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书写全对一项是( ) A: 一拍既合 来势汹汹 荒草萋萋 家喻户晓B: 九曲连环 一泻千里 锋芒必露 义愤填膺 C: 人声鼎沸 挺而走险 炯炯有神 博学多识 D: 寻欢作乐 杂乱无章 惹人注目 沥尽心血 |
2、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B: 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C: 母亲小心翼翼地起床做饭,心里欣喜地想,让儿子多睡一会,不要惊醒他。 D: 我们要坚持“学以致用”,反对“不求甚解”,着力解决“不学习”的问题。 |
3、 |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录了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B: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他的著作还有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彷徨》等。 C: 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挂艾草、祭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 D: 在下、敝人、不才、后学、末学均属于谦称,赐教、赐膳、赐复均为敬辞。 |
4、 | 下列划线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旁鹜(wù) 德行(xíng) 掠夺(lüè) 盗贼(zéi) B: 亵渎(xiè dú) 佝偻(jū lóu) 解剖(pōu) 禅师(chán) C: 流露(lù) 拣择(jiǎn) 蜩翼(tiáo) 骈进(pián) D: 强聒不舍(guā) 老聃(dān) 罪不容赦(chì) 儒家(rú) |
5、 | 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作者在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思家忧国的深挚感情,也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时刻关心,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B: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以游动的视觉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象。 C: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表现了愚公移山的行为仅仅得到了寡妇和小孩的支持。 D: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一个“闲”字包含了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 |
6、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无论是岳飞、文天祥还是闻一多、朱自清,他们身上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是一脉相承的。 B: 富有开拓精神的当代青年是“中国梦”的实现者、助跑者和寄托者,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托起“中国梦”。 C: “蛟龙号”潜海成功,对促进我国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海洋科学研究和开发能力,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D: “拼搏的人生最幸福”,各级政府积极支持贫困户靠自己的努力走脱贫致富,涌现出了一大批自主脱贫典型。 |
7、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使李明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B: 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C: 傍晚时分,身材高大的王老师的父亲,经常在这条小路上散步。 D: 当听到“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升入太空的消息时,让许多中华儿女激动得热泪盈眶。 |
8、 |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 A: 皎(jiǎo)洁 弥(mí)散 踱(duó)步 销声匿迹(nì ) B: 灯盏(zhān) 闭塞(sè) 蓦(mò)然 装模(mó)作样 C: 恬(tián)静 亢(kàng)奋 幽悄(qiǎo) 戛然而止(jiá) D: 遗骸(hái) 砂砾(lì ) 龟(jūn)裂 风雪载途(zài) |
9、 | 对下面这首小诗中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给友人 不站起来 才不会倒下 我们就这样携着手 更何况 我们要去浪迹天涯 走呵 走呵 跌倒是一次纪念 你说 看到大海的时候 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 你会纵情欢笑 寻找 管什么日月星辰 是呵 是呵 跋涉 分什么春秋冬夏 我们的笑 直上云霞 A: 诗中说“跌倒是一次纪念”,又把这种“纪念”比喻成“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挫折也是人生中的美好经历的感悟。B: 诗中的“寻找 管什么日月星辰/跋涉 分什么春秋冬夏”,运用对偶,句式工整,抒发了对同甘共苦的友谊的赞美之情。 C: 诗中反复使用“走呵”,强调了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我们”都要有携手前行、永不言弃的态度。 D: 诗的结尾用笑声“直上云霞”的夸张表述,形象地表达了实现人生愿望时“我们”的喜悦之情,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
10、 | 宋江是个复杂的人物,如何客观评价他:( ) A: 假仁假义,是梁山的罪魁祸首 B: 大英雄,能屈能伸 C: 既仁义又糊涂的双重性 D: 愚蠢与虚假的典型 |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野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 1 )这两首诗都写到野步所见景色,但其特点不同:第一首诗是________春景,第二首诗是________的秋景。( 2 )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运用拟人手法来写景抒情,请作简要赏析。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授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點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1 )上文选自《________》一书,作者是________(人名)。( 2 )翻译文中画线句。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3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上文中对屠户的心理描写体现了他的机智与勇敢。 B: 对狼的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狼的凶残和狡猾。 C: “止增笑耳”表达了作者对像狼一样敌人的蔑视。 D: “以刀劈狼首”时,屠户并未认清狼奸诈的本质。 |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我问:“怎么草也开花?”
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⑤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⑥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幽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息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⑦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⑧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⑨刹那间,台下一片静。连“阳光掉落在地上的声音”也听得到。
⑩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 1 )文题“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与母亲的话“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语句相近而含义不同,各是什么意思?最暖心的事
(美国)鲍勃·布劳顿
①十年前,我从得克萨斯州的乡村来到纽约开出租车谋生。开的士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幽默诙谐,有的人失意忧郁,还有的人自命不凡。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个老太太。
②那是今年5月份第2个星期日的深夜,我接到城郊的一个要车的电话。我想,也许是一些参加完晚会的人,或是某个刚赶到这个城市过母亲节的人。
③我到达目的地时是3点30分。一个破败的公寓楼黑黢黢地立在我的眼前,只有一楼有一个房间透出一点灯光。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司机顶多只会按一两声喇叭,稍等片刻,然后开车走人。因为这个时间和地点时常会出现治安问题。然而,我也知道这个时间在这样的地方打车不易,再说也许这个客人有点困难需要我帮一把手呢。于是,我走到亮灯的那户人家敲了敲门。
④“等一会儿。”回答我的是一个苍老虚弱的声音。我听到屋内有什么东西在地上拖动。隔了好久,门开了,一个80多岁的瘦小的老太太吃力地拖着一个萨斯包走了出来。她身穿一件印第安大花布上衣,头戴一顶圆桶形帽子,帽子上还罩了一条面纱,活脱脱是一个上世纪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里走出的人物。
⑤“你能帮我拎一下包吗?”她说。我先将她的包拎上车子,然后又回头搀扶着她。她走得很慢,边走边对我感谢不尽。
⑥“这没什么。”我说,“我这是为我的客人服务。再说,我希望我的妈妈在外面也能得到同样的服务。”
⑦“你真是一个好人。”她说。进了车子,她给了我一个地址,问:“能不能从城里走?我很想再看看这座城市……”
⑧“能,不过这就不是最近的路了。”我答道。
⑨“这不要紧。”她说,“我不着急。我是菲奥娜小姐,不过人们都叫我菲奥娜太太,是去圣洛安敬老院。”
⑩我从后视镜中看了她一眼。菲奥娜太太的眼窝里有一滴亮晶晶的东西。“我孤寡一人。”她继续说道,“医生说,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不然我不会去的。”
⑪我悄悄地伸手关掉了计程表。经过城里的路程一刻钟就能走完,然而我们却花了足足有两个多小时,因为她一会儿让我慢行,一会儿让我停车,还不时地讲着话。菲奥娜太太指着一座大楼,告诉我她曾在这儿干过电梯操作员的工作。在经过一个居民区时,她说她和丈夫结婚的新房就是在这里。她要我将车子在一个商场前停了一会儿。她说这里曾是个舞厅,年轻时她在舞厅当过舞蹈指导老师。有时,她会让我在某一个地方放慢速度,然后默默凝视前方,一句话也不说。
⑫当第一缕阳光露出地平线的时候,菲奥娜太太这才说:“我累了。走吧。”
⑬车子来到了她要去的圣洛安敬老院前。敬老院的两个工作人员正在等着我们,工作人员说:“这位老太太一直不肯来敬老院,现在她患了肺癌,才同意来敬老院,而且必须在今年的母亲节来敬老院。”工作人员说着给她推来了轮椅。
⑭“我应该付给你多少钱?”菲奥娜太太取出钱包问我。
⑮“不要钱。”我答道。
⑯“你也要养家。”菲奥娜说。
⑰“还有其他客人呢。”我说,接着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弯下腰拥抱了她。她紧紧地抱住我。“你给了一个老太太一小会儿快乐的时光。”她说,“谢谢你。”
⑱我最后握了一握她的手,然后走向暗淡的晨曦。我的身后响起了关门的声音。这是一个即将结束的生命发出的声音。一路上,我在想,如果今天带菲奥娜太太的是一个脾气急躁没有耐心的司机,如果我在公寓楼前按一二声喇叭后就把车开走,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⑲我做的这件事情似乎微不足道,但是现在想起来,却是我一生中最暖心的一件事情。
(选自《青年文摘》,有改动)
( 1 )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抓住关键要素,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内容。作文要求:①补全题目,横线上可以填“温暖”、“帮助”、“教育”、“启发”或“鼓励”等词语。②结构完整,中心突出,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