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广州西关外国语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7.(2018·黑龙江哈尔滨中考)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 ;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 。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不做什么,


A: 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 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 在放纵和坚守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
B: 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 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 在坚守和放纵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
C: 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 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 在放纵和坚守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
D: 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 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 在坚守和放纵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
2、下列划线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xuàn)耀 (shē)猎 怪(pǐ) 迷(mǎng)
B: 商(què) (bǐng)窒 (xiān)巧 (péng)莱
C: (héng)蛮 感(chǔ) (zhuó)壮 枝(yā)
D: 锁(chí) 不(wěi) (fǔ)健 引(kàng)试啼
3、选出与“沧海月明珠有泪”形成对偶的一项( )
A: 望帝春心托杜鹃
B: 蓝田日暖玉生烟
C: 竹坞无尘水槛清
D: 秋阳不散霜飞晚
4、

某同学对以下这则对联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做空头文学家。”(蔡元培鲁迅联)

A: 这是蔡元培哀悼死去的鲁迅的对联,把鲁迅先生的成就、道德精辟地概括出来。
B: 此对联分为上下联,上下联的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C: 上下联处于相同位置的词,其词类属性相同,如“最”与“犹”都是介词。
D: 上下联“结构对应”,如“著作最谨严”与“遗言犹沉痛”相对应,都是主谓短语。
5、以下句子和前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流可藉,依我看:________________。

A: 远在异国他乡的人,就像没有水流可以凭借的浮萍。
B: “人生如梦”——终是虚幻一场。
C: 人生如絮,飘零在万紫千红的春天。
D: 如絮的人生,在春天翻飞飘落。
6、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收(liǎn) 浸(zì) 枝(qiú) 而不舍(qì)
B: 徘(huí) 学(chuò) 意(qiè) 千里迢迢(tiáo)
C: 琐(xiè) 两(qī) 维(xiān) 风雪途(zài)
D: 瑰丽(guī) 恐(hè) 念(diào) 皮开肉(zhàn)
7、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最近热播的动漫《星游记》引发了五湖四海的青少年的关注。
B: 萍乡武功山景区的迎客松像是一面面旗帜,从侧面看真是栩栩如生
C: 逸夫学校优秀教师代表前往师大附中学习交流,赢得了师大附中的好评,可谓是不孚众望啊。
D: 江西大部分地区空气中仿佛流动着火焰一样,酷暑难耐,七月流火的高温天气来了。
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人一生有三分之一在睡眠中度过。人的健康对于睡眠,就像呼吸和心跳一样重要。
B: 适逢放学高峰期,拥挤的车辆常把道路堵得严严实实的,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C: 一场车祸突如其来,张丽莉奋不顾身,勇救学生,赢得了“最美女教师”称号。
D: 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我们泰州的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B: 《三体》的英文译者刘宇昆被誉为“将中国科幻推向世界的引路人”,这确立了中国科幻小说在国际上的地位。
C: 不但我们能够降低空气PM2.5的浓度,而且能打造“青山绿地、蓝天碧水”的环境。
D: 在广州市中小学生系列阅读活动过程中,不少学生养成了探究深度阅读的良好习惯。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他的代表作还有小说《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故事新编》《且介亭杂文》等。
B: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浓墨重彩刻画的人物之一。他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大战红孩儿……他桀骜不驯,敢于反抗压迫;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喜欢搞点恶作剧,好胜心强。
C: 五月初五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喝菊花酒等风俗。
D: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着,走着。”一句中划线词都是形容词,其中“花枝招展”在这里是褒义词。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1 )请描述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所呈现的画面。
( 2 )有诗评说,读《望岳》可见“杜子心胸气魄”。请结合本诗解读杜甫的“心胸气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1 )解释下面语句划线的词语。

①泉香而酒________

②游人而禽鸟乐也________

伛偻提携________

( 2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中,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时之景色,是美丽的“风景画”。
B: 文中第三段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借酒解愁”来排遣被贬后痛苦抑郁的思想感情。
C: “环滁皆山也”总领全文山水自然环境描写,写景色顺序是由远及近。
D: 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访兰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里,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玩赏,父亲并不以此得意,而且脸上倒有几分愠怒;时有进山去,便从此不再带回那些野长的兰草了。这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几十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淡淡的兰花,就像地上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又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了两个味儿?!”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
“样子是似乎灵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高兴看它的这种纯朴,悲痛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而却无形中就毁了它呢?
父亲拉我坐在潭边,我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兰,也在看着我,说:“做人也是这样的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多大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

( 1 )本文以________为线索贯穿全文,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作者采用了________的写法。

( 2 )本文开头写父亲爱兰、育兰,但当人们跑来玩赏时,父亲却添了几分“愠怒”,并且不再植兰,这种反常的原因,在父子访兰时的对话中有两处交待,请找出来写在横线上。

( 3 )根据文中的叙述,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空谷幽兰”的特点是__________,“盆景家兰”的特点是__________

( 4 )“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象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多大贡献的。”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 5 )兰草随着生长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了本性,但挺拔的松树无论生于旷野,还是长在山岩都不失坚强本色,请对此谈谈你的感悟。

现代文阅读。
暑假——父亲丰子恺轶事
丰陈宝
那是六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们住在故乡石门湾。   
  当时我们兄弟姐妹六人都在家乡的小学里念书。一到放暑假,家里就闹哄哄的。于是,父亲便着手为我们安排暑假生活,让我们过一个内容充实、且又有趣的暑假,既不乱吵乱闹,又不荒疏学业。   
  如果逢到天气阴凉,父亲就组织我们到近郊去做“跟踪追击”的游戏。四个人分成两组,每组二人。令二人先从某处出发,弯弯曲曲向前走去——越过桑田,跨过田埂,走过小桥,沿着小河一直走去,比如说,走到一棵大樟树处为止。先走的二人每到十字路口或三岔路口,都要写一张纸条指示前进方向。这小纸条或用石子压在小路上,或想办法挂在桑树丫杈上,或放在农舍的石阶边……二人出发后,七弯八绕,走得早已看不见踪影时,另二人才出发前去“跟踪”。这后出发的二人如果一路仔细、无误,便能追寻到先出发的二人,四人欢欢喜喜在目的地相会。然后反过来,后出发的人改为先出发,弯弯绕绕走另一条小径,让另二人根据他们留下的纸条去追寻。   
  参加这样的户外游戏很有趣。记得有一次我和妹妹二人在追踪时,边走边聊天,一不小心错过了三岔路口,直走到前面的十字路口不见有标记,才回过头来寻找。原来三岔路口的小纸条是用一块小石子压在路旁草丛中的,很容易疏忽。找到小纸条,我们这才走上“正路”,顺利到达目的地。可见这游戏不但有趣,还可训练孩子做事灵活、仔细。   
但暑假里大多数日子是大热天,户外赤日炎炎,不宜多逗留。这时父亲常常躺在藤椅上读鲁迅的小说,让我们围在身旁听。有一次,父亲读《呐喊》中的《社戏》一文,孩子们看社戏回来偷罗汉豆,一边是阿发家的,一边是六一公公家的。阿发往来摸了一回,说:“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
读到这里,父亲笑了,不觉插入几句自己的话:“真有意思:我们的,也叫偷!”我们也都发出会心的微笑。   
更多的时候父亲让我们练笔:他出题目,叫我们每人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写的是抒情文,有时写的是记叙文,有时写说明文……
有一次,父亲别出心裁,竟出了这样一个题目:《怎样搓麻将》。只因母亲回娘家时,常常和亲友们搓麻将,在她的影响下,我们几个大孩子不教自会,常常在假期里以搓麻将自娱。(我们的技术不精,纯粹是当作玩耍,好比打扑克取乐一样。)父亲因此出了这样一个题目。他说,你要教会一个完全不会搓麻将的人,这个人甚至连“筒”、“索”、 “万”都没听说过,一张牌也不认识。大家一听这么一个作文题,都笑起来。可是回过头来一想,觉得真要写一篇能教会别人搓麻将的文章,确实也不容易,而且写起来又很有趣,便各自埋头去写了。我记得我的这篇作文写得很长,讲得有条有理,十分详细,获得了父亲的好评(他不批分数,只是在文末写几句评语)。   
  李叔同在《忆儿时》一歌中写道:“回忆儿时,家居戏嬉,光景宛如昨。”父亲安排我们度暑假的往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记忆犹新。六十多年漫长的岁月,并没有将它冲淡,儿童时代的趣事,将永远保留在我的记忆中。
(选自《语文世界》,有删改)

( 1 )文章写了父亲丰子恺哪几件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 2 )联系上下文,品味画线句中的词语:不觉和会心,指出它们的表达效果。

( 3 )你觉得丰子恺是一位怎样的父亲,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 4 )文末引用李叔同在《忆儿时》中的话有什么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下面的题目和要求作文。

在我们生命旅途中,总有一些人和事让我们难以忘怀,给予我们前进的力量。请以“与你一起走过的时光”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姓名和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不知道想的是不是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