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江门市江海区博雅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婆(suō) 主(zǎi) (juè)强 (qián)滋暗长
B: 开(kěn) 倦(dài) (qiú)枝 无边无(yín)
C: (chuí)炼 秀(qí) (bǐ)视 (yǎn)恹欲睡
D: (zhān)子 (yùn)圈 (shà)那 坦荡如(dǐ)
2、下列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月夜》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意境的创造,显得清新质朴,含而不露。
B: 《风雨吟》一诗中,“大地风雨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它实际上是诗人用主观情绪折射客观现象所得到的结果。
C: 《断章》虽然只有四句,但它却写出了世间人事的相互独立、相互作用的关系。
D: 《萧红墓畔口古》一诗中,首句中诗人“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专程来拜谒萧红墓,足见诗人对她友情之深挚。
3、
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酷(xiāo) 耀(xuào) 风(shuó) 遗(hàn)
B: 盖(qī) 长短叹(xū) 两(qī) 问(jié)
C: 分(mì) 首(qiáo) 湖(pō) 恿(sǒng)
D: 恶(zèng) 张失措(huáng) 荒(miù) 耗(è)
4、

对下列书法作品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书 篆书 楷书 隶书
B: 楷书 草书 行书 篆书
C: 楷书 隶书 行书 篆书
D: 楷书 草书 行书 隶书
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让安顺市交出了一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满意的成绩单。
B: 在胶片行业面临被新技术颠覆的时期,富士胶卷经历了最艰难的裁人,传统业务收缩,进而开始了新业务的探索。
C: 虽然在网上“晒旅游”是积极向上的,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的心理。
D: 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6、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qián)信 荫(bì) 自知之(míng)
B: 托(cí) (mù)然 中流(dǐ)柱
C: 告(qìng) (chà)那 断章(qǔ)义
D: 感(kǎi) (chán)弱 面面相(qù)
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跟随着作家的脚步,我们追(shuò)历史,仿佛回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B: 春天到了,各种花次第开放,到处都是花团锦(cù)的景象,美不盛收
C: 他沥尽心血 , 终于完成了这部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力的著作,让人(qīn)佩。
D: 这个调皮的孩子常常会无原无故地隐(nì)起来,叫他的母亲找上半天。
8、

下列加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徘(huí) 透(tì) 挑(xìn) 炙人口(kuài)
B: 良(xùn) 翩(qiān) 怒(yùn) 鳞次比(zhì)
C: 风(mí) 望(qiáo) 祷(qǐ) 受益浅(fěi)
D: 笑(yè) 代(páo) 责(jié) 销声迹(nì)
9、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对高妈怎样?( )

A: 很佩服
B: 很厌恶
C: 不喜欢
D: 时常骂高妈
10、

下列各项中加横线“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忽啼求
B: 邑人奇
C: 余闻也久
D: 不能称前时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 1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哀朽惜残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2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陆绩怀橘

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术奇之,后常称说。

【注释】①九江:古代地名,今江西九江市 ②袁术:当时的大豪强 ③遗:送,

( 1 )解释划线词。

①三国时吴人________

九江见袁术________

必成才________

( 2 )翻译句子。

①术令人出橘食之。

②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

( 3 )陆绩之所以要怀橘,是因为“________”(用原文回答),从中我们学到什么品格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坚定是生命的黄金》,完成小题。

坚定是生命的黄金

①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随声附和,走着别人的路,重复着别人的生活,一言以蔽之,他们缺少自己的思考,更缺少人之为人的那份坚定。没有坚定,人就会随便更改方向,而一个随便更改方向的人,随时可能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不归路。

②坚定,就是我们心灵的长城,有了它,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五灯会元》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法常和尚是大师马祖道一的徒弟,学成后就在大梅山长住了下来,并在那里开始了传法生涯。马祖道一听说后,就叫自己的一位学僧前去问法常:“你在马祖那里学习,都悟到了些什么啊?”他回答道:“‘即心是佛’,所以,我就来这里讲解佛法了。”学僧说:“可是,最近大师讲‘非心非佛’。”他听了,微微一笑,说:“这老汉还在迷惑扰乱人。他说他的,我讲我的就是了。”学僧回去一一报告给大师,大师听了,拊掌大声称赞说:“大梅山的梅子熟了啊。”意思是说,法常已经真正悟道了。正是坚定,使他赢得了成长、声誉,否则,他就会沦落为一个没有主见的人。

③坚定,要依据事实,要在对事实正确理解、科学分析、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容斋随笔》中就提到这样一件事。当年,隋文帝进攻陈朝,大军已经来到江边,而陈朝的都官尚书孔范对陈后主说:“长江是天然屏障,自古以来分隔南北方,今天敌军难道能够飞渡吗?”陈后主认为他说得正确,也就没有严加防范,结果兵败亡国,孔范也流落到偏远地方。孔范的错误,就在于脱离事实,自以为是,盲目坚定。可见,对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要随意判断,轻易下结论。盲目的坚定,只能害人害已。

④坚定,需要独立的人格,在该坚定的事情上,必须坚定。当年,林肯竞选总统时,几个朋友从某个会场给他发来电报,告诉他当总统还差两票,但只要他在当选总统后能给他们两个人在国会中谋个位置,那么票数即可领满。他回答道:“这不是交易,我绝不许可。”如果没有这样的坚定,他也不会成为一个受人敬仰的总统,他的名字也不会在美国历史上熠熠生辉。

⑤如果在该坚定的事上,不能做到坚定,那么这样的人就会变得不再完整。也许有人会说,管他完整不完整,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就行了。这种利益至上的人,十有八九是一些名利之徒,在他们的世界里,根本没有什么真理,如果有,那也是关乎利益的东西。说实话,这样随意改变自己做人的原则、底线的人,他们早已游离在真、善、美的世界之外,甚至已经游离在人的意义之外,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样的人,自然没有什么境界了。

⑥著名作家张炜说:“写作是一种心灵之业,要始终听从内心的指引,更是追求真理的一种方式。”坚定也是这样,源于心灵,听从心灵,更是对真理和世间美好的捍卫。有了这样的坚定,不管是怎样的私心杂念还是五彩缤纷的诱惑,都不能改变它,因为有它当关,万夫莫开。

⑦由此可见,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

( 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梅山梅子熟了”这句话含意丰富,表面上是说梅子成熟了,实际上是说法常已经悟道并有了独立的见解。
B: 第③段引用孔范的事例,论证了要多做有把握的事情,对没有把握的事情要正确理解、科学分析和综合评估的观点。
C: 第④段举出林肯竞选总统的事例,旨在阐明在应该坚定的事情上,一定要坚持原则,坚守底线,保持独立的人格。
D: 利益至上的人大多是名利之徒,为了利益,可以随意改变做人的原则和底线,是游离在真善美之外的没有境界的人。
( 2 )请选择与文中“坚定是生命的黄金”这个观点相符的一项,并说明理由。

A.战国时期屈原,能够在浑浊的世道中不随波逐流,“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其人格和行为的真实写照。

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坚持刻苦研习,正如他自己所说:“务斯道,废寝忘餐。”最终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 3 )文章第⑦段,作者为什么说“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请结合全文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蚕豆

毕飞宇

①豆主要种植在南方,它不是主食。因为这个缘故,它被种在田埂或河岸一类“边角料”的地方。蚕豆最好的吃法是炒,香极了,嘎嘣脆。唯一的缺点是太硬。可是,孩子们的牙更硬——有了金刚钻就不怕瓷器活。不过,我小时候吃炒蚕豆的机会并不多,只是过年的时候操练操练。

②我要写下我和蚕豆的故事,这是我终身不能忘怀的。

③我出生那一年,父母在杨家庄小学做代课教师,没时间给我做饭,他们决定请个人帮着烧午饭,附带着带孩子。奶奶就这样成了我的奶奶。我和她在一起的时间比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还多。我五岁,父母工作调动,奶奶没有和我们一起走,直到这个时候我才明白过来,奶奶她不是我的亲奶奶。

④我十一岁,父母要调到很远的地方工作。临行前,我去了一趟奶奶家。奶奶格外高兴,她的孙子来了,都“这么高了”。那时,奶奶守寡不久,爷爷的遗像挂在墙上,奶奶高高兴兴地对着遗像说了一大通的话。可无论奶奶怎样高兴,我始终能感觉到她身上的重。她的笑容很重,很吃力。奶奶和我谈起了爷爷,她很内疚。她对死亡似乎并不在意:“哪个不死呢?”但奶奶不能原谅自己,她没让爷爷在最后的日子“吃好”。奶奶说:“家里头没得唉。”奶奶让我到锅里铲了一些锅巴,放在了爷爷遗像前——这是让我尽孝,我得给爷爷“上饭”。奶奶望着锅巴,笑了,说:“死鬼嚼不动咯。”

⑤傍晚,奶奶决定让我早点回家。她在犹豫,她在想让我带点什么东西走。现在回想起来,她当时真是太难了,穷啊。真的是家徒四壁。奶奶拿过来一根丫杈,从屋梁上取下一个竹篮,里头是蚕豆。奶奶最后的决定是炒蚕豆让我带走。多年后,我知道了那些蚕豆是奶奶预备着第二年做种用的。蚕豆炒好了,她把滚烫的蚕豆盛在簸箕里,簸了好长时间,给蚕豆降温。然后,奶奶高兴地让我把褂子脱下来,把两只袖口给缝上了——袖管就成了两个大口袋。奶奶把褂子绕在我的脖子上,口袋像两根柱子,立在了胸前奶奶的手在我的头发窝里摸了老半天,说:“你走吧乖乖。”

⑥我第一次拥有这么多的炒蚕豆。你可以想象我这一路走得有多欢——我丝毫没有意识到奶奶当时有多艰难!一路走,一路吃,路的一侧是河流,我还可以一路解渴。杨家庄在我的身后远去了,奶奶在我的身后远去了。后来的岁月里,我不停地回想起这个将预示着我和奶奶长久分离的画面。等我到了一定的年纪,我想起一次就难受一次。

⑦1986年,我在扬州读大学。有一天,接到父亲的来信,说我的姑姑,也就是奶奶唯一的女儿,死了。回到了杨家庄,我已经是个二十二岁的大小伙子了,我已经十一年没有来看望奶奶了。我在许多夜里想起她,但天一亮我又忘了。这些,我想起一次就羞愧一次。我再一次站在奶奶面前,她老人家一眼就把我认出来了。她的个子那么小,却坚持要摸我的头,我弓下腰来她才能如愿。奶奶看上去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悲伤,这让我轻松许多了。她只是抱怨了一句:“死丫头她不肯活咯。”

⑧事实上,奶奶没多久就下世了。她一定承受不住这样的伤痛了。但奶奶就是这样,从来不轻易流露她的伤心与悲痛,尤其在亲人面前——我是从另一个可亲的老人那里理解了我的奶奶的。她们时刻愿意承当亲人的痛,但她们永远也不会让自己的亲人分担她们的痛。

⑨1989年,奶奶的孙女小妹来南京读书了,我去看她。小妹说:“哥,你的头发很软。”我说:“你怎么知道的?”小妹说:“奶奶告诉我的。奶奶时常唠叨你,到死都这样。”

⑩小妹的这句话让我很受不了。我知道的,我想念奶奶的时候比奶奶想我要少很多。

⑪但是,是多是少,我每一次想起奶奶总是从那些蚕豆开始的,要不就是从那些蚕豆结束——蚕豆就这样成了我最亲的食物。

(节选自《苏北少年“堂吉诃德”》,有删改)

( 1 )请概括“我”和奶奶交往的几件事。
( 2 )第⑥段“等我到了一定的年纪,我想起一次就难受一次”,第⑦段“这些,我想起一次就羞愧一次”,请问我“难受”和“羞愧”的原因各是什么?
( 3 )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①奶奶把褂子绕在我的脖子上,口袋像两根柱子,立在了胸前。(请从修辞的角度说说这句话的妙处)

②奶奶的手在我的头发窝里摸了老半天,说:“你走吧乖乖。”(这句话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表现了奶奶怎样的心理?)

( 4 )题目是“蚕豆”,作者却用了大量篇幅写“我和奶奶的故事”,为什么?写出你的理解。
( 5 )一篇文章包含的情感往往不止一种,细读这篇文章,想一想文中蕴含着作者哪些情思。
四、写作(分值:60分)

有一首歌中写道:不管大花小花,我们都是世界上唯一仅有的花,每朵花都拥有自己的精彩,为了让那朵花盛开,努力着就好……

请以“活出自己的精彩”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呼吸不住的疼。”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