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湖北华一寄宿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结合语境,下列划线的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2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 , 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见贤思齐。
B: 文学艺术家应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创作的作品应该接地气
C: 近来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小动作不断,其手段之卑劣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
D: 说,“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 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谈到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父亲来了兴致,一件件给我们介绍起了那些国宝,直说得天花乱坠
B: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处在发展关键节点的中国,瞻前顾后不仅难以维持现状,而且可能前功尽弃
C: 乱扔烟头虽是小事,但就是这心不在焉的小过失往往会酿成大祸,近来各地就发生了多起因烟头而引发火灾的事件。
D: 前几天,小明和他大学的同班同学萍水相逢 , 挤在一起,畅谈祖国各地建设情形,兴致很高。
3、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次经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所以,我要不断地告诫自己:面对生活中的机遇,千万不要错过。

①抓住了,你就走出了平庸

②各种机遇从文明眼前滑过

③反之,你就会跌入懊悔的深渊、失败的泥潭

④人生就像一条不断流淌的河川

A: ④①③②
B: ④②①③
C: ①③②④
D: ①③④②
4、下面语段中,没有语病的一组句子是( )

①生活在计算机时代的人们发现,“离开电脑不会写字了”,“有些字认是认得,就是写不出”。②随着电脑输入法功能的日益强大,让许多人在键盘上敲字的速度也“飞”了起来。③会打字,但不会写字,这成为当今电脑一族患上了“怪病”。④越来越多的人担忧,这样下去会导致书写能力的退化,出现一群只会看不会写的新“文盲”。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细数一年的忙忙碌碌,有多少成为了我们岁月的珍藏?回顾一年的点点滴滴,又有几何镶上了人性的金边?我们是为这黑夜的绵长击鼓欢呼,还是为明天的曙光呐喊助威?
B: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即使在艰难困顿之中,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还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C: 这大概就是懦弱者和坚强者的区别:前者在困难面前不战自退,后者总是直面困难,并勇敢地跨越一道道樊篱。
D: 几个爱好文学的青年,就在老人的关爱、提携下慢慢开花、结果,终于进入了那向往已久的艺术殿堂。
6、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语文课上,王老师咬文嚼字 , 引经据典,深受同学喜爱。
B: 王祥同学学习上锱铢必较 , 一丝不苟,令人敬佩。
C: 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 , 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D: 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的做法,如果还不能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后果将无法想象,这不是危言耸听
7、下列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最后一个隧洞竣工,这条南北交通大动脉豁然开朗
B: 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
C: 我花了大半天的工夫才给妈妈做了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D: 他在去年的国际比赛中崭露头角 , 成为一颗令人瞩目的体操明星。
8、下面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阻(è) 芽(pēi) 孜不倦(zī)
B: 取(jí) 稚(nèn) 养精锐(xù)
C: 蓬(gāo) 羁(bàn) 装作样(mú)
D: 震(sǒng) 归(xǐng) 眼花乱(liáo)
9、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学校要举行防火演练,同学们都认真准备,只有王欣雨同学满不在乎,嘴里还不停地嘟囔:“又不是真的,干嘛小题大做啊!"班长听后想要劝说他认真对待防火演练。班长对王欣雨说:


A: “防火演练很重要,怎么就你唱反调儿呢?你就不能认真点儿吗?”
B: “防火演练很重要,请你认真对待,这样才能在若火时保护好自己。”
C: “防火演练一会儿就结束了,你要不愿意去,就在教室里写作业吧。”
D: “学校一搞活动你就胡言乱语快点儿把嘴闭上!”
10、

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了到另一翻境地里,杜家的独生子杜小康失学了,只好跟着父亲去放鸭。
B: 他对杜小康带了哭腔的请求,置知不理,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赶向前方。
C: 前行是纯脆的。
D: 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了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报携玉龙为君死。

( 1 )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

( 2 )“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列文言短文,用“/”为画线句子断句,只能断8处。


( 1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特殊的旅行

那天的开头是一部公路片。

宽阔的热尔草原,有穹顶般的青空。长长的风偶尔会断掉,冬草场的长草浪就挺起身来。从甘南进入四川阿坝的高原,眼前绿色柔和的风光浑然不似青海藏区。

公路颠簸,我们一路摇摇摆摆,穿过一个接一个的草场、湖泊、湿地。终于,看到了柏油路面,车里人一阵欢呼。

Bee Gees在唱,车开得平稳,下午的高原阳光来得热烈。

远远看见前方有个分岔口,柏油大路旁有条坑洼小土路。一个藏族男孩站在岔路口。我们的车速很快,一会儿就到了男孩的身旁。男孩对着我们的车打着手势。

“怎么啦?”

“前面没有路。走那条。”男孩用不熟练的普通话说,用手指着那条土路。

我们都抬眼看了看两条路,看到前方继续快速向前的几辆车。路面区别太大了,这使得我们几乎没怎么思索,就下了判断。踩了油门,我们继续沿着大路走了下去。后视镜中,男孩没有表情地看着我们远去。然后他又转向下一辆高速驶来的车。

车开得飞快,音乐的声音很大。但这仅仅持续了不到三分钟。

前方五百米处的弯道出现了一个尽头,路面在一条河边消失。这是新的路,桥还没有开始修。

音乐被狠狠关掉,车和人有一瞬间的静止。我回想起来,那时我的胃像是被剧烈抽打了一下。阳光燃烧着我的脸。我已经走了五万多里,从没有过这种生理反应。车里每个人都没有去看另一个人。

车在宽阔的路面上一下子就掉了头。我们之前的车,之后的车。纷纷掉头。

那些宝马,那些别克,那些桑塔纳,那些越野车。那些川A,那些渝A,那些粤A……

沉默中车重新回到了男孩身边。我们停了车,给男孩递上水果和糖果,很大声说了谢谢。

阳光打着,风吹着,男孩站得久了,嘴唇开裂得厉害。

掉头的车多数并不停下来,为着赶路,立马拐向土路。

接着来的车聪明如故,一辆接一辆固执地沿大路飞驰下去。

这一个镜头,在灿烂阳光中反复重放,那么多来自城市的车。这个下午充满着震惊了我自己的黑色幽默。

在我们的后视镜中,男孩依旧徒劳地挥手,解释。

但每一辆车注定了要经过他两次。

( 1 )文章题目为“特殊的旅行”,请说说这趟旅行的“特殊”具体表现在哪里?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2 )下列句子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我回想起来,那时我的胃像是被剧烈抽打了一下。阳光燃烧着我的脸。

②接着来的车聪明如故,一辆接一辆固执地沿大路飞驰下去。

( 3 )文章中多次写到“音乐”,请说说“音乐”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 4 )请结合文意,对“男孩”这一形象作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纯音乐比歌曲有着更为广阔的“感受空间”,这个判断似是而非。说纯音乐有更大的宽容度,可是,说它在感染力或包容度上优于歌曲,则并不那么恰当。事实上,歌是一种极特殊的形式。我一直并不把作歌看成填词谱曲,原因即在此。我觉得歌曲的发展有它自己的方式和逻辑,而不是器乐(音乐)的方式和逻辑。理想境界的歌并不是词和曲的结合,两者不存在结合的问题,而是从诞生起就浑然一体。换个角度观察:语言和音乐有一部分是重合的,在那个部分里音乐和语言其实是同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歌。歌是人自身拥有的一种自然能力,它把自己撞出了声音,就是这样。这种说法有点儿神秘,但却是真实的。当然,真正的歌是太少了。

有一句老话,好像是“情之所动,发乎于声”,这个说法倒有点儿像歌的定义。真正的歌,如果把它改编成器乐曲,不管怎么改编可能都是失败的,它不会比原先的内容多,或者说多出来的东西不会比原先的东西精彩。

因此我说:回到歌唱。

即便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歌唱亦是音乐的源头。在漫长的人类史上,歌唱肯定是音乐史的第一个阶段,随后才是器乐的阶段。从中世纪开始,器乐统治了西方将近四百年,致使整个近现代都成了器乐的天下,而歌曲只占据非常可怜的仆从地位。从本世纪开始,随着黑人布鲁斯的兴起,并乘着一个新大国的新的全球影响力,歌曲重新回到了音乐的主流地位,它的发展是迅速的、惊人的、幅员广大的、波澜壮阔的,而器乐的发展开始呈现缓慢和僵化的局面,因此我们或可以把二十世纪称为歌唱的世纪。而由于这个歌唱世纪的推动,千百年来在民间默默发生默默流转并分隔在世界各个局部地域的歌唱,开始得以在整个世界中流传,并有可能光荣地进入音乐的史册,使这部长期以来只有器乐史的人类音乐史,终于不再因歌唱的缺席而残缺。

而这里你看到的,不过是一点点可怜的文字。对它们而言,更大的世界在于它们评价的对象内部。你可以把文字全部忘掉,然后脱去心上的所有累赘,像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怀着纯真倾听那些来自陌生世界的歌声。这是评论者所期望的,也是回到歌唱的另一层涵义。

(节选自李皖《回到歌唱·自序》,有改动)

( 1 )关于作者所说的“回到歌唱”,与其涵义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重新理解“真正的歌”的感染力与包容度并尊重其发展的方式与逻辑。
B: 重新思考将歌曲改编为器乐曲的方式与逻辑并使结果更加丰富与精彩。
C: 重新认识歌唱在人类史上的作用并站在时代高度上申明其应有的位置。
D: 从一个新的角度聆听本书中所论及的这些可能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歌曲。
( 2 )下列对文意的分析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观念曾一度认为,纯音乐比歌曲有着更为广阔的“感受空间”,本文作者对这观点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B: 不尊重歌曲的创作规律,将其任意改编为器乐曲,使“真正的歌”越来越少,本文作者对此现象提出了批评。
C: 本文作者力图以自己的文字重写音乐史,对器乐统治西方近四百年的历史予以澄清,还歌唱以本来的面目。
D: 本文作者认为,理想境界的歌是情感性、音乐性通过语言载体的完美传达。由此我们亦可以得到“诗歌同源”的论断。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话语是指人们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语言,它有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行动与心理。“我”(若瑟夫)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让人心生暖意;杨二嫂冷笑道“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你放了道台……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让人心生厌恶;史铁生因为母亲的一句“好好儿活”而坚定地与命运抗争……生活中,是不是也有一句话曾经烙在你的心里呢?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围绕某一句话,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套写、抄袭;③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能准确在人群中抓住你的手”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