北分布着众多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奇绝的黄山、秀丽的庐山……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 1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展现的画面。( 2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描绘出“伊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
阅读甲乙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 ( 1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B: 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C: 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D: 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 2 )下列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崩:古时指皇帝死亡 B: 庶竭驽钝 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C: 事之如父 事:做事 D: 以俟大举 俟:等待 ( 3 )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受任于败军之际 顷之 B: 咨臣以当世之事 国以富饶 C: 躬耕于南阳 先主于永安病笃 D: 其秋悉平 安陵君其许寡人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②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 5 )【乙】段中前四句的内容可用【甲】段中这句话概括:________,诸葛亮认为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 |
柔软的父亲
清晨,经过小区的池塘边时,见到一个穿着黑西装的中年壮汉,趴在雨后潮湿的木栏杆上,拿着一根简易的木勺费力地在水面上舀些什么。
原以为是小区的清洁工,走进一看,不是。不会有清洁工穿一身体闲西装来工作的。这人约莫40岁,面孔和身材都带有北方人的轮廓,显得很硬朗。他另一只手上提着东西——那是一次性塑料袋,灌了点水,里面游弋着一只黑蝌蚪。
这时,另一位好奇的老头儿也背着手凑了过来,开始给他提意见:“这哪有蝌蚪呦,还早哩……”男子唯唯听着,也不辩解,仍旧兢兢业业地沿着栏杆逡巡。
出了小区很久,我还在想,这个粗粝的男人适才捕捉蝌蚪时的那种神情,看起来竟是如此“柔软”。我当然也猜得出来,这位显然并不擅长捕捉蝌蚪的男人,之所以出现在池塘边,必然是为了某个孩子。准确地说,是为了孩子的愿望而来。没有喧哗,没有铺张,甚至有些笨拙,但这就是父亲啊。父亲大多都是这样的。
他的神情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我读初中一年级时,有一位十分要好的同学。我经常去他家玩,很恣肆,但只要他父亲一回家,我就不自觉地收敛了。他父亲是一位拳师,满脸横肉,彪悍异常,我心底十分怕他,从不敢正眼看。然而,有一天,这种感觉被彻底改变了。那是在初夏,我在同学家耍到很晚,干脆留宿。至半夜酣然大睡时,一只手——那是一只非常粗糙强壮的手掌——把我跟同学从蚊帐里轻轻摇醒,我们半睡半醒睁开眼睛,一只手朝我们眼前伸了过来。就像变魔术那样,一个透明的玻璃瓶被放进了漆黑的蚊帐里,亮晶晶的,闪闪烁烁的——里面全是飞舞的萤火虫。
从此,我知道了,拳师跟我所见过的另一些父亲并无区别,在那令人畏惧的外貌下面,其实也藏有一颗慈爱而且浪漫的心,那是父亲的柔软之处。
年少时,当我们提起父亲,总觉得这是一个坚硬的词,亦或是一个沉默的形象,因为他们恿是话不多,总是让你惧怕,让你觉得难以接近。
我跟父亲就是如此,从不交流。记得十岁那年的一个黄昏,父亲在后门口为我洗澡,他的手搓在我身上,就像砂纸摩擦在我皮肤上,我极力地压抑着,才没让自己叫出声,没让眼泪流出来。
很多年来,我总认为自己没有享受过“父爱”。然而,当他离世,当我自己也成了一个孩子的父亲,我终于明白,原来我不是没有得到过爱,而是那时的我根本理解不了——父亲的表达总是很隐晦,隐晦得让你无从察觉。
就像那个让我难忘的黄昏,他可能早已预知,这将是他最后一次给我洗澡,所以他把全部的不知来处的酸楚和爱怜都积聚在了手掌里。
那一种疼痛,现在想来也是一种无以言表的柔软。
(作者:波佩。有删改)
( 1 )文章写那位捞蝌蚪的父亲,为何要强调“面孔和身材都带有北方人的轮廓”?17岁,温暖的酸汤面
那年,我刚满17岁,因为家境贫困,高中没毕业就和村里的大人们一起去南方打工。很快,我就在广州郊区的一家箱包厂找到了一份工作。
我应聘的是质量检验员,这个工种不累,但要求从业人员必须谨慎细致。我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干得很认真。厂里的工友们得知我年纪小,在各个方面都很照顾我。然而,年龄上的差距还是让我感到不适,他们每天下班,除了聚众打牌喝酒,就是讲黄段子。时间一长,我便觉得这种日子过得极其无聊,心中的大学梦又重新燃烧起来。正好离工厂不远有一所大学,我决定下班以后就去那里复习,来年继续参加高考。
那天,像往常一样,因为看书太投入,走出校门口的时候,已经夜里十点多了。我只感到肚子疼痛得厉害,这才想起来,自己连晚饭都没吃。这段时间总是这样,因为落下的功课太多,我只能强迫自己每天死啃书本几个小时。
离工厂宿舍还有一段程路,街上已是一片漆黑和沉寂。看来只能回去泡方便面了,我拖着疲惫的身体,一步步往前挪动。
忽然,前面一盏昏黄的灯光吸引了我。我惊喜——还有一个小吃摊没打烊,一对中年夫妇正坐在那里悠闲地聊天。
我就像一个饿狼似的扑了过去:“老板,还有吃的吗?”
“有呢,正宗的酸汤面。”女人笑着说。
“快给我上一大碗。”我已是迫不及待。
真是人间美味啊!面做得真好吃,完全手工的,汤料也不错,醇香,酸而不腻。我吃得是满头大汗,女人不停地劝我:“不要急,慢点吃。”
末了,我问:“你们明晚还出来吗?”
夫妇俩显然吃了一惊,面面相觑了一会儿,女人爽朗地笑:“好啊!”
第二天晚上,我果真又遇见了他们。夫妇俩像事先准备好了一样招待我,让我受宠若惊。此后每天晚上,我都能吃到热乎乎香喷喷的酸汤面。因为那个时段的顾客不是很多,有时我也和他们闲聊一会儿。
渐渐地,我知道了,夫妇俩是从湖南的乡下来的,女儿在这所大学念大四,因为要考研,正在抓紧最后的时间复习。他们心疼女儿,便不辞辛苦南下照顾女儿。白天,他们做一些小生意,晚上便出来卖小吃,一边赚些生活费用,一边等女儿出来后给她做一碗热乎乎的面。我在心里庆幸:自己的运气可真好,遇见了这等好事情!
转眼间,便到年底了。这天晚上,我照例从自习室出来,忽然,一个戴眼镜的女生拦住了我,问道:“你就是那个每天去吃酸汤面的男生吗?”
我点点头。看来,她就是中年夫妇的女儿了。
“同学,我求求你了,不要再这么晚去了,可以吗?”她激动地说,“我妈有风湿病,受不了寒的。”
我一脸疑惑:“我……”
“你知道吗?我爸妈是为了我才出来摆摊受苦的。上个星期,我研究生考试已经结束了,可他们因为你还继续那么晚出来做生意……算我求你了,饶了我妈,可以吗?”女生几近乞求地说。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女孩上个星期就考完试了,可她父母却为了我,而白白多受冻了一个星期。
我夺门而出,大步流星地跑了出去。
老远,我又看见了那盏昏黄的灯光。中年夫妇正守候在那里,刺骨的寒风迎面扑来,是那么冰冷。
“哟,今天怎么这么早放学啊!”看见我来,男人忙揭开锅开始下面。
“叔叔,您别做了。”我拦住他,哽咽着说,“叔叔阿姨,我都知道了……感谢您们这些日子对我的照顾和关心,让我有了家的温暖,您们的酸汤面很好吃,比我妈做得都好……谢谢你们!可是我不能再让你们为了我受苦了。”
女人刚想解释什么,忽然看见了后面的女儿。她沉默了半晌,只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话:“都是离家在外的孩子,做爸妈的哪能不心疼呢?”
一句话,只有这一句话,凛冽的寒风中,我良久无语,已是泪流满面。
第二年,我如愿考上了西安一所重点大学。以后的生活中,无论遇见了多么大的挫折和困难,我都没有轻言放弃过,因为17岁时那碗温暖的酸汤面,不仅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更教会了我坚强和勇敢!
( 1 )用简洁的语言将选文的主要故事情节补充完整。①17岁“我”被迫离家打工,________;→②________,令我感动和温暖;→③“我”如愿考上大学,________。
( 2 )有人认为选文划线的一段与文章的主题无关,应该删去,你是怎么理解的?①刺骨的寒风迎面扑来,是那么冰冷。老远,我又看见了那盏昏黄的灯光。(从描写的角度)
②一句话,只有这一句话,凛冽的寒风中,我良久无语 , 已是泪流满面。(从划线词的角度)
( 4 )如果将选文的标题“17岁,温暖的酸汤面”改为“一碗酸汤面”好不好?为什么?“宅”最初的意思是“住所、住宅”,后来网络上流行的热词“宅”是指“长期足不出户”。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我们每个人对“宅”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请你以“宅”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③字数在600-800之间。
④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题目二:
一个色彩鲜艳的饮料瓶从备受欢迎的商品变成了废品。如果它被投放进可回收的垃圾箱,会开启怎样的人生?如果它被错误地投放进别的垃圾箱,它又将经历什么呢?请你选择一种可能,发挥想象,以“一个饮料瓶的‘旅行’”为题,写一篇故事。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③字数在600-800之间。
④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