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哈尔滨市虹桥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在今年结束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中,中国金花李娜的表现相当给力,以二比零直落两盘,击败齐布尔科娃获得冠军,其精湛的球技令人叹为观止
B: 城市建设不是面子工程,不应作秀 , 而应当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作为中心工作来抓。
C: 升学不要太钻牛角尖,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认真努力,每一条道路都一定可以走向成功。
D: “我读经典”系列读书活动深受我市青少年欢迎,同学们趋之若鹜 , 从中吸取文化精髓。
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一犬/坐于前
B: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C: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实践 佩服 殖民地 麻目不仁
B: 动机 教训 恰谈会 毫不利己
C: 极端 职业 负责任 感人至深
D: 冷清 悲痛 晋察冀 家谕户晓
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受检的十余种带“学习型”“专为中学生”等字样的辞书,合格率不足10%左右。
B: 长期饮用纯净水或蒸馏水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而出现软弱乏力。
C: 学生在购买文具用品时,要尽量选择无异味的橡皮擦、无刺鼻气味的涂改液和学习用品。
D: 假如我们幸运的读到鲁迅的好书,那么,一生将受益无穷。
5、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不顾个人安危,智擒商场盗窃嫌疑犯的南宁“衬衫哥”。
B: 我们要学会沉下心来读书,决不能浮躁地断章取义 , 以致曲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C: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从未低头,因为我们有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十三亿人民。
D: 对于作文中的错字和病句,很多同学不以为意 , 认为这些问题不必太较真。
6、下列划线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请广于君
B: 白玉之环
C: 无鲜肥滋味之享
D: 诸人而后见也
7、

成语是凝结先哲的心血练就而成的,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香港维多利亚港口展出的“大黄鸭”勾起了芸芸众生们的童年怀旧情结,引起广泛关注,不少内地游客还专程赶往维港一睹“大黄鸭”的风采。
B: 最近,央视现场直播了新疆鄯善地区的海市蜃楼奇观,茫茫沙漠中忽然出现了绿树成阴、河流清澈的景象,转瞬之间又戛然而止 , 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C: 自安倍再次担任日本首相以来,鼓励参拜靖国神社,挑起钓鱼岛争端,企图修改和平 宪法……这些行径之卑劣比起他的某些前任来真是有过之无不及
D: 在这次校园文化艺术节上获奖的节目,都是经过同学们的反复演练才妙手回春的。
8、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哥哥很爱看书,不过他只对漫画书感兴趣,对于文学类书籍总是袖手旁观
B: 他的球技非常棒,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水平,令人称赞。
C: 草原上的牛羊在牧民的驱赶下回到了圈里,井然有序,络绎不绝
D: “一带一路”把40多亿人联结成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9、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旦联欢晚会上,班主任作为压轴嘉宾,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粉墨登场
B: 老人善于模仿各种鸟的叫声,或清脆悦耳或低回婉转,实在是惟妙惟肖 , 令人惊叹。
C: 这栋摩天大楼建成后,附近原有的那些楼房不免相形见绌
D: 从古至今,许多诗人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
10、下面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电影罗马假日里有一句台词:“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中国读书人也历来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愿望。当我们在现代城市的钢铁森林里徘徊迷茫时,不妨置身于万卷书中,可能会寻找到真正的自我。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塞下曲(苏佑)

将军营外月轮高,猎猎西风吹战袍。

觱篥无声河汉转,露华霜气满弓刀。

【注】觱篥(bìlì):古代用于军中的一种管乐器,形似喇叭。

( 1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二句所呈现的画面。

( 2 )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边将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署易节,始一反焉

( 1 )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标一处)

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②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 2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便还家 ________

②杂然相 ________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余人各复延至如土石何
B: 具答投诸渤海
C: 屋舍俨相许
D: 不复出置土石
( 4 )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5 )内容理解。

①甲段作者虚构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②乙段“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当时人们怎样的愿望?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最美的月亮

①那个中秋节他和母亲是在医院度过的。

②母亲的手术是临近中秋节做的。母亲感到身体不适,本来以为是老毛病,但医院检查结果竟然是癌症。在他小的时候,家境贫寒,母亲总是忍受着饥饿和痛苦,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年幼的他,独自支撑了这个家。他觉得不能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不是害怕母亲经受不住打击,而是害怕母亲拒绝治疗。他的孩子刚满2岁,妻子下岗了,他的收入是全家人唯一的经济来源。没有工作的母亲知道家里艰辛,很早以前就说过,如果患上癌症,就不治疗,因为她认为那样既浪费了钱也救不了命。

③他很孝顺,便和妻子哄着母亲说是小病能治好,但需要做手术,这样才把母亲骗进了医院。从手术室出来,经过他三天三夜的细心护理,母亲逐渐清醒过来,那天正是中秋节。母亲住院一个星期时间,他每天只吃一顿饭,即便这样,仍然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现在他身上已经没钱了,只盼着妻子快点借到钱送来。

④夜晚,病房里冷冷清清,他守在母亲身边,同房的病人都回家团圆了。细心的他怕母亲触景伤情,就问母亲想吃点什么,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的母亲只是说:“扶我下床,我想看一下月亮,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看到。”他听得眼眶一阵发酸,流下了泪,然而他知道,母亲这个时候是万万不能移动的。思索了片刻之后,他有了一个决定。继而叮嘱母亲不要乱动,就转身离开了。

⑤街上华灯初上,到处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气氛,唯独他行色匆匆,孤单而焦急。饭店、小卖店、电子游戏室,他一个店铺接一个店铺地问:“有一个小时50元的工作吗?”但是店主们的回答都令他大失所望。终于,在一家搬运站里找到了10吨待搬的水泥。一袋水泥100斤,搬1吨6元。他挽起衣袖开始玩命地把一袋又一袋水泥从小山似的堆上扒到肩上,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半个小时就把那10吨水泥搬到了车上。等到接过60元工钱的时候,才感到双腿如铅、头昏眼花,仿佛随时都可能晕倒,但他坚强地忍受着。

⑥他将挣来的钱买了一个深颜色的脸盆,剩下的钱全部买了月饼。他抱着脸盆和月饼回到了医院。路上他抱得紧紧的,生怕磕碰到怀里的月饼和脸盆,仿佛那是抱着母亲的命,回到病房,他把月饼摆在桌子上,然后掰开一个月饼,把最柔软的一块月饼馅递到母亲嘴边。看着脸色憔悴、满头大汗的儿子,母亲含着泪说:“我不吃,这病咱也不治了。”他笑着说:“你看看今年的月亮多圆多亮啊,您肯定会好的!”他端过盛满清水的脸盆放到母亲床前,月光展开透明的翅膀跃进盆里,圆圆的月亮随着盆里的波纹在水里行走,上下翻腾。

⑦看着水中晶莹而富有生命的月亮,望着眼前的儿子,母亲心情好了许多:“真好看呢,比往年都好看。”他拉着母亲的手说:“明年您还要陪我看月亮!”母亲郑重地点点头。

⑧那一夜,母亲睡得非常安详,似乎已经远离了病痛。窗外,月亮静静地悬挂着,虽然光芒依旧纤弱,但却仿佛迸射出了一种足以撕破无边黑暗的光明,一种足以融化天山冰雪的温暖。

⑨母亲开始配合每项治疗,出院时医生告诉他说:“这次手术做得很成功,你母亲能够再活10年甚至康复。”

⑩又是一年中秋,天上的月亮又圆了。母亲对儿子说:“去年在医院里看到的月亮是我这辈子看过的最美丽的月亮。”

( 1 )文中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
( 2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④段中的“景”和“决定”分别指什么。
( 3 )结合语境,对文中画线句子做简要赏析。

月光展开透明的翅膀跃进盆里,圆圆的月亮随着盆里的波纹在水里行走,上下翻腾。

( 4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⑧段中“光明”和“温暖”的含义。
( 5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③段中“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下文中秋夜晚去挣钱埋下伏笔,做好铺垫。
B: 第④段的“泪”是因为儿子心疼担心母亲,害怕失去母亲;第⑥段的“泪”是因为母亲知道自己患了癌症,想彻底放弃治疗又不想结束生命的矛盾、痛苦的心理。
C: 第⑤段“街上华灯初上,到处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气氛,唯独他行色匆匆,孤独而焦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强调了他的孤单和无奈,加重了情感色彩。
D: 本文最后一段有深化中心的作用,代表了美好的回忆,表达了母子间浓浓的深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与巡视器组成。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19年1月3日,经过38万公里,26天的漫长飞行,嫦娥四号成功在月背着陆。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正面和背面都进行过软着陆的国家。

(摘编自《环球时报》2019年1月4日)

材料二:嫦娥四号任务的顺利实施凝聚着诸多参与国的贡献,除探测器上的徳国和瑞典载荷外,中继星上配置了荷兰低频射电探测仪……嫦娥四号发射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夭局月球勘探轨道器LRO团队与嫦娥四号工程团队科学家进行了密切沟通,就月球与深空探测合作进行了讨论。

嫦娀四号软着陆月球背面以来,首次在月面进行生物试验,开启了人类探索月球奧秘的新篇章。嫦娥四号有望获得一批重大的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将为深空探测领域积累重要经验。

(摘编自《科技日报》2019年1月11日)

材料三:5月15日,《自然》杂志发布了有关月背巡视探测的一篇文章,来自中国的科学家团队基于嫦娀四号探测数据的硏究结果,证实了月幔富含橄榄石的推论是正确的。要知道,过去为了探究月幔的物质组成,各国科学家是将注意力重点放在了撞击坑上。美国人评论称:“根据这项新的硏究,史上首次登陆月背的中国嫦娥四号,再一次实现一个首次,并正在揭示月球最大的谜团。”这是嫦娥四号为人类探索月球奥秘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5月17日)

(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在月球正面和背面都进行过软着陆的国家。
B: 嫦娥四号任务的顺利实施凝聚着德国、瑞典等诸多参与国的贡献。
C: 嫦娥四号已获得大批重大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为深空探测积累了重要经验。
D: 过去为了探究月幔的物质组成,各国科学家将研究重点放在了撞击坑上。
( 2 )请你为“材料三”拟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字)
( 3 )嫦娥四号为人类探索月球奥秘作出了哪些卓越贡献?请加以概括。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常说:要有危机意识。什么是机呢?《现代汉语词典》中说危机是“潜伏的危险”“严重困难的关头。而危机还可以这样理解:危+机——危险往往与机会并存,困难常常与希望相伴。所以,遇到危机时,要捕捉、创造机会化解危险,要怀抱希望克服困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危机。你经历过怎样的危机?你对危机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⑴请以“我的危机故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讲讲你遇到了怎样的危机,又是如何化解的。

⑵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危机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①按文体要求作文。600字左右。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北去候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