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莆田六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
B: 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C: 此乃一座山门,原来我们已亲眼目睹了被称“阿尔卑斯之王”的勃朗峰。
D: 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
2、对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破折号,表示行文中的解释、说明)
B: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点好。(引号,表示行文中着重指出的部分)
C: 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破折号,表示行文中话题的转换)
D: 苏轼的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使游客对庐山云雾产生神秘感。(引号,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句子)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悲愤 陈迹 优长 不无裨益
B: 箫瑟 撅断 严谨 战战兢兢
C: 蝉翼 耽误 鄙夷 风度翩翩
D: 掩映 覆盖 灰烬 威言耸听
4、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惘然:吃惊的样子
B: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C: 巉岩:高而险的山岩
D: 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5、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 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 《热爱生命》是一篇炙手可热的小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C: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D: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 , 灯红酒绿。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避免交通道路不拥挤,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B: 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我们队能否进入决赛阶段。
C: 针对“假羊肉”事件,全是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D: 晚年的他,仍然经历充沛,充满创作激情,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过故友旧居

[唐]许浑

往年公子宅,夜宴乐难忘。

高竹动疏翠,早莲飘暗香。

珠盘凝宝瑟,练席递华觞。

今日皆何处,闭门春草长。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的“公子宅”即题中的“故友旧居”,点明了往年宴会举行的地点。
B: 从“夜宴"“疏翠”“早莲”等词语可以看出,宴会举行于初夏的夜晚。
C: 本诗领联描绘了夜宴环境的优雅,颈联则突出了夜宴陈设的华贵。
D: 往年夜宴快乐难忘,今日春草生机勃勃,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8、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李明自从偷了东西之后,终日惶惶不安,为自己的行为而深感愧怍
B: 赛后,他把自己成功的秘诀归咎于家人自始至终的支持。
C: 他慢慢摸到坐的那把椅子上往下一坐,少气无力自言自语地说:“实在麻烦!”
D: 经过不断的试验,反复的推敲,关键难题一旦攻克,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9、选出下列语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
A: 网络自媒体时代,每天的头条热搜等新闻事件深究下来总会扑朔迷离 , 这也在警示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要慎用网络,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B: 在抗击疫情的前线,有一群英雄义无反顾,冲锋陷阵,为了战胜疫情,多少逆行的他们鞠躬尽瘁
C: 几年没见,那个曾经调皮捣蛋的淘气包蜕变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帅小伙,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D: 目前,对于美国政府在疫情面前为避免恐慌而隐瞒疫情实际确诊数字的行为,国际各界都津津乐道
10、下列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项是( )
A: 喧(xiāo) 发(zān) 维(qiān) 惟妙惟(xiào)
B: 首(qiào) 隙(xià) 碧(piǎo) 藏污垢(nà)
C: 息(zhì) 秀(qí) 俯(gǎn) 密密匝(zǎ)
D: 教(huì) 亮(zèng) 杆(wéi) 油光可(jiàn)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首李白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1 )第一首诗中,诗人在暮春时节,听到友人被贬谪的消息,又无法与友人当面话别,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________,向友人遥致思念;第二首诗中,作者同样是与友人分别,用________来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
( 2 )在古诗文中,还有许多歌颂友谊,抒发怀友之情的句子,请你再写出连续的两句。(本套试题中出现的诗词除外。每句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不以千里也(________)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_______)

③食之不能尽其(________)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说明了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点明了伯乐的重要性。
B: 文章通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借此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
C: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两句具体地描绘了千里马在没有遇见伯乐时可悲的遭遇,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D: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运用了排比手法,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非文学作品阅读。

从孩子照相说起

鲁迅

①做儿子时,以将来的好父亲自命,待到自己有了儿子的时候,先前的宣言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况且我自以为也不算怎么坏的父亲,虽然有时也要骂,甚至于打,其实是爱他的。所以他健康,活泼,顽皮,丝毫没有被压迫得瘟头瘟脑。

②但那健康和活泼,有时却也使他吃亏,九一八事件后,就被同胞误认为日本孩子,骂了好几回,还挨过一次打——自然是并不重的。这里还要加一句说的听的,都不十分舒服的话:近一年多以来,这样的事情可是一次也没有了。

③中国和日本的小孩子,穿的如果都是洋服,普通实在是很难分辨的。但我们这里的有些人,却有一种错误的速断法:温文尔雅,不大言笑,不大动弹的,是中国孩子;健壮活泼,不怕生人,大叫大跳的,是日本孩子。

④然而奇怪,我曾在日本的照相馆里给他照过一张相,满脸顽皮,也真像日本孩子;后来又在中国的照相馆里照了一张相,相类的衣服,然而面貌很拘谨,驯良,是一个道地的中国孩子了。

⑤为了这事,我曾经想了一想。

⑥这不同的大原因,是在照相师的。他所指示的站或坐的姿势,两国的照相师先就不相同,站定之后,他就瞪了眼睛,伺机摄取他以为最好的一刹那的相貌。孩子被摆在照相机的镜头之下,表情是总在变化的,时而活泼,时而顽皮,时而驯良,时而拘谨,时而烦厌,时而疑惧,时而无畏,时而疲劳……照住了驯良和拘谨的一刹那的,是中国孩子相;照住了活泼或顽皮的一刹那的,就好像日本孩子相。

⑦驯良之类并不是恶德。但发展开去,对一切事无不驯良,却决不是美德,也许简直倒是没出息。“爸爸”和前辈的话,固然也要听的,但也须说得有道理。假使有一个孩子,自以为事事都不如人,鞠躬倒退;或者满脸笑容,实际上却总是阴谋暗箭,我实在宁可听到当面骂我“什么东西”的爽快,而且希望他自己是一个东西。

⑧但中国一般的趋势,却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一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才算一个好孩子,名之曰“有趣”。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凡是属于动的,那就未免有人摇头了,甚至于称之为“洋气”。又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___________;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着长衫;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才是保存中国固有文化,这才是爱国,这才不是奴隶性。

⑨其实,由我看来,所谓“洋气”之中,有不少是优点,也是中国人性质中所本有的,但因了历朝的压抑,已经萎缩了下去,现在就连自己也莫名其妙,统统送给洋人了。这是必须拿它回来——恢复过来的——自然还得加一番慎重的选择。

⑩即使并非中国所固有的罢,只要是优点,我们也应该学习。即使那老师是我们的仇敌罢,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我在这里要提出现在大家所不高兴说的日本来,他的会摹仿,少创造,是为中国的许多论者所鄙薄的,但是,只要看看他们的出版物和工业品,早非中国所及,就知道“会摹仿”决不是劣点,我们正应该学习这“会摹仿”的。“会摹仿”又加以有创造,不是更好么?否则,只不过是一个“恨恨而死”而已。

(注释)①扶乩(jī):一种民间请示神明的方法。将一丁字形木棍架在沙盘上,由两人扶着架子,依法请神,木棍于沙盘上画出文字,作为神明的启示,以显吉凶。

( 1 )通读全文,补全本文的论证思路。

________→对一切事驯良绝不是美德→慎重选择并拿回洋气中的优点→________

( 2 )请联系上下文,将下列短句填入第⑧段①、②、③处,并说明理由。

A.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 B.他们活动,我偏静坐 C.他们壮健,我偏生病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

( 3 )有人将鲁迅《故乡》中闰土的故事作为本文的论据,你觉得合适吗?为什么?
( 4 )下列四个句子出自《论语》,哪一句更符合文章的立意?( )
A: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C: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D: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夜能走多远

那年我高考落榜,心情糟糕。我想出去打工,多挣点钱给父母,或许那样能弥补我对他们的愧疚。父亲说,等把地里农活儿忙完再做打算吧。

那时候麦子已经收完,妈妈却病倒了,我家还有一块地没种上苞米。夜里落了一场透地雨,正是种苞米的良机,第二天中午,我和父亲出 发了。

种子盛在塑料桶里,父亲刨坑我点种子,每个坑两粒种子。农历五月毒辣辣的阳光似乎要把昨夜的雨水全部收回,地面热得像蒸笼,我汗流浃背,父亲也直喘粗气。太阳落山的时候我已经筋疲力尽,口干舌燥。我们还有四垄地没种完,种子却用光了。

我如释重负地对父亲说,正好天要黑了,咱们收工,明天再带种子来吧。父亲没说话,把锄头藏在地头的麦秸垛里,我们回家了。

回到家,我喝了水,舒服地躺在炕上想美美地睡上一觉,却看见父亲又在弄苞米种子,我问不是明天才下种吗?现在准备有什么用?父亲笑着说,这块地今晚必须种完,否则将来会欠收。我觉得不可思议,不就差一宿吗?父亲说我们打个盹儿,一宿就过去了,但是种下去的种子不睡觉啊,同地块的苞米晚种一宿,产量差别可就大了。

见我半信半疑,父亲指指屋檐下挂的苞米说,你看吧,这些和囤里的都是这块地的收成,前后就差一天,我拿起檐下的苞米穗与囤里的比了比,短3厘米左右!我又拿了几个比较,无一例外,檐下的苞米个头普遍偏小!

原来,去年这片地还没有播种完,突然下了场雨,无法干活,地北头这5垄比其他地块晚种了一天。

我被这个事实惊呆了。父亲说,大片地玉米同时吐蕊秀穗时,晚种的这几垄还未吐蕊,错过了最好的授粉期,所以收成差了许多。没想到,短短一天差到如此明显。

一个黑夜,一个白天对于我们人类只算一个片刻,但是对于生命周期只有70多天的苞米,的确是一个不短的时间。我们看似漫长的人生不也像一粒种子般短暂吗?刚开始就落后别人一步,如不努力追赶,到后来就像檐下的苞米一样……那天傍晚,我和父亲又回到田里,把那片地全部种完,回到家时已经满天星斗。

那年秋天我没有外出打工,而是选择了复读。经过一年的努力,我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一晃12年过去了,我有了稳定的工作,而与我一样落榜外出打工的几个同学,如今还辗转在烈日下的工地上辛苦地劳作,经常为讨要工钱而苦恼。

那些装满了理想与希望的种子,短短一夜间,已经吸足了水分,早已迈开了“人生”的脚步,一旦错过,机会永不再来。

( 1 )仔细阅读文章,说出本文的线索。
( 2 )本文题为“一夜能走多远”,结合全文说说这个题目的含义?
( 3 )按要求赏析句子。

①“我如释重负地对父亲说,正好天黑了,咱们收工明天再带种子来吧。”中划线的“如释重负”好在哪里?

②“农历五月毒辣辣阳光似乎要把昨夜的雨水全部收回,地面热得像蒸笼。”这句话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 4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至少两点)。
( 5 )结合下面句子,思考问题。

那些装满了理想与希望的种子,短短一夜间,已经吸足了水分,早已迈开了“人生”的脚步,一旦错过,机会永不再来。

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结合你的生活感受,用80字左右谈谈你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了 ---一 泰戈尔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扑朔迷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