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① 。我们把自己的头脑,② ,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 A: ①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②变成收藏古今图书、储存海量知识的图书馆B: ①留下一扇小小的窗户②变成收藏古今图书、储存海量知识的图书馆 C: ①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②变成搜罗最新倍息、网罗八面来风的集装箱 D: ①留下一扇小小的窗户②变成搜罗最新信息、网罗八面来风的集装箱 |
2、 | 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才通人(仅,只) 乃不知有汉(竟然) 便扶向路(旧的,从前) B: 卷石底以出(翻卷) 俶尔远逝(忽然) 崔氏二小生(年轻人) C: 如有所语(说话) 矫首昂视(举) 钩画了了(清楚明白) D: 寤寐求之(睡觉) 辗转反侧(翻身) 白露未已(尽、完) |
3、 | 下列句子中敬辞或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令堂真是慈母典范,让吾辈敬佩不已。 B: 小儿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画的马那是栩栩如生。 C: 拙作奉上,深感不安,请不吝赐教。 D: 贤弟太客气了,愚兄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
4、 | 找出没有语病的一组( ) A: 自从妈妈给他买了游戏机,明明的学习明显下降了。B: 对于高考落榜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C: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D: 今天是我们学校建校50周年纪念日,校园里到处充满了欢歌笑语。 |
5、 |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倦怠 凋谢 残损 惟妙惟肖 B: 狼籍 枢纽 丘壑 长途拔涉 C: 牛犊 无遐 琐屑 春寒料俏 D: 琢磨 暄嚣 鄙视 因地治宜 |
6、 |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绯红(fēi) 媲美(bì) 污秽(suì) 众目睽睽(kuí)B: 眼翳(yì) 牟取(móu) 譬喻(pì) 即兴起物(xìn) C: 稽首(jǐ) 囿于(yòu) 翡翠(fěi ) 相形见绌(cù) D: 笃信(dǔ) 缄默(jiān) 迸射(bèng) 长吁短叹(xū) |
7、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B: 《水浒传》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也有认为是明人罗贯中所做。 C: 《水浒传》的故事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大概发生于宋仁宗年间。 D: 《水浒传》的结构基本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七十回,主要是歌颂起义英雄的反抗行动;七十一回以后主要受招安、征辽、征方腊的故事。 |
8、 | 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是指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古代表降职的词语还有“左迁”等。 B: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中的“午”是古代地支纪时法中的“午时”,即现代时间的十一至十三点。 C: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的“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各民族的通称。 D: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该节日与纪念屈原有关。有吃粽子、赛龙舟、赏菊花等习俗。 |
9、 |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消息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B: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是一篇通讯,表达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捍卫和平的强烈愿望。 C: 《藤野先生》主要记叙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表达了作者的一腔爱国之情。 D: 《回忆我的母亲》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在母亲去世后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抒发了自己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 |
10、 |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________,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②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课了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________! ③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________着血液一样。 ④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________,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A: 气概 懊恼 喷涌 吵闹 B: 气概 懊恼 喷发 喧闹 C: 气魄 懊悔 喷涌 喧闹 D: 气魄 懊悔 喷发 吵闹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早行 【宋】陈与义 露侵驼褐①晓寒轻,星斗阑干②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①驼褐:用兽毛制成的上衣。②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 ( 1 )《早行》描写的是________时节的景象。( 2 )请赏析“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的精妙之处?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董永,少偏孤①,与父居,肆力田亩②,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③。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④,父丧收藏⑤,永虽小人⑥,必欲服勤⑦致力,以报厚德。”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必尔⑧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⑨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注释】①偏孤:年幼时死了母亲。②肆力田亩:(父子)一起尽力种地。③供其奴职:再去做主人的奴仆。④蒙君之惠:蒙受您的恩惠。⑤收藏:收养。⑥小人:贫穷无知的人。⑦服勤:勤劳服侍。⑧尔:这样,如此。⑨缣:细绢。 ①凌空而去:________ ②与钱一万:________ ③知其贤:________ ④天之织女:________ ( 2 )凭助注释翻译下面句子。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 ( 3 )读了这则神话故事,你得到什么启迪?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像水晶一样的心愿
矫友田
①很多年前,在小镇的街市一角,有一家小小的书店。那时候,他只有十二三岁,却已经是个十足的书迷了。每次跟着母亲到小镇的集市上卖鸡蛋,他总要找机会到那个小书店里呆上一会儿。
②那个小书店的老板,是一个60多岁的老者。长得又高又瘦,鼻梁上架着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镜。他每次走进书店的时候,那位老者总是伏在柜台上看书。见他进来,老者便把眼镜往下轻轻地一按,朝他微微一笑,而后继续埋头看书。
③那时候的书店还不是开架售书。他就用两只小手扳着柜台,使劲跷着脚,仔细地浏览着摆放在书架上的书籍。每当发现自己喜欢的,他就会让老者帮忙取过来翻看一阵儿。
④那时候上学,父母从来不给他零花钱,他就把卖酒瓶、牙膏皮等废品换来的零钱积攒起来买书。可是那些书的定价,大都超过了他购买的能力。因此,为了购买一本喜欢的书,小男孩总是要掂量来掂量去,那位老者则不厌其烦地为他拿来拿去。
⑤渐渐地,老者便记住了那个小男孩的模样。等他再走进书店的时候,老者就会主动起身,从书架上抽出一些他认为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然后递到那个小男孩的眼前说:“你看这些,有你喜欢的吗?”这也是老者对他说的次数最多的一句话。有些时候,小男孩站在柜台前看上半天,却因为衣兜里的钱不够,最终只能依依不舍地离开小书店。而书店的那位老者丝毫没有厌烦,他微笑着起身,将那些书一本本地放回原处。
⑥有一次,小男孩被书架上的一套《安徒生童话》给迷住了。然而,3.6元的定价在他的眼里是那么遥远。可他还是鼓足勇气对书店的老板说;“爷爷,这两本书可以为我留着吗?我一定会买下它们的。”老者微笑着点了点头,而后把唯一的那套《安徒生童话》抽出来,放到另外一个书架上去了。
⑦从此,为了攒够3.6元书钱,小男孩捡过蝉蜕,也偷偷地捅过蜂巢,然后将它们卖给收购站。然而两个多月之后,仍差6毛钱。期间,他已经往那个小书店跑了几趟。当他看到那套书还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时,他才会放下心来。然后,他就会告诉老者,他已经快要攒够书钱了。老者则微笑着说:“不急、不急,书一定为你留着。”
⑧有一天,他跟小伙伴们在河边玩耍,意外在草丛里捡到一块鸡蛋大小,像盐粒一样晶亮的石头。小伙伴都围过来看,其中一个小伙伴说:“这是水晶石,一定很值钱!”小男孩兴奋地问那个小伙伴:“真的吗,你说值多少钱呢?”那个小伙伴思忖了一会儿说:“至少可以换你想买的那套书吧。”
⑨于是,他把捡到的那块水晶石藏好。再一次跟母亲去小镇时,他把那块水晶石偷偷带在身上。他兴冲冲地跑进那家小书店,并告诉书店的老板,他今天是特意来买那套书的。之后,他从衣兜里摸出3元钱,连同那块“水晶石”一同放在柜台上。老者点了点那些零钱,不解地问:“怎么还差6毛钱呢?”那个小男孩连忙说:“您看这是一块很值钱的‘水晶石’,用它抵6毛钱行吗?”哦,老者恍然明白过来。他拿起那块“水晶石”端详了一会儿,摇了摇头说:“这不是水晶,而是石英,不值钱的。”听了之后。小男孩的脸蛋一下子红了。他从老者手中接过那块石英,连同那些零钱,失望地朝门口走去。老者在他身后犹豫了一下,然后喊道:“孩子,把书带走吧,这块石英我看把它摆在花盆里也不错!”
⑩从那个小书店里出来的时候,那个小男孩像一下子长上了翅膀,在大街上快乐地奔跑起来。他的心情像外面的天空一样晴朗,不再有一丝伤心的云。
⑪许多年过去了,小镇早已变为繁华的城区。那家小小的书店也成为记忆里的一个符号,而那位当年卖书的老者或许也早已过世。但那个小男孩却一直珍藏着那套书,并创作出版了不少自己的作品。因为,那个小男孩就是我。
⑫今天,当我坐在书房里,注视着那一架架自己喜欢的书籍,忽然感觉它们不就是一块块水晶吗?当老者收下那一块石英的时候,其实他已经送给了我一块真正的“水晶”。或许,正是因为我拥有那么多水晶般的心愿,生活才会闪闪发亮。
①小时候“我”经常到小书店看书,想买一套《安徒生童话》。
②________
③“水晶石”原来是不值钱的石英,但最后老者还是收下3元钱和石英,把书卖给了“我”。
④________
( 2 )第⑩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老屋祭
李汉荣
①记忆里老房子比我的年纪还大。听奶奶说,老房子是民国时期建的。房子是土坯的,只有房子的地基是砖垒成的,是那种古绿古绿的砖。因为久经风雨,红色的瓦砾上稀稀疏疏地长了些茅草,微风一吹,草绿色的种子四处飘散,来年的时候,又会是芳草萋萋。
②老屋的门是暗绿色的,屋门上的几块玻璃,有的已经破了半边。屋顶覆以苇子编成的席子,橡子很黑,黑得油光发亮,因为日久天长,烟熏火炼,有的地方甚至能滴下油来。窗户很小,即使是白天,屋里的光线也很暗。窗框是木头做的,纸糊的窗根被风一吹沙沙作响。窗户外面是一棵老枣树,记不清它的年纪了,反正自打我记事起,这棵枣树就年年结出累累硕果。
③小时候老屋是我快乐的源泉。夜深人静的夜晚,昏黄色的光晕洒满了小屋,细细的火苗伴着些许的黑烟,袅袅地飘向屋顶。每每这时,父亲总是喜欢点上一支廉价的香烟,坐在小桌旁,深深地吸上一口,然后惬意地吐出缭绕的烟气。橘红色的灯光,照着他古铜色的脸颊,额头上密密的皱纹一道一道地舒展开来,每每此时,我便觉得也许那时便是他最快乐的时候。
④屋里的摆设极其简单,外屋中央摆着一张八仙桌和两张老式的藤椅,因为有些年头了,上面的漆掉了许多,斑驳的表面上有些细碎的小坑,上面沾满了油渍和灰尘。里屋摆着一张桌子和一个长方形大柜子,据说是母亲的随嫁品,木质很好,用了这么多年还完好无损。柜子里除了放衣服,还有一些好吃的东西,小时候因为馋,常常偷偷地掀开柜子拿东西吃。
⑤到了金秋时节,红彤形的枣子便挂满了树梢,犹如一颗颗光彩夺目的红宝石镶嵌在硕大的树冠上。每年这个季节,便是我们兄妹三个最快乐的日子。每天放学回家,我就噌噌地爬上树,站在树权上,摘一把红枣塞进嘴里,醉人的香甜嗖地一下从嘴里甜到心里。妹妹够不着,便仰着脖子在树底下等我晃一下枝头,然后噼里啪啦地下起枣子雨。妹妹提着小竹篮,一边吃,一边捡。至今回想起来那种情形,心里还有说不出的兴奋和感动。
⑥东边的院墙很矮,隔壁院子里长着一棵老槐树,春天的时候,槐花穿过矮矮的院墙,小小的院落里便飘满了槐花的香味,抓一把槐花放在嘴里,又香又甜,回味无穷,直到现在我还一直陶醉在童年时代的槐花香里。
⑦父亲早早地盖上了新房,搬离了老房子,住进了新家。一有空的时候,父亲就常回老房子转悠。还经常拾掇拾掇这里,再拾摄拾援那里,房子漏雨了他就爬上房顶盖盖塑料布,土墙掉皮了就再泥泥。过年的时候,我回了趟老家,到承载着我儿时梦想的老房子里转了转,看了看。因为很久没有住人了,院子里长满了荒草,门前的那棵老枣树已经没有了踪影,地上依稀还能看见几片枯萎凌乱的束树叶。土坯垒成的院墙终于倒了,只留下南面一段孤零零的门楼,还有那扇写着“忠”字的黑漆漆的大门……残留的白色窗根发出沙沙的响声,像是在诉说着久远的故事……
⑧我给父亲说,老屋的院墙倒了,父亲听了嘴角动了动,没有说话。但是,久久的沉默和那一声重重的叹息,让我的心酸酸的。
(有删改)
( 1 )作者说:“小时候老屋是我快乐的源泉。”细读全文,说说作者回忆了哪些与老屋有关的“快乐”记忆。①选择一个角度,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因为久经风雨,红色的瓦砾上稀稀疏疏地长了些茅草,微风一吹,草绿色的种子四处飘散,来年的时候,又会是芳草萋萋。
②结合语境,分析划线词的作用。
一有空的时候,父亲就常回老房子转悠。还经常拾掇拾掇这里,再拾掇拾掇那里,房子漏雨了他就爬上房顶盖盖塑料布,土墙掉皮了就再泥泥。
( 3 )下面这段话是从原文里抽出来的,有人认为应该放在文章开头,有人认为应该放在文章结尾,你的观点呢?请简要写出理由。老屋的院墙终于倒了,唯有两扇黑漆漆的大门和几间残破的土坯房还矗立在那里,还有一些憔悴的记忆留在风中……
( 4 )细读全文,结合【链接材料】,探究作者写《老屋祭》的意义。【链接材料】李汉荣在另一篇散文《老屋》的结尾这样写:星光下,我遥看这老屋,心里升起一种深长的敬畏——它像一座静穆的庙字,寄存着岁月、生命、血脉流转的故事……
要求:①文体明确,600字左右。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