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太原市三立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如鸣珮环 青树翠曼 往来翕忽
B: 犬牙差互 水尤清冽 竹树环合
C: 明灭可见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D: 其境过清 隶而从者 纷至沓来
2、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

②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却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

③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

④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

⑤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

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

A: ③⑥①⑤④②
B: ③⑤④②⑥①
C: ⑥①②③④⑤
D: ⑥②①④③⑤
3、按要求变换句式有误的一项( )

原句:老同志这种看来淡漠的反应激怒了小李。


A: 被动句:小李被老同志这种看来淡漠的反应激怒了。
B: 反问句:老同志这种看来淡漠的反应怎能不激怒小李?
C: 否定句:老同志这种看来淡漠的反应不能激怒小李。
D: 感叹句:老同志这种看来淡漠的反应激怒了小李啦!
4、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尽职守(kè) 然而止(jiá) 悍(piāo) 晓(fó)
B: 深痛疾(wù) 而不舍(qì) 阴(mái) 胆(qiè)
C: 鳞次比(zhì) 销声迹(nì) 狡(jié) 澎(pài)
D: 孜不倦(zī) 惟妙惟(xiào) 栗(zhàn) 热(chì)
5、标志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最后胜利是剧作《欧那尼》的演出,这部剧作的作者是( )
A: 拜伦
B: 雨果
C: 雪莱
D: 席勒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服装节”的成功举办,使宁波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B: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在水气中扑面吹来。
C: 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D: 我了解的事情越多,就越能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
7、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北冥有鱼
B: 其翼若垂天之云
C: 子固非鱼也
D: 我知之濠上也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主(zhǎi) 恐(xià) 锢 (jìn) 如雷耳 (guàn)
B: 寻(mì) 坝(tí) 咳 (shòu) 堂大笑 (hōng)
C: 减(fù) 俯(kàn) 沱(pāng) 剑拔张(nǔ)
D: 压(zhòu) 蓄 (zhù) 想 (míng) 肩接踵(mó)
9、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据新华社报道,缅北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已有至少2万余缅甸籍边民涌入中方境内临时避战。
B: 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C: 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能力。
D: 华亭县关山莲花台风景区成为我省继崆峒山、麦积山、敦煌鸣沙山风景区后第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0、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是( )

A: ①添 ②褓 自不息
B: ①难 ②材 追本
C: ①桥 ②阴 谆谆教
D: ①灾 ②式 装作样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田舍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注释】①田舍:农家。②筑圃:修筑打谷场。③菁:水草。④天末:天边。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

( 1 )全诗洋溢着一种“________”的气息。(请用原诗中的一个词作答)

( 2 )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的画面。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 ②之不以其道________ ③鸣之而不能其意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3 )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巢一心


①每天早上,我都在鸟鸣中醒来。


②那是麻雀儿,几年前就在我家屋顶安营扎寨了。当初它们选择在这儿安居,是因为小院里种了一棵枇杷树。树长得很快,六七年光景已是枝繁叶茂,像一个大大的鸟巢。冬日里开出一簇簇淡黄色的花儿,春天到了,果实满树。雀儿们如至乐园,由原先的几只变成了一群,它们喜欢在树上玩耍,啁啾不已。我们进进出出,或坐在树下,它们不再害怕,顶多偏头看两眼。也有胆大的,飞到摇椅上,边轻晃,边侧着耳朵听我们聊天儿,听不懂,便觉无趣,嗖地一下飞上树了。


③某日,我坐在树下看书,忽然听到头上叽叽有声。抬头看,一只小雀儿站在低枝上,正认真地往下看。我不由地笑了,索性闭上眼,听小雀儿继续“读书”,享受这段难得的美好时光。到了五月,明灿灿的阳光照在黄澄澄的枇杷果上,雀儿们呼朋引伴,大快朵颐,欢叫的声音里都是果香味儿!


④后来,家里总是不顺,有人说枇杷树不宜种在院内,阴气太重。父亲便买了砍刀,第一刀下去,雀儿们惊吓得一哄而散。他愣怔了好一会儿,叹口气,只砍掉不少枝条。树瘦了一大圈儿,雀儿们仍旧在上面飞来跑去,只是看见我们,眼神有些怯生生的。


⑤枇杷树最终在母亲重病后被砍掉了,请人砍的。沉沉的夜幕中,那人一刀一刀斜劈下去。树重重地仆倒在地时,我想起了屋顶的雀儿们,它们一定听到了巨响,惊恐地躲在巢里,大气也不敢出!我的心似乎也被狠狠地劈了一刀,生疼!


⑥第二天,我早早地听见屋顶上的雀儿们在叽叽喳喳的议论,仿佛在指证犯罪现场。我走出去,小院里空荡荡的。没有了往日繁枝上热烈的阳光和鸟鸣,只有一个圆圆的树桩,瞪着我。我拿来个木桶,罩在树桩上。罩住了一束目光,屋顶上却有许多束目光掉下来,砸在身上,浑身发烫。我不敢抬头看,飞也似的转身回屋,像一个慌乱的逃逸者


⑦树没了,鸟儿要飞走了吧!


⑧没想到它们居然留下来,仍旧住在屋顶上。邻居们多次建议上去毁了鸟巢,我决不答应。它们恋旧窝,也恋旧情,用善良包容了我的自私和残忍。没有迁居别处,是对我的再一次信任,这个世上唯有信任不可辜负。


⑨雀儿们住在上面小小的巢里,我住在下面大大的巢里。白天,我和雀儿们一起出去,黄昏时疲惫而归。晚上睡在宽大的床上,却常常夜不能寐,脑海里挤满了形形色色的人,琐琐碎碎的事,冷暖,悲喜,得失,纠缠在一起,心绪难宁。即使入睡了,那些梦也是白天生活的延续,纷繁而杂乱。我们只是把身体关进了巢里,心还在现实生活里浪迹。


⑩越来越多的土地上盖起了高楼,世界却越来越拥挤。到处都是蜂巢般的楼房,以及高高矗立的房产广告牌。为了买一个巢或更多的巢,人们都在奋力打拼。我们甚至热衷于换巢,巢越换越高,窗外就是灰色的天和霾尘飞扬的空气;巢越换越大,大到各自空间独立,彼此隔离。我们住在巢里依然焦虑不安,似乎被卷入一个巨大的漩涡,无论你躲在何处,都无法逃离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


我们住着大大的房子,却像无家可归的孩子。


⑫雀儿们的巢也越来越高。晚上,这些城市的流浪者睡着了,头碰头、脚挨脚地挤在一起,尖尖的嘴插在蓬松的羽毛里。有时清冷的月光累了,也会轻轻地落进巢里,和它们一起安睡。雀儿们躲进熟悉的梦里,梦到干净的阳光,饱满的田野,肥胖的青虫,成熟的稻谷,芳香的果实。


⑬我也想躲进一个熟悉的梦里:轻轻地靠近树杈上的鸟巢,温热的阳光钻过树叶的缝隙,偷吻着几枚青色的鸟蛋儿。那个小巢很暖,很暖……

( 1 )结合语境,品味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到了五月,明灿灿的阳光照在黄澄澄的枇杷果上雀儿们呼朋引伴,大快朵颐,欢叫的声音里都是果香味儿!

②我不敢抬头看,飞也似的转身回屋,像一个慌乱的逃逸者

( 2 )文章前面部分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但第⑨段末句“我们只是把身体关进了巢里, 心还在现实生活里浪迹”开始,叙述的人称却变为了“我们”,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 3 )“我们住着大大的房子,却像无家可归的孩子"这句话上下句看似相互矛盾,其实不然。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
( 4 )结合本文内容,说说文末“那个小巢很暖,很暖……”这句话中“暖”的内涵。
阅读纪念白求恩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 1 )对上段文字的要点归纳正确的是( )
A: 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B: 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
C: 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 2 )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叙述白求恩的情况时,有正面介绍,也有侧面介绍。
B: 选文共分三个层次,正确的划分方法应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 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D: 本段采用的论证方法中有对比论证。
( 3 )文中对白求恩的称谓很有讲究,转述前线回来的人说的话,直称________,就从事医疗工作而言,称________,从作为共产党员来说,则称________。
( 4 )这段文字批判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态度,同白求恩同志________形成鲜明对照;批判不少人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态度,同白求恩同志________形成鲜明对照。
( 5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表达效果看,哪一句好些?为什么?

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你以“那一次我真的很棒”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简简单单”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