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房山三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人物与情节、作品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范进 中举后却又发疯了 《儒林外史》
B: 刘备 借口“鸡肋”事件杀杨修 《三国演义》
C: 菲利普 不愿和亲弟弟相认《我的叔叔于勒》
D: 杨志 押送生辰纲 《水浒》
2、下列各组字词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蹿掇 翌日 人情事故 行将就木
B: 羁跘 帷幕 分崩离析 纷至踏来
C: 演译 雾霭 不知所挫 接踵而至
D: 山麓 黧黑 招摇撞骗 销声匿迹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 题。
B: 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 题。
C: 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 作。
D: 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一些人盲目追捧明星,却忽视了那些近在咫尺为自己默默付出的人。
B: 我国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建设举世瞩目 , 其建设遵循的是共商、共享、共建原则。
C: 他的脾气十分古怪,一会儿和和气气,一会儿暴躁如雷,周而复始 , 令人难以捉摸。
D: 老师终日耳提面命 , 要读书,读书,可是每天在学校念讲义看课本不就是读书吗?
5、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汉语中,有些词语往往具有特定指代意义,如“河”指黄河,“江” 指长江。诗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即是如此。
B: 北宋诗人陈师道曾指出:“永叔公作《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描写阴晦之景,对仗工整,富有文采和诗意。
C: “稍逊风骚”中“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迁客骚人”的“骚人”也是源于此。“更” 是古代夜晚的计时单位,古人把一夜分为五更,“更定”指晚上八时左右。
D: 明末清初人张岱夜游西湖,绘上下一白、天地浑然一体之奇景,叙偶遇赏雪人之奇事,抒遗世独立之高洁情怀。
6、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享受冬天,坐在田园的篱笆上,________。享受冬天,坐在大都市的立交桥上,________。享受冬天,坐在火炉旁,________。享受冬天,坐在山巅,________。

①倾听一个个娓娓道来的故事

②领略那片静谧的轻松

③感受大自然的粗犷与旷达

④欣赏穿梭人群中写满沧桑的面孔


A: ④①③②
B: ②④①③
C: ③④①②
D: ①④②③
7、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柳宗元携弟一行游览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小石潭,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B: 宋濂求学的经历,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和勤奋与否。
C: 《木兰诗》情节扑朔迷离,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不仅让中国的老百姓津津乐道 , 也让世界的“木兰迷”倍加赞赏。
D: 孟子认为在“生死”与“义”的问题上,“义”重于“生”,“不义”重于“死”,深刻地阐明了舍生取义是人之本性的道理。
8、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是( )
A: 《她怅望着祖国的田野》
B: 《梅岭之春》
C: 《木马》
D: 《冲积期化石》
9、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pū) 分(zhī) 流淌 两全其美
B: 树(sānɡ) 步(sàn) 取诀 各得其所
C: 温(xīn) 时(chà) 领袖 委曲求全
D: 煎(áo) 下(dūn) 滋润 水波粼粼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或名著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共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B: 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记录的是斯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实”,是当时“红色中国”正在发生着的“现实”。
C: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D: 新闻特写通过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可以不注重时效性。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秋兴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①故园,此处指长安。②催刀尺:指赶裁冬衣。③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
此诗是杜甫晚年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 1 )这首诗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

( 2 )赏析“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的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①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②,人咸易③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④,以自畅⑤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⑥,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

(节选自《郑板桥集·板桥善诵》)

【注】①殊:特别。②寝陋:丑陋。③易:轻视。④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⑤畅:畅通,昌盛。⑥匕箸:调羹和筷子。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主人日再 食:________

②同舍生皆绮绣 被:________

③父母岁有裘葛之 遗:________

④人谓板桥读书善记 咸:________

(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①书有弗记者乎?

( 3 )从宋濂和郑板桥的学习经验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学习态度或方法。请按提示在A、B、C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文句

学习态度或方法

【甲】文: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A.________

【甲】文: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一心向学

【乙】文:B.________

循序渐进

【乙】文: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C.________


( 4 )【甲】【乙】两文末尾的画线句有哪些共同点?请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爱陷阱

郑成南

①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突如其来的一阵黑暗,使他无法适应。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清楚,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康复。他所有的呼喊,父亲可能真的听不到。

②可是,他居然看见井口边,父亲正在伸头探望。他喜出望外,挥动双手,大声地喊着,爹,我在这儿!爹,我在这儿!父亲还是没听见。也许是陷阱内的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那一刻,他急得哭了。

③他沿着井壁走了一周,没发现任何能攀援的地方,要想离开陷阱,凭他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绝望地坐在地上,等待救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期待着父亲能早点再找到这里,并能发现他。

④井下昏暗潮湿,坐在井底,他感到了阵阵寒意。更糟糕的是,他感觉肚子前所未有的饥饿。父亲一时找不到他,可能回村里喊救兵了。他意识到,即使父亲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也需要两天的时间,那么,他能坚持两天吗?而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

⑤周边非常安静,他知道,夜幕开始降临了。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像是井边的草丛在响,可能是危险动物向井边靠近了。他无法想象,即使是一只常见的獾子,跟他同时窝在一个陷阱内,后果也难以接受。更何况在森林里,危险的动物不计其数。

⑥他提起警觉,掏出那把猎刀,作好了随时跟动物拼命的准备。幸运的是那声音一会儿又消失了——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开了。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

⑦没多久,困意向他袭来,他闭上了眼睛。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重新提高了警惕。他意识到,在井内比在任何地方都危险,他没有退路,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但是坚持不了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又振作起来。

⑧夜深了,他不再指望父亲能来救他。如果父亲真的不来,那么,他将永远被困在井内。对于他来说,等待或许才是最危险的。想到这里,他再次站起来,沿着井壁寻找出路。他发现,井壁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土,他掏出猎刀,在井壁上挖出阶梯,挖一步,向上爬一步。他相信,只要他能坚持住,不久就可以爬出陷阱。

⑨他终于成功了!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亮而美丽。他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突然,他一跃而起,好像踩上了毒蛇一般——他发现了父亲!父亲竟然就站在一棵大树后面,静静地看着他,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父亲竟然一直守在井口,任由他在井内痛苦地挣扎。他没想到父亲竟然如此冷漠绝情。

⑪父亲满脸憔悴,看到他,显得非常兴奋,赶忙跑过来拥抱他。

⑫他一把将父亲推开,气急败坏地说,我没有你这个见死不救的父亲!

⑬父亲伸出的手僵住了,愣了愣,显得很愧疚。父亲说,对不起。

⑭他说,你知道,我在井里多么期盼着你来救我;而你,竟然就一直守在井口看着我痛苦。

⑮父亲说,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能顺利爬出陷阱。因为井壁的土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整个晚上,我守在井口,一步不敢离开,因为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草丛,制造声音,幸运的是,昨天晚上一直没有任何动物出现。我知道,你习惯了等待救助,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你等不到救援你必须学会自救!这便是我挖这口陷阱的初衷。

⑯他的双眼湿润了,他理解了父亲的苦心。他扑进父亲怀里,说,爹,对不起!父亲拥抱着他,开心地笑了。

⑰那年,他才十三岁,却一夜间成熟得像个老猎人。

(有删改)

( 1 )从“不慎掉进陷阱”到“爬到井口”,“他”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

________——警觉地应对危险——________

( 2 )文中说,第二天早晨父亲已是“满脸憔悴”,结合故事情节说说父亲为什么“满脸憔悴”。
( 3 )请赏析文中的划线句“突然,他一跃而起,好像踩上了毒蛇一般——他发现了父亲!”
( 4 )试分析文中父亲的人物形象。
( 5 )标题“父爱陷阱”有什么丰富含义?
文学类文本阅读

寻找一棵树

赵明宇

①我天天在元城的大街小巷奔走,眼睛不停地搜寻。遇到几个熟人,问我找什么呢,我低着头,没好气地说,我在寻找一棵树。

②今年春天,我盘算着回乡下老家看看。我想念哥哥,更想念哥哥院里的大槐树。哥哥今年60多岁,厮守着大槐树。大槐树像我的腰一样粗,据说是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栽下的,有100多岁了。

③ 元城一带有个风俗,孩子生下来,要把孩子的胎衣埋到一棵树下,孩子就会像这棵树一样茁壮成长。我爷爷、我爹、我和哥哥的胎衣全埋在了大槐树下面呢,你说,我跟大槐树能没感情?

④乘班车风尘仆仆赶回老家,推开那两扇熟悉的大门,我愣住了。大槐树呢?仔细瞅瞅,房子没变,猪圈没变,院里的那口红薯窖没变。哥哥迎出来,一头白发、一脸沧桑也没变。我确认没有走错门,手里提着的小包裹滑落地上,给哥哥买的营养品像花朵一样绽开。哥哥弯腰捡起花花绿绿的营养品,拉着满脸惊讶的我向屋里走,给我端水喝。我一把甩开他,第一句话就是:哥,咱家的大槐树呢?

⑤哥看看我,又把头低下,嗫嚅着吐出两个字:卖了。

⑥我一听直跺脚。哥啊,你真是老糊涂了,缺钱花找我要啊,怎么能卖掉大槐树呢!咱爹死的时候没钱发殡都没舍得卖啊!

⑦哥说,不就是一棵树嘛,值得发那么大脾气?你不在农村,不知道村里的情况。不是我缺钱花,而是出面,不卖也得卖啊。

⑧我理解哥哥的难处,可是我不甘心我的大槐树被卖掉,就来找。

⑨正在跟别人喝酒,看见我,给我倒了一杯说,二叔,您老回家看看?我说你们把我家的大槐树卖到哪里去了?

⑩我想赎回来。嘬嘬牙花子说,这事儿不好办,你赎不回来了。

⑾我说我加倍出钱,哪怕是他们把我的树做成了家具,我也要赎回来。

⑿摇晃着脑袋,吐一口酒气说,实话告诉你吧,那棵大槐树真是有福气,不仅活得好好的,比以前还风光呢,跟你一样进城去了。

⒀我的大槐树进城了?我转身就走,把的招呼抛在身后。我没顾上吃哥哥为我做好的饭就回城了。

⒁我的大槐树,你在哪里?我的脚步踏遍了元城的每一个角落,我的目光摸遍了路边的每一株花草。三天后的傍晚,我落魄地走在新建成的元城宾馆门前,望着金碧辉煌的门面,不由得眼前一亮:我看到了我的大槐树。尽管它被伐掉了半个树头,我还是能认出来。一搂粗的树身上有我童年摩挲的手印,有我用牙齿啃掉的树皮,变作了圆圆的疤痕。还有我骑过的枝干,光光的,滑滑的。

我抱着大槐树哭了,引来好多人围观。一个穿着不俗的贵妇用睥睨的目光扫了我一眼说,真是什么人都有!这是哪来的疯子。

⒃围观的人渐渐散去,只剩下我自己的时候,我迷迷糊糊睡着了。

⒄半夜里醒来,大槐树身上爬满了霓虹灯。我感觉脸上湿湿的,用手一摸,原来是大槐树的泪水滴在我脸上。

⒅天亮时,两个保安把我架走了,还把我送到家里。保安跟我儿子说,实在不行就把你老爸送精神病医院去吧。

⒆儿子的脸色铁青,劈头盖脸跟我说,刚才领导找我谈话了,你再去宾馆闹事儿,我被提拔的事儿就泡汤了。你说我打拼这些年容易吗?闹不好工作也保不住。老爸啊,我求你了,给我们留点面子吧。儿子扑通一下跪在我的面前。

⑳后来,我经常坐在宾馆对面的马路牙子上,远远地望着抽出新芽的大槐树在风中摇晃着枝头。我知道那是大槐树跟我招手,我就泪流满面。不时有行人把我当做乞丐,把一张张纸币扔到我脚下。我不去拣,任凭纸币被风吹得七零八落,蝴蝶一样飞舞。

( 1 )以“大槐树”为线索,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 2 )结合文章具体的语言环境,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①第⒁ 段“我的目光摸遍了路边的每一株花草”一句中“摸”有何表达效果?

②第⒂和⑳段中“我抱着大槐树哭了”“远远地望着……我就泪流满面”,请结合上下文分析“我”“哭”的原因?

( 3 )请各用一个词或短语概括下列人物的主要特点。

①哥哥:________ ②:________ ③贵妇:________ ④儿子:________

( 4 )文章结尾写我经常坐在宾馆对面远望老槐树流泪,行人把我当做“乞丐”进行施舍。这样的结尾有什么深意?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根据下面的信息,写一段关于“文字”的说明文字。

要求:说明对象明确,信息不遗漏:说明顺序合理,条理清晰;符合说明文语言要求;字数在150-200字之间。

主要类型

主要特点

表形文字

也叫象形文字,属于人类文字发展的初级阶段

通过描摹客观事物外部形象的方式记录和表达该事物

表意文字

1.人类文字发展的过渡阶段

2.通过象征性图形符号,表达语言中词语或者语素的意义

3.包括词字、词素字等类型

表音文字

1.又叫拼音文字,使用少量的字母记录语言中的语音

2.包括音节文字、音素文宇等类型

3.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文字都是表音文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维多利亚”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